黜奢崇俭的女人能娶吗_黜奢崇俭思想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tamoadmin 成语故事 2024-06-01 0
  1. 嘉庆皇帝最爱的女人是谁
  2. 大清王朝第一贤德女子一一孝庄太后

在满清统治的近300年间,一共册封过二十八位皇后,其中能在清朝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一笔的,当数有“开国太后”之称的孝庄文皇后。

她是皇太极永福宫的庄妃,是少年天子顺治帝福临的生母,是康熙大帝玄烨的祖母,她与清初三代帝王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她那跌宕起伏的***人生,她与摄政王多尔衮之间的恩怨情仇,都成为了后世清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今天就让我们从对孝庄文皇后画像的分析开始,一起探讨“孝庄太后下嫁”之谜。

黜奢崇俭的女人能娶吗_黜奢崇俭思想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孝庄文皇后的便服画像

孝庄文皇后坎坷***的生平概况

孝庄文皇后,本名布木布泰,来自蒙古显赫的博尔济吉特氏家族。她一生崇尚简约自然,正如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孝庄文皇后的便服画像”所见,画中人福相满面,身穿简朴长袍,手拿佛珠,全身上下没有佩戴任何珠宝首饰,目光坚定地安坐于龙椅之上。

然而,与质朴低调的生活态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她那精彩绝伦的华丽人生。

孝庄文皇后机智果敢,擅长谋略。她13岁嫁入后金皇族,封为皇太极的庄妃,一生辅佐过顺治与康熙两代帝王,却两度拒绝垂帘听政,恪守本分而不贪恋权位。康熙即位时受封为“太皇太后”,享有朝野服膺的无上尊荣。

孝庄是清史上唯一由皇上亲封的太皇太后

皇太极的猝死,把孝庄推上了历史的大舞台

公元1643年9月21日,清朝开国皇帝皇太极猝然驾崩,时年52岁,可谓英年早逝。因其生前并无指定皇位继承人,朝局立马出现诸王觊觎大位的暗涌,并很快形成了以皇太极之弟多尔衮为首与以皇太极长子豪格为首的两派势力的正面冲突。

多尔衮与豪格各自手握重兵,势均力敌、伯仲难分,清廷面临着内部分裂的危机。为避免自相残杀、伤及国运,各权势集团经过一番权衡,最终决议由皇太极年幼的皇九子福临继承大统。

多尔衮拥立福临登基并受封为摄政王

不满六岁的福临登上了皇位,改年号为顺治,多尔衮和济尔哈朗封摄政王,共同辅佐幼主。数月后,多尔衮率军入关,一举占领了大明首都顺天府,成为清朝开国史上最具决定性的关键人物之一。

多尔衮带领满清入主中原,因功劳赫赫而独揽大权。随着其权势的与日俱增,王权逐渐凌驾于皇权之上。身为顺治生母的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为了确保儿子能顺利长大亲政,不得不以孝庄太后的身份投入到朝堂斡旋与权力斗争之中。正因如此,“孝庄太后要下嫁摄政王多尔衮”的传言成为全天下最大的绯闻,并迅速传遍了民间。

“太后下嫁”成为众多***作品的题材

“太后下嫁”究竟是虚构猜度还是确有其事?

“太后下嫁”赞同论

春官昨进新仪注 大礼恭逢太后婚

——出自明朝遗臣张煌言

赞同“太后下嫁”观点的人们认为,上述诗句是最为直接的证据,记述的正是“当多尔衮的王妃病死后,举行了隆重的孝庄太后下嫁大典”一事。

首先,从朝政形势上分析。

皇太极驾崩时顺治小皇帝才6岁,而当上了太后的孝庄也才31岁,孤儿寡母面对大清江山可谓独力难支。要解开困局,最便捷有效的办法就是委身于小叔子,即军政大权的实际掌权者睿亲王多尔衮。

清世祖顺治,爱新觉罗·福临

其次,从满族的婚嫁风俗来分析。

“收继婚”即兄收弟媳、弟娶兄嫂、子继父妾,是满蒙传统的婚嫁习俗。孝庄寡居时才31岁,正值盛年,下嫁给比自己年长1岁即32岁的多尔衮也是在情理之中。

再次,从权威的档案资料中分析。

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保存的清宫档案中,在涉及多尔衮的记载时,多次直接出现“皇父摄政王”的称谓,从而推断出只有孝庄太后下嫁给了多尔衮,多尔衮才能称得上是顺治的“皇父”。

关于多尔衮的皇父摄政王丧仪合依帝礼诏

最后,从顺治对多尔衮的残酷清算来分析。

多尔衮一生“定国开基,成一统之业,厥功最著”,但在其39岁意外暴毙后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遭到了残酷的清算。刚亲政的顺治帝宣布了多尔衮的十四大罪状,褫夺其一切封号,还要对其挖坟掘墓、削首鞭尸。

顺治何忍能对为他打下了大半江山的亲叔叔如此恨之入骨呢?民间普遍认为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正是顺治对多尔衮当年逼迫孝庄太后下嫁的一番疯狂报复。

《清世祖顺治皇帝朝服像》

“太后下嫁”否定论

持反对意见的一派则认为,张煌言的诗是文学作品,有想象夸张的成分,不足为凭;同时,针对“皇父摄政王”称谓的档案记载也提出了有力辩驳。

经考证,在古代就出现过儿子称某男子为父,但其母并未嫁给该男子的现象。譬如西周的姜子牙,吕氏名为“尚”,因大功于伐纣建周,而被周武王拜为“尚父”,以示对其无上的尊崇。

由此及彼,以顺治的口吻称多尔衮为“皇父”是效仿了周武王尊姜子牙为“尚父”和齐桓公尊管仲为“仲父”,这仅仅是君主对重臣的尊称,而不是“太后下嫁”一事的明证。

藏北京大学的《清太后下嫁摄政王辨正》

“太后下嫁”延伸出的“昭西陵”选址之迷

中国古人讲究夫妻合葬,按照清代的丧葬制度,皇帝和皇后一定要同陵同穴。然而孝庄文皇后的昭西陵却与皇太极的昭陵远隔千里,且建在清东陵区大门外一旁,难道孝庄真的屈尊下嫁给了摄政王多尔衮,而清朝皇室就让她千秋万代为子孙看守陵门充当警卫,以示惩处?

据“太皇太后遗诏”记载,孝庄在弥留之际对孙子康熙留有遗愿,意思是一方面太宗(即皇太极)与孝端皇后合葬的陵寝奉安已久,卑不动尊;另一方面孝庄自己又对顺治与康熙父子俩有万般不舍,因此嘱咐康熙无需对关外的昭陵大动土木,而是在顺治的孝陵四周为皇祖母安陵即可。

位于沈阳的皇太极陵寝清昭陵

孝庄的遗言让身为孙子的康熙皇帝十分为难:若遵照太皇太后遗言就要违背祖制;若依祖制行事又要违背太后遗言。康熙终不得法,只能把孝庄文皇后安葬之事一拖再拖,直到35年后康熙驾崩雍正继位,孝庄文皇后的陵寝难题才得到比较彻底的解决。

陵寝的命名和位置,反映了后世子孙对孝庄的尊崇

雍正二年,清廷上下一致认为孝庄文皇后梓宫停放的“暂安奉殿”“……至今三十余年。圣祖仁皇帝福寿康宁,四海生民乐育,诚稀有之吉兆,允宜定为陵寝。”于是孝庄文皇后在暂厝37年后,即雍正三年年底,得以“永安”于今河北遵化的清东陵旁,称“昭西陵”。

位于河北遵化的孝庄文皇后陵寝昭西陵

为什么顺治的孝陵、康熙的景陵都没有把方位用于命名内,而孝庄文皇后的陵寝要称为“昭西陵”呢?

根据清朝陵寝制度,皇后陵寝需根据其夫陵名来命名。陵名首字用其夫陵名的第一个字,第二个字根据皇后陵位于夫君陵的相对方位而定。清代陵寝都是尊者坐北朝南,所以皇后陵只能建在皇帝陵的东面或西面。

“昭陵”就是清太宗皇太极的陵寝,位于盛京(今沈阳),在方位上相对而言,孝庄文皇后的陵寝在昭陵之西,所以称为“昭西陵”。由此可见,清朝皇室后世明确表态,孝庄文皇后陵寝与昭陵为同一个体系,孝庄文皇后是从属于太宗皇帝的皇后。

昭西陵因人为与自然因素遭到严重的破坏

为什么昭西陵要建在清东陵陵区的南面,“搁置”在风水墙外的大红门左侧呢?

因为清东陵以顺治帝福临的孝陵为主陵,已处于陵区内至高无上的尊位。如果将昭西陵建在清东陵风水墙内,无论建在何处,都将卑于其子,明显悖于礼法。

同时根据清代祭祀礼仪,谒陵拜祖须从辈分最高的陵寝开始。孝庄文皇后的辈分高于清东陵的所有帝后,而昭西陵建在清东陵大红门的左侧,正是使得晚辈谒陵时能先从昭西陵开始。

孝庄文皇后,身处皇权真空的特殊历史时期,虽只是后宫的一名女性,但能以超越性别的政治家气魄力挽狂澜于既倒;她辅佐了两代帝王,心有雄才大略却能淡泊名利、黜奢崇俭,可称得上是我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女性之一。

嘉庆皇帝最爱的女人是谁

一,冰清玉洁。

这是形容一个女子,像冰一样清澈透明;像玉一样洁白无瑕,比喻女人的操行特别好,妇道守得非常好。

古代男女之间是有非常严格的界线的。儒家讲:“男女授受不亲”、“非礼勿视”,未婚男女不能独处一室,手不能碰,看不能多看。未婚女子一般都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没事不能不能乱跑,就在家待着。

现在人放开了,男女平等,这虽然无可厚非,但确实有些矫枉过正。现在的孩子,有的从小学、初中就开始搞对象了,不但耽误了学习,还很容易闹出事来。现在女孩未婚先孕,堕胎的很多,这都是男女平等后的副作用。古人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讲究“门当户对”是有很深的道理的。

二,勤俭持家。

古代社会形式以男耕女织为主,女人就是在家教育培养孩子,织布缝衣,操持家务。所以勤俭持家这个成语,主要就是针对妇女来说的,这也是我们中华文明的优良传统。

俗话说“大富由天,小富由勤”,一个家庭经济状况好不好,不能光看他收入多少钱,还要看他支出多少。再有钱的家庭,也经不住一个败家子折腾。所以这个美德永远不过时,永远都要牢记。

三,温柔敦厚。

这也是形容女人优良品质的一个成语。待人温和柔顺,朴实厚道,这样的人大家都喜欢。谁也不喜欢一个言语尖酸刻薄,小肚鸡肠,斤斤计较的女人。

四,贤妻良母。

在古代,妇女的本分,就是相夫教子。老公能不能在外面安心踏地的工作、打拼,能不能保证后顾无忧,就靠在家操持的妻子了;父亲在外面工作,孩子也是由母亲教育培养,孩子将来能不能成才,也是全靠母亲。

所以说妇女的责任很重大,能娶到一个贤妻良母的老婆,那真是男人的福气。

五,白首不渝。

白头到老也不会改变,形容人的忠诚、坚定。这也是中华女性的美德,忠于夫君,忠于家庭,所以很少看到有离婚的。

大清王朝第一贤德女子一一孝庄太后

嘉庆皇帝最爱的女人是谁

嘉庆皇帝最爱的应该是孝淑皇后喜塔腊氏,孝淑皇后喜塔腊氏是他的第一个皇后,嘉庆皇帝把皇位传给了孝淑皇后喜塔腊氏的儿子,在嘉庆皇帝的所有的老婆中只有孝淑皇后喜塔腊氏和他合葬,这应该都是证据。

嘉庆皇帝简介

年号:嘉庆

出生地:北京圆明园天地一家春

封爵:嘉亲王

属相:龙

父亲:爱新觉罗·弘历(即乾隆帝)

母亲:魏佳氏,后尊为孝仪纯皇后

排行:乾隆帝第十五子

初婚:15岁

原配:喜塔拉氏

配偶:皇后2人、皇贵妃2人、妃4人、嫔6人、贵人3人等等

子女:5子,9女

即位时间:嘉庆元年正月初一日(1796年2月9日)

即位年龄:37岁

在位年数:1月

卒年:嘉庆元年七月二十五日(1796年9月2日)

享年:37岁

死亡地:承德避暑山庄

庙号:仁宗

谥号:受天兴运敷化绥猷崇文经武光裕孝恭勤俭端敏英哲睿皇帝

陵寝:昌陵

重要***

执政败笔

嘉庆本人碌碌无为,国内农民起义不断。嘉庆元年,川楚陕边境地区爆发了白莲教起义,后波及川、楚、陕、豫、甘等省,历时九载。白莲教起义军在历时九年多的战斗中,占据或攻破州县达二百零四个,抗击了清朝***从十六个省征调来的大批军队,歼灭了大量清军,击毙副将以下将弁四百余名,提镇等一、二品大员二十余名,清朝***耗费军费二亿两,相当于四年的财政收入。这次起义使清朝元气大伤,此后清朝的统治逐渐走向衰落。

乾隆五十九年至嘉庆十五年(1794——1810),东南沿海爆发了蔡牵在福建、浙江、广东沿海聚众反抗清朝统治的武装斗争。康熙中叶,清朝***加剧对民众的压榨,迫使东南沿海广大民众下海谋生。乾隆五十九年,福建同安人蔡牵率领福建泉州、漳州一带沿海破产渔民及无业民众,在海上劫商自救,后以闽浙沿海为基地抗清。嘉庆七年(1802),率船队攻厦门海口的大、小担山,500余众登岸,夺炮13门。清廷命浙江水师提督李长庚赴闽造大舰30艘,铸炮400余门往攻。次年初,蔡牵在浙江普陀海面遭李长庚袭击,败退福建海面,仅余船24艘,处境不利,遂向闽浙总督玉德诈降,又用厚金贿赂闽商更造巨艇,恢复作战能力。九年夏,移屯台湾海面,集大船80艘,突入福建海面,击杀温州总兵胡振声,焚其战船26艘。

清廷命李长庚率闽浙水师往攻,在浙江海面击败蔡牵。十年冬,蔡牵欲取台湾建立据点,聚战船百余艘,先***淡水、凤山(今高雄)等地,得当地民众支持,队伍发展至2万余人。蔡牵被推为镇海王,率众包围台湾府城。清廷急调广州将军赛冲阿为钦差大臣赴台督办军务, 命李长庚率水师3000渡海入台镇-压义军。蔡牵沉舟鹿耳门港,阻滞清军舰船。十一年初,李长庚分路围堵鹿耳门及其附近港口,阻止义军突围。蔡牵趁海潮骤涨、沉舟漂起之际,夺航路突围至闽、浙海面。

十二年底,在广东黑水外洋迎战李长庚及福建水师提督张见升,受挫后仅剩大船三艘、小船十余艘。清军乘胜追击,并以火攻船挂住蔡牵座船后艄,蔡牵于船尾发炮,击杀李长庚。张见升畏怯,遂退出战斗。蔡牵移师远海休整。清廷命王得禄、邱良功分任福建、浙江提督,合兵围攻。起义军长期作战,伤亡甚重,内部分-裂。十四年八月,蔡牵与清军闽浙水师连续交战于浙江渔山外洋,遭清军围击,寡不敌众,发炮自裂座船,与妻小及部众250余人沉海。次年,余部1300人降清。至此,蔡牵起义失败。

嘉庆七年(1802年)七月,广东博罗县陈烂屐四发动上万人参加的反清的天地会起义。嘉庆八年(1803年)闰二月二十日,嘉庆从圆明园返回大内,将进顺贞门,突然有一汉子冲出行刺,嘉庆的随从一百多人一时被惊呆,亏得在场的几个亲王卖命格斗,才将刺客擒住。原来,他叫陈德,是个平民,因贫困无告,愤恨清朝统治的压榨,才舍身潜入皇宫,准备刺杀皇帝。事后,陈德一家被残杀。

嘉庆十八年九月,爆发了北京天理教首领林清起义,攻入皇宫。天理教又名八卦教,是白莲教的一个支派,传布于河北、山东、山西、河南各地,按八卦分为八区组织***。河南滑县李文成和北京林清是主要教首。预定在嘉庆十八年九月十五日(阴历)八方同时起义。但因李文成行动暴露,被捕入狱。滑县群众遂提前于九月七日(阴历)起义,救出李文成,占据滑县城。

李文成自称“大明天顺李***”。林清则按期起义,在京南黄村组织武装,以200人潜入城内,在入教太监刘进亨引导下,分由东华、西化门攻进清宫。其时嘉庆帝正在热河围猎,宫中惊慌万状。皇次子旻宁调来火器营、健锐营兵入宫,战于隆宗上外。义军寡不敌众,退出皇宫。10月16日,林清在黄村被捕牺牲。李文成军在夺取滑县后,又占领道口镇等地。清廷调杨遇春、杨芳率军镇-压。12月17日,李文成在司寨(今辉县地)兵败,自-焚而死。1814年1月4 日,清军攻陷滑县,李文成妻张氏在击杀数十人后,关门自缢。起义最后失败。这次起义,因为林清攻入紫禁城,震撼极大。嘉庆帝承认:此乃“汉、唐、宋、明之所未有”,“从来未有事,竟出大清朝!”

天理教起义之后,昏庸的嘉庆不思减轻对人民的压榨剥削,反而荒唐的认为是皇宫里的树木坏了风水,于是下令将宫内树木全部伐掉。后代皇帝从祖训,也不重新种植树木,致使今日故宫古树罕见。

平庸天子

乾隆帝退位后,本应住在宁寿宫,让新皇帝住在养心殿,但他不愿迁出,而让嘉庆居毓庆宫,赐名“继德堂”。 乾隆经常御殿,受百官朝贺,嘉庆则处于陪侍的地位朝鲜使臣到北京,目击记载说:嘉庆“侍坐太上皇,上喜则亦喜,笑则亦笑”。又记载:赐宴之时,嘉庆“侍坐上皇之侧,只视上皇之动静,而一不转瞩”。《清史稿·仁宗本纪》也记道:“初逢训政,恭谨无违。” 与他的父、祖相比,嘉庆皇帝是一位既没有政治胆略又缺乏革新精神,既没有理政才能又缺乏勇于作为品格的平庸天子。“平庸”两个字,是嘉庆皇帝的主要性格特点。嘉庆朝是清朝由盛转衰的时代:上承“励精图治、开拓疆宇、四征不庭、揆文奋武”的“康乾盛世”,下启***战争、南京签约、联军入京、帝后出逃的“道咸衰世”。清朝社会的固有矛盾已经积累了180年,嘉庆皇帝扮演了大清帝国由极盛而转为衰败的历史角色。

嘉庆从乾隆手中接过了权力,也同时接过了盛世外衣下掩藏的一连串的危机,其中最紧迫的是和珅问题。自从电视剧《宰相刘罗锅》播映,以及其他相关题材的***作品演出之后,和珅就成了荧屏和报刊上的名人,也为广大群众所熟悉。我们就以嘉庆处理和珅***为例,看嘉庆这位平庸皇帝是怎样解决乾隆遗留下的社会危机,又是怎样陷入更深危机的。

惩治和珅

和珅在历史上确有其人,官至领侍卫内大臣、议政大臣、文华殿大学士、首席军机大臣。他权力很大,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俨然是“二皇帝”。今天人们从荧屏上看到的和珅,是油头滑脑、阿谀逢迎、机关算尽、不学无术又常常被正直大臣捉弄的奸臣形象。有人说,和珅没有什么才能,只会阿谀逢迎,所以他不断遭到像刘墉、纪晓岚这样正直大臣的反对。其实并非如此。 历史上的和珅既没有贵族家庭背景,也没有进士出身学历,史书记载:和珅“少贫无藉,为文生员”。他连个举人都没有考取,是怎样“宠任冠朝列”的呢?这是许多人所关心的问题。和珅的发迹,有以下因素:第一,出身满洲,聪明机敏。和珅生于乾隆十一年(1746年),比乾隆小35岁,钮祜禄氏,满洲正红旗人。家原住在北京西直门内驴肉胡同,父亲曾任福建副都统。和珅12岁时,有幸进咸安宫官学(地点在皇宫咸安宫),学习儒家经典和满、蒙文字,受到良好的教育。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他25岁参加了顺天府乡试,没有考中举人。但和珅因为出身满洲,做了宫廷三等侍卫,开始出入宫廷。这个差事给和珅接近乾隆提供了机会,是他人生的一个重要起点。

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初三日,乾隆崩于紫禁城养心殿。嘉庆帝颙琰在乾隆死日亲政。嘉庆在办理大行皇帝乾隆大丧期间,***取断然措施,惩治权相和珅,举朝上下,大为震惊。

乾隆做了四年太上皇,仍紧紧地把持着实权。这时的和珅依然受宠,但是毕竟形势发生了变化。和珅在乾隆与嘉庆间***取“四手”:第一手是紧紧依靠太上皇乾隆,第二手是讨好嘉庆皇帝,第三手是限制嘉庆皇帝的权势,第四手是防止嘉庆日后对自己进行惩处。所以他在乾隆和嘉庆之间、在嘉庆面前和背后,都表现了“两面派”。和珅竭尽全力限制嘉庆,培植任用自己的亲信。嘉庆即位时,他的老师朱珪当时任广东巡抚,向朝廷上了封表示庆贺的奏章。和珅就到乾隆面前告朱珪的状,不过乾隆未予理睬。嘉庆元年(1796年),乾隆准备召朱珪回京,升任大学士,嘉庆写诗向老师表示祝贺。和珅又到乾隆那里告状,说嘉庆皇帝笼络人心,把太上皇对朱珪的恩典,算到自己身上。这一次,乾隆生气了。他问军机大臣董诰:“这该怎么办?”董诰跪下劝谏乾隆说:“圣主无过言。”乾隆才作罢。不久,和珅还是找了个借口,怂恿乾隆将朱珪从两广总督降为安徽巡抚。和珅还将他的门下吴省兰派到嘉庆身边,名义上是帮助整理诗稿,实际上是监视嘉庆的言行。嘉庆二年(17***年),领班军机大臣阿桂病故。和珅只知进、不知退,便成为领班军机大臣。这时的乾隆,已年老体衰,记忆力很差,昨天的事,今天就忘,早上做的事,晚上就不明白了。和珅真正成了乾隆的代言人,也就更加为所欲为。

和珅自作聪明,作茧自缚,自坏其事。颙琰当皇子时,被定为储君。和珅密知此事,于乾隆公布嘉庆为皇太子的前一天,送给颙琰一柄如意,暗示自己对嘉庆继位有拥戴之功。嘉庆笑在脸上,恨在心里。但因和珅是乾隆的宠臣,老奸巨滑,朝廷上下,各种关系,盘根错节,不便动手。嘉庆在乾隆死后短短的15天里,就把一个被先帝恩宠30年的“二皇帝”加以惩治,举措得体,干净利落,取得胜利。嘉庆***取的办法是:(快读 ***.kuaidu***.cn)

第一,欲擒故纵。嘉庆继位后,太上皇还健在。他面对一个老谋深算,并深受太上皇宠爱的和珅,***取了欲擒故纵的策略。和珅的一举一动,他看在眼里,不动声色。有些大臣在他面前批评和珅,嘉庆说:“我还准备让和珅帮我治理国家呢!”嘉庆向太上皇奏报的一些军国大事,也经常让和珅去代奏、转奏,以此表示信任,稳住了和珅。

第二,调虎离山。乾隆驾崩,和珅失去靠山,死期已经逼近。当天,嘉庆一方面任命和珅与睿亲王等一起总理国丧大事,一方面传谕他的老师署安徽巡抚朱珪来京供职。初四日,嘉庆发出上谕:谴责在四川前线镇-压白莲教起义的将帅玩嬉冒功,并借此解除和珅死党福长安的军机处大臣职务。嘉庆命和珅与福长安昼夜守灵,不得擅离,切断他们与外界的联系。这实际上削夺了和珅的首辅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步军统领、九门提督的军政大权。

第三,突然出击。正月初五日,给事中王念孙等官员上疏,弹-劾和珅弄权舞弊,犯下大罪。初八日,嘉庆宣布将和珅革职,逮捕入狱,在朝野掀起政治***。嘉庆进行了一系列的人事调整。如初八日,嘉庆命令从即日起,所有上奏的文件,都要直接向皇上奏报,军机处不得再抄录副本,各部院大臣也不得将上奏的内容事先告诉军机大臣。并命宗室睿亲王淳颖、定亲王绵恩、仪亲王永璇、庆郡王永璘等分别掌握军政大权。

第四,制造舆-论。嘉庆命各直省和在京大员,就和珅事向朝廷表态。直隶总督胡季堂首先表态,他在奏折中指责和珅丧心病狂、目无君上、蠹国病民、贪黩放荡,真是一个***小人,请求将其“凌迟处死”。“凌迟”就是千刀万剐。嘉庆立即批示,在京三品以上官员讨论这个意见,若有不同意见,也可以自行向皇帝上奏。实际上,就是以胡季堂的意见定下基调,并通报各省督、抚,要他们都表明态度。

第五,惩办和珅。初九日,在公布乾隆遗诏的同时,将和珅、福长安的职务革除,下刑部大狱。命仪亲王永璇、成亲王永瑆等,负责查抄和珅家产,并会同审讯。初十日,嘉庆御批“实力查办以副委任”,全面清查和珅大案。十一日,在初步查抄、审讯后,嘉庆宣布和珅二十大罪状:主要有欺骗皇帝、扣压军报、任用亲信、违反祖制、***敛财等。十八日,在京文武大臣会议,奏请将和珅凌迟处死,将同案的福长安斩首。嘉庆四年正月《上谕档》中记载:嘉庆谕示“和珅罪有应得”,就是说怎么严惩和珅都不过分,但考虑到他曾任领班军机大臣,为了朝廷体面,赐他自裁。据说和珅在狱中,自知生命不久,对着窗外元宵明月,感慨赋诗道:“对景伤前事,怀才误此身。”在电视剧《宰相刘罗锅》中有这样的镜头:和珅得到嘉庆皇帝赐给他的三尺白绫,在狱中自尽。福长安以阿附和珅,令其到和珅死所跪视和珅自裁,并革去军机大臣、户部尚书职,逮下狱,籍其家。

第六,讲求策略。嘉庆说,和珅得罪的是先皇,所以要在皇父大丧期间,处治这个先皇的罪臣。和珅被诛后,其党羽皆惶恐不安。有的朝臣上疏,力主穷追其余党。嘉庆并没有这样做,而是在除掉和珅后,马上收兵。对和珅的亲信,除伊江阿、吴省兰、吴省钦等人给予处分外(和琳已死),其他由和珅保举升官者或给和珅送贿者,概不追究。嘉庆宣谕:“凡为和珅荐举及奔走其门者,悉不深究。勉其悛(quān)改,咸与自新。”此谕一下,人心始安,政局稳定。嘉庆对和珅的惩治,动作迅速,干净利索,宽严适当,十分成功。这是嘉庆皇帝一生处理重大政治***中最为精彩的一笔,也是他作为政治家的惟一杰作。但是,嘉庆定和珅的第一大罪是:在宣布皇太子前一天,和珅向他送如意以示拥戴之功。这表示和珅要投靠新主,其心不能算恶,既不叛君主,也不反社稷,此条构不成杀头之罪。嘉庆将此定为和珅第一大罪状,表明嘉庆胸中没有大格局,掌上没有大手笔。这是嘉庆亲政之后,平庸性格的一次表露。

危机四伏

嘉庆处理完和珅***后,又面临着一系列的社会危机:如南方的白莲教,京畿的天理教,东南海上的骚动,***矿的封禁,钱粮的亏空,八旗的生计,***的流入,河漕的难题等等。但是嘉庆都把上述问题作为个案看待,他没有也不可能从制度上去加以解决。比如,平定白莲教之后,嘉庆曾作诗道:

内外诸臣尽紫袍,何人肯与朕分劳?

玉杯饮尽千家血,银烛烧残百姓膏。

天泪落时人泪落,歌声高处哭声高。

平时漫说君恩重,辜负君恩是尔曹!

这首诗,中间两联——“玉杯饮尽千家血,银烛烧残百姓膏。天泪落时人泪落,歌声高处哭声高”,表现了嘉庆儒家仁爱的理念。仁者爱人,嘉庆作为一位“仁君”来说是够格的,作为一位皇帝来说是可贵的。嘉庆有很好的儒学修养,他的文学、诗歌、书法、文章都是可以的。这一点比明朝的正德、嘉靖、万历、天启等皇帝都好。举两个小例子:

(1)大理寺卿杨怿会受召对。时值盛暑,掀帘见嘉庆摇扇挥汗;进入,跪拜。嘉庆把扇子放在一边,不复用。询问甚详。良久热甚,“上汗出如雨,卒不用扇”。

(2)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普免天下钱粮,各省欢腾。安徽民欠银300万两,巡抚姚祖同怀疑上报数字不实,令府道州县削减十分之四。各地苦之。上闻,朱批云:“损上益下,朕之愿也。存心刻薄,有伤政体。”姚大惭,以原册600里加急报京。

个人经历

嘉庆帝颙琰,清高宗弘历第十五子。生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初名永琰,母孝仪纯皇后魏佳氏。五十四年(1789)被封为嘉亲王,乾隆六十一年正月初一登基,改元为嘉庆,在位25年。卒于嘉庆二十五年(1820)。终年61岁。庙号仁宗,谥号受天兴运敷化绥猷崇文经武光裕孝恭勤俭端敏英哲睿皇帝。葬于河北易县清西陵之昌陵。

颙琰,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被密建为皇储。五十四年(1789年)被封为嘉亲王。六十年(1795年)九月,被正式宣布立为皇太子。第二年正月初一日,受乾隆帝禅位即帝位。其后,朝政仍被太上皇乾隆帝控制,颙琰暂时居住在毓庆宫。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乾隆帝死后,开始亲政。面对乾隆末年危机四伏的政局,嘉庆帝打出“咸与维新”的旗号,整饬内政,整肃纲纪。诛杀权臣和珅,罢黜、囚禁和珅亲信死党。诏求直言,广开言路,祛邪扶正,褒奖起复乾隆朝以言获罪的官员。诏罢贡献,黜奢崇俭。要求地方官员对民隐民情“纤悉无隐”,据实陈报,力戒欺隐、粉饰、怠惰之风。但其对内政的有限整顿,未能从根本上扭转清朝政局的颓败。

国内阶级矛盾尖锐,农民起义如火如荼。颙琰即位后,倾尽全力,大举围剿镇-压川、楚、陕农民大起义。更易统兵大员,严惩镇-压不力的将吏。严密军事部署,实行剿抚兼施的两手政策,分化瓦解起义军。实行寨堡团练的坚壁清野政策,割断了起义军与人民的联系。嘉庆十年(1805年),川、楚、陕农民起义被镇-压,清统治力量也受到严重削弱。嘉庆十五年(1810年),镇-压了爆发于东南海疆的蔡牵起义军。嘉庆十八年(1813年),北方爆发天理教起义,部分天理***,在太监接应下冲进皇宫,“酿成汉唐、宋明未有之事”。颙琰下诏罪已,同时严令对冲进皇宫的起义军血腥屠戮,无一幸免,并捕杀在城外的头目林清等。天理教起义被镇-压。(快读网 ***.kuaidu***.cn)

在对外交涉中,嘉庆帝力主严禁***,对英国侵略者在沿海的骚扰活动保持了高度警惕性,对英国提出的帮助清朝镇-压起义军,帮助澳门葡人抵御法国的居心叵测的要求,明智地严辞拒绝。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拒绝了英国提出的建立外交关系、开辟通商口岸、割让浙江沿海岛屿的要求。而闭关锁国的传统观念,也使其对外来事物***取盲目排斥态度。嘉庆帝在内乱频仍、外患渐逼中,倾力企图维护清王朝的稳定巩固,然而不可逆转的历史发展趋势,使清王朝的败落于嘉庆末年已完全表面化,并从此日渐走向衰亡。

卒谥受天兴运敷化绥猷崇文经武孝恭勤俭端敏英哲睿皇帝。庙号仁宗。道光帝即位,于“孝恭”前加上“光裕”二字。葬河北易县清西陵。

文/卡兰诺

01

提起历朝历代有名的才华与美貌并存的女人,总是褒贬不一、众说纷纭,但是她却受到了最高的称赞。她就是大清朝的孝庄皇后。

孝庄皇后是清初历史上有名的永福宫庄妃。她是清太祖皇太极的皇后,是顺治帝福临的生母,是康熙帝玄烨的祖母。

孝庄皇后一生历经四帝,跨越五朝,她的名字与清初许多重大***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她既具有雄才大略、力挽狂澜的政治家气魄,又具有淡泊名利、仁慈护下、黜奢崇俭、一心一意抚育子孙成才的优良品德

孝庄皇后原名博尔济吉特氏木布泰是蒙古科尔沁部贝勒博尔济吉特·布和之次女。努尔哈赤在位期间下嫁给皇太极,成为皇太极的侧妃。

在下嫁给皇太极之前她并不认识多尔衮,从蒙古大草原来到盛京(当时清朝的首都),给皇太极生下一男三女,受封为永福宫庄妃。

皇太极暴病身亡,没有指定继承人,诸王便为皇位争破了头,当时最有可能成为新皇的是皇太极的儿子大皇子肃亲王豪格和皇太极的弟弟睿亲王多尔衮。

两人都有治国之才,两人都手握重兵,两人的支持者都很多,这样的情况下,谁称帝另一个都不会福气,但当时清兵刚打下了大好江山,天下尚未稳定,怎么能在这时候内乱。

多尔衮便提出了尊当时年仅六岁的福临皇子为帝,郑亲王济尔哈朗和睿亲王多尔衮辅政,这得到了各方的认可,也成了多尔衮和庄妃也就是后来的孝庄太后有***的猜测的原因。

02

当时顺治帝还小,多尔衮就把朝政都揽到了自己身上,他的权势越来越大,地位也越来越高。

功高盖主,小皇帝肯定着急,小皇帝的母后也会很急,这时候,要怎么巩固双方的关系,让多尔衮不谋反,太后下嫁?

一个年轻貌美的寡妇,为了巩固儿子的帝位,委身于自己的小叔子,这个还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皇族怎么能不顾礼法,这样的行为在满人的心里是合理的吗?在满洲的风俗里,爸爸死了,儿子可以娶庶母;哥哥死了,弟弟可以娶嫂子。

孝庄31岁守寡,是年轻的寡妇,多尔衮比她大一岁。孝庄太后改嫁多尔衮是符合满族礼法的。

正史中关于这件事情没有正面的记载,这应该属于清朝的宫闱秘闻吧!

03

按理说,多尔衮是顺治帝的皇叔,应该是皇叔摄政王,怎么会是皇父,想来没有认叔叔作父亲的习俗啊,那么就只能是继父了,也就是孝庄太后嫁给了多尔衮。

为了巩固帝位,孝庄为顺治选了蒙古的皇后联姻,可是顺治并不领情,独爱董鄂妃,并与母亲产生嫌隙。

孝庄也重视对孙子玄烨的培养,从小就对他进行了良好教育。 顺治出家,危机之时,又是她出面,安抚重臣,为康熙娶了索尼的孙女,借此稳定了朝局。

孝庄一生简朴,宫廷节省下的银两捐出犒赏出征士兵。每逢荒年歉岁,她总是把宫中积蓄拿出来赈济,全力配合、支持孙子的事业。对比后面那位慈禧太后,把海军军费拿出来给自己过生日,高下立现。

孝庄也待人和善,重情义,有一个侍女自十三岁就跟着她,与她朝夕相处,形影不离,厮守达60余年。

这个侍女比她大一岁,她对这个侍女如亲姐姐一般,并不像一般仆人那样。这个人就是苏茉儿,她病逝后,宫中上下都尊称她为苏麻喇姑。

04

康熙说:“忆自弱龄,早失估恃,趋承祖母膝下,三十余年,鞠养教诲,以至有成。

孝庄太后死后并没有和皇太极合葬,而是葬在顺治帝旁边,这是她自己的意愿。

孝庄帮丈夫搞定了洪承畴,为清兵入关做出巨大贡献;帮儿子搞定了多尔衮,助儿子登上帝位,帮孙子搞定了索尼,鳌拜,稳定了的朝局。

对丈夫和儿孙,都尽到了她的义务,无疑是极重感情的。同时又有着卓越的政治天赋,在三朝都举足轻重,却又功成不居,实属不易。

她这一生不辞辛苦,为了大清江山呕心沥血,一波又平一波又起,她***的在那个斗争激烈的格局下当上了圣母皇太后,位高权重的她一直都过的很辛苦,但她从来都没想过松懈,一步一步带着大清走向鼎盛。

她为大清江山所做的分毫都会流传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