独立不惧,遁世无闷英语,独立不惧,遁世无闷

tamoadmin 成语故事 2024-06-21 0
  1. 竹说文言文
  2. 《易经》原文及译文:第25(无妄卦)—第32(恒卦)
  3. 遁世无闷什么意思?
  4. 书幽芳亭记赏析
  5. 书种竹文言文答案
  6. 书幽芳亭记原文_翻译及赏析
  7. 爱竹说文言文翻译
  8. 易经中最唯美的句子

《易经》是中国古代一部神秘的著作,同时也是一部凝结着远古先民睿智卓识的哲学著作。提起《易经》,很多人称其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经典中之经典,哲学中之哲学,智慧中之智慧。

一、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

语出《易经·系辞下》。意思是:与比自己地位高的人交朋友不谄媚;与地位比自己低的人交往,不轻慢高傲。

独立不惧,遁世无闷英语,独立不惧,遁世无闷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二、君子以独立不惧,遁世无闷。

出自《易经·大过·象》,意思是:君子特行独立,无所畏惧,隐居避世而没有苦闷。

三、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出自《周易·系辞下》。这两句大意是:不坚持不懈地做大量有益于人的事,就不能成为一个名声卓著的人;而一个落得身败名裂、自我毁灭的人,是他长期干坏事的结果。

四、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

出自《周易·乾卦·第一》,辩:通辨。宽:宽容。这句话意思是:君子以学习来积累知识,以多问来明辨是非,以宽容存心,以仁心行事。

五、不妄取,不妄予,不妄想,不妄求,与人方便,随遇而安。

不胡乱拿取,不胡乱赠给,不胡乱猜想,不胡乱索求。给别人帮助,任何境遇中都能满足。

六、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坤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

身居高位而不骄傲,屈居人下而不忧愁。所以说自强不息而又随时反省,虽面临危险而无灾祸。

竹说文言文

大过。栋桡。利有攸往,亨。

意思就是,大过卦。栋梁弯曲适宜有所前往,通达。

大过卦前一卦是颐卦,颐为养之意。有养则可动,当然若行动。还是有行动过当的情况,故而序卦说“不养则不动,故受之以大过”。

大过卦是四阳爻、二阴爻,整体来看就是阳胜过阴。同时这二阴爻又分别在大过卦的最下和最上位。中间四爻则是一连四阳爻,这就如房子中间坚固,但两端却有些虚而不稳,这自然是有倒塌的可能。故而大过卦会出现“栋桡”。

当然在阳盛阴弱的情况下,自燃是有利于有所前往的。为什么会如此的,因为阳爻代表的是君子,大过卦君子胜过阴爻的小人,意思是亨通的。

值得注意的是,大过卦虽是过当的意思,严格的讲却非过错的意思。就是说在行动的事故,要想到一些过当的行动带来的困难,提前做出准备,总的来说就是要谨慎。

《象》曰:泽灭木,大过。君子以独立不惧,遁世无闷。

意思就是,《象》:沼泽淹没树木,是为大过卦。君子以此领悟,要坚定不移无所畏惧。要避世隐居毫无苦闷。

大过卦是上兑下巽,兑为泽,巽为木,合之就是泽灭木。想一下就知道,当泽灭木之时,自然是一个有危机的时代,以时局而论,危机的时代,就是天下大乱之时,当然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所以当有危机时,就看君子如此做了,若处理得当,危机还是有可能变为转机。所谓时势造英雄,可能会因为乱世,会出现重整乾坤之人也尚未可知。

当然对于危机之时。君子不仅要坚定不移,而且还要无所畏惧。不仅要避世隐居,而且还要毫无苦闷。这不惧、无闷的处世之能力是君子需要具备的内涵修养。

不过,这里也可以理解是在之时,要坚守气节,若时机不允许,还是需要避仕、淡泊清静的。比如在朝政混乱之时、权臣掌权之际,却不失气节、不依附权贵,甚至还会离开朝堂,暂时的隐居避仕。

《彖》曰:

大过,大者过也。栋桡,本末弱也。刚过而中,巽而说行,利有攸往,乃亨。大过之时大矣哉。

大者过也:说的是阳爻为大,在大过卦中,阳爻多。

本末弱也:说的是大过卦的两个阴爻,阴爻为弱,此时两个阴爻分别在大过卦的最下爻和最上爻,为就是初六和上六。

刚过而中:说的是九二和九五为阳爻居中。

所谓大过卦,虽然过当的意思。但是在危难之时,若要做很大之事,立不世之功,自然有大过之事。如刘邦的故事。

秦末刘邦起兵

刘邦是汉朝的开国皇帝,不过他本来出身还是贫困的。秦朝末年,因施行暴政而大失人心,同时亦动摇了秦朝的统治根本。当然各地是起义不断,其中就有刘邦。

刘邦起兵反秦,他为没有想到后来一路走来,会成为九五之尊的皇帝。他当时只是想逃避秦朝的刑罚。

那时一次刘邦以亭长的身份押送徒役去骊山,但还没有去到地方,有很多徒役却逃走了。人不能送到骊山,刘邦意思是难辞其咎,于是刘邦就去了芒砀山。之后亦起兵加入了反秦的队伍中来。

正是因为刘邦起兵,才有了后来楚汉相争并取得胜利,也让他成了大汉王朝的开国之君。

如此正如程颐说的:

大过之时,其事甚大,故赞之曰大矣哉。如立非常之大事,兴不世之大功,成绝俗之大德,皆大过之事业。

《易经》原文及译文:第25(无妄卦)—第32(恒卦)

1. 爱竹说文言文阅读答案

爱竹说

世谓四君子者,梅兰竹菊也。与此四君,余独爱竹之风骨也。人怜直节,瘦硬不合时宜,不及牡丹,能入时人之眼也。而余最喜此君之性,中通外直,节节冲天,如人之脊梁,宁折不弯。无忸躯盘桓之姿,媚惑世俗之态。不畏春和之温煦,夏日之骄焰;秋肃之杀气,冬雪之严寒。虽处天地之间,不戚不汲,不随流俗,怀才抱器,不易其节,真君子也。

梅兰菊者,虽有出世之品格,而无入世之才具也。竹者,竹椅,竹楼,竹器之类也。可标青史,与书俱老;可餐中馈,与食为筯。此人生之大用,其三君子之忘尘矣。

余有竹萧一管,抚其亮节,敬其刚骨,不忍释手,每见此君,则生乾乾若惕之想,自强不息之志。尝吹之,其声悠悠,似天地之万籁,鸿蒙之正气。盖物不平则鸣,其如君子之情怀,以浇我胸中之块垒耳。

大凡高洁之士,俯仰无愧,狂狷耿直;独立不惧,遁世无闷。古谓:聪明正直,死而为神,其犹天下竹之神乎!

2. 以爱竹说为题目写一篇文言文

原文丘陆草木之树,可敬者甚蕃。

周人独爱柳。自春秋来,世人甚爱松柏。

予独爱竹之生于野而不馁,凌寒风而不衰,中通外直,不折不弯,重节守信,襟怀若谷,可远敬而不可鄙慢焉。予谓柳,春之信使也;松柏,树之丈夫也;竹,树之君子之行也。

噫!柳之爱,周后皆离情。竹之爱,同予者何人?松柏之爱,宜乎众矣!注释:周人独爱柳。

源起《诗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自春秋来,世人甚爱松柏。

源自《论语》: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译文陆地上草木,可敬的有很多。

然而周朝人特别喜爱柳树,自孔子以来,人们也多赞松柏。我却特别喜欢竹子,它生长环境恶劣却不气馁,迎着严寒而四季常青。

竹子内部空畅外部不弯不折。竹子重节守信,虚怀若谷,人们可以远而敬之而不可忽略怠慢。

我认为柳树,是春天的信使;松柏,书中的大丈夫;竹子,却有君子的高风亮节。啊!对于柳树的喜爱,周后人们用来诉离别之情;对于竹子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谁呢?对于松柏的喜爱,应该有很多人吧。

3. 以爱竹说为题目写一篇文言文

原文丘陆草木之树,可敬者甚蕃.周人独爱柳.自春秋来,世人甚爱松柏.予独爱竹之生于野而不馁,凌寒风而不衰,中通外直,不折不弯,重节守信,襟怀若谷,可远敬而不可鄙慢焉.予谓柳,春之信使也;松柏,树之丈夫也;竹,树之君子之行也.噫!柳之爱,周后皆离情.竹之爱,同予者何人?松柏之爱,宜乎众矣!注释:周人独爱柳.源起《诗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自春秋来,世人甚爱松柏.源自《论语》: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译文陆地上草木,可敬的有很多.然而周朝人特别喜爱柳树,自孔子以来,人们也多赞松柏.我却特别喜欢竹子,它生长环境恶劣却不气馁,迎着严寒而四季常青.竹子内部空畅外部不弯不折.竹子重节守信,虚怀若谷,人们可以远而敬之而不可忽略怠慢.我认为柳树,是春天的信使;松柏,书中的大丈夫;竹子,却有君子的高风亮节.啊!对于柳树的喜爱,周后人们用来诉离别之情;对于竹子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谁呢?对于松柏的喜爱,应该有很多人吧.。

4. 以爱竹说为题目写一篇文言文

原文

丘陆草木之树,可敬者甚蕃。周人独爱柳。自春秋来,世人甚爱松柏。予独爱竹之生于野而不

馁,凌寒风而不衰,中通外直,不折不弯,重节守信,襟怀若谷,可远敬而不可鄙慢焉。

予谓柳,春之信使也;松柏,树之丈夫也;竹,树之君子之行也。噫!柳之爱,周后皆离情。

竹之爱,同予者何人?松柏之爱,宜乎众矣!

注释:

周人独爱柳。源起《诗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自春秋来,世人甚爱松柏。源自《论语》: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译文

陆地上草木,可敬的有很多。然而周朝人特别喜爱柳树,自孔子以来,人们也多赞松柏。我却特别喜欢竹子,它生长环境恶劣却不气馁,迎着严寒而四季常青。竹子内部空畅外部不弯不折。竹子重节守信,虚怀若谷,人们可以远而敬之而不可忽略怠慢。

我认为柳树,是春天的信使;松柏,书中的大丈夫;竹子,却有君子的高风亮节。啊!对于柳树的喜爱,周后人们用来诉离别之情;对于竹子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谁呢?对于松柏的喜爱,应该有很多人吧。

5. 《说竹》阅读答案

若说梅令人洁,兰令人幽,菊令人淡,莲令人清; 若说松令人傲,柳令人柔,枫令人豪爽,梧桐令人高远; 那么,竹,便是集山川岩骨精英秀气于一身。

雪压冬云之际,竹挺拔如常,冻土之下,新笋已待破土而出,只说春花秋月是良辰美景,殊不知新笋玻新泥更可谓赏心悦目。 一夜春雨,千竿新竹。

桃红李白,柳影婆娑,怎抵得住十里竹林勃勃生机,一片青翠无限风光。 逢夏,老竹新篁,绿阴可人,舒枝密叶,清风翠微;日光月影,浮动其间;可以立石旁,可以依水湄。

待到秋至,群芳落尽,而竹青碧依然。摇风弄雨,铿然有声。

论低矮数寸,高直数丈,或零落数枝,或赫然巨簇,皆不媚不俗,不卑不亢,浑身劲节,凛凛然有君子之风。 再淡雅的花,终究是花。

便是有九分素洁,也还有一分的妖媚。 再灵性的树,也还是树,不然,汉字的“朴”何以用“木”表意? 并非贬低。

草自有草的优势。只是品位再高的草,也无法走出草的局限。

竹,非花非草非木,实在是造物主的一件绝活儿。可如天然去雕饰的素妆少女婀娜娉婷;可如浩浩然有英雄气的须眉男子枝横云梦,叶拍苍天。

月下听箫,城头闻笛,都是竹的境界。 竹,实在是渗透了我们民族的精神情韵。

难怪高唱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苏东坡,同样也吟出了“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另一番向往。中国画中的写意墨竹,相传就是这位大学士大文豪首创。

没有什么比写意墨竹更能体现竹的情韵了。在这里,竹已摈弃了一切外在的形式和颜色,惟留人间风骨。

将墨竹画绝的“扬州八怪”郑板桥,干脆以竹为友: 茅屋一间,新篁数竿,雪白窗纸,微浸绿色,此时独坐其中,一盏雨前茶,一方端砚石,一张宣州纸,几笔折枝花。朋友来至,风声竹响,愈喧愈静;家僮扫地,侍女焚香,往来竹阴中,清光映于画上,绝可怜爱。

话虽这么说,这位想为百姓做点好事的士大夫,并不想真隐逸山林。他还有一番大的抱负: 画根竹枝插过石, 石比竹枝高一尺。

虽然一尺让他高, 来年看我掀天力。 这便可知郑板桥的墨竹,何以幅幅为精品,枝枝见精神。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崇尚的立身立世之道,岂非是受了竹的品性渲染? 竹,确实和我们民族有着不解的因缘。 竹简、毛笔,成就了中国古文化源远流长的功果。

而百姓们的日常生活,又何曾须臾离开过竹? 竹箫、竹笛,是竹之灵性的吟唱。 竹筏、竹帘、竹席、竹床、竹椅、竹筷、竹帚……有着质朴无华的贡献。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此乃竹。

东方的竹。 (选自《灵性散文》有删改) 一、作者认为“月下听萧,城头闻笛,都是竹的境界”。

请根据文中相关内容回答:①竹达到了怎样的境界?②“听萧”“闻笛”与“竹的境界”有什么联系?(5分) 二、文中谈及郑板桥时说“他还有一番大的抱负”。试根据上文内容,说说郑板桥的“抱负”是什么?(4分) 三、作者说“竹,实在是渗透了我们民族的精神情韵”,分三条列出竹渗透的我们民族的“精神情韵”(6分) 四、对这篇文章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既写出了竹的神“枝横云梦,叶拍苍天”,又写出了竹的形“婀娜娉婷”,真可谓形神兼备。

B.本文写竹以时间为序,从冬到秋,依次写出竹在不同季节里的风姿与神韵,给人可亲可敬、身临目睹之感。 C.这篇散文以竹为线索,由竹写到画竹的人,写到竹画,最后又回到竹,显示出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D.作者以自然界的花草树木作陪衬,层层铺垫,写活了集山川岩骨精英秀气于一身的东方之竹。答案:一、(1)集山川岩骨精英秀气于一身。

(或:“集花草树木之长”或“集洁、幽、淡、清 柔、豪爽、高远于一身”) (2)箫与笛取材于竹(或与竹的外形相似)箫、笛之音是竹之灵性(或生命)的吟唱(或:听萧与闻笛就是聆听竹的生命的吟唱;听箫、闻笛能让人领悟竹的灵性与神韵) 二、想为百姓做点好事,想成就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或济天下) 三、(1)不媚不俗,不卑不亢,浑身劲节,凛凛然有君子之风。 (2)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3)谈泊明志,宁静致远。

四、A。

6. 《说竹》答案

说 竹 青山不可无绿水,古木不可无藤萝,野花不可无蜂蝶,江南不可无竹。

若说梅令人洁,兰令人幽,菊令人淡,莲令人清;若说松令人傲,柳令人柔,枫令人豪爽,梧桐令人高远;那么,竹,便是集山川岩骨精英秀气于一身。 雪压冬云之际,竹挺拔如常。

冻土之下,新笋已待破土而出,只说春花秋月是良辰美景,殊不知新笋破新泥更可谓赏心悦目。 一夜春雨,千竿新竹。

桃红李白,柳影婆娑,怎抵得十里竹勃勃生机,一片青翠无限风光。 逢夏,老竹新篁,绿荫可人,舒枝密叶,清风翠微;日光月影,浮动其间;可以立石旁,可以依水湄。

待到秋至,群芳落尽,而竹青碧依然。摇风弄雨,铿然有声。

无论低矮数寸,高直数丈,或零落数枝,或赫然臣簇,皆不媚不俗,不卑不亢,浑身劲节,凛凛然有君子之风。 再淡雅的花,终究是花。

便是有九分的素洁,也还有一分娇媚。 再灵性的树,也还是树。

不然,汉字“朴”何以用“木”表意?并非贬低。草自有草的优势。

只是品位再高的草,也无法走出草的局限。 竹,非花非草非木,实在是造物主的一件绝活儿。

可如天然去雕饰的素妆少女婀娜娉婷;可如浩浩然有英雄气的须眉男子枝横云梦,叶拍苍天。 月下听箫,城头闻笛,都是竹的境界。

竹,实在是渗透了我们民族的精神情韵。难怪高唱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苏东坡,同样也吟出了“宁可无食肉,不可居无竹”的另一番向往。

中国画中的写意墨竹,相传便是这位大学士大文豪首创。 没有什么比写意墨竹更能体现竹的情韵了。

在这里,竹已摈弃了一切外在的形式和颜色,唯留人间风骨。 将墨竹画绝的“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干脆以竹为友: 茅屋一间,新篁数竿,雪白纸窗,微浸绿色,此时独坐其中,一盏雨前茶,一方端砚石,一张宣州纸,几笔折枝花。

朋友来至,风声竹响,愈喧愈静;家僮扫地,侍女焚香,往来竹荫中,清光映于画上,绝可怜爱。 话虽这么说,这位想为百姓作点好事的士大夫,并不真想隐逸山林。

他还有一番大的抱负: 画根竹枝插过石, 石比竹枝高一尺。 虽然一尺让他高, 来年看我掀天力。

这便可知郑板桥的墨竹,何以幅幅为精品,枝枝见精神。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崇尚的立身立世之道,岂非是受了竹的品性濡染? 竹,确实和我们民族有着不解的因缘。

竹简、毛笔,成就了中国古文化源远流长的功果。 而百姓们的日常生活,又何曾须臾离开过竹? 竹箫、竹笛,是竹之灵性的吟唱。

竹筏、竹帘、竹席、竹床、竹椅、竹筷、竹帚…卑微的用途中,有着一种质朴无华的奉献。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此乃竹。东方的竹。

(选自《灵性散文》有删改) 1、作者认为“月下听箫,城头闻笛,都是竹的境界”。请根据文中相关内容回答:①竹达到了怎样的境界?②“听箫”“闻笛”与“竹的境界”有什么联系?(5分) 答:① ② 2、文中谈及郑板桥时说“他还有一番大的抱负”。

请根据上下文内容,说说郑板桥的“抱负”是什么?(4分) 答: 3、作者说“竹,实在是渗透了我们民族的精神情韵”。联系全文,分三条列出竹渗透的我们民族的“精神情韵”。

(6分) 答:① ② ③ 4、对这篇文章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gA A、文章机械出了竹的神“枝横云梦,叶拍苍天”,又写出了竹的形“婀娜娉婷”,真可谓形神兼备。 B、本文写竹以时间为序,从冬到秋,依次写出竹在不同季节里的风姿与神韵,给人可亲可敬、身临目睹之感。

C、这篇散文以竹为线索,由竹写到画竹的人,写到竹画,最后又回到竹,显示出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D、作者以自然界的花草树木作陪衬,层层铺垫,写活了集山川岩骨精英秀气于一身的东方之竹。

一、答案辨析 (1)①竹达到了怎样的境界? 此题应答竹自身达到的最高境界而不是竹的象征义。要扣紧“竹”本身答题。

正确答案:集山川岩骨精英秀气于一身。(或“集花草树木之长”或“集洁、幽、淡、清、傲、柔、豪爽、高远于一身”)(2分) 正确答案例举: 1、竹集山川岩骨精英秀气于一身,凛凛然有君子之风,浩浩然有英雄气。

2、竹集山川岩骨精英秀气于一身,渗透了我们民族的精神情韵。 学生错误答案及分析: ` 1.不媚不俗,不卑不亢,浑身劲节,凛凛然有君子之风。

分析:未答出竹“自身”的境界。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分析:未答出竹“自身”的境界。 3.竹已摈弃了一切外在的形式和颜色,唯留人间风骨。

分析:此句写的是郑板桥画的墨竹的特点,而非“竹”的境界。 4. 成就了中国古文化源远流长的功果。

分析:这是竹的作用。 5.竹,实在是渗透了我们民族的精神情韵。

分析:未答竹自身的境界是什么。 6.月下听箫,城头闻笛,都是竹的境界。

分析:人们通过听箫闻笛能领悟竹的灵性与神韵,“月下听箫,城头闻笛”这是人领悟竹的境界的活动,而不是竹的境界。 7.达到了最高境界。

分析:未答出竹的最高境界具体是什么。 8. 竹,非花非草非木,实在是造物主的一件绝活儿。

分析:这是对竹的评价赞美,不是竹的境界。 9.如天然去雕饰的素妆少女婀娜娉婷,。

7. 要仿写爱莲说的爱竹说不要文言文就是平常写作文,但是要300字,拜

爱竹说

古有《爱莲说》,流传至今,令人折腰。惜无《爱竹说》,让人感慨万千。

竹,四君子也:梅兰竹菊。位居第三,太不公平。应为:竹梅兰菊。何也?要位居首位。因为

:竹氏家族成员庞大,遍布天涯海角。有楠竹,

桂竹,冬竹,水竹,墨竹,斑竹。。。直径大有碗口粗,长几十米;细若笔杆,几十厘米。颜色有青,黄,黑,绿,赭色斑竹,外观多为圆形,也有正方形,多在春天生长,也有冬季发笋成竹

竹、成长期一次完成,几十天冲入云霄,就停止长高长粗。叶常绿,但每年并不换叶。竹,通

常细长,结构特别,亭亭玉立,不蔓不枝,腹空多节,不花无果,靠地下根茎繁衍子孙后代。从不择生存条件,遍布高山峻岭,荒坡野沟,水边岸傍,屋前宅后,茶几阳台,园林盆居,凡有人群的地方,就有活竹和它的制成品。上自高雅装饰工艺品,下至平民百姓的日用器具。生活用的筷子,竹碗,竹杯,竹床,竹席,竹帘,牙签,竹椅;古代打仗用的竹箭,竹毒针,竹弓箭,竹;用的笛子,箫,竹板,胡琴,板胡,二胡。。文人墨客使用的毛笔竿,笔筒,笔架,以及各类玩具用品,成千上万,不胜枚举。另外,竹笋是餐席上的美味佳肴。在植物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物种,非竹莫属。竹,强韧似钢铁,柔软如柔肠;竹,高风亮节,真君子也;竹,一身清气,廉洁奉人,堪称圣人也;竹,高昂仰视,对世俗不屑一顾,不低头,不折腰,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竹,在植物界,堪称楷模一绝

值得歌颂,值得***们为它写篇《爱竹说》!本人才疏学浅,嘴笨手拙,腹内空空,心有余而力不足,实在无能为力给竹写篇《爱竹说》,拜托***们为竹树碑立传。古有《爱莲说》,今添篇《爱竹说》!竹是最美植物,竹是竹梅兰菊四君子的冠军,可歌可颂!

说实话,在自然界,没有另一种植物的作用比竹大啦。

8. 有关爱莲说的文言文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解释: 爱莲说》的作者周敦颐,他不是一个大文学家,甚至于他也不是个文学家,他在中国历史上留下名字主要是因为他是个思想家。

我们大家知道中国的思想史,如果从上游往下说,汉代是“经学”著称、魏晋是“玄学”、隋唐是“佛学”、宋代以后“宋明理学”,而“宋明理学”的开山祖就是周敦颐。所以他主要是个思想家。

但是《爱莲说》使得周敦颐尽管不是个文学家,这一篇却成为一个经典的、不朽的作品。 《爱莲说》这篇作品,它一个比较大的特点就是以莲花来比喻人格,以物拟人。

以物拟人在文学创作上是个常见的手法,是以物来比喻人的某一种品格。这种做法还是一个特有的手法,这个手法一般称作“比德”,就是拿某一个东西来比喻某一种德行。

特别是在儒学的传统里,这个“比德”还是经常用到的一种手法。比如孔子讲“岁寒而知松柏之后凋”,就是拿松柏来比喻人的这种“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的这样一种品格、一种坚强。

在周敦颐之前,这种“比德”的手法人们用得比较多,但是如果我们看一看在汉民族的历史上,在周敦颐之前,好像用得更多的是像松、竹、梅、兰、菊这些,通常说“岁寒四友”啊、“花中四君子”啊,都是这一类的。但是周敦颐的《爱莲说》一出,以莲花来比喻君子的人格,就成为一种后来通用的办法。

从这个意义上说,周敦颐在这一点也有一个开山的意义。 那么周敦颐他为什么要写这样一篇《爱莲说》,为什么要用莲花来做比喻,用莲花来做比喻和以往的这种“比德”的手法有哪些不同呢?这是我们读这篇文章特别要关注的。

一般来说,比如说竹子,它以“直而有节”来比喻君子的性格;松柏用它的“长青”,特别是冬天“不畏霜雪”这个特点来比喻,都是比较直接的;而《爱莲说》用莲花来比喻君子它就多了一层意思,就是“出淤泥而不染”,多了这一层就把人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加进去了。尽管周边的环境很不好,你生存的环境或者你生长的环境都不是很好,但是你自己的人格可以完全是另外一种样子,你可以是很高尚的。

那么这一点是《爱莲说》的一个特点。当然,他的写作手法很好,把莲花的姿态用很优美的语言表达出来,也使得他的这种构想、这种说法、这种观点得以被大家很好地接受。

那么这里面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周敦颐何以会想到这样一个用莲花来比喻君子的人格,从而来说明人和环境的关系“出淤泥而不染”呢?这个可能又有一个特定的历史背景。刚才我讲了,周敦颐是理学的开山祖。

所谓“理学”就是糅合了儒家、道家和佛家的理论,三家合一,最后通过整合形成了一个新的思想流派。那么周敦颐的思想里,佛教的因素也不少,所以当时有个说法,叫“周茂叔、穷禅客”,“禅”呢,就是“禅宗”之“禅”,就是说他的思想里有佛家的因素。

莲花在佛教里是个常用的比喻物,大家都知道观音菩萨底下是莲花宝座。另外在很多的佛经里都有莲花的喻,比如《维摩诘经》里就讲,说茂盛的莲花一定是从淤泥里生长起来的,如果完全是净水,就不会有一个茂盛的莲花。

再比如,《华严经》《探玄记》里面特别就有两段,和《爱莲说》里的观点有相似之处。比如说,它提到这个莲花的特点,它说:第一就是香、第二就是净——就是有清香,然后呢本身是很洁净的。

另外它也有个明确的表述,说莲花是“出淤泥而不染”。当然不是说周敦颐的《爱莲说》是从这个里面直接过来的,而是说这个里面的某些思想因子也给他以启发。

再加上周敦颐自己很强调人的人格修养,理学的核心就是强调人要把自己的心性通过自己的修养提升到一个高的层次上,特别是对于真理、对于道德,要有一种坚定的信念。那么他把他的这种哲学的、思想的观点和历史的传统,和一种其他的思想因子相融合,就写了《爱莲说》,而且形成了一个很独特的比喻,用一种很优美的文字,得以广泛地传播。

《爱莲说》里面很有意思,他把几种花加以比较:说到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说到菊花,“花之隐逸者也”,那么最后他落到了莲花上,我想这是几种不同的人格、几种不同的价值取向的比较。比如说“富贵”,你追求一种世俗的名利;比如隐逸,我对社会有一种社会责任的淡化。

他强调莲花,我想可能是在两个层面上:一个层面上强调你和环境的关系。人周边的环境不可能是很理想的,环境上总有不如意的方,甚至于在某一个段落、某一个特定的时间里,甚至于可能是恶浊的,这都是有可能的。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你如何要保持自己的操守?你不能改变环境,但是你可以改变你自己。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想它是有启发的。

另外就是价值取向。《爱莲说》通过几种花的比较,说明作为一个人,首先你要自己在精神层面上、在人格上,你要立得住,他把这个价值取向放在首位。

我想这一点,对于我们。

9. 写竹的古文

七律·答友人

*** 1961年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

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年衣。

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

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病中见窗外竹感赋

董必 1952年3月4日

竹叶青青不肯黄,枝条楚楚耐严霜。

昭苏万物春风里,更有笋尖出土忙。

题 竹

*** 1963年

彩笔凌云画溢思,虚心劲节是吾师;

人生贵有胸中竹,经得艰难考验时。

咏 竹

方志敏

雪压竹头低,低下欲沾泥,

一轮红日起,依旧与天齐。

竹(题画诗)

邓拓

阶前老老苍苍竹,却喜长年衍万竿,

最是虚心留劲节,久经风雨不知寒。

岁寒三友(题画诗)

陶行知

万松岭上松,鼓荡天风,

震动昆仑第一峰。

千军万马波涛怒;海出山中。

竹绿梅花红,转战西东,

争取最后五分钟,百草千花休闲笑,

且待三冬。

《萧湘竹子诗词》代序

熊文愈 1991年4月

华夏竹文化,上下五千年。

衣食住行用,处处竹相连。

诗词书画卷,卷卷有竹篇。

多少高雅士,情寄幽篁间。

竹溪六君子,竹林七大贤。

东坡有三绝,板桥更超前。

刚直凌云志,虚怀不私偏。

郁郁婆娑叶,经冬不凋残。

迎风更潇洒,亮节益韧坚。

群承竹风格,研竹数十年。

业余集诗画,选纂万余言。

宏扬竹文化,四海共仰瞻。

我亦爱竹者,相逢庆有缘。

聊聊记数语,以电竹诗篇。

题吾友梁铁君侠者画竹

(清)康有为

生挺凌云节,飘摇仍自持。

朔风常凛冽,秋气不离披。

乱叶犹能劲,柔枝不受吹。

只烦文与可,写照特淋漓

竹诗词自序

周芳纯1991年元旦

安居三年半,***读诗篇。

华夏竹文化,源远数千年。

诗词如潮海,无力仔细看。

浏览逾万卷,选编万余言。

古今诗竹者,常学竹风格。

虚心属秉性,高节贵终生。

狂风竿不弯,暴雨肤更洁。

酷署生清阴,严寒葆翠色。

竹帛留青史,竹箭射熊罴。

衣食住行用,无不劳此君。

贡献愈卓越,砍伐更加烈。

此风若不止,竹林尽毁灭。

我编竹诗词,奉献给读者。

劝君爱惜竹,弘扬竹风格。

“水调歌头·咏竹”

钱樟明

有节骨乃坚,无心品自端。

几经狂风骤雨,宁折不易弯。

依旧四季翠绿,不与群芳争艳,

扬首望青天

默默无闻处,萧瑟多昂然。

勇破身,乐捐躯,毫无怨。

楼台庭柱,牧笛洞萧入垂帘。

造福何论早晚?

成材勿计后,鳞爪遍人间。

生来不为已,只求把身献。

竹子

(哲理诗)

泥土里,

收集拼搏的语言。

憋不住,

给大地开一个眼。

冒尖了,

既虚心又委婉。

做一次总结,

继续向上伸展。

一朵绿色的云,

和太阳把理想畅谈。

遁世无闷什么意思?

无妄卦、大畜卦、颐卦、大过卦、坎卦、离卦、咸卦、恒卦

无妄卦卦象《易经》第25卦:震下乾上(天雷无妄)

上九 _____ 爻辞:无妄,行有眚,无攸利。

九五 _____ 爻辞:无妄之疾,勿药,有喜。

九四 _____ 爻辞:可贞,无咎。

六三 __ __ 爻辞:无妄之灾,或系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灾。

六二 __ __ 爻辞:不耕获,不菑畲,则利有攸往。

初九 _____ 爻辞:无妄,往吉。

无妄卦卦辞:无妄。元亨,利贞;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

无妄卦彖辞:无妄,刚自外来而为主于内,动而健,刚中而应,大亨以正,天之命也。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无妄之往,何之矣?天命不祐,行矣哉?

无妄卦大象:天下雷行,物与无妄;先王以茂对时,育万物。

译文:

无妄卦卦辞:无妄卦象征不妄为,至为亨通,利于坚守正道。如果不坚守正道,就有危难,不利于有所前往。

无妄卦彖辞:无妄卦,刚强者从从外面进来而作主于内,行动充满活力,刚强者居中而有呼应。至为亨通,因为它坚守正道,这是天命的要求。如果不守正道,不利于有所前往,不虚妄时还要前往,能去哪里呢?天命不肯保佑,能够行得通吗?

无妄卦大象:无妄卦上为乾,为天;下为震,为雷。是天下雷行之象。雷声传行于天下,万物响应,象征不虚妄,因为天雷无妄。先王看到这种现象,就努力配合天时,治理天下,养育万物。

初九:无妄,往吉。

译文:没有虚妄,前往吉祥

象曰:无妄之往,得志也。

译文:没有虚妄的前往,心意一定能够实现。

六二:不耕获,不菑畲,则利有攸往。

译文:不在刚开始耕作时就期望获得丰收,不在荒地刚开垦后就期望变成良田,那就适宜前往了。

象曰:不耕获,未富也。

译文:不在刚开始耕作时就期望获得丰收,是因为不刻意去求取财富(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六三:无妄之灾,或系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灾。

译文:无缘无故遭受灾祸,就好象有人拴了一头牛,过路人把它牵走,村里面人遭殃。

象曰:行人得牛,邑人灾也。

译文:过路的人牵走了牛,村里面的人却遭了殃。

九四:可贞,无咎。

译文:守持正道,没有灾难。

象曰: 可贞无咎,固有之也。

译文:守持正道,没有灾难,这是本来就有的法则。

九五:无妄之疾,勿药,有喜。

译文:没有虚妄却生了病,不用吃药也会痊愈。(喜:愈)

象曰:无妄之药,不可试也。

译文:不了解药物的药性,最好不要尝试。

上九:无妄,行有眚,无攸利。

译文:没有虚妄,但一昧行动会遇到灾祸,没有任何好处。

象曰:无妄之行,穷之灾也。

译文:没有虚妄而行动,是穷困处境带来的灾难。

第26卦:山天大畜

大畜卦卦象《易经》第26卦:乾下艮上(山天大畜)

上九 _____ 爻辞:何天之衢,亨。

六五 __ __ 爻辞:豮豕之牙,吉。

*** __ __ 爻辞:童牛之牿,元吉。

九三 _____ 爻辞:良马逐,利艰贞。日闲舆卫,利有攸往。

九二 _____ 爻辞:舆说輹。

初九 _____ 爻辞:有厉,利已。

大畜卦卦辞:大畜。利贞。不家食,吉,利涉大川。

大畜卦彖辞:大畜,刚健笃实辉光,日新其德。刚上而尚贤,能止健,大正也。不家食吉,养贤也。利涉大川,应乎天也。

大畜卦大象:天在山中,大畜;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

译文:

大畜卦卦辞:大畜卦象征大量畜聚,利于坚守正道。不要让贤能的人困守家中自谋生计,而应该把他招到朝廷中食取国家的俸禄,把才能奉献给国家,这才可以获得吉祥,适宜渡过大河。

大畜卦彖辞:大畜卦,阳刚强健忠厚诚实,辉映光彩而日日更新。阳刚在上而崇尚贤能,能够止住劲健,充满正固的力量。不吃家里的饭而吉祥,是因为国家在培养贤人。适宜渡过大河,是顺应上天的命令。

大畜卦大象:大畜卦上为艮,为山,下为乾,为天,是“天在山中”之象。即上天处于大山的包围之中,这只是一种虚构的喻象而已。君子看到这种现象,广泛学习并记得前人的言行,借此畜聚无限的经验,从而蓄养自己的品德和智慧。

初九:有厉,利已。

译文:有危险,适宜停止。

象曰:有厉利已,不犯灾也。

译文:有危险,适宜停止,才不至于遭受灾害。

九二:舆说輹。

译文:车厢脱离了车轴。

象曰:舆说輹,中无尤也。

译文:车厢脱离车轴,是因为居中而没有过失。r> 九三:良马逐,利艰贞。日闲舆卫,利有攸往。

译文:我的好马一直在奔驰,适宜在艰难中正固。每天练习驾车跟防卫,适宜有所前往。

象曰:利有攸往,上合志也。

译文:适宜有所前往,是因为与上位者心意相合。

***:童牛之牿,元吉。

译文:小牛的角上绑上横木,最为吉祥。

象曰:***元吉,有喜也。

译文:***最为吉祥,是因为它不能到处伤人(值得喜庆)。

六五:豮豕之牙,吉。

译文:***过的公猪,它的牙齿也不会伤人,吉祥。

象曰:六五之吉,有庆也。

译文:六五的吉祥,在于它***以后变得温顺,不会伤人以致伤己,值得高兴。

上九:何天之衢,亨。

译文:何等畅达的通天大道,必然亨通顺利。

象曰:何天之衢,道大行也。

译文:上天所赐的青天大道,正道可以充分实现。

第27卦山雷颐

颐卦卦象《易经》第27卦:震下艮上(山雷颐)

上九 _____ 爻辞:由颐,厉吉,利涉大川。

六五 __ __ 爻辞:拂经,居贞吉,不可涉大川。

*** __ __ 爻辞:颠颐,吉。虎视眈眈,其欲逐逐,无咎。

六三 __ __ 爻辞:拂颐,贞凶,十年勿用,无攸利。

六二 __ __ 爻辞:颠颐,拂经;于丘颐,征凶。

初九 _____ 爻辞:舍尔灵龟,观我朵颐,凶。

颐卦卦辞:颐。贞吉。观颐,自求口实。

颐卦彖辞:颐,贞吉,养正则吉也。观颐,观其所养也;自求口实,观其自养也。天地养万物,圣人养贤以及万民。颐之时义大矣哉!

颐卦大象:山下有雷,颐;君子以慎言语,节饮食。

译文:

颐卦卦辞:颐卦象征颐养,坚持正道可得吉祥。观看养育的状况,就知道人要自己求取食物。

颐卦彖辞:颐卦,守正吉祥,养育合乎正道就会吉祥。观察养育状况,就是要观察他所养育的对象;自己求取食物,是要观察他如何养育自己。天地养育万物,圣人养育贤人,从而养育所有百姓,颐卦随顺时势真是伟大呀!

颐卦大象:颐卦上为艮,为山,下为震,为雷。是“山下有雷”之象。春雷在山下震动时,山上草木萌发,所以象征养育。君子看到这种现象,就当效法这种精神,言语谨慎,以修养德行;饮食有节,以滋养身体。

初九:舍尔灵龟,观我朵颐,凶。

译文:放下了你的大乌龟(财物),却来看我咀嚼食物,有凶祸。(放着自己的财富,却去贪婪别人的财富,有凶祸。)

象曰:观我朵颐,亦不足贵也。

译文:贪图别人的东西,降低了自己的人格(不尊贵了)。

六二:颠颐,拂经;于丘颐,征凶。

译文:颠倒养育方式,违反常理,求养于下,抛弃于上,前往会有凶险。

象曰:六二征凶,行失类也。

译文:六二前进有凶祸,是因为前往会失去同类。

六三:拂颐,贞凶,十年勿用,无攸利。

译文:不按照正常的饮食之道,守正有凶祸,长期都不能轻举妄动,因为你已经走错方向。

象曰:十年勿用,道大悖也。

译文:长期不能轻举妄动,是因为它过度背离了正道。

***:颠颐,吉。虎视眈眈,其欲逐逐,无咎。

译文:颠倒养育方式,吉祥。各种不好的习惯,会逐渐消失掉,没有灾难。

象曰:颠颐之吉,上施光也。

译文:颠倒养育方式而吉祥,是因为上位者能够向下施以光明。

六五:拂经,居贞吉,不可涉大川。

译文:违背常理。守住正固就吉祥,不可以渡过大河,

象曰:居贞之吉,顺以从上也。

译文:守住正固就会吉祥,是因为能够顺从上位者的意愿。

上九:由颐,厉吉,利涉大川。

译文:遵循颐养之道,虽有危险但是吉祥,适宜渡过大河。

象曰:由颐厉吉,大有庆也。

译文:由于懂得颐养之道,虽有危险但是吉祥,还是值得喜庆。

第28卦:泽风大过

大过卦卦象《易经》第28卦:巽下兑上(泽风大过)

上六 __ __ 爻辞:过涉灭顶,凶,无咎。

九五 _____ 爻辞:枯杨生华,老妇得其士夫,无咎无誉。

九四 _____ 爻辞:栋隆,吉;有它,吝。

九三 _____ 爻辞:栋桡,凶。

九二 _____ 爻辞:枯杨生稊,老夫得其女妻,无不利。

初六 __ __ 爻辞:藉用白茅,无咎。

大过卦卦象:大过,栋桡,利有攸往,亨。

大过卦彖辞:大过,大者过也;栋桡,本末弱也。刚过而中,巽而说行,利有攸往,乃亨。大过之时大矣哉!

大过卦大象:泽灭木,大过;君子以独立不惧,遁世无闷。

译文:

大过卦卦象:大过卦象征极为过分。大过卦,房屋的栋梁遭受重压而弯曲,利于前往行事,亨通顺利。

大过卦彖辞:大过卦,是大的方面势力过当。栋梁弯曲是因为首尾两端太过柔弱。刚强者过盛却能守中,行动顺利而和悦,适宜有所前往,可以通达。大过卦随顺时势真是伟大呀!

大过卦大象:大过卦上为兑,为泽,下为巽,为木。大水淹没了树木,大大超过了限度,所以是“大过”的象征。君子看到这种现象,得到启发,在非常时期,要有大的过人之举,进则力挽狂澜,无所畏惧;退则避世隐居,毫无苦闷。

初六:藉用白茅,无咎。

译文:在地上垫一层白色的茅草,然后上面再放上一些贡品,没有灾难。

象曰:藉用白茅,柔在下也。

译文:用白色茅草垫在底下,然后上面再放上一些贡品,是因为柔弱者处在下位。

九二:枯杨生稊,老夫得其女妻,无不利。

译文:干枯的杨树长出新的枝叶,老头子娶得少女为妻,没有不适宜的事。

象曰:老夫女妻,过以相与也。

译文:老头子娶得少女为妻,是走过之后再来相识。

九三:栋桡,凶。

译文:栋梁弯曲,有凶祸。

象曰:栋桡之凶,不可以有辅也。

译文:栋梁弯曲,有凶祸,是因为没有有力的支持(***)。

九四:栋隆,吉;有它,吝。

译文:栋梁隆起,吉祥;可能也有意外之灾。

象曰:栋隆之吉,不桡乎下也。

译文:栋梁隆起,吉祥,因为不再向下弯曲。

九五:枯杨生华,老妇得其士夫,无咎无誉。

译文:干枯的杨树重新开花,年老的妇人嫁了年轻的丈夫,虽没灾祸,也不值得称誉。

象曰:枯杨生华,何可久也?老妇士夫,亦可丑也。

译文:干枯的杨树重新开花,怎么能够长久下去呢?年老的妇人嫁年轻的丈夫,终究不是美好的事情

上六:过涉灭顶,凶,无咎。

译文:发大水时渡河,淹没了头顶,有凶祸,但没有责难。

象曰:过涉之凶,不可咎也。

译文:发大水时渡河,淹没了头顶,有凶祸,谁也不能责怪于他。

第29卦:习坎卦

坎卦卦象《易经》第29卦:坎下坎上(习坎)

上六 __ __ 爻辞:系用徽纆,置于丛棘,三岁不得,凶。

九五 _____ 爻辞:坎不盈,祗既平,无咎。

*** __ __ 爻辞:樽酒,簋贰,用缶,纳约自牖,终无咎。

六三 __ __ 爻辞:来之坎坎,险且枕,入于坎窞,勿用。

九二 _____ 爻辞:坎有险,求小得。

初六 __ __ 爻辞:习坎,入于坎窞,凶。

坎卦卦辞:习坎。有孚,维心亨,行有尚。

坎卦彖辞:习坎,重险也,水流而不盈。行险而不失其信。维心亨,乃以刚中也。行有尚,往有功也。天险,不可升也;地险,山川丘陵也,王公设险以守其国,险之时用大矣哉!

坎卦大象:水洊至,习坎;君子以常德行,习教事。

译文:

坎卦卦辞:两个坎卦重叠在一起,象征重重艰险。要胸怀坚定的信念,执着专一,内心才能不畏艰险而获得亨通,这种坚强刚毅的行为必然为人们所崇尚。

坎卦彖辞:坎卦,代表一重又一重的危险。水流动而不满盈,行动有险阻而不失信。内心通达,是因为刚强果毅又居于中位,这种行为必然为人们所崇尚。往前走去,对大家有一定的贡献。天象的险阻是没有办法跨越的(指日月星辰),山川丘陵叫做地险。王公设置险阻来保护他的国家,险的时用真是伟大啊!

坎卦大象:坎卦两坎相重,象征水连续不断地流过来,因而造成重重险陷。君子看到这种现象,就应该想到,在日常生活中(习教事),要常保美好的德行,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处事能力,走过人生中一个又一个低谷。

初六:习坎,入于坎窞,凶。

译文:置身于重重的艰险困难之中,落入到陷坑的最底下,结果必然是凶险的。

象曰:习坎入坎,失道凶也。

译文:置身于重重的艰险困难之中,落入到陷坑里面,是因为走入了偏道。

九二:坎有险,求小得。

译文:坎陷中出现险阻,小小的要求能够实现。

象曰:求小得,未出中也。

译文:小小的求取能够实现,是因为还没从危险中走出来。

六三:来之坎坎,险且枕,入于坎窞,勿用。

译文:往来进退都处在重重险坎之中,只好在这种险境中伏枕以待。落入险坎的最底下,暂时不能有所作为。

象曰:来之坎坎,终无功也。

译文:往来进退都是重重的险阻,这时候做任何事情都没有用处。

***:樽酒,簋贰,用缶,纳约自牖,终无咎。

译文:一盅酒,两盘供品,简简单单,用瓦盆盛着,从窗户递进来,最终没有什么危险。

象曰:樽酒簋贰,刚柔际也。

译文:一盅酒,两盘供品,危难的时候有人相帮,是因为处在刚柔交接之际。

九五:坎不盈,祗既平,无咎。

译文:坎陷尚未满盈,抵达齐平的程度,没有灾难。

象曰:坎不盈,中未大也。

译文:坎陷尚未满盈,是因为虽居于中位还不够壮大。

上六:系用徽纆,置于丛棘,三岁不得,凶。

译文:被绳索重重地捆绑住,囚进牢狱里面,长达三年不能解脱,十分凶险。

象曰:上六失道,凶三岁也。

译文:上六没有做好准备,就要去冒险,所以会有三年的险难。

第30卦:离卦

离卦卦象《易经》第30卦:离下离上

上九 _____ 爻辞:王用出征,有嘉,折首,获匪其丑,无咎。

六五 __ __ 爻辞:出涕沱若,戚嗟若,吉。

九四 _____ 爻辞:突如其来如,焚如,死如,弃如。

九三 _____ 爻辞:日昃之离,不鼓缶而歌,则大耋之嗟,凶。

六二 __ __ 爻辞:黄离,元吉。

初九 _____ 爻辞:履错然,敬之,无咎。

离卦卦辞:离。利贞,亨。畜牝牛,吉。

离卦彖辞:离,丽也。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重明以丽乎正,乃化成天下。柔丽乎中正,故亨,是以畜牝牛吉也。

离卦大象:明两作,离;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

译文:

离卦卦辞:离卦象征附着,利于坚守正道,亨通。畜养柔顺的母牛(畜养柔顺的德行),吉祥。

离卦彖辞:离卦,就是依附。日月附丽在天上,百谷草木附丽在地上,以双重的光明来附丽于正道,可以透过教化来促进天下昌明。柔顺地依附在中正之道上,亨通。所以有着像母牛一样柔顺的德性,可以获得吉祥。

离卦大象:离卦,由两个代表光明的离卦重叠组成,象征无限光明。伟大的人物应当效法这种精神,以持续不断,光明磊落的作风普照四方。

初九:履错然,敬之,无咎。

译文:走路颠来倒去,走得不是很稳,但只要谨慎警戒,没有灾难。

象曰:履错之敬,以辟咎也。

译文:走路颠来倒去,只要谨慎警戒,便可避免灾难。

六二:黄离,元吉。

译文:**的附丽,最为吉祥。

象曰:黄离元吉,得中道也。

译文:**的附丽,最为吉祥,是因为懂得居中之道。

九三:日昃之离,不鼓缶而歌,则大耋之嗟,凶。

译文:太阳西斜着附丽,你不能敲着瓦盆唱歌,就会发出垂老之人的哀叹,凶险。

象曰:日昃之离,何可久也。

译文:太阳西斜着附丽,怎么能够长久呢?

九四:突如其来如,焚如,死如,弃如。

译文:贸然闯进来的样子,灼热的样子,没命的样子,背弃的样子。

象曰:突如其来如,无所容也。

译文:惊慌失措,贸贸然从外面闯将进去,是因为天下无处安身(不容于天下)。

六五:出涕沱若,戚嗟若,吉。

译文:泪如雨下,哭得稀里糊涂,然后忧伤叹息,吉祥(知道反省,悔过)。

象曰:六五之吉,离王公也。

译文:六五的吉祥,是因为它还有王公可以依附(活在虚名之中)。

上九:王用出征,有嘉,折首,获匪其丑,无咎。

译文:君王(九五)任用他出征,要嘉奖好的,去掉不好的,俘获不一般的随从,收服其心,没有灾难。(丑:同类)

象曰:王用出征,以正邦也。

译文:君王任用他出征,是要带领大家走上正道。

第31卦:泽山咸

咸卦卦象《易经》第31卦:艮下兑上(泽山咸)

上六 __ __ 爻辞:咸其辅颊舌。

九五 _____ 爻辞:咸其脢,无悔。

九四 _____ 爻辞:贞吉,悔亡;憧憧往来,朋从尔思。

九三 _____ 爻辞:咸其股,执其随,往吝。

六二 __ __ 爻辞:咸其腓,凶;居吉。

初六 __ __ 爻辞:咸其拇。

咸卦卦辞:咸。亨,利贞。取女吉。

咸卦彖辞:咸,感也。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止而说,男下女,是以亨利贞,取女吉也。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

咸卦大象:山上有泽,咸;君子以虚受人。

译文:

咸卦卦象:咸卦象征感应,亨通顺利,利于持守正道,娶妻可以获得吉祥。

咸卦彖辞:咸卦,就是感应的意思。柔顺者上去而刚强者下来,阴阳二气相互感应,稳定而喜悦,男方以谦下态度对待女方,所以亨通利于守持正道,娶妻可以获得吉祥。天地相互交感流通,万物才得以变化生成。圣人感化了人心,天下才会祥和太平。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整个宇宙万象它们彼此互动的情况,就会知道,这当中都是有真情在里面。

咸卦大象:咸卦上为艮,为山,下为兑,为泽,是“山上有泽”之象。山上泽中之水向下渗透,令下方山中之土吸收水分而滋润,因而相互感应而沟通。君子应当效法这种精神,像山一样,要虚心地容纳不同意见的人,不妄尊自大,才能包容一切,上下沟通。

初六:咸其拇。

译文:感应到脚的拇指。

象曰:咸其拇,志在外也。

译文:感应到脚的拇指,是因为心意在外面。

六二:咸其腓,凶;居吉。

译文:感应到小腿肚(腓:小腿肚),有凶祸,安居就会吉祥。

象曰:虽凶居吉,顺不害也。

译文:虽然凶险,安居就会吉祥,只要柔顺,谨慎,就可以避免祸害。

九三:咸其股,执其随,往吝。

译文:感应到了大腿,控制住跟随的动作,前往会有困难。

象曰:咸其股,亦不处也,志在随人,所执下也。

译文:感应到了大腿,也不能安处,心意是要跟随别人,但却被下位者控制住了。

九四:贞吉,悔亡;憧憧往来,朋从尔思。

译文:正固吉祥而懊恼消失。如果心神不定,走来走去,犹豫不决,就不能得到多数人的赞成,只有少数几个朋友,才会符合你的想法。

象曰:贞吉悔亡,未感害也;憧憧往来,未光大也。

译文:正固吉祥而懊恼消失,是因为感应没有受到伤害。左思右想找不到一条正确的道路,是因为还不知道什么叫纯真的爱情。

九五:咸其脢,无悔。

译文:感应到了后背上,懊恼消失。

象曰:咸其脢,志未也。

译文:感应到了后背上,是因为心意尚未实现。

上六:咸其辅颊舌。

译文:感应于口舌。

象曰:咸其辅颊舌,滕口说也。

译文:感应于口舌,是因为对方的花言巧语使它感动。

第32卦:雷风恒

恒卦卦象《易经》第32卦:巽下震上(雷风恒)

上六 __ __ 爻辞:振恒,凶。

六五 __ __ 爻辞:恒其德,贞。妇人吉,夫子凶。

九四 _____ 爻辞:田无禽。

九三 _____ 爻辞: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贞吝。

九二 _____ 爻辞:悔亡。

初六 __ __ 爻辞:浚恒,贞凶,无攸利。

恒卦卦辞:恒。亨,无咎,利贞。利有攸往。

恒卦彖辞:恒,久也,刚上而柔下,雷风相与,巽而动,刚柔皆应,恒。恒,亨,无咎,利贞,久于其道也。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也,利有攸往,终则有始也。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时变化而能久成,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观其所恒,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

恒卦大象:雷风,恒;君子以立不易方。

译文:

恒卦卦辞:恒卦象征恒久,亨通顺利,没有灾祸,利于坚守正道,利于前去行事。

恒卦彖辞:恒,就是长久,刚强者上去而柔顺下来,雷声与风声相随,顺应而行动,刚健与柔顺互相呼应,这就是恒卦。恒卦,亨通,没有灾难,利于守持正道,长久地保持这样的原则。天地运行的法则,就是永恒长久而不停止,适宜有所前往。终结之后会有新的开始,日升月降依循自然法则,而能长久普照万物;四季依循自然法则,而能变化永久,生成万物,圣人永久坚守正道,就能教化天下。只要观察恒久的道理,天地万物的一切事情都可明白。

恒卦大象:恒卦上为震,为雷,下为巽,为风。风与雷常常是相辅相成而不停地活动,这是一种恒久的现象,因此象征长久。君子从中看出,世间万物虽然变化多端,但为人立身则要持之以恒,坚守长久不变的正道(方:正道)

初六:浚恒,贞凶,无攸利。

译文:深入追求很久,正固会有凶祸,没有任何适宜的事。

象曰:浚恒之凶,始求深也。

译文:深入追求很久,有凶祸,因为一开始就操之过急。

九二:悔亡。

译文:悔恨消失。

象曰:九二悔亡,能久中也。

译文:九二悔恨消失,是因为它能长久保持中道。

九三: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贞吝。

译文:不能恒守德行的人,常常会遭到羞辱,正固会有困难。

象曰:不恒其德,无所容也。

译文:不能恒守德行的人,无处可以容纳于他。

九四:田无禽。

译文:田间打猎,没有获得禽兽。

象曰:久非其位,安得禽也?

译文:长久地处在不恰当的位置之上,怎么能够获得禽兽呢?

六五:恒其德,贞。妇人吉,夫子凶。

译文:恒久地保持柔美的品德,守持正道,妇人吉祥,男人则有凶祸。

象曰:妇人贞吉,从一而终也;夫子制义,从妇凶也。

译文:妇人守正吉祥,是因为她不能三心二意;男人要受道义的约束,跟随妻子不知变通就会有凶祸。

上六:振恒,凶。

译文:长久地躁动不安,会有凶祸。

象曰:振恒在上,大无功也。

译文:居于上位而震动长久不停,没有任何功劳可言(因为不能守恒)。

书幽芳亭记赏析

词目

遁世无闷

发音

dùn shì wú mèn

释义

指逃避世俗而心无烦忧。

引用

《周易正义》上经乾传卷一 ...也。   不成乎名, 遁世无闷 ,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潜... 《周易正义》上经随传卷三 ...  象曰:泽灭木,大过。君子以独立不惧, 遁世无闷 。此所以为“大过”,非凡所及也。 ... 《全后汉文》卷七十五 ...确乎不拔,如山之固。追踪先绪,应期作度。潜心大猷,谭思德谟。 遁世无闷 ,娄辞王寮。洋洋泌丘,于以逍遥。蔑尔童蒙,是训是教。瞻... 《全后汉文》卷一百三 ...,慨然而义,善与人交,久而能敬,荣且溺之耦耕,甘山林之杳蔼, 遁世无闷 ,恬佚净漠,彳犀彳夷衡门,下学上达,有朋自远,冕绅莘莘... 《全晋文》卷一百四 ...页》厄运,载离咎慝。靖亨思顺,曹氏匪革。投弁释绂,皓恩东岳。 遁世无闷 ,清源是濯。馥风弥馨,明徽载铄。皇途既辟,天罔诞张。运... 《唐文拾遗》卷六十九 ...霞。桃李无言,稻麻成列,一栖真境,四换周星。***虽心爱禅林, 遁世无闷 ,而地连贼窟,图身莫安,所以乱邦不居,於是乎在。十二年... 《文忠集》卷七十六·易童子问卷一 ...大过》之卦辞曰‘利有攸往,亨’,其《象》曰‘君子以独立不惧, 遁世无闷 ’者,其往乎?其遁乎?”曰:“《易》非一体之书,而卦不... 《练兵实纪》卷一 储练通论(上) ...,即才如孙吴,皆加以不韪之名,立贾奇祸。夫将亦人耳,中才者多 遁世无闷 ,独立而不惧者极少,几何而不为习好所移乎?其在东南也,... 《全唐文》第06部 卷五百八十五 ...泊寥阔,居乱世,远于利,祸不得逮于身,而其心不穷。《易》之「 遁世无闷 」者,其近是欤?予故取焉。其文辞类《庄子》而尤质厚,少... 《全唐文》第06部 卷五百八十八 ...《春秋左氏》《易王氏》,ぅぅ无倦,以忘其忧。德清君喜曰:兹谓 遁世无闷 矣。乱有间,举族如吴,无以为食。先君独乘驴无僮御以出,... 《全唐文》第10部 卷九百二十四 ...故知彼群山之常材,此台岳之秀气,用白贲之全质,施绿绮之华彩。 遁世无闷 ,有?心之所;寂虑怡神,得导和之致。与其游灵溪,登华峰... 《全宋文》卷二十三 ...崇一元首。若如论旨,以三画为三才,则初拟地爻,三议天位。然而 遁世无闷 ,非厚载之目,君子乾乾,非苍苍之称。果两仪罔托,亦何取... 《全宋文》卷三十七 ...  答曰:若如论旨,以三画为三才,则初拟地爻,三议天位。然而 遁世无闷 ,非厚载之目。君子乾乾,非苍苍之称。果两仪罔托,亦何取... 《宋书》卷九十三·列传第五十三·隐逸 ...○隐逸《易》曰“天地闭,贤人隐”又曰“ 遁世无闷 ”又曰“高尚其事”又曰“幽人贞吉”《论语》“作者七人”... 《梁书》卷五十一·列传第四十五·处士 ... 刘訏刘歊 庾诜 张孝秀 庾承先《易》曰“君子 遁世无闷 ,独立不惧”孔子称长沮、桀溺隐者也。古之隐者,或耻闻禅...

书种竹文言文答案

北宋的散文小品中,最著名的当属周敦颐的《爱莲说》。该文以莲喻人,赞扬了“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人格。稍后黄庭坚的《书幽芳亭记》,堪称与《爱莲说》相比肩的精美小品。但由于前者被选入中学教材,广为人知;而黄庭坚本人以诗名世,他的散文创作被掩盖了。

黄庭坚是北宋著名的诗人、书法家,“苏门四学士”之首。黄庭坚诗、书、文均有极高造诣,与苏轼并称“苏黄”。他的一生风波跌宕,饱受磨难。在北宋党争中,他属旧党,屡遭贬谪。但无论处于何种艰难的境地,他都以气节自励。此文就是他高尚品德的流露。他以自己的实际行为,达到了“文如其人、人如其文”的至高境界。

中国古代历来有“芳草美人”的传统。这是典型的类比手法:以自然界的某种动植物来类比人的品行。周敦颐建立起了莲与君子之间的牢固类比关系,黄庭坚此文则建立起兰与君子之间的牢固类比关系。

黄庭坚一开始就连用三个类比:国士、国色、国香,将兰抬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楚之逐臣”是指屈原。屈原在《离骚》里种兰、佩兰、赋兰:“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以兰来象征自己美好的品德。黄庭坚指出兰与君子十分类似:“兰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薄丛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君子就像兰花,从不吹嘘自己,也不因无人赏识而愁闷;在遭受外界残酷的摧残后,也不改变自己的本性。这两句话的精警,可与“出淤泥而不染”相比肩。

为什么黄庭坚要特意点出这两点呢?因为在这两种环境中,最能见出君子的品格。在第一种环境下,君子尚未成名,无人赏识,要耐得住寂寞;在第二种环境下,虽屡遭打击,而不改其操守。“遁世无闷”句,语出《易经》。《乾卦》《文言》:“初九日:潜龙勿用,何谓也?子曰: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孔疏》:“遁世无闷者,谓遁避世,虽逢无道,心无所闷。不见是而无闷者,言举世皆非,虽不见善而心亦无闷。上云遁世无闷,心处僻陋,不见是而无闷,此因见世俗行恶,是亦无闷,故再起无闷之文。”《易·大过》《象传》:“君子以独立不惧,遁世无闷。”《孔疏》:“明君子衰难之时,卓尔独立,不有畏惧。遁乎世而无忧,欲有遁难之心,其操不改。凡人则不能然,惟君子独能如此。”可见,只有君子才能在这两种环境中卓然挺立。“含章”句,亦出自《易经》。《易经》第六三章云:“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象》曰:含章可贞,以时发也;或从王事,知光大也。”章,即文***,也就是美德。含章,即藏善,韬光养晦,保养美德。贞,正。含章可贞:蕴含美德,心地守正。时,时机。成,居功。君子应耐心等待最佳时机再行动。含蕴秀美,品德坚贞;如为天子做事,不要居功,则有善终。黄庭坚在这里又一次赞扬君子立身处世的特点:一是含蓄,不张扬,不刻意追求。就像兰花,平时与其他花草混处,香味不明显。二是把握时机。君子一旦有机会能施展自己的才华,就会尽心尽力地报效国家民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就如兰花,一阵清风吹过,香气芬芳,远近皆知。

接下来,作者特意比较了兰与蕙的不同,指出兰似君子,蕙似士大夫。兰与蕙的栽培环境相同,但两者有花之多少与香味远近不同。“一干一花而香有余者兰,一干五七花而香不足者蕙。”花少,则含蓄,不张扬;香味远,则有真才实学,内蕴丰富。作者还指出,“蕙虽不若兰,其视椒则远矣。”椒,一种香味浓烈的常见草本植物,此处指庸碌之辈。士大夫虽然品德修养不如君子,但较之庸碌常人,又已远甚。可叹的是,椒居然被当世之人称为“国香”。“当门”,指当权者。当权者昏庸,不能辨别蕙与椒,更无法赏识那含蓄的、清幽的兰了。所以,那些品节高尚的“山林之士”,纷纷远离当局,“往而不返”了。在这里,作者寄予了深沉的世道感叹。

黄庭坚对兰的推崇,是在北宋推崇君子气节的大环境下提出来的。周敦颐《爱莲说》就说:“莲,花之君子者也。”黄庭坚也说:“兰似君子。”此文写于他贬居戎州之时。戎州有山名兰山,上有野生兰花。他将之移植于院中,建一小亭,名为“幽芳亭”。在北宋党争中,黄庭坚属苏轼党,屡遭新党打击。但是,他并无怨恨詈骂之词。苏轼称赞他:“意其超逸绝尘,独立万物之表,驭风骑气,以与造物者游,非独今世之君子所不能用,虽如轼之放浪自弃,与世阔疏者,亦莫得而友也。”(《答黄鲁直书》)评价高得不能再高了。黄庭坚将居处先后命名为“任运堂”、“槁木庵”,表现了他随缘任运的人生态度。他为人“内刚外和”,有如兰花,含蓄,不张扬,内蕴深厚,讲求气节。他的诗也反复吟咏了兰花的高洁品质,如《以同心之言其臭如兰为韵寄李子先》、《丙寅十四首效韦苏州》、《次韵答和甫卢泉水三首》、《答李康文》、《和答刘中叟殿院》、《寄晁元中十首》、《寄傅君倚同年》、《次韵答黄与迪》等诗。他还亲手书写了唐韩伯庸的《幽兰赋》,流传至今,成为中国书法史上的行书佳作。

黄庭坚学识广博,善用典故。他提倡广泛学习古代优秀文学作品,厚积薄发,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点铁成金”、“脱胎换骨”。在这篇短文中,黄庭坚随手引用《易经》、《离骚》,展示了他深厚的学养。

书幽芳亭记原文_翻译及赏析

1. 《书种竹》的翻译

子猷租了一块地种竹,笑着跟别人说:“那可一日无此君!(这位先生)”竹子嘛一里面虚心,外形通直。

天气越冷越坚强,所以古人往往喜欢与它携手隐入山林。我之喜爱竹林,特别爱欢它的子孙亭亭玉立,高下参差,捧着笋箨而高拱入青云,龙翔凤舞,简直有冲凌霄汉的气势

回过头来一切草丛花色,只不过是搽脂抹粉的取媚于人而已,一旦遇到风雨,就会阑珊狼藉,不再有持出草莽的志向了。现在邻里中的朱门豪富***,都属这一类。

我愿意以竹子的风格去期望他们,能够有所长进。因为花开一年一年减少,竹子却一年一年增多;竹子于世有实用,而花只是一眛迎合人的道理罢了。

2. 书种竹 高洁自辩 求学须早 翻译

晕 你的问题里的三篇我的暑***作业中都有

书种竹: 没找到

高洁自辩:也没找到

求学须早:人生在幼小的时期,精神专一,长大以后,思虑分散,所以须要早早教育,不要失掉机会。我七岁时候,诵读《灵光殿赋》,直到今天,十年温习一次,还不会忘记。二十岁以后,所诵读的经书,一个月搁置,就生疏了,但如果人因困顿不得志而在壮年失去机会学习,在晚年还应该学习,不可以自己放弃。孔子就说过:“五十岁来学《易》经可以没有大过失了。”曹操、袁遗到了老年却更专心致志;这都是从小学习到老年仍不厌倦。曾参七十岁才学习,仍名闻天下;荀卿五十岁才游历学习,仍成为儒家***;公孙弘四十多岁才读《春秋》,凭此就做上丞相;朱云也到四十岁才学《易》经、《论语》,皇甫谧二十岁才学《孝经》、《论语》,都终於成为儒学***;这都是早年迷糊而晚年醒悟。世上人到二、三十婚冠之年没有学,就自以为太晚了,因循保守而失学,也太愚蠢了。幼年学习的人像太阳刚升起的光芒;老年学习的人,像夜里走路拿著蜡烛,总比闭上眼睛什麽也看不见要好。

3. 《竹》阅读答案竹(1)竹非草、非木,在现代植物学中,属禾本

1.“听说释迦佛身长一丈六”,句中的“听说”和后面的 不信 一词相照应.2.“从此,这里便长出了‘竹林’”中的“从此”指代的是那个僧侣贵族丈量佛身,丢下竹杖走了以后 .3.第一自然段的语序排列不够正确,请重新调整.正确的顺序应是(只写序号):( 4 )—( 1 )—( 3)—( 2 ).4.“公孙不相见,母子不相离”形象的说明种竹的一条宝贵的经验:四年以上的竹要除去,三年以下的竹子要保留.5.短文第一自然段运用了举例子、列数据的说明方法,这种说明方法在段中的作用是说明竹种类繁多,千姿百态.6.文中转述了玄奘法师的神话故事,这是为了证实( C )A.佛法无边 B.释迦佛身长一丈六C.印度也产竹 D.释迦佛身长远远不止一丈六。

4. 凿壁偷光文言文答案1、解释字词.(1)衡乃穿壁引其光(乃):(2)

1、于是/用/代词,书2、凿壁偷光,贫寒可以励志,艰苦的生活可以锻炼人的毅力和志气,只有奋发图强,才能使人登上成功之颠3、锲而不舍4、囊萤映雪、悬梁刺骨、废寝忘食、韦编三绝、秉烛达旦囊萤映雪:晋代时,车胤从小好学不倦,但因家境贫困,父亲无法为他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为了维持温饱,没有多余的钱买灯油供他晚上读书.为此,他只能利用白天这个时间背诵诗文.夏天的一个晚上,他正在院子里背一篇文章,忽然见许多萤火虫在低空中飞舞.一闪一闪的光点,在黑暗中显得有些耀眼.他想,如果把许多萤火虫集中在一起,不就成为一盏灯了吗于是,他去找了一只白绢口袋,随即抓了几十只萤火虫放在里面,再扎住袋口,把它吊起来.然不怎么明亮,但可勉强用来看书了.从此,只要有萤火虫,他就去抓一把来当作灯用.由于他勤学苦练,后来终于做了职位很高的官.同朝代的孙康情况也是如此.由于没钱买灯油,晚上不能看书,只能早早睡觉.他觉得让时间这样白白跑掉,非常可惜.一天半夜,他从睡梦中醒来,把头侧向窗户时,发现窗缝里透进一丝光亮.原来,那是大雪映出来的,可以利用它来看书.于是他倦意顿失,立即穿好衣服,取出书籍,来到屋外.宽阔的大地上映出的雪光,比屋里要亮多了.孙康不顾寒冷,立即读起书来,手脚冻僵了,就起身跑一跑,同时搓搓手指.此后,每逢有雪的晚上,他就不放过这个好机会,孜孜不倦地读书.这种苦学的精神,促使他的学识突飞猛进,成为饱学之士.后来,他当了一个大官.悬梁刺骨:苏秦是洛阳人.洛阳是当时周天子的都城.他很想有所作为,曾求见周天子,却没有引见之路,一气之下,变卖了家产到别的国家找出路去了.但是他东奔西跑了好几年,也没做成官.后来钱用光了,衣服也穿破了,只好回家.家里人看到他趿拉着草鞋,挑副破担子,一付狼狈样.他父母***地骂了他一顿;他妻子坐在织机上织帛,连看也没看他一眼;他求嫂子给他做饭吃,嫂子不理他扭身走开了.苏秦受了很大 *** ,决心争一口气.从此以后,他发愤读书,钻研兵法,天天到深夜.有时候读书读到半夜,又累又困,他就用锥子扎自己的大腿,虽然很疼,但精神却来了,他就接着读下去.传说,他晚上念书的时候还把头发用带子系起来拴到房梁上,一打瞌睡,头向下栽,揪得头皮疼,他就清醒过来了.这就是后来人们说的“头悬梁,锥刺股”,用来表示读书刻苦的精神.就这样用了一年多的功夫,他的知识比以前丰富多了.韦编三绝:春秋时期的书,主要是以竹子为一根竹简上写字,多则几十个字,少则八九个字.一部书要用许多竹简,通过牢固的绳子之类的东西按次序编连起来才最后成书,便于阅读.通常,用丝线编连的叫“丝编”,用麻绳编连的叫“绳编”,用熟牛皮绳编连的叫“韦编”,其中为熟牛皮绳最为结实.像《周易》这样厚重的书,当然是由许许多多竹简通过熟牛皮绳编连起来的.孔子“晚年喜易”,花了很大的精力,反反复复把《周易》全部读了许多遍,又附注了许多内容,不知翻开来又卷回去地阅读了多少遍.通常认为,孔子这样读来读去,把串连竹简的牛皮带子也给磨断了几次,不得不多次换上新的再使用.以此比喻读书勤奋用功.即使读书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还说:“***如让我多活几年,我就可以完全掌握《周易》的文与质了.”。

5. 爱竹说文言文阅读答案

爱竹说

世谓四君子者,梅兰竹菊也。与此四君,余独爱竹之风骨也。人怜直节,瘦硬不合时宜,不及牡丹,能入时人之眼也。而余最喜此君之性,中通外直,节节冲天,如人之脊梁,宁折不弯。无忸躯盘桓之姿,媚惑世俗之态。不畏春和之温煦,夏日之骄焰;秋肃之杀气,冬雪之严寒。虽处天地之间,不戚不汲,不随流俗,怀才抱器,不易其节,真君子也。

梅兰菊者,虽有出世之品格,而无入世之才具也。竹者,竹椅,竹楼,竹器之类也。可标青史,与书俱老;可餐中馈,与食为筯。此人生之大用,其三君子之忘尘矣。

余有竹萧一管,抚其亮节,敬其刚骨,不忍释手,每见此君,则生乾乾若惕之想,自强不息之志。尝吹之,其声悠悠,似天地之万籁,鸿蒙之正气。盖物不平则鸣,其如君子之情怀,以浇我胸中之块垒耳。

大凡高洁之士,俯仰无愧,狂狷耿直;独立不惧,遁世无闷。古谓:聪明正直,死而为神,其犹天下竹之神乎!

爱竹说文言文翻译

士之才德盖一国,则曰国士;女之色盖一国,则曰国色;兰之香盖一国,则曰国香。自古人知贵兰,不待楚之逐臣而后贵之也。兰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薄丛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是所谓“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者也。兰虽含香体洁,平居与萧艾不殊。清风过之,其香蔼然,在室满室,在堂满堂,所谓含章以时发者也。然兰蕙之才德不同,世罕能别之。予放浪江湖之日久,乃尽知其族。盖兰似君子,蕙似士大夫,大概山林中十蕙而一兰也。《离骚》曰:“予既滋兰之九畹,又树蕙之百亩。”是以知不独今,楚人贱蕙而贵兰久矣。兰蕙丛出,莳以砂石则茂,沃以汤茗则芳,是所同也。至其发花,一干一花而香有余者兰,一干五七花而香不足者蕙。蕙虽不若兰,其视椒则远矣,世论以为国香矣。乃曰“当门不得不锄”,山林之士,所以往而不返者耶!——宋代·黄庭坚《书幽芳亭记》 书幽芳亭记

宋代 : 黄庭坚

士之才德盖一国,则曰国士;女之色盖一国,则曰国色;兰之香盖一国,则曰国香。自古人知贵兰,不待楚之逐臣而后贵之也。兰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薄丛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是所谓“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者也。兰虽含香体洁,平居与萧艾不殊。清风过之,其香蔼然,在室满室,在堂满堂,所谓含章以时发者也。

辞赋精选 , 咏物 , 写花 , 品格寓人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如果一个士人的才能和品德超过其他的士人,那么就成为国士;如果一个女子的姿色超过其他的美女,那么就称之为国色;如果兰花的香味胜过其它所有的花那么就称之为国香。自古人们就以兰花为贵,并不是等到屈原赞兰花之后,人们才以它为贵的。兰花和君子很相似:生长在深山和贫瘠的丛林里,不因为没有人知道就不发出香味;在遭受雪霜残酷的摧残后,也不改变自己的本性。这就是所说的避世而内心无忧,不被任用而内心无烦闷。兰花虽然含着香味形状美好,但平时与萧支没有什么两样。一阵清风吹来,他的香气芬芳,远近皆知,这就是所说的藏善以待时机施展自己。

然而兰和蕙的才能和品德不相同,世人很少有能分辨出来的。我放任自己长期流浪四方,于是完全知道兰和蕙的区别。大概兰花好似君子,蕙好像士大夫,大概山林中有十棵蕙,才有一棵兰,《离骚》中说:“我已经培植兰花九畹,又种下蕙百亩。”《招魂》说:“爱花的风俗离开蕙,普遍崇尚兰花”因此知道楚人以蕙为贱以兰为贵很久了。兰和蕙到处都能生长,即使栽种在砂石的地方也枝繁叶茂,如果用热茶水浇灌就香气芬芳,这是它们相同的地方,等到它们开花,一只干上就一朵花而香气扑鼻的是兰花,一只干上有五七朵花但是香气不足的就是蕙。虽然蕙比不上兰花,但是与椒相比却远在椒之上,椒居然被当世之人称为“国香”。于是说当权者必须除掉,这就是那些品德高尚的隐士纷纷远离当局而不返回的原因啊!

赏析

北宋的散文小品中,最著名的当属周敦颐的《爱莲说》。该文以莲喻人,赞扬了“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人格。稍后黄庭坚的《书幽芳亭记》,堪称与《爱莲说》相比肩的精美小品。但由于前者被选入中学教材,广为人知;而黄庭坚本人以诗名世,他的散文创作被掩盖了。

黄庭坚是北宋著名的诗人、书法家,“苏门四学士”之首。黄庭坚诗、书、文均有极高造诣,与苏轼并称“苏黄”。他的一生风波跌宕,饱受磨难。在北宋党争中,他属旧党,屡遭贬谪。但无论处于何种艰难的境地,他都以气节自励。此文就是他高尚品德的流露。他以自己的实际行为,达到了“文如其人、人如其文”的至高境界。

中国古代历来有“芳草美人”的传统。这是典型的类比手法:以自然界的某种动植物来类比人的品行。周敦颐建立起了莲与君子之间的牢固类比关系,黄庭坚此文则建立起兰与君子之间的牢固类比关系。

黄庭坚一开始就连用三个类比:国士、国色、国香,将兰抬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楚之逐臣”是指屈原。屈原在《离骚》里种兰、佩兰、赋兰:“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以兰来象征自己美好的品德。黄庭坚指出兰与君子十分类似:“兰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薄丛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君子就像兰花,从不吹嘘自己,也不因无人赏识而愁闷;在遭受外界残酷的摧残后,也不改变自己的本性。这两句话的精警,可与“出淤泥而不染”相比肩。

为什么黄庭坚要特意点出这两点呢?因为在这两种环境中,最能见出君子的品格。在第一种环境下,君子尚未成名,无人赏识,要耐得住寂寞;在第二种环境下,虽屡遭打击,而不改其操守。“遁世无闷”句,语出《易经》。《乾卦》《文言》:“初九日:潜龙勿用,何谓也?子曰: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孔疏》:“遁世无闷者,谓遁避世,虽逢无道,心无所闷。不见是而无闷者,言举世皆非,虽不见善而心亦无闷。上云遁世无闷,心处僻陋,不见是而无闷,此因见世俗行恶,是亦无闷,故再起无闷之文。”《易·大过》《象传》:“君子以独立不惧,遁世无闷。”《孔疏》:“明君子衰难之时,卓尔独立,不有畏惧。遁乎世而无忧,欲有遁难之心,其操不改。凡人则不能然,惟君子独能如此。”可见,只有君子才能在这两种环境中卓然挺立。“含章”句,亦出自《易经》。《易经》第六三章云:“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象》曰:含章可贞,以时发也;或从王事,知光大也。”章,即文***,也就是美德。含章,即藏善,韬光养晦,保养美德。贞,正。含章可贞:蕴含美德,心地守正。时,时机。成,居功。君子应耐心等待最佳时机再行动。含蕴秀美,品德坚贞;如为天子做事,不要居功,则有善终。黄庭坚在这里又一次赞扬君子立身处世的特点:一是含蓄,不张扬,不刻意追求。就像兰花,平时与其他花草混处,香味不明显。二是把握时机。君子一旦有机会能施展自己的才华,就会尽心尽力地报效国家民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就如兰花,一阵清风吹过,香气芬芳,远近皆知。

接下来,作者特意比较了兰与蕙的不同,指出兰似君子,蕙似士大夫。兰与蕙的栽培环境相同,但两者有花之多少与香味远近不同。“一干一花而香有余者兰,一干五七花而香不足者蕙。”花少,则含蓄,不张扬;香味远,则有真才实学,内蕴丰富。作者还指出,“蕙虽不若兰,其视椒则远矣。”椒,一种香味浓烈的常见草本植物,此处指庸碌之辈。士大夫虽然品德修养不如君子,但较之庸碌常人,又已远甚。可叹的是,椒居然被当世之人称为“国香”。“当门”,指当权者。当权者昏庸,不能辨别蕙与椒,更无法赏识那含蓄的、清幽的兰了。所以,那些品节高尚的“山林之士”,纷纷远离当局,“往而不返”了。在这里,作者寄予了深沉的世道感叹。

黄庭坚对兰的推崇,是在北宋推崇君子气节的大环境下提出来的。周敦颐《爱莲说》就说:“莲,花之君子者也。”黄庭坚也说:“兰似君子。”此文写于他贬居戎州之时。戎州有山名兰山,上有野生兰花。他将之移植于院中,建一小亭,名为“幽芳亭”。在北宋党争中,黄庭坚属苏轼党,屡遭新党打击。但是,他并无怨恨詈骂之词。苏轼称赞他:“意其超逸绝尘,独立万物之表,驭风骑气,以与造物者游,非独今世之君子所不能用,虽如轼之放浪自弃,与世阔疏者,亦莫得而友也。”(《答黄鲁直书》)评价高得不能再高了。黄庭坚将居处先后命名为“任运堂”、“槁木庵”,表现了他随缘任运的人生态度。他为人“内刚外和”,有如兰花,含蓄,不张扬,内蕴深厚,讲求气节。他的诗也反复吟咏了兰花的高洁品质,如《以同心之言其臭如兰为韵寄李子先》、《丙寅十四首效韦苏州》、《次韵答和甫卢泉水三首》、《答李康文》、《和答刘中叟殿院》、《寄晁元中十首》、《寄傅君倚同年》、《次韵答黄与迪》等诗。他还亲手书写了唐韩伯庸的《幽兰赋》,流传至今,成为中国书法史上的行书佳作。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黄庭坚

岁在壬午,余与晦木泽望入四明,自雪窦返至过云。雰霭淟浊,蒸满山谷,云乱不飞,瀑危弗落,遐路窈然。夜行撤烛,雾露沾衣,岚寒折骨,相视褫气。呼嗟咽续,忽尔冥霁地表。云敛天末,万物改观,浩然目夺。小草珠圆,长条玉洁,珑松插于幽篁,缨络缠于萝阙。琮俯仰,金奏石搏。虽一叶一茎之微,亦莫不冰缠而雾结。余愕眙而叹曰:“此非所谓木冰乎?春秋书之,五行志之,奈何当吾地而有此异也?”言未卒,有居僧笑于傍曰:“是奚足异?山中苦寒,才入冬月,风起云落,即冻飘山,以故霜雪常积也。” 盖其地当万山之中,嚣尘沸响,扃人间。屯烟佛照,无殊阴火之潜,故为葕阳之所不入。去平原一万八千丈,刚风疾轮,侵铄心骨。南箕哆口,飞廉弭节;土囊大隧,所在而是。故为勃郁烦冤之所不散,溪回壑转,蛟螭蠖蛰,山鬼窈窕,腥风之冲动,震瀑之敲嗑。天呵地吼,阴崖冱穴,聚雹堆冰,故为玄冥之所长驾;群峰灌顶,北斗堕胁,藜蓬臭蔚,虽焦原竭泽,巫吁魃舞。常如夜行秋爽,故为曜灵之所割匿。且其怪松入枫,礜石罔草,碎碑埋甎,枯胔碧骨,皆足以兴吐云雨。而仙宫神治,山岳炳灵,高僧悬记,冶鸟木客,窅崒幽深。其气皆敛而不扬,故恒寒而无燠。 余乃喟然曰:“嗟乎!同一寒暑,有不听命于造化之地;同一过忒,有无关于吉凶之占。居其间者,亦岂无凌峰掘药,高言畸行,无与于人世治乱之数者乎?”余方龃龉世度,将欲过而问之。——清代·黄宗羲《过云木冰记》

过云木冰记

清代 : 黄宗羲

岁在壬午,余与晦木泽望入四明,自雪窦返至过云。雰霭淟浊,蒸满山谷,云乱不飞,瀑危弗落,遐路窈然。夜行撤烛,雾露沾衣,岚寒折骨,相视褫气。呼嗟咽续,忽尔冥霁地表。云敛天末,万物改观,浩然目夺。小草珠圆,长条玉洁,珑松插于幽篁,缨络缠于萝阙。琮俯仰,金奏石搏。虽一叶一茎之微,亦莫不冰缠而雾结。

岁在壬午,余与晦木泽望入四明,自雪窦返至过云。雰霭淟浊,蒸满山谷,云乱不飞,瀑危弗落,遐路窈然。夜行撤烛,雾露沾衣,岚寒折骨,相视褫气。呼嗟咽续,忽尔冥霁地表。云敛天末,万物改观,浩然目夺。小草珠圆,长条玉洁,珑松插于幽篁,缨络缠于萝阙。琮俯仰,金奏石搏。虽一叶一茎之微,亦莫不冰缠而雾结。余愕眙而叹曰:“此非所谓木冰乎?春秋书之,五行志之,奈何当吾地而有此异也?”言未卒,有居僧笑于傍曰:“是奚足异?山中苦寒,才入冬月,风起云落,即冻飘山,以故霜雪常积也。”

盖其地当万山之中,嚣尘沸响,扃人间。屯烟佛照,无殊阴火之潜,故为葕阳之所不入。去平原一万八千丈,刚风疾轮,侵铄心骨。南箕哆口,飞廉弭节;土囊大隧,所在而是。故为勃郁烦冤之所不散,溪回壑转,蛟螭蠖蛰,山鬼窈窕,腥风之冲动,震瀑之敲嗑。天呵地吼,阴崖冱穴,聚雹堆冰,故为玄冥之所长驾;群峰灌顶,北斗堕胁,藜蓬臭蔚,虽焦原竭泽,巫吁魃舞。常如夜行秋爽,故为曜灵之所割匿。且其怪松入枫,礜石罔草,碎碑埋甎,枯胔碧骨,皆足以兴吐云雨。而仙宫神治,山岳炳灵,高僧悬记,冶鸟木客,窅崒幽深。其气皆敛而不扬,故恒寒而无燠。

辞赋精选纪游惟永元元年秋七月,有汉元舅曰车骑将军窦宪,寅亮圣明,登翼王室,纳于大麓,维清缉熙。乃与执金吾耿秉,述职巡御。理兵于朔方。鹰扬之校,螭虎之士,爰该六师,暨南单于、东胡乌桓、西戎氐羌,侯王君长之群,骁骑三万。元戎轻武,长毂四分,云辎蔽路,万有三千余乘。勒以八阵,莅以威神,玄甲耀目,朱旗绛天。遂陵高阙,下鸡鹿,经碛卤,绝大漠,斩温禺以衅鼓,血尸逐以染锷。然后四校横徂,星流彗扫,萧条万里,野无遗寇。于是域灭区殚,反旆而镟,考传验图,穷览其山川。遂逾涿邪,跨安侯,乘燕然,蹑冒顿之区落,焚老上之龙庭。上以摅高、文之宿愤,***宗之玄灵;下以安固后嗣,恢拓境宇,振大汉之天声。兹所谓一劳而久逸,暂费而永宁者也,乃遂封山刊石,昭铭盛德。其辞曰: 铄王师兮征荒裔, 剿凶虐兮截海外。 夐其邈兮亘地界, 封神丘兮建隆嵑, 熙帝载兮振万世!——两汉·班固《封燕然山铭》

封燕然山铭

两汉 : 班固

惟永元元年秋七月,有汉元舅曰车骑将军窦宪,寅亮圣明,登翼王室,纳于大麓,维清缉熙。乃与执金吾耿秉,述职巡御。理兵于朔方。鹰扬之校,螭虎之士,爰该六师,暨南单于、东胡乌桓、西戎氐羌,侯王君长之群,骁骑三万。元戎轻武,长毂四分,云辎蔽路,万有三千余乘。勒以八阵,莅以威神,玄甲耀目,朱旗绛天。遂

惟永元元年秋七月,有汉元舅曰车骑将军窦宪,寅亮圣明,登翼王室,纳于大麓,维清缉熙。乃与执金吾耿秉,述职巡御。理兵于朔方。鹰扬之校,螭虎之士,爰该六师,暨南单于、东胡乌桓、西戎氐羌,侯王君长之群,骁骑三万。元戎轻武,长毂四分,云辎蔽路,万有三千余乘。勒以八阵,莅以威神,玄甲耀目,朱旗绛天。遂陵高阙,下鸡鹿,经碛卤,绝大漠,斩温禺以衅鼓,血尸逐以染锷。然后四校横徂,星流彗扫,萧条万里,野无遗寇。于是域灭区殚,反旆而镟,考传验图,穷览其山川。遂逾涿邪,跨安侯,乘燕然,蹑冒顿之区落,焚老上之龙庭。上以摅高、文之宿愤,***宗之玄灵;下以安固后嗣,恢拓境宇,振大汉之天声。兹所谓一劳而久逸,暂费而永宁者也,乃遂封山刊石,昭铭盛德。其辞曰:

辞赋精选战争士之才德盖一国,则曰国士;女之色盖一国,则曰国色;兰之香盖一国,则曰国香。自古人知贵兰,不待楚之逐臣而后贵之也。兰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薄丛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是所谓“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者也。兰虽含香体洁,平居与萧艾不殊。清风过之,其香蔼然,在室满室,在堂满堂,所谓含章以时发者也。然兰蕙之才德不同,世罕能别之。予放浪江湖之日久,乃尽知其族。盖兰似君子,蕙似士大夫,大概山林中十蕙而一兰也。《离骚》曰:“予既滋兰之九畹,又树蕙之百亩。”是以知不独今,楚人贱蕙而贵兰久矣。兰蕙丛出,莳以砂石则茂,沃以汤茗则芳,是所同也。至其发花,一干一花而香有余者兰,一干五七花而香不足者蕙。蕙虽不若兰,其视椒则远矣,世论以为国香矣。乃曰“当门不得不锄”,山林之士,所以往而不返者耶!——宋代·黄庭坚《书幽芳亭记》

书幽芳亭记

宋代 : 黄庭坚

士之才德盖一国,则曰国士;女之色盖一国,则曰国色;兰之香盖一国,则曰国香。自古人知贵兰,不待楚之逐臣而后贵之也。兰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薄丛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是所谓“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者也。兰虽含香体洁,平居与萧艾不殊。清风过之,其香蔼然,在室满室,

士之才德盖一国,则曰国士;女之色盖一国,则曰国色;兰之香盖一国,则曰国香。自古人知贵兰,不待楚之逐臣而后贵之也。兰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薄丛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是所谓“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者也。兰虽含香体洁,平居与萧艾不殊。清风过之,其香蔼然,在室满室,在堂满堂,所谓含章以时发者也。

辞赋精选 , 咏物 , 写花 , 品格寓人

易经中最唯美的句子

1. 爱竹说文言文阅读答案

爱竹说

世谓四君子者,梅兰竹菊也。与此四君,余独爱竹之风骨也。人怜直节,瘦硬不合时宜,不及牡丹,能入时人之眼也。而余最喜此君之性,中通外直,节节冲天,如人之脊梁,宁折不弯。无忸躯盘桓之姿,媚惑世俗之态。不畏春和之温煦,夏日之骄焰;秋肃之杀气,冬雪之严寒。虽处天地之间,不戚不汲,不随流俗,怀才抱器,不易其节,真君子也。

梅兰菊者,虽有出世之品格,而无入世之才具也。竹者,竹椅,竹楼,竹器之类也。可标青史,与书俱老;可餐中馈,与食为筯。此人生之大用,其三君子之忘尘矣。

余有竹萧一管,抚其亮节,敬其刚骨,不忍释手,每见此君,则生乾乾若惕之想,自强不息之志。尝吹之,其声悠悠,似天地之万籁,鸿蒙之正气。盖物不平则鸣,其如君子之情怀,以浇我胸中之块垒耳。

大凡高洁之士,俯仰无愧,狂狷耿直;独立不惧,遁世无闷。古谓:聪明正直,死而为神,其犹天下竹之神乎!

2. 以爱竹说为题目写一篇文言文

原文丘陆草木之树,可敬者甚蕃.周人独爱柳.自春秋来,世人甚爱松柏.予独爱竹之生于野而不馁,凌寒风而不衰,中通外直,不折不弯,重节守信,襟怀若谷,可远敬而不可鄙慢焉.予谓柳,春之信使也;松柏,树之丈夫也;竹,树之君子之行也.噫!柳之爱,周后皆离情.竹之爱,同予者何人?松柏之爱,宜乎众矣!注释:周人独爱柳.源起《诗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自春秋来,世人甚爱松柏.源自《论语》: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译文陆地上草木,可敬的有很多.然而周朝人特别喜爱柳树,自孔子以来,人们也多赞松柏.我却特别喜欢竹子,它生长环境恶劣却不气馁,迎着严寒而四季常青.竹子内部空畅外部不弯不折.竹子重节守信,虚怀若谷,人们可以远而敬之而不可忽略怠慢.我认为柳树,是春天的信使;松柏,书中的大丈夫;竹子,却有君子的高风亮节.啊!对于柳树的喜爱,周后人们用来诉离别之情;对于竹子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谁呢?对于松柏的喜爱,应该有很多人吧.。

3. 以爱竹说为题目写一篇文言文

原文

丘陆草木之树,可敬者甚蕃。周人独爱柳。自春秋来,世人甚爱松柏。予独爱竹之生于野而不

馁,凌寒风而不衰,中通外直,不折不弯,重节守信,襟怀若谷,可远敬而不可鄙慢焉。

予谓柳,春之信使也;松柏,树之丈夫也;竹,树之君子之行也。噫!柳之爱,周后皆离情。

竹之爱,同予者何人?松柏之爱,宜乎众矣!

注释:

周人独爱柳。源起《诗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自春秋来,世人甚爱松柏。源自《论语》: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译文

陆地上草木,可敬的有很多。然而周朝人特别喜爱柳树,自孔子以来,人们也多赞松柏。我却特别喜欢竹子,它生长环境恶劣却不气馁,迎着严寒而四季常青。竹子内部空畅外部不弯不折。竹子重节守信,虚怀若谷,人们可以远而敬之而不可忽略怠慢。

我认为柳树,是春天的信使;松柏,书中的大丈夫;竹子,却有君子的高风亮节。啊!对于柳树的喜爱,周后人们用来诉离别之情;对于竹子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谁呢?对于松柏的喜爱,应该有很多人吧。

4. 以爱竹说为题目写一篇文言文

原文丘陆草木之树,可敬者甚蕃。

周人独爱柳。自春秋来,世人甚爱松柏。

予独爱竹之生于野而不馁,凌寒风而不衰,中通外直,不折不弯,重节守信,襟怀若谷,可远敬而不可鄙慢焉。予谓柳,春之信使也;松柏,树之丈夫也;竹,树之君子之行也。

噫!柳之爱,周后皆离情。竹之爱,同予者何人?松柏之爱,宜乎众矣!注释:周人独爱柳。

源起《诗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自春秋来,世人甚爱松柏。

源自《论语》: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译文陆地上草木,可敬的有很多。

然而周朝人特别喜爱柳树,自孔子以来,人们也多赞松柏。我却特别喜欢竹子,它生长环境恶劣却不气馁,迎着严寒而四季常青。

竹子内部空畅外部不弯不折。竹子重节守信,虚怀若谷,人们可以远而敬之而不可忽略怠慢。

我认为柳树,是春天的信使;松柏,书中的大丈夫;竹子,却有君子的高风亮节。啊!对于柳树的喜爱,周后人们用来诉离别之情;对于竹子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谁呢?对于松柏的喜爱,应该有很多人吧。

5. 爱竹说作文

自古以来,“梅、兰、竹、菊”就被人们誉为“四君子”。

梅花凛寒独开、傲视风雪;兰花冰清玉洁、正直仁爱;菊花待百花落尽时独吐幽芳,而我唯独喜爱竹。低头俯视,破土而出的竹笋与普通的小草别无二致,过不了膝。

只是竹隐约显示出一份与众不同的坚毅。不久之后,地面那低矮的竹笋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粗壮的竹竿。

抬头仰望,一节、两节、三节……它们傲然挺立、直插云霄。我想:它们虽与草同为草本植物,但一定不甘平庸,努力向上,每一个竹节的背后一定蕴含着无数艰辛。

我问:竹,高处的风景如何?竹以它高耸的身体答: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了解竹的人,一定知道竹心中空,它内心通达、无欲无求,坚定地屹立着。

风雨来了,小草低下头躲避。竹,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在人们生活中的用途也颇为广泛:竹笋可用来食用:竹节可做竹筒饭;竹子还是国宝大熊猫最喜欢的食物;古时,人们用竹简写字:像史记、甘石星经、内经等都记录在竹简上;竹竿也可用来做竹筏、竹楼,如:著名的傣家竹楼;竹也可做成竹雕、竹刻、竹黄等工艺品并远销海外……竹贯穿食品、交通、经济、建筑、文化、艺术等各个领域。夏日竹林还是人们消暑避夏的胜地。

竹将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人类,为人类鞠躬尽瘁、不求回报,绝然无愧于 “君子”二字。人们甚至将竹作为自己的姓氏,人们对竹的喜爱由此可见一般了。

竹是草最高的梦,也是我最高的梦。竹,你是我前进道路上的指路灯,你的努力、你的坚毅、你的顽强、你的豁达、你的无私奉献……都是我一生为之不懈努力的榜样,你照亮了我的心灵,给予我前进的动力!竹,愿我能成为像你一样的人。

6. 京师人爱竹 文言文

我曾经游观过京城世宦富贵人家的亭园,见那里集聚的东西,自极远的边地到海外,奇异的花卉石子没有不能罗致的,所不能罗致的只有竹子。

我们江南人砍伐竹子当柴烧,筑园构亭也必定购买寻求海外的奇花异石,有的用千钱买一石,有的用百钱买一花,并不吝惜。然而如有竹子占据在当中,有时就将它砍去,说:“不要让它占了我种花置石的地方”。

但京城人如果能觅到一竿竹子,常常不惜化费数千钱来购买;然而一遇到下霜降雪,便又都干枯而死。正因为它的难以寻觅而且又多枯死,人们因此就更加珍爱它。

而江南人甚而笑他们说:“京城人竟把我们当柴烧的东西视为珍宝。”。

7. 求欧阳修《西湖念语》的译文及赏析.西湖念语欧阳修昔者王子猷之

这是欧阳修写在十首《***桑子》词前的一段“西湖念语”.从容写来,用词清雅,自有一派闲适风度.真正好的语言从来不刻意卖弄技巧,只是随意挥洒,行云流水,而情意晓畅,文思绵密.观欧阳永叔此文,可以得之.欧阳修四岁而孤,母郑氏亲诲其学,家贫至以芦荻画地.然幼敏悟过人.得韩愈文稿,读而心慕焉,苦志探赜,至忘寝食,必欲并辔绝驰而追与之并.举进士,试南宫第一,擢甲科,调西京推官.始从尹洙游,为古文,议论世事,迭相师友;与梅尧臣游,以诗歌相唱和;遂以文章名冠天下.入朝为馆阁校勘,累迁龙图阁直学士,知制诰,历知滁州、扬州、颍州.以翰林学士修《唐书》,成,拜吏部侍郎,兼翰林侍读学士.迁刑部尚书,知亳州.改兵部尚书,知青州、蔡州.熙宁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卒,谥文忠.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穽在前,触发而不顾.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苏轼叙其文曰:“论大道似韩愈,论事似陆贽,记事似司马迁,诗赋似李白.”识者以为知言.十首《***桑子》,语言清丽素艳,描摹颍州西湖美景,欣喜淡泊之情沛然,且十词角度各异,无一重复.。

8. 京师人爱竹 文言文

我曾经游观过京城世宦富贵人家的亭园,见那里集聚的东西,自极远的边地到海外,奇异的花卉石子没有不能罗致的,所不能罗致的只有竹子。

我们江南人砍伐竹子当柴烧,筑园构亭也必定购买寻求海外的奇花异石,有的用千钱买一石,有的用百钱买一花,并不吝惜。然而如有竹子占据在当中,有时就将它砍去,说:“不要让它占了我种花置石的地方”。

但京城人如果能觅到一竿竹子,常常不惜化费数千钱来购买;然而一遇到下霜降雪,便又都干枯而死。正因为它的难以寻觅而且又多枯死,人们因此就更加珍爱它。

而江南人甚而笑他们说:“京城人竟把我们当柴烧的东西视为珍宝。”。

9. 短篇作文《爱竹说》

竹 子 精 神 古往今来,历代文人对梅花不知倾注了多少情。

南宋诗人陆游的“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的佳句,把梅花推到了群芳之首。然而,梅必竟有“花”。

而竹呢?她既具有梅花笑迎风霜雪雨的坚强品格,更以文静、高雅、虚心进取、高风亮节、乐于奉献的美德而给人留下完美的形象。我爱竹、欣赏竹、崇拜竹、赞美竹,不仅是因为竹的万般风情给人以艺术的美感,而是因为竹的自然天情和独特品格给了我哲理的启迪和人格的力量!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千古流传的佳句,可说把竹子坚贞不屈的精神品质写得淋漓尽致。

竹在荒山野岭中默默生长,无论是峰峰岭岭,还是沟沟整整,她都能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在逆境中顽强生存。尽管长年累月守着无边的寂寞与凄凉,一年四季经受着风霜雪雨的抽打与折磨,但她始终“咬定青山”、专心致志、无怨无悔。

千百年来,竹子清峻不阿、高风亮节的品格形象,为人师表、令人崇拜。 竹子刚劲、清新,生机盎然,蓬勃向上。

当春风还没有融尽残冬的余寒,新笋就悄悄在地上萌发了,一场春雨过后,竹笋 破土而出,直指云天,所谓“清明一尺,谷雨一丈”,便是对她青春活力和勃勃生机的写照。当春风拂去层层笋衣,她便象个活泼的小姑娘,婷婷玉立在明媚的春光里。

到了盛夏,她舒展长臂,抖起一片浓郁的青纱,临风起舞,炯娜多姿。暑尽寒来, 她仍绿荫葱葱,笑迎风霜雪雨。

难怪白居易在《题窗竹》中留下这样的佳句:“千花百草凋零尽,留向纷纷雪里看。”竹, 拥有永不消失的春天。

松树,使人想起志士;芭蕉,使人想起美人;高大的槐树,使人想起了将军;而修竹呢她使人想起了隐者。竹轻盈细巧、四季常青,尽管有百般柔情,但从不哗众取宠,更不盛气凌人,虚心劲节,朴实无华才是她的品格。

竹不开花,清淡高雅,一尘 不染,她不图华丽,不求虚名的自然天性为世人所倾倒。清代诗人郑燮这样赞美道:“一节复一节,千校攒万叶;我自不开花, 免撩蜂与蝶。”

竹子心无杂念,甘于孤寂,她不求闻达于莽林,不慕热闹于山岭,千百年过去了,却终成这瀚海般的大气候。 置身万倾碧波的竹海,只见苍翠挺拔的老竹,如同甲胄裹身的武士,而弯弯新竹,却又象柔情似水的少女;举目望去,那成方成阵的竹林,就象一队队,一排排跨马飞戈的兵团,而当漫步两旁茂竹夹道,竹叶轻轻拂面,又显得万般温柔,宁静和幽雅。

刚柔相济能屈能伸,这又是竹的另一品性。“莫嫌雪压低头,红日归时,即冲霄汉;莫道土埋节短,青尖露后,立刺苍穹。”

这副对联,道出了竹子的博大胸怀与豁达开朗的性格。 那怕是在条件艰苦的破岩中,竹子也能顽强生存;她不求索取,只有奉献。

竹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竹笋做的佳肴,为人类所食用;用笋衣缝的布鞋,忍辱负重,默默承受着煎熬。

竹子制作的竹凉席、竹家俱、竹胶板、竹筷、竹厅、竹工艺等要有尽有。在成宁竹乡,苏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一说,道出了竹乡人与竹密不可分的关系。

竹乡人打的是竹伞、戴的是竹笠、住的竹楼、坐的是竹椅、睡的是竹床、吃的是竹笋……竹子还以她残留的校丫扎成扫帚,为人类清除污垢,就是竹沫、竹头等,也在 灶底燃烧,发挥光和热。有幅对联这样写道:“竹头虽微餐餐灶底炊肴馔,器皿虽小户户厨中要斗筲。”

竹与人类结下不解之缘, 竹为人类奉献了自己的全部。这真是“出世予人惠,捐躯亦自豪。”

修竹千竿,情牵历代诗人,丹管一枝,写尽人间春色。竹是一首无字的诗,竹是一曲奇妙的歌。

竹子精神在华夏文明史上写下光辉的一页。 竹影 几个小伙伴,借着月光画竹影,你一笔,我一画,参参差差,明明暗暗,竟然有几分中国画的意味。

也许,艺术和美就蕴含在孩子的童稚活动中。你是否有过类似的体验呢? 吃过晚饭后,天气还是闷热。

窗子完全打开了,房间里还坐不牢。太阳虽已落山,天还没有黑。

一种幽暗的光弥漫在窗际,仿佛**中的一幕。我和弟弟就搬了藤椅子,到屋后的院子里去乘凉。

天空好像一盏乏了油的灯,红光渐渐地减弱。我把眼睛守定西天看了一会儿,看见那光一跳一跳地沉下去,非常微细,但又非常迅速而不可挽救。

正在看得出神,似觉眼梢头另有一种微光,渐渐地在那里强起来。回头一看,原来月亮已在东天的竹叶中间放出她的清光。

院子里的光景已由暖色变成寒色,由长音阶(大音阶)变成短音阶(小音阶)了。门口一个黑影出现,好像一只立起的青蛙,向我们跳将过来。

来的是弟弟的同学华明。 “唉,你们惬意得很!这椅子给我坐的?”他不待我们回答,一 *** 坐在藤椅上,剧烈地摇他的两脚。

椅子背所靠的那根竹,跟了他的动作而发抖,上面的竹叶作出萧萧的声音来。这引起了三人的注意,大家仰起头来向天空看。

月亮已经升得很高,隐在一丛竹叶中。竹叶的摇动把她切成许多不规则的小块,闪烁地映入我们的眼中。

大家赞美了一番之后,我说:“我们今晚干些什么呢?”弟弟说:“我们谈天吧。我先有一个问题给你们猜:细看月亮光底下的人影,头上出烟气。

这是什么道理?”我和华明都不相信,于是大家走出竹。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2、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3、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4、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5、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

6、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

7、君子以独立不惧,遁世无闷。

8、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也。

9、君子以同而异。

10、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11、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

12、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

13、君子以行过乎恭,丧过乎哀,用过乎俭。

14、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

15、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16、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17、神而明之,存乎其人;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

18、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19、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20、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以恶小为无伤而弗去也,故恶积而不可掩,最大而不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