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内之吝_出入之吝谓之有司

tamoadmin 成语故事 2024-06-22 0
  1. 墨子庄子孔子孟子名言
  2. 孔子的名言
  3. 孔子的名人名言有哪些?快!急!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出内之吝_出入之吝谓之有司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 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

·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 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 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子

· 小不忍则乱大谋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坚持正道原则,即使对国君有所冒犯,也不能放弃正道原则;臣子事君,其实不是为了给君做事,而只是在国君之下做事,是为国为民做事,归根结底则是为了行仁义,***国君推行仁政;对待任何人都不要有厌倦之心,一律以真诚相待,自己言行首先要遵守并坚持道义;发现君子就加以举荐,发现小人就使他远离国君;去掉你的邪恶之心,而真诚的依据礼义与国君相处。做事需要机敏,谨言慎行,按照礼义修养自己,并且使天下趋于礼义。这样,即使在千里之外,也会象兄弟一样。如果只说不做,或者行为不机敏,又不依据礼义待人,即使是住在对门恐怕也行不通。”

·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 人能宏道,非道宏人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巧言令色,鲜矣仁!

·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 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 不迁怒,不贰过

·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行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辟佞,损矣。

·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

·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 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 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 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 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 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 放于利而行,多怨。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 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 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 不学礼,无以立。

·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 过,则匆惮改。

· 不迁怒,不二过。

· 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 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 听其言而观其行。

· 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 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 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 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 礼之用,和为贵。

· 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 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 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 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

·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 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 有教无类。

· 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 举直错诸枉,***服;举枉错诸直,***不服。

· 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 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

· 上好礼,***莫敢不敬;上好义,***莫敢不服:上好信,***莫敢不用情。

·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 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 苟正其身,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 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 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 君子之行也,度于礼。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

· 君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因民之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 文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故为政在人。

·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 子路问事君。子日: " 勿欺也,而犯之。”

· 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 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 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 :“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 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 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 天下之至仁者,能合天之至亲也。

· 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 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三年有成。

·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

· 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 三日不读书,便觉面目可憎,语言无味。

·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 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

· 道不同,不相为谋

· “君子无所争”者,言君子之人,谦卑自牧,无所竞争也

· 以成其文,喻美女虽有倩盼美质,亦须礼以成之

· 能发明我意者,是子夏也

· 夏礼,吾能言之,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

· 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徵之矣

· 知其说者之於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也

· 言事死如事生

· 周监於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 “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 《关雎》乐而不*,哀而不伤

· 凡建邦立社,各以其土所宜之木。宰我不本其意,妄为之说,因周用栗,便云使民战栗

· 反坫,反爵之坫,在两楹之间。人君别内外於门,树屏以蔽之。若与邻国为好会,其献酢之礼更酌,酌毕则各反爵於坫上。今管仲皆僭为之,如是,是不知礼

·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孔曰:“《韶》,舜乐名,谓以圣德受禅,故尽善。”)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孔曰:“《武》,武王乐也。以征伐取天下,故未尽善。

· 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

· 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 恶乎成名者,不得成名为君子

·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

· 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

·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零,咏而归!

· 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

· 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 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 见父母志有不从已谏之色,则又当恭敬,不敢违父母意而遂已之谏也

·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 三年无改於父之道,可谓孝矣

·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 可妻也,虽在纟累纟曳之中,非其罪也

· 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於刑戮。

· 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

· 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於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 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

· 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亏也

· 改是,听言信行,更察言观行,发於宰我之昼寝

· 前所闻未及行,故恐後有闻不得并行也

·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 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 皆齐大夫。崔杼作乱,陈文子恶之,捐其四十匹马,违而去之

· 文子辟恶逆,去无道,求有道。当春秋时,臣陵其君,皆如崔子,无有可止者

· 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 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 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 乞之四邻,以应求者,用意委曲,非为直人

·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 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 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 赤之?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

· 犁牛之子も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 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馀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 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 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 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 不有祝?它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於今之世矣

· 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 质胜文则野 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後君子

·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 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 先劳苦而後得功,此所以为仁

· 齐一变至於鲁,鲁一变至於道

· 逝,往也。言君子可使往视之耳,不肯自投从之

· 君子博学於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 何事於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

·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於我老彭

· 自行束?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 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

· 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 不图为乐之至於斯也

· 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墨子庄子孔子孟子名言

我是赵永军,这是我的“每天写一篇”文章、为自己赋能的第236篇。

《尧曰第二十篇》 第2篇: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曰:“何谓惠而不费?”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子张曰:“何谓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我们先看一下杨伯峻先生的译文——译文子张向孔子问道:“怎样就可以治理政事呢?”

孔子道:“尊贵五种美德,排除四种恶政,这就可以治理政事了。”

子张道:“五种美德是些什么?”

孔子道:“君子给人民以好处,而自己却无所耗费;劳动百姓,百姓却不怨恨;自己欲仁欲义,却不能叫做贪;安泰矜持却不骄傲;威严却不凶猛。”

子张道:“给人民以好处,自己却无所耗费,这应该怎么办呢?”

孔子道:“就着人民能得利益之处因而使他们有利,这也不是给人民以好处而自己却无所耗费吗?选择可以劳动的[时间、情况和人民]再去劳动他们,又有谁来怨恨呢?自己需要仁德便得到了仁德,又贪求什么呢?无论人多人少,无论势力大小,君子都不敢怠慢他们,这不也是安泰矜持却不骄傲吗?君子衣冠整齐,目不邪视,庄严地使人望而有所畏惧,这也不是威严却不凶猛吗?”

子张道:“四种恶政又是些什么呢?”

孔子道:“不加教育便加杀戮叫做虐;不加申诫便要成绩叫做暴;起先懈怠,突然限期叫做贼;同是给人以财物,出手悭吝,叫做小家子气。”

正如南怀瑾先生说——这一段的文字,我们很容易看懂,剩下的问题,是做起来很难。

子张问孔子怎么样才能管理政事呢?孔子讲有两大点:第一要尊重五种美德,第二要摒除四种恶行。“屏”同“摒”,表示排除。

子张问什么是五美。孔子说,当政者给老百姓恩惠但自己又不耗费;让百姓去劳动,百姓又不埋怨;追求仁德,又无所贪求;庄重而不傲慢;威严却不凶猛。

子张又问,什么叫惠而不费呢?孔子回答,根据老百姓的有利条件而给他们利益,这不就是给民众恩惠而不耗费吗?“因”当根据讲。

比如这个地区多湖泊溪流,就引导这个地区的人民养鱼;这个地区多山地,就引导这个地区的人民栽种果树。这些地区的人民合理利用自己的有利条件致富了,而***并不耗费太大的财力,这就是因民之利而利之。

什么又叫劳而不怨呢?选择老百姓可以劳动的去让他们劳动,又有谁会怨恨呢?这个选择是多方面的,比如选择农闲时间叫百姓去修水利,去服劳役,百姓就不会埋怨。选择百姓很想做的事让他们劳动,比如这个地方长年累月都没有好路,***就组织这里的人去修路。

修路是人们盼望已久的,***组织他们做这样的劳动,他们自然不会怨恨,这就叫择其可劳而劳之。什么叫欲而不贪呢?想得到仁就得到仁,又贪图什么呢?求仁德就乐天知命,知足常乐,还有什么可贪的。

什么叫泰而不骄呢?为政者不管人多人少,不管地位尊卑,都不敢怠慢,这不就是泰而不骄吗?为政者能心存平等,一视同仁,则自然庄重,不傲慢。

什么叫威而不猛呢?为政者端正自己的帽子,整齐自己的衣裳,使自己的目光严肃,这不就是威严而不凶猛吗?所以为政者的仪容相貌是很重要的。

子张再问,什么是四恶。孔子说,第一,不教化民众,让他们犯罪而杀掉他们就是虐。

“虐”就是残酷不仁。所以对老百姓,首先是要教化,刑罚是其次又其次的事,教化是本,刑罚是末。

第二,预先不告诫,临时要检查成功没有,就是暴,仓促没有余地即是粗暴。比如修一个工程,事先并未说要求什么时候完工,但突然一天来检查完工没有,就是粗暴。

第三,开始下命令好像不急,但要到时间了又像很急迫,完不成则要受罚,就叫贼。“贼”即迫害。好比考试的时候,开始监考老师说不要紧,大家慢慢做,不要急,三小时以后才交卷。过了一个小时,监考老师就说收卷子了,不准做了,马上收,不交就作废,这就是害人。

第四,至于说给人财物,凡是必须要给的就给,不要在出纳的时候显出吝啬的样子,不然就像有司一样。有司这里指小气,为政者不应在当拿的财物上显出小气。

以上引用来自李里《论语讲义》。

李里老师进一步注解——这一段是孔子比较系统全面地给子张讲的为政之道。前一段讲孔子及孔子以前历代圣王的为政之道是承上,这一段孔子给***讲为政之道是启下,两段合起来则是承上启下,讲了孔子以前、孔子以后儒家一以贯之的为政之道,也集中展现了儒家的政治主张,这两段放在《论语》的最后一篇,可谓提纲挈领,画龙点睛。

高明的从政者,经常有这种机会,给别人很好的利益,大家获得***,而对自己没有什么牺牲损害。但是有的人,对这一类的事,往往不干,譬如有一个人来办事,或请求什么,而有些公务人员连多讲一句话,指导人家一下都不干,致使许多人埋怨,结果这些埋怨都归到***的身上。

“惠而不费”的事情该多做,这种惠而不费的事情,随时做得到,又岂止为政!

最难的是“劳而不怨”。大家常说,做事要任怨,经验告诉我们任劳易,任怨难,多做点事累一点没有关系,做了事还挨骂,这就吃不消了。但做一件事,一做上就要准备挨骂,“劳而不怨”,我觉得难在任怨。

“欲而不贪”这句话很有道理,人要做到绝对清廉,可以要求自己,不必苛求任何一个人。人生有本能的欲望,欲则可以,不可过分的贪求。中国文化,儒家也好,道家也好,都主张大公,但也都容许部分私心的存在。

“泰而不骄”是指在态度方面、心境方面,胸襟要宽大,不骄傲。

“威而不猛”,对人要有威,威并不是凶狠,一个人的修养,真有威德,人家看见自然会害怕,这是威,而别人的害怕,并不是恐惧,是一种敬畏、敬重之意。如果“威”得使人真的恐惧,就是猛了。我们看历史上许多人,一犯猛的毛病,没有不失败的。

这五美包括了为政和作人处世的原则,我们自己对五美作了解释以后,看孔子的解释,孔子说:“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这等于现在的民主政治,就老百姓所需要的,所要求的***而利之,这就是惠而不费,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

“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同样的使用劳力,以对老百姓利益有关的事而劳动老百姓,就不会有人怨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所要求的是仁,而得到了仁,还有什么其他的贪念?所要求的正当本分,而达到了目的,就没有分外之贪。

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之人处在任何环境当中没有多与少的观念,如待遇的多少、利益的高低等等观念,也没有什么职位大小的观念,对于任何事情都不轻慢,一件小事情,往往用全力。佛学中有句话非常好:“狮子搏物”,狮子是百兽之王,狮子何以会是百兽之王?

因为他对任何事情都很恭敬,很认真,当狮子要吃人的时候,使出全副的力量,绝不放松,当狮子抓一只小老鼠的时候,也是用全部力量,这种狮子的精神,就是无小大,无敢慢,一件事情到了手上,不管小事大事,不要以为容易,如果以为容易往往出毛病,这就是说怎样可以做到泰而不骄。

下面讲到态度:“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这还是就外形论,关于内在的意义,我们说过了。现在根据文字表面来说,一个人衣冠端正,礼貌威仪都到了,别人无论是远瞻或近看,各个都生敬畏之心,这就是威而不猛的道理。

四恶

对于五美,在我们自己的研究以及孔子本身的解释都了解了,下面是孔子解释四恶:“不教而杀谓之虐”,对部下,对学生都是如此,如果没有教导他,他做错了,我们要自己负责。人并不一定对任何事情都有经验,而教了以后,改不过来,才可以处罚他。

“不戒视成谓之暴”,这个“戒”就是告诫。对部下事前不告诫他,到时候又要他拿出成果来,要求太高,不合情理,不可以,这就是非常要不得的事。

“慢令致期谓之贼”,对于法规、命令,处以轻慢的态度,不在乎。“慢令”就是现在所谓玩弄法令。“慢令致期”,自己玩弄法令,而希望别人达到目的,完成任务。符合你的期望,这就是贼。

“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为政之道,一切事情都要想到,我所需要的,别人也需要,***使一件事临到我身上,我会很不愿意,临到别人身上也是一样,这是“犹之与人也”,比之自己与人家相同

“出纳之吝”——为政与经济分开来——就是怎样节省或放开来用,这个分寸,各有专门负责的人,该用则用,该省则省。

孔子的名言

这里都有的

***.ccnt***.cn/china/history/history/zhanguo

参考资料:

***.ccnt***.cn/china/history/history/zhanguo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孟子曰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墨子: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名不可简而成也,誉不可巧(伪诈)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载)行者也。

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节俭则昌,*佚则亡。

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力,形之所以奋也。圆,一中同长也

庄子名言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凡人心险于山川”–––

“窃(***)钩(钩环)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仁义存焉”–––––––

“原(探究)天地之美,达(弄清)万物之理”–––––––

“彷徨乎尘垢(世俗)之外,逍遥乎无事之业”––––––––

“独(独自)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倪(傲视鄙倪)于万物”–––––––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

“不乐寿,不哀夭,不荣通,不丑穷”––––

“傍(依傍)日月,挟(怀藏)宇宙,游乎尘垢(世俗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合一”–

“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举世赞誉也不感到得意,举世非议也不感到沮丧)–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境界最高的人不感到自己的存在,神人不追求建功立业,圣人不希求名声)–––––

“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鼹鼠饮河,不过满腹”(鹪鹩鸟在深林中筑巢,不过占用一枝之地足矣,何必要拥有整个森林?鼹鼠在河边饮水,不过以喝饱肚子为限,何必要占有整个河流?)––

“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在遥远的姑射山,有神人居住。他肌肤如冰雪洁白,风姿绰约如处女,不食人间五谷,餐风饮露。腾云驾雾,驱驰日月,而奔驰畅游于宇宙之外

“形(肉体)固可使如槁木(枯木),心固可使如死灰”–––––

“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臬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世人终生奔波于名利而不见有所作用,疲惫不堪而不知自己的归宿,太悲哀了)––

“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此即彼,彼即此,彼无是非的区别,此也无是非的区别)–––––

“天地一指,万物一马”(天地只有一种元素,万物纷纷也只是一类)–

“***之外,圣人存而不论;***之内,圣人论而不议”(对人间之外的事,圣人暂且悬置它而不探讨;对人间之内的事,圣人陈述它但不主观地评判)–

“昔者庄周梦为蝶,栩栩然蝴蝶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过去,我庄周梦见了蝴蝶,栩栩然飞行的蝴蝶。……但醒来之后,我搞不清是我庄周梦见了蝴蝶,还是蝴蝶梦见了我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也”(我们的生命有限,而知识无限,以有限对付无限,必然陷入困境)–––

“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做好事不要做得出名,做坏事不要触犯刑律。沿规律窍门而生存。这样,可以永保身体健康,可以保全性命,可以存养亲人,可以享尽天年)––––

“人皆知有用之用(有用东西的用处),而莫知无用之用(无用东西的用处)也”––––––

“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事之变,命之行也”––––––

“不以好恶内伤其身,常因(经常因循)自然”–––––

“古之***,其寝(睡觉)不梦,其觉(醒来)无忧,其食不甘(

“古之***,不知悦生(不庆幸活着),不知恶死(不忧患要死)”––––––

“不以心捐道(不以主观改变客观),不以人助天(不以人为妨碍自然),是之谓***

“圣人之用兵也,亡国而不失人心”––––––战而赢得人心,不战而屈人之兵,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与其誉尧而非桀,不如两忘而化其道”(鱼儿与其以唾沫相互湿润,艰难活命,不如相互忘却,遨游于江湖自然之中;与其赞誉尧舜明君、指摘桀纣暴君,不如忘却是非,回归自然之道)

“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大地载着我的形体,使我生活劳苦,使我老年逸乐,最终以死使我得以

“生为附赘悬疣,死为决疣溃痈”(生为累赘,死为解脱)

“鱼相忘于江湖,人相忘于道术”(鱼而忘情于江湖,人忘情于自由之道)

“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道,此谓坐忘”(不奔走操劳,去掉聪明才智,忘掉肉体,摒弃知识,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乘夫莽眇之鸟,以出六极之外,而游无何有之乡,以处圹垠之野”(乘骑渺茫之鸟,出于宇宙深处,遨游于虚无之境,倘佯于无限之野)

“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境界最高的人,其心如镜子,照物而无情,不将就,不奉迎,不掩藏感情,所以他能轻视外物,用心不伤)。

“今世之仁人,蒿目而忧世之患”(当今的仁人志士,举目远望而生忧患之心。

“不仁之人,决性命之情(指放纵欲望)而饕(贪婪于)富贵”–

“天下莫不以物(外物)易(改变)其性(本性)矣,小人则以身殉利(为蝇头小利而献身),士(知识者)则以身殉(牺牲于)名,丈夫则以身殉家,圣人则以身殉天下。故此数子者,事业不同,名声异号,其于伤性(伤害本性),以身为殉(以人身殉物),一也

“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恶乎知君子小人哉,同乎无知。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谓素朴,素朴而民性得矣”(与禽兽共同生存,与万物共同生长。不分君子小人,大家都无知;真实人性得以守住,大家都无欲,这叫做返璞归真。返璞归真,那么人民得以存养天性)

“绝圣弃智,大盗乃止;摘珠毁玉,小盗不起;焚符破玺,而民朴鄙;剖斗折衡,而民不争”(抛弃仁圣知识,才不会出现窃国大盗;毁掉珍珠宝玉,才不会发生小偷小摸的事;烧掉契约,砸烂玉玺,人民自然朴素无欲;打破容器,折断秤杆,人民

“多男子(男孩)则多惧(担心),富则多事,寿(长寿)则多辱”

“忘乎物,忘乎天,其名为忘己(忘掉自己)。忘己之人,是之谓之入于天(天人合一)”

“至治之世,不尚贤,不使能。上如标枝,民如野鹿”(

“知天乐者,无天怨,无人非,无物累,无鬼责”(知道乐天的人,不怨天,不尤人,不受万物牵累,不受鬼神干扰)

“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

黄帝之治天下,使民心一(单纯),民有其亲。

“其生若浮,其死若休(休息)。不思虑,不预谋”–––––––

“故之所谓隐士者,非伏其身(藏身)而弗(不)见也,非闭其言而不出(闭口不言)也,非藏其知而不发(去智不用)

“不为轩冕肆志,不为穷约趋俗”(不因为官高位尊而趾高气扬,不因为穷困 潦倒而趋时混俗)

“白刃交于前,视死若生者,烈士之勇也;知(知道)穷之有命,知通(亨通)之有时,临大难而不惧者,圣人之勇也”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濠水小桥)之上,庄子曰:鲦鱼出入从容,鱼之乐也。惠子曰:子(您)非(不是)鱼,安知(怎么知道)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直木先伐,甘井先竭”(直木首先被人盗伐,甘井首先被人***竭)

“入兽不乱群,入鸟不乱行”(与野兽共处,而不惊动兽群;与飞鸟共栖,而不惊动鸟群)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白马跳过缝隙),忽然(一晃而过)而已”

“古之人,外化而内不化(外表顺从世俗,内心独立不羁)”

“不知而后知之,其问之也,不可以有涯,而不可以无涯”(不知然后求知,学无止境,但又有止境)

“今世俗之君子,多危身弃生(危害身体,捐弃生命)以殉物(牺牲于外物),岂不悲哉”

“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

参考资料:

id="id3">孔子的名人名言有哪些?快!急!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生态度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放于利而行,多怨。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士而怀居,不足为士矣!

做人格言

不学礼,无以立。

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过,则匆惮改。

不迁怒,不二过。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巧言乱德。

巧言令色,鲜矣仁。

刚、毅、木、讷近仁。

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听其言而观其行。

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礼之用,和为贵。

放于利而行,多怨。

孔子论学习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

不学诗,无以言。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有教无类。

自行束侑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政治格言

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举直错诸枉,***服;举枉错诸直,***不服。

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上好礼,***莫敢不敬;上好义,***莫敢不服:上好信,***莫敢不用情。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苟正其身,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君子之行也,度于礼。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

君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因民之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故为政在人。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子路问事君。子日: " 勿欺也,而犯之。”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 :“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回答者:五让 - 见习魔法师 *** 12-6 20:28

评价已经被关闭 目前有 7 个人评价

85% (6) 不好

14% (1)

对最佳答案的评论 共 88 条

真多,真够朋友

评论者: wangzeyu789 - 试用期 一级

谢谢了

评论者: wangzeyu789 - 试用期 一级

太好了

评论者: lhm2008 - 试用期 一级

我来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其他回答 共 1 条

孔子哲理名言

人生态度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放于利而行,多怨。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士而怀居,不足为士矣!

做人格言

不学礼,无以立。

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过,则匆惮改。

不迁怒,不二过。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巧言乱德。

巧言令色,鲜矣仁。

刚、毅、木、讷近仁。

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听其言而观其行。

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礼之用,和为贵。

放于利而行,多怨。

孔子论学习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

不学诗,无以言。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有教无类。

自行束侑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政治格言

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举直错诸枉,***服;举枉错诸直,***不服。

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上好礼,***莫敢不敬;上好义,***莫敢不服:上好信,***莫敢不用情。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苟正其身,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君子之行也,度于礼。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

君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因民之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故为政在人。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子路问事君。子日: " 勿欺也,而犯之。”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 :“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人生态度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放于利而行,多怨。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士而怀居,不足为士矣!

做人格言

不学礼,无以立。

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过,则匆惮改。

不迁怒,不二过。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巧言乱德。

巧言令色,鲜矣仁。

刚、毅、木、讷近仁。

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听其言而观其行。

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礼之用,和为贵。

放于利而行,多怨。

孔子论学习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

不学诗,无以言。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有教无类。

自行束侑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政治格言

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举直错诸枉,***服;举枉错诸直,***不服。

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上好礼,***莫敢不敬;上好义,***莫敢不服:上好信,***莫敢不用情。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苟正其身,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君子之行也,度于礼。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

君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因民之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故为政在人。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子路问事君。子日: " 勿欺也,而犯之。”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 :“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士而怀居,不足为士矣!

做人格言

不学礼,无以立。

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过,则匆惮改。

不迁怒,不二过。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巧言乱德。

巧言令色,鲜矣仁。

刚、毅、木、讷近仁。

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听其言而观其行。

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礼之用,和为贵。

放于利而行,多怨。

孔子论学习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

不学诗,无以言。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有教无类。

自行束侑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政治格言

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举直错诸枉,***服;举枉错诸直,***不服。

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上好礼,***莫敢不敬;上好义,***莫敢不服:上好信,***莫敢不用情。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苟正其身,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君子之行也,度于礼。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

君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因民之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故为政在人。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子路问事君。子日: " 勿欺也,而犯之。”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 :“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