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外之味莆田,言外之味莆田价格

tamoadmin 成语解析 2024-06-25 0
  1. 莆田话的方言研究
  2. 为什么莆田酒席上菜要那么慢?
  3. 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莆田四中第六届青年论坛会议复盘
  4. 莆田人不认同自己是闽南人,莆田跟潮汕和闽南跟汕尾有什么不同?
  5. 莆田历史名人的故事

一、福建民俗的发展与演变

福建地处祖国东南沿海,远离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源地--中原地区。福建的东南是茫茫大海,西北横亘着武夷山脉,西南有博平岭山脉,东北是太姥山脉,大海和高山峻岭严重地阻碍了福建与外地的联系。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福建处于与外邻相对隔绝的状态,这种半封闭的自然地理条件决定了福建历史发展在隋唐以前严重滞后于中原,并使境内不同地区的民俗各具地方特色。现将福建民俗发展、演变的主要阶段分述如下:

(一)秦汉以前:土著民俗自成体系

言外之味莆田,言外之味莆田价格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考古发掘表明,早在距今约四至八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就有古人类生活在闽南漳州一带。距今四至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福建各地都有发现。新石器时代晚期福建先民已进入父系氏族社会。如生活在闽江下游的“昙石山人”,合群而居,有简单的语言,用石斧、石锄、石镰等工具进行粗放的农作,用石锛、石刀和蚌刀、陶网坠等工具进行渔猎和***集;有了简单的手工劳动技术,能制作出相当精巧的陶器,并具备原始的纺织技术;在葬俗上,实行掘地而葬,有公共墓地,一般为单人葬,极个别为男女合葬,男子仰身直肢,女子侧身屈膝,有石器、陶器等随葬品,说明已经有了灵魂不死的观念。还有拔牙习俗,反映了有原始巫术。距今三四千年前的武夷山土著居民已经进入铜石并用时代,他们习于水性,擅长行舟,工于纺织。在宗教信仰上,他们奉龟为神话中的水母而加以崇拜。在葬俗上,实行悬棺葬,即死后将尸体安放于船形棺木内,再放置在人迹罕至的悬崖峭壁上,祈求死者灵魂早日升天。上古三代时,福建境内至少居住着7支互不相属的土著部族,古文献称之为“七闽”。春秋末,楚灭越国,部分越人遁入福建,史称这个时期的福建土著为“闽越”,他们喜欢傍水而居,习于水斗,善于用舟,最重要的习俗是以蛇为图腾、断发纹身,盛行原始巫术。《说文解字》在解释“闽”字时说:“闽,东南越,蛇种。”所谓“蛇种”,意谓闽越人以蛇为先祖,反映他们对蛇的图腾崇拜。在相当长时期内,这种崇拜一直存在于闽越族的后裔中。如闽侯疍民,直至清末仍“自称蛇种”,并不讳言。他们在宫庙中画塑蛇的形象,定时祭祀。在船舶上放一条蛇,名叫“木龙”,祈求蛇保佑行船平安,若见蛇离船而去,则以为不祥之兆。清代,福州一带疍民妇女,发髻上多插着昂首状蛇形银簪,其寓意亦为不忘始祖。

与原始宗教信仰相辅相成的巫术在闽越人中也相当盛行。闽越人流行断发纹身的习俗,《汉书·严助传》说:“(闽)越,方外之地,劗发纹身之民也。”这实际是原始巫术的“模仿术”,剪去头发、在身上纹上蛇的图案,用以吓走水怪。如《说苑·奉使》所称:越人“劗发纹身,灿烂成章,以象龙子者,将避水神。”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闽越族的后裔一直保留着断发纹身的习俗。越巫在秦汉时名扬天下,汉武帝也深信不疑。他下令在皇宫中建越祝祠,设越巫,用越人的“鸡卜”,祈求长寿。

(二)三国至五代:汉族民俗传入福建并逐渐占主导地位

秦代汉初,中央***虽然在福建设立闽中郡和闽越国,但由于均实行“以闽治闽”的方略,所以汉文化在福建尚未有大的影响。西汉元封十年(公元前110年),汉武帝派兵灭亡闽越国,为绝后患,模仿秦迁六国贵族于咸阳的策略,把闽越族的贵族、官吏、军队以及部分百姓强制迁往江淮一带。《史记·东越列传》载:“东越狭多阻,闽越悍,数反覆,诏军吏皆将其民徙处江淮间,东越地遂虚。”汉武帝的迁民政策,给福建社会带来严重后果,尽管尚有一部分闽越人隐遁于山林湖泊之间,终因人口锐减,使原来就不发达的福建经济文化愈加落后。汉代以后,中原汉文化逐渐向东南沿海扩展。三国时,孙吴据有江东,以福建为后方基地,故重视对福建的治理和开发。孙吴***多次出兵福建,对山越***取军事镇压政策,“强者为兵,羸者补户。”继而在福建设置建安郡和建安、南平、汉兴、建平、闽侯五县,后在侯官设立典船校尉;在霞浦设立温麻船屯。孙吴***除了在福建驻扎军队,派遣官吏治理外,还将许多罪犯流放于福建,同时也有一些士民避祸闽中,从此,揭开汉文化大规模传入福建的序幕。西晋至五代,大量中原***不断向东南沿海迁徙。随着***大批入闽,汉文化在福建自北向南迅速传播,汉族的生产习俗、生活习俗、人生礼仪、岁时节庆、宗教信仰等民俗逐渐取代土著民俗而占主导地位。同时,一些汉族与土著通婚,闽越族的一些习俗也沉淀下来,成为福建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宋元时期:保留中原古风,形成地方特色

宋代,福建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社会相对安定,生齿繁毓。据统计,宋嘉定年间(1208~1225年)福建人口有1599215户,比唐***年间(713~742年)增长近15倍。在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历史条件下,福建经济在短时间内跻身于全国发达地区行列,正如诗人张守诗句所云:“忆昔瓯越险远之地,今为东南全盛之邦。”反映福建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随着经济的长足进步,文化也呈现一派繁荣景象,教育事业十分发达。据统计,宋代福建有县学、州学56所,书院75所,还有数以百计的书堂遍布城乡,莆田有“三家两书堂”(李幼杰《莆阳比事》卷6)的记载,福州有“学校未尝虚里巷”(梁克家《三山志》卷40《土俗类二》)的说法。因读书风气十分浓厚,福州是“城里人家半读书(祝穆《方舆胜览》卷10《福州》),连山区泰宁也出现“比屋连墙,弦诵相闻”(何乔远《闽书》卷36《建置志》)的景象。由于教育发达,读书风气兴盛,故福建科举鼎盛,人才辈出。据统计,宋代福建进士多达7038人,占全国进士总数35093人的五分之一;宋代宰相共134人,福建籍宰相有18人,居全国第三位;被《宋史》收入的福建名人多达179人,居全国之冠。宋代福建涌现出一大批名扬中外的杰出人才,有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天文学家苏颂、法医学家宋慈、史学家郑樵和袁枢、书法家蔡襄、著名诗人杨亿、慢词***柳永、诗论家严羽、文学家刘克庄,等等。时人周必复颇为自负地宣称:“今世之言衣冠文物之盛,必称七闽”(《南宋群贤小集》第13册《端隐吟稿序》)

宋代福建文化在繁荣昌盛之时,逐渐形成地方特色。在民俗方面,一方面由于古代福建交通闭塞,各个区域之间交往不多,处于相对隔绝状态,因而为古文化的保存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许多中原古文化已在其发源地逐渐式微甚至湮没,而在福建却被较完整地保存下来。在福建旧志书中,有关福建民俗“隆古”、“近古”、“犹有古意”之类的记载随处可见。以传统岁时节庆为例,志载:“风化所被,古意犹存。至如岁时节序之相沿,大抵今昔不殊。”(清·康熙《罗源县志》卷3《俗尚》)另一方面,由于福建海岸线曲折,有许多天然良港,因此海上贸易发达。宋元时期,泉州港一度成为世界最大的贸易港之一,从而带动福建沿海地区经济迅猛发展。百姓商品意识较强,富有冒险性格和开拓精神,对外来文化和民俗***取较宽容的态度。这种情况与内地人民的淳朴、守成和不轻易冒险的民风形成强烈反差。

(四)明清时期:民风渐趋奢侈、颓废

明代中期以后,由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和市民阶层的形成,民风趋于奢侈。在福州,据记载:“夫婚嫁侈靡,珠玉莹煌,商财贿也。博戏驰逐,樗蒲百万,作色相矜,必争胜者,重失负也。游闲公子,饰剑履妖服,怒马扬扬过里门者,为富贵容也。”(清·乾隆《福州府志》卷24《风俗》)泉州的奢侈之风更甚,耻贫夸富成为时尚,“习俗之趋尚为豪奢。”不但商贾、胥役之辈“美服食,仆妾舆马,置良田好宅,履丝曳缟,掷雉呼卢,以相夸耀,比比而然。”就是“家无担石”的贫寒之家,也“非色丝盛服不出。”“虽家非素封,亦耻居人后,”(清·乾隆《泉州府志》卷20《风俗》)形成耻贫心理。在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闽西、闽北地区,俭朴传统也不同程度受到冲击,嘉靖时(1522~1565年)建阳“市井者尚侈好浮。”(清·嘉靖《建阳县志》卷3《风俗》)乾隆时光泽“嫁女犹从厚,设宴必欲丰。少年衣装必尚华丽,城乡演剧,耗费无穷。”(清·乾隆《光泽县志》卷4《舆地志·风俗》)一些乡村百姓也染上奢侈之习,如尤溪“平民鄙俭崇奢,以服食相矜。”(清·乾隆《尤溪县志》卷3《风俗》)同时,随着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加上倭寇侵扰,赋役繁苛,大量自耕农破产,其中一部分人无所事事,民间赌风、争讼盛行。《南安县志》载:“嘉靖被寇以后,一切失业细民,率趋、椎剽、嚣讼之计,以幸旦夕。”《同安县志》亦称:“赌风盛行,匪自今日;赌弊最甚,莫如头家。”(转引清·乾隆《泉州府志》卷20《风俗》)类似记载,在旧方志中随处可见,带有普遍性。

(五)近代至民国时期:新旧民俗并存

从道光二十年(1840年)***战争起,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随着厦门、福州成为五口通商口岸,外国资本涌入福建,逐渐动摇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有的农民沦为无产者,靠出卖劳动力为生;有的弃农为商,做小本生意,经济基础的变化导致传统民俗的嬗变。中西文化发生碰撞,西方***教由沿海深入内地,出现许多信奉***、不祀鬼神的信仰群体,也有两者兼而有之的半洋半土的信徒,还有教会办的学校、医院、育婴堂等先后在各地出现。与此同时,厦门、泉州、福州等城市烟馆林立,吸食***的陋习,严重地腐蚀着社会肌体。20世纪初,在以及一些西方思潮的冲击下,城镇中的传统民俗发生了许多变化,出现了一些新的民俗。民国时,欧化民俗还波及乡村,《长汀县志》载:“盖邑人渐染欧化,踵事增华,奇技*巧之事,声色货利之食习,骎骎乎遍及各乡,尤以城市为最。”(民国《长汀县志》卷17《礼俗》)

这一时期,民间服饰、器用、交际、婚俗变化较大。在服饰器用方面,清末男女皆蓄发垂辫。辛亥革命前后,男子有剪辫之举,城里人学西方剪短发。女子在本世纪三十年代,剪发者渐渐增多。官员在清代着官服,有钱人家长袍马褂,出门以坐骑、轿子代步。辛亥革命后,官员着中山装、长袍,出门或以轿车代步。富豪人家穿西装革履,使用怀表、座钟、留声机等洋货,煤油、火柴、肥皂、牙膏等舶来品也进入寻常百姓之家。在礼仪方面,清代平民百姓见到达官贵人要下跪作揖,毕恭毕敬,官场更有各种繁文缛节。辛亥革命后,提倡平等,废除封建官场仪节,见面行握手、抱拳或举手礼;在婚姻礼俗方面,少部分人冲破封建旧俗,自由恋爱,婚礼也不似往昔之铺张;在教育方面,新型学校增多,还建立了女子学校。许多华侨热心家乡的办学、建厂、修桥、铺路等公益事业;一些民间陋习如停柩不殡、溺婴、弃婴、缠足、童养媳、迎神赛会等被明令禁止,虽然其中有的习尚因令行不止而远未消除,但已大有减少。在广大农村,传统岁时节庆、生产习俗、民间崇拜及其他民俗活动仍无多大改变。但总的趋势是封建性减弱,现代性增强,新旧民俗并存,传统民俗仍居主导地位。

(六)1949年以来:破除陈规陋习,树立新的风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人民当家作主人,他们以极大的热情投身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这一时期,随着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福建民俗发生了重大变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文化大革命”前夕,福建各级党组织和人民***十分重视移风易俗,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发动群众破除陈规陋习,逐步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在人际关系上,根本改变旧社会穷人与富人、下级与上级的等级尊卑关系,确立平等、同志式的新型关系,大家以“同志”互称,友好相处,互助合作。***员、各级干部以身作则,廉洁奉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消除了旧时的官僚***作风。人民群众衷心拥护中国***和人民***的领导,踊跃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拥政爱民、拥军爱民,蔚然成风。在生产习俗上,大力宣传普及科学知识,应用科学技术,旧时的求神治病、祷告祈雨等愚昧落后习俗基本上被破除。在生活习俗上,城镇居民多着列宁装、中山装,农民穿本地装,尚青、蓝色;出门旅行乘坐汽车、火车、轮船,旧时的坐轿、骑马现象明显减少,以至消失;生病求医成为城乡大多数人的共识,旧时“信巫不信医”的陋习基本破除,人民***花大气力彻底杜绝吸食***、卖*、缠足等丑恶现象。在婚姻礼俗上,各级***认真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提倡自由恋爱,婚事新办,逐渐蔚然成风;封建包办、买卖婚姻、婚事大操大办,受到***和舆论批评;法律保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流行数千年的童婚、溺婴、纳妾等行为被明令禁止。在丧俗上,禁止停柩不葬,鼓励丧事从简。农村虽沿袭土葬,但风水堪舆、建醮普度亡魂之俗逐渐淡化。福州、厦门、漳州等城市推行殡葬改革,倡导火葬,取得成效。在岁时节庆上,仍保留传统节日,其内容已赋予新时代特色,更加丰富多彩。除表演舞龙、舞狮、演戏等传统节目外,还有看**,举行球类比赛、拔河比赛等体育活动,铺张浪费、祭祀鬼神等旧俗逐渐淡化。遇公历元旦、妇女节、劳动节、青年节、儿童节、建军节、国庆节等欢庆节日,城乡一般要组织报告会、文艺演出、球类比赛、游园或参观等活动,气氛热烈而富有意义;在宗教信仰上,人民***实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同时加强无神论教育,用科学知识破除鬼神迷信,提高人民的思想觉悟,民间迷信活动大为减少。

这个时期,福建省各级党组织和人民***还十分重视对畲族、***等少数民族的工作,组织大量人力、物力对本省少数民族的状况进行调查和民族***风,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各少数民族优良风俗习惯得到继承发展,一些陋习也逐渐革除。

“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受极“左”思潮影响,全盘否定传统文化,将民俗现象不加分析地斥之为“四旧”,用行政或暴力手段予以破除,许多正常的民俗活动遭到批判和禁止,福建民俗被严重扭曲。传统节日除春节外,多被禁革,过春节也要“革命化”,除夕吃“忆苦思甜饭”,大年初一不准舞龙、舞狮,不准演唱传统戏剧;人们服饰单一,传统的旗袍等服装均被禁止。各地庙宇大多被摧毁或封闭,或改为仓库、学校,菩萨、神像均被捣毁,甚至许多文物、艺术品也被作为“四旧”加以破坏、烧毁,等等。

1***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国各族人民拨乱反正,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随着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事业的不断发展,福建一些传统民俗得到恢复,同时形成一些新风尚。在生产方面,自落实农业生产责任制后,农民自觉学习新技术,普遍使用农药、化肥、农膜、农机具和优良品种,改变过去那种单一的生产结构,实行多种经营,积极发展商品经济,出现专门从事商品生产的种养专业户。乡镇企业兴起,改变了几千年来农村的经济结构,深刻地影响着广大农民的生活;在生活习俗方面,逐渐改变服饰单一的状况,款式、花样千姿百态,青年人更加讲究穿着打扮,美容店在城镇随处可见。饮食追求多样化,风味小吃得到恢复,软饮料和西式食品进入寻常百姓家。逐渐富裕起来的城乡居民讲究住房舒适、宽敞,城镇高楼大厦鳞次栉比,乡村也建起水泥楼房。家用电器在城镇已经普及,在广大农村也渐渐多起来,极大地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婚姻和生育的观念发生根本变化,“晚婚晚育”、“少生优生”、“只生一个好”、“男女都一样”等新观念已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生育成为新风尚。城市基本上废除土葬,普遍推行火葬,葬俗也日趋简朴。传统节日得到恢复,节庆活动的内容愈加丰富多彩,有些节日还举办商品展览会、物资交流会、经贸洽谈会,卡拉OK、舞会、电话拜年、喜庆电报、馈赠鲜花等新时尚渗透到传统节日中;在宗教信仰方面,信仰自由的政策重新得到确认,被破坏或禁废的寺庙迅速恢复开放,修葺一新,宗教活动逐渐纳入正常轨道。与此同时,封建迷信活动也死灰复燃,在个别地方有愈演愈烈之势。另外,曾被破除的陈规陋习诸如婚丧喜庆大操大办、讲排场、比阔气、奢侈浪费、变相买卖婚姻等在一些地方有所抬头。总之,陈规陋习的彻底破除,社会主义新风尚的真正形成,尚待时日。

二、福建民俗特征

民俗的形成一方面是与人们的社会物质生产水平、生活的内容与方式的变化以及自然条件相适应,总之是随着经济基础和社会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只是民俗的变化往往滞后于经济基础和社会生活;另一方面,民俗一旦形成便世代相袭,并以传统习惯势力、传袭力量和心理信仰影响和制约着人们的意识和行为,具有长久的传承性和相对的稳定性;此外,民俗还具有民族性、阶级性和社会性等特征。

福建民俗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和氛围中形成的,所以具有中国传统民俗的一般特征。同时,它又是在福建这个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文化等条件下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因此在许多方面必然带有显著的地方特色。在丰富多彩的福建民俗事象中,表现比较突出的特征有:

(一)多源性

福建民俗的构成是多源的,主要有四个来源:

1.秦汉以前的原始土著民俗。福建原始土著居民在秦汉之前有着自成体系的民俗,秦汉以后,闽越族与汉族逐渐融合。唐朝人丁儒在《归闲诗二十韵》(其二)对唐前期闽南地区民族融合的情况作过这样的描述:“漳北遥开郡,泉南久罢屯。归寻初旅寓,喜作旧乡邻。……土音今听惯,民俗始知淳。……辞国来诸属,于兹缔六亲。追随情语好,问馈岁时频。相访朝和夕,浑忘越与秦。……呼童多种植,长是此方人。”(清·康熙《漳州府志》卷29《艺文》)闽越族的部分习俗成为历史遗迹,还有部分民俗却沉淀传承下来,成为福建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影响着福建其它民俗。

2.汉族民俗。汉代以后,中原汉族不断南迁,带来了汉族的民俗,并逐渐成为福建民俗的主体。志称:五代时,闽北多为江北避乱之民,所以“备五方之俗”(《八闽通志》卷3《地理》),闽西也“由唐历宋,风声气习,颇类中州。”(陈一新《赡学田碑》转引民国《长汀县志》卷17《礼俗志》)福建民俗中无论是生产习俗、生活习俗,还是人生礼仪、岁时节庆,以及民间信仰和崇拜等等,都与中国传统民俗一脉相承。

3.少数民族习俗。福建是畲族的主要聚居地,畲族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习俗是福建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元代蒙古族和清代满族的一些习俗也沉淀在福建民俗中。

4.外国民俗。宋元时期,泉州为世界著名港口,对外贸易繁荣。大批***人、波斯人到泉州经商,其中一部分人定居泉州,府志载:“胡贾航海踵至,其富者赀累巨万,列居郡城。”(清·光绪《泉州府志》卷75《拾遗》上)他们有自己的学校--“番学”,信仰***教,保留本民族的传统习俗。这些外来民族虽然后来基本上与汉族融合,但一些特殊习俗却保留下来,成为福建民俗的一部分。元代、明代和近代,随着***教的传入,欧洲的一些民俗也传入福建。特别是近代以来,福建民俗受外国民俗的影响日益明显。

(二)融合性

福建民俗的融合性有三个方面的含义:

1.不同民族民俗的融合。汉族民俗固然为福建民俗的主体,但福建汉族民俗实际上是融合了其它少数民族的习俗而自成体系的,如闽越族的一些习俗就被汉族所继承。自古以来,福建的宗教信仰特别发达,这与闽越族“信鬼尚巫”的传统有密切的关系。又如闽越族妇女普遍参加生产劳动,这一习俗被入闽的汉族继承下来,在福建沿海地区,妇女参加生产、从事重体力劳动相当普遍。《闽书》载:“福州……田则夫妇并力而合作,女作多于男。女人能轿,取女轿三十户以应内宫之役。”(《闽书》卷38《风俗》)晋江的“妇女芒屩负担,与男子杂作;百工技艺,敏而善仿。”(清·乾隆《晋江县志》卷1《舆地志·风俗》)闽越族的部分后裔疍民及畲族,在保留其独特习俗的同时,也吸收了大量汉族民俗,并把它们与本民族的习俗融合起来。

2.不同地区汉民俗的融合。中原***迁徙福建,前后持续千余年,他们以中州移民为主,还有不少是来自其它地区的***。这些来自不同地区的***,在具体习俗上还是有些差异,有的甚至差别很大,相继进入福建后,汉族民俗也逐渐融为一体。

3.中外民俗的融合。商品经济的发达和海外贸易的繁荣,使宋元时期福建东南沿海地区以开放的姿态对待外来文化,特别是泉州港,“民夷杂处”,“市廛杂四方之俗。”(《西塘集》卷7《代太守谢泉州到任》)泉州汉民对外来文化博***广取,加以融合。以宗教信仰为例,宋元时期流传于泉州地区的,除道教、佛教、民间宗教及其他民间信仰外,还有从外国传入的***教、***教聂斯脱里派、天主教方济各派、婆罗门教、印度教、摩尼教等等。这些外来的宗教不但为侨民所信仰,在汉族中也拥有不少信徒。各种传统宗教与外来宗教和平相处,互相交融渗透。

(三)区域性

福建***的祖籍大多是中原地区,由于他们入闽的时间前后相差数百年甚至上千年,以致所带来的中原汉语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入闽后,又因与当地土著居民的融合程度不同,加上地区间交通不便、往来不多等原因,逐渐形成许多不能相互通话的方言区。连城、清流、大田等山区县,竟然没有本县通用的方言,甚至相邻的乡村不能进行语言交流。福建方言以纷繁复杂著称于世,在中国八大方言中,除了湘方言外,其它七大方言均有在福建的不同地区流行。

语言是文化的主要载体,地区的文化特色,往往在语言上得到体现。民俗也因不同的方言区而存在着差异。以民间信仰为例。临水夫人和五帝的信仰主要在以福州为中心的闽东方言区内流行,妈祖的信仰中心在兴化方言区,王爷、保生大帝的信仰主要流行于闽南方言区,扣冰古佛信仰主要流行于闽北方言区,定光古佛信仰主要流行于闽客方言区,等等。

在同一方言区内,不同府、县的民间信仰又有所差异。以闽南方言区为例:保生大帝、开漳圣王陈元光及其部将辅顺将军马仁、辅胜将军李伯瑶、辅义将军倪圣芳、辅仁将军沈毅的宫庙在漳州府属各县较多,广泽尊王信仰以泉州、南安最盛,清水祖师在安溪、永春、德化影响较大,青山公在惠安县拥有最多的信徒。其它方言区的情况也大致如此,各府、州、县都有自己的保护神。

在同一县内,每个铺、境、村落都奉祀一个或若干个特定的神灵作为保护神,旧称境主、福主、土主、社神等。以泉州为例,旧时泉州城分为36铺94境,铺有铺主,境有境神,共有大小神庙130多座,奉祀着100多尊神灵。境主神的神庙由居住在该境的百姓捐资合建,各种宗教活动也由该境的百姓参加,抬神出游一般不能越出本境地界。

(四)可塑性

民俗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和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其一般的内容与形式,对绝大多数社会成员来说,具有无形的约束力,即所谓“约定俗成”。但在具体的民俗活动中,在操作上并非整齐划一的,有着一定的可塑性,一般可繁可简,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与可能进行取舍选择。福建民俗繁简程度的差别相当大,一般说来,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各种仪礼比经济不发达的地区繁缛,达官贵人、富豪之家比贫穷之家讲究排场。以婚丧喜庆为例:自唐至清,“六礼”作为基本的婚姻礼俗普遍为百姓所接受,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差别很大,达官贵人、富豪之家严格遵循“六礼”,仪礼繁琐。而平民百姓则不那么严格,往往将纳***和问名合而为一,将纳征和请期合而为一,同时简化迎亲礼节。贫穷之家的婚礼则更加简化,甚至在除夕之夜草草合房者也大有人在。又如福建绝大多数地方盛行厚葬之俗,闽南地区更甚,俚语有“生在苏杭,死在闽南”之说。但闽南地区的不同市县,或同一市县的不同乡村、同一乡村的不同人家,丧葬礼俗的繁简程度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又如寿诞,富贵之家除了大摆宴席,祝寿请客外,还要演戏助兴。而寻常百姓之家无力大操大办,贫穷之家更不敢奢望举行寿诞之礼,能煮碗寿面招待客人就算不错了,不少人甚至终生没做过一次寿诞。类似的情况在福建的民俗中普

莆田话的方言研究

莆田十大风味小吃

巧手腌制黑白砚

莆田沿海,盛产名贵的黑蚬和白蚬。蚬是一种小巧的蛤类海产,栖息于浅海和滩涂中。蚬个子虽小,但肉丰味美,经多道工序腌制之后,其味更佳。存放愈久,漂洗干净后,先用食盐粗腌三五天,保其品质。食用之前,先把精腌的蚬子用清水漂去过多的盐分,再用上好的酱油、糖、米酒、少许老醋重新腌制几日,就可以食用了。

清香焦黄小煎包

莆田小煎包以其皮薄馅美、多滋多味而出名。馅料用瘦肉丁、虾仁米、香菇末、萝卜丝、葱花碎揉合而成,先用煎好的鸡蛋薄片包裹核桃一般大的馅心,再用经过发酵的面粉为皮,捏出菊花瓣形状的封口,然后放入平锅里炽热的花生油上煎约10分钟。出锅时,小煎包略呈焦**,冒着吱吱热气,飘出阵阵清香,使人食欲大增。

小煎包制作的历史较长。早在20世纪20年代,莆田城内游毓良开办的“双兴煎包店”十分有名。所制的煎包供不应求。如今,这种煎包店非常普遍,几乎各个闹市都有。

形色俱佳荔枝肉

莆田因盛产荔枝而别名“荔城”。莆田的风味小吃中的荔枝肉,则是把猪瘦肉切成荔枝大小,表皮用刀刻出功壳状,经油炸之后,形似荔枝。再把荔枝肉混入备好的多味卤料中煮至入味,装盘时把鲜荔枝作为装饰围边,送上餐桌,会让人分不清是荔枝还是荔枝肉在诱你垂涎三尺。

特别是在夏令时节,熟透的荔枝皮色鲜艳,味道芬芳,佐以名师巧制的荔枝肉,一素一荤,浑然天成。这时如得闲暇,邀三五个好朋友,寻一个幽静处,点一盘荔枝肉,品酒尝菜,体味人生,该是多么惬意!

金黄鸡卷香诱人

鸡卷是莆田民间的一种传统小吃,也常用于宴席之上。

其特点是色泽金黄,酥脆鲜香,甜中带咸,清爽可口。

鸡卷是用猪网油包裹猪肉、香菇、虾肉、荸荠等多种配料合成的馅物,制成条状,经油炸而成。外表如鸡皮之状,形似鸡腿,因而得名。用猪网油作皮料,又薄又韧,油炸后酥浓香浓。馅物加上山珍海味,还有又脆又甜的荸荠,食之不腻,百尝不厌。

鸡卷可称得上是一种方便熟食,便于携带,便于贮藏。如果是郊外春游,或是登山赏景,随带一袋鸡卷,数瓶啤酒,休憩时席地而坐,细细品尝,不亦快哉!

敬祭妈祖九层粿

九层粿,是由九层不同颜色的米浆合成的一种地方小吃。它以米和糯米为料,磨成米浆,分成九个等量。每一等量加入适量的白糖及其食用色素(第一层为红色,第二层为淡黄,第三层为原白色,直至反复至九层)。因此粿共九层,故名之九层粿。其制是纱布垫蒸笼之底,上第一层料,待半熟之后,再上第二层,直至第九层为止。蒸熟之后凉开,切成菱形,不但外观奇特雅气,且口感滋润细腻,吃来松脆,淡甜,最宜小孩与老人,为莆地特有之小吃。

大概是制作的难度较大,所以时至今天,此种小吃并未成为商品投放市场,因而吃的人不多,知道它的来龙去脉的人则更少。地方风俗,此种九层粿特制于重阳节。而重阳节是我国自汉至今的一个重要的节日。这个节日的主要风内涵有二:一、是避难风俗;二、是升天成仙之俗。所谓避能,意在九月九日有灾难,世人须上山才可免。此故事见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一书:“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之曰;‘九月九日,汝家当有灾厄,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消。’景如言,举家登山,夕还家,见鸡狗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见之曰:‘代之矣。’”

这段记载,若用我们现在人的理解分析,农历九月九日,正是时令大转变(阳消阴长)的时刻,容易造成气候反常,如果这时体弱多病的人,不及时避开这个时刻,那就容易得到瘟疫之类的疾病。所以,提倡人们要到户外,特别是山上,吸收亲鲜空气。这就是为什么重阳节要登山的原因。

所谓升天成仙,是出于两个九重阳的大吉日。因为这种重复,一年只有一次。而“九”在古先民观念中,是个神秘的数。东汉王逸《楚九辩》注云:“九者,九为阳数,其日与月并应,故号曰重阳。”这说明九月九日是个非常难得的吉日。认为这一天清气上扬,浊气下沉,地势越高,清气聚集越多,人就可以乘清气而升天。

民间传说:太上老君生于九月九日(《岁时杂记》),而我国的各族始祖黄帝,也在九月九日登遐升天。无独有偶,莆地之湄洲妈祖,也是这一天升天。(《妈祖显圣录》)载:“太宗雍熙四年丁亥,天后年二十八,秋九月八日,后对家人说:‘我爱清静,尘世所不乐居,明天(九日)是重阳日,我有登高的意愿,预告别期。家人却以为重九登高是例行的事,而不知道她是将仙去的。翌晨……后白日飞升走了。’”

基于上述两大原因,莆地民众制作九层粿,一应重阳之数讨个吉利,二则敬祭妈祖升天,三则做为登高小吃,借此求得合家平安。所以九层粿的制作虽属简单,然其含义深远。

翡翠白玉焖豆腐

焖豆腐是莆田民间流行的一种传统菜肴,以清淡素雅、别有风味见长,更是老年人保健食疗的一道名菜。

此菜主料用鲜豆腐,含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具有补中益气、和胃清肺、生津化痰的功用,加上香菇、虾仁、肉丝等辅料和葱花、姜末等多种调料,用旺火煮沸后转文火焖煮20分钟,待到豆腐泥呈蜂窝状时,撒上一把芹菜末,即可出锅上盘。其特点是,色泽如翡翠白玉、质地柔软,润滑爽口,味道清纯,多吃不腻。

这道源于民间的家常菜因备受推崇,早已登上大雅之堂。在莆田各个酒家,都有这一道特色菜肴,以备游客选点。

葱饼出炉十里香

葱饼出叫“油饼”,是莆田城乡盛行的一种风味小吃。其制法十分简单:用大米掺上熟地瓜磨成浆状,下葱花拌匀;把浆装上小铁勺内,放入油锅中炸至双面鼓起,呈金**捞起即成。共特点是质地柔软味道醇香。在乡下,最常见专卖葱饼的担子,那刚出锅的葱饼香气四逸,无须吆卖,孩子们都会寻香而至,团团围着买葱饼吃。

由于葱饼流行广了,在各地又衍生出许多品种来。在山区,往往会在葱饼里加上白萝卜丝为馅,叫菜头饼;有时则加上几粒花生米做点缀。在平原和沿海,葱饼上会添加几条小虾或几个海蛎。别称为“虾饼”,那又是一种海鲜味很浓的小吃了。

温汤羊肉味鲜美

鱼、羊,鲜也。古人在造字的时候就把羊的美味特征生动地表达出来。莆仙风味小吃中的温汤羊肉,更以独特的烹制方法,赢得美食家们的赞誉。

据说,明代中期,仙游城郊的龙华里有一户以宰羊为生的人家。那一天,他刚刚宰好一只硕大的山羊,准备上市叫卖,忽传倭寇来犯的消息。他来不及多想,急急忙忙把那只羊放进一个盛着沸汤的木桶里,用锅盖捂上,放些稻草伪装,全家就逃难出门了。第二天,倭寇退兵了,他和家人从山中回家,饿得不行,突然想想木桶里还有一只肥羊呢。于是,把羊捞出,用刀切开,居然成了熟食,全家用来充饥,感到这种羊肉味道美极了,不带一点腥味。从此以后,他就如法炮制,做出温汤羊肉,上市叫卖,饮誉四方。

温汤羊肉的制法是选择上好的山羊,放血宰杀,脱尽毛,卸内脏,把整羊放入锅中,用沸汤淋烫几遍,迅速放入木桶中,再冲入适量开水,淹没全羊,盖上桶盖,待次日取出,按羊脖肉、羊脊肉、羊腿肉、羊杂肉四类分别切开。食用前,用锋利的薄刃把羊肉切成薄薄的细片,装盘上桌,佐以姜末、蒜片、老醋、酱油,味道特好,百吃不厌。外地的游客来莆田时,都想品尝到这种佳肴,才算不虚此行呢。

脍炙人口红毛藻

红毛藻是产于莆田湄洲、南日岛一带海域的海藻,颜色褐红,细如毛发,含有丰富的钙质和各种维生素。因其质地细绵柔嫩,口味极好,遂成为莆田风味小吃中的一种上品红毛藻的生长对环境条件要求很高,适宜在风平浪静、水温适中、没有污染的海湾水域里繁殖,所以产量不高,就像高原上的发菜一样奇贵。

红毛藻经***集加工后,分干品和湿品。干品是经晾晒过的,可以长久贮存。湿品一般用食盐腌渍,装在陶瓷或玻璃器具中。食用前,干品一般要经过水煮复原,加上各种调料才好。湿品则要用水淋烫一遍,洗去盐渍才行。红毛藻食用时应加上麻油或熟花生油为佳,动物油脂的腥味则会影响其品质。

红毛藻的特别味道是其他食品无法替代的。凡品尝过的人才会深有体会,没齿不忘。

套串小肠金钱片

在莆仙风味小吃的品种中,套串小肠金钱片久负盛名。猪小肠原是一种很不起眼的东西,经过巧手加工,精心烹调,外行人根本无法辨认出那是什么制作的,只会啧啧称赞这道小吃味道的特别和形状的奇特。盘中被切成金钱似的薄片财政厅几道层次均匀分明。入口尝试,肉质感很强,又脆又嫩,香喷喷的。主人如果不作介绍,任你怎么猜测也不会想到这就是猪小肠。

所谓的套串小肠,就是把一副长长的猪肠翻出反面,用淀粉加盐揉洗干净,再用竹筷顶住小肠的前端,经一次次反复宰展,套成一个银圆大小的实心圆环。这种加工好的套串小肠放入锅中,用文火炖熟,捞出置于洁净的大盘里,待食用前切成小金钱一般的细片,装了花样,就可以上桌了,。在莆仙民间,一般的熟食店里都有卖这道菜,是下饭或佐菜的佳肴。

为什么莆田酒席上菜要那么慢?

(补:莆仙方言有很多入声,保留很多古汉语的词汇及发音。受宋代白话影响比较大。)

莆仙话古香古色,莆仙话的一些词汇和发音如下(本人水平有限,请有能力的人补充!)改编:我是个纯正的莆田人,下面有不准的我会更改。

莆仙话是很有趣的,会把一个词倒过来念,其实也不奇怪,这些都是古白话,如下

公鸡——鸡(ke)公(k?); 母鸡——鸡(ke)母(ou)(仙游:鸡母——ke βo);客人——人(侬)(na?)客(kha)(仙游:nan ?au) 等等

以下用国际音标标识

(声调1至7分别是阴平、阳平、上声、阴去、阳去、阴入、阳入)

食,意思是“吃”,读 ?ia2。但是城里人的口语中会将其入声变成?iah2。另外莆田江口、山里以及秀屿区东部地区常常读成?ie2。

吼,意思是“哭” ,hau3,仙游发音为ha?3。

厝,房子之意,读 ts?u4。(引申义有家的意思)。

箸,筷子之意,读ty5(莆田);仙游枫亭一带为:骹箸,读k?2 li3(仙游其余地方依然是“箸”,ty5)。

册,书籍之意,读?ah6。

鼎,煮饭用的锅,读tie3(莆田),ti?3(仙游)。

铺,床铺之意,也可以是动词“铺设”,读p?u1(莆仙一样)

也是兴化传统的里程单位,大约合今天的五公里(十里),读p?u4,上述的去声。

侬,坏人之意,读kai2 nang2(莆田),kai2 nan2(仙游)。

欢喜,高兴之意,读hua2 i3(莆田),hu? i(仙游)

困,睡觉之意,城里人读k?eng4。但是沿海有人读k?ong4。仙游是k?uon4。

另外,午睡则是“歇昼”,读h?1lau4。小睡则是t?ing3。

齿,1)牙齿,读k?i3(莆田)。而莆仙话当中“牙”不指牙齿;

2)喙齿,发音?ui i3,仙游说“牙齿”为“喙齿”。

嘻,笑,读hi2,而“笑”字读ts?ieu4。

汝,第二人称,读ty3。

我,第一人称,读kuo3。早期可能是读kua3,但是三个人称的读音都出现了入声化。仙游以及忠门镇南部一些地方也说亻贡,读k?3。

伊, 第三人称,读i3或者i1。

我辈,第一人称复数,读kuoh1 muei4。也有读kum1 muei4;

仙游说第一人称复数我们为“k?3”。

汝辈,第二人称复数,读tyh1 muei4;

仙游说第二人称复数你们为“ty?n3”。

伊辈,第三人称复数,读ih1 muei4。也有说成oem1 muei4;

仙游说第三人称复数他们为“y?n3”。

索,绳子,仙游或者莆仙交界读?er5,而莆田大部分都读?o5。

洗,?e3。

面,脸之意,读ming4。而在正体字当中有加“麦”字旁的则是ming5,面食。

卵,n?5,仙游发音为n?5。但是周边许多地方也读ne5。

衫,?1(1),衣服。

冲狂,ts?eng2 korng2,ts?y?n k?n,生气。也有说成“生火(?a2 huei3)”,“受气”(?iu k?i)。

天光,天亮,读t?ing1 kung1。

先生,教师、***先生、医生都可以如此称呼,读?n2 na1。

学堂,学校,读hah2 torng2

食糜,吃饭,读?ia2 ma2。此词和吃晚饭同音,但是吃晚饭写成“食暝”。

食饭,吃早饭,读?ia4 muei5。

食昼,吃午饭,读?ia1lau4。

去厝,回家,读k?oeh1 lou4。仙游话中该词发音较大差异:k?y ou3,亦或有人为k?y lou3。

读书,读t?ah2 tsy1。但是南日岛说成t?at2 tu1。仙游话则有说“读册”,读t?at4 ts?ah6(有吗?)。

甚物,读?ε?2 muei1,莆田人疑问“什么”,但是仙游话极少这样说,而且形式较多,有“hu?1”、“hu?4 n?6”、“hu?4 nieu”(说明:单个字的什么“hu?1”后面可以用于接续词,其余的双字的什么不能这样使用,“hu?1”这里且写为“佪”,比如可以说“佪物乇”(什么东西),但是不能说“佪乇物乇”,“hu?1”本字不明,但“n?6”写成乇)

这里列举一个句子:普通话:“我要去吃饭。”莆仙话:“我卜去食糜。(kuo3 pεh kih4 ?ia2ma2)(表示去做某事的“去”发音不再是去原型的“khy”发音)

勿+会紧,不要紧,读p?2 ing3。

白紧/罢紧,不要紧,读“pa in”。

蜀,莆仙话的“一”,是种比较古老的表达方式,读?εh2。当然莆仙话当中也有“一”的使用,读“ih5”。

北京,pah1 king1。

莆田,p?ou2l?ng2或者p?ou2 ?ng2。

福州,horh1 tsiu1。

开水,k?ai2 lui3。有时候也说“沸水”(pui1 lui3)、“滚水”(kung3 nui3)

草猴,螳螂,读ts?au2 kau2。

目珠,也写成目睭,眼睛。读mah2 tsiu1。

勿+使,nai5,不必。

知,tsai1,知道。也有表达成”知晓(tsai2 hieu4或者tsai2 hiu4)、也有埭头平海镇读,tsai2 lou4 “。

勿+知,nai1 ,未知。也表达成”毋知(ng2 nai1)”、“勿+知向(nai2 hieu4或者nai2 hi?4)”。同上有读,nai1 lou4。

日头,太阳,读ti2 tau2或者lih2 t?au2、li2 au2(仙游)

米,pi3。界外地区不产米,稻米缺乏,所以如果在三餐中有吃米饭会特别说成“食米(?ia2 pi3)“。

阿公,称祖父和外祖父都可以,读a5 korng1。

阿妈,或写成”阿嬷“,称外祖母或祖母都可以,读a2 ma3。

神经病,?ing2 nging2 ma5。

仙游,莆田人说?in2 niu2,仙游人说?n2 niu2或?n2 iu2。

(注:发音中的s在莆田话中发成 ? 。) 在莆仙方言中有一个比较独特的发音,在国际音标中是国际音标中的清齿龈边擦音 ? 。清齿龈边擦音是辅音的一种,在国际音标中表示该音的符号是 ?,X-SAMPA符号则是K。

该音主要见于美洲原住民语言。威尔士语是欧洲诸语中有这个音的一种语言,并因此而知名。在威尔士语,这个音以“LL”这个字母来表示。在中国的苗语、壮语、临高语、黎语、粤语四邑方言和闽语莆仙语、海南话也有这个音。另在魔戒作者托尔金发明的精灵语辛达林与昆雅中也有出现,在两种语言中分别以lh和hl表示此音。

普通话中发s和sh的音在莆田话中念做 ? 。

清齿龈边擦音有如下特征:

发音方法是摩擦,表示要让气流通过位于发音部位的狭窄通道,发生湍流。

发音部位是齿龈,即以舌尖或者舌尖后的扁平面(舌叶)抵住上齿龈脊发音。

发声类型是清音,意味着发音时声带不颤动。

本辅音是口腔辅音(口音),表示发音时空气从只从口里流出。

本辅音是边辅音,气流从舌两侧流过,不从中部流过。

气流特点是从肺部直接流出,而不是从口腔或喉门流出。 惯用语是一种结构比较稳定,比喻性较强的短语,莆田话中的惯用语主要有三字格和四字格两类,三字格的多含贬义,结构以述宾式为主,四字格的结构和含义略似成语。以下分别例举:

1.三字格的

如,食三戈,又作食三先[谓占小便宜]。

食大担{犹挑大梁]

落大铺[犹高枕无忧]

搭大船[吃大锅饭]

拗手骨[不给面子]

掺清水[犹泼冷水]

拍嘴花[有口无心]

无味道[无人理睬]

以上为述宾式,也有非述宾式的,如:

三月时[立场或主意不坚定如三月天气变幻无常]

鱼炒虾[喻混乱]

目光浅[小心眼]

肺花开[开心,心情好]

2.四字格的数量较多,如:

三岁两秋[年龄幼小]

厝边隔壁[左邻右舍]

孤面独相[性格孤僻]

大腔小气[言语大方,行动小气]

单丁孤姓[小户人家]

日曝雨沃[风吹雨打]

起早冥暗[早晚时侯]

张形做状[虚张声势]

拉红泄白[胡说八道]

困久梦长[夜长梦多]

嘴歪目蹑[狡猾神态]

撑戈舞手[手舞足蹈]

牛筋马力[力气很大] ●有人救刘寿,没人救三娘

语出莆仙戏《华岳三娘》,此语比喻别人家有人去救(或帮助),却没有人来救(或帮助)自己。

●陈三磨镜

语出莆仙戏《陈三五娘》。陈三因爱慕五娘美色,便***扮磨镜匠到五娘府中磨镜,他故意把镜打破而赔不起,卖身为奴,这样可以天天见到五娘。此语类似“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即另有其他目的。

●益春留伞

语出莆仙戏《陈三五娘》中一段情节。益春为五娘的丫环,此语意为借物留人。

●伯喈一心挂双头

语出莆仙戏《蔡伯喈》。伯喈既思念旧人又爱恋新人,此语比喻某人对两方都怀有感情,依依不舍,挂念心头。此语也意同“一脚踩两船”。

●徐永年亲眼见过

语出莆仙戏传统剧目《高继祖》。徐永年是高继祖的老仆人,继祖一家被害,他都亲眼看见过。此言比喻某人对某件事发生的全过程都看得一清二楚,完全可作为证人。

●包龙图捉风

包龙图即包公、包拯,北宋大臣,任监察御史,知开封府时,为官廉洁,执法严峻,不畏权贵。传说一次往陈州放粮时,风吹掉了他的帽,便派差役去捉风,竟破了一个奇案。其实风是捉不住的,所以此言是比喻叫人去办的事(或找的人)是根本办不到(或找不到)的。

●封神榜,无人见

封神榜即古代***《封神演义》,所描写人物能呼风唤雨,上天遁地,玄而又玄,但这些神奇人物谁也没有见过。此言讽喻某人所言乃无稽之谈,不可相信。

●海瑞衙门

海瑞是明朝清官,曾被捕入狱和革职闲居。万历十三年(1585年)再起,先后任南京吏部右侍郎和南京右佥都御史,惩治***,提倡勤俭,一生为官清廉,***许多冤狱。他病死时家无长物,由同僚出资办丧。此言比喻某人正派,家徒四壁,也称为“清水衙门”。

●周坚替死,夏莲补缺

周坚与夏莲是莆仙戏传统剧目中的人物。此言比喻某人作了替罪羊,某人走了好运。

●程咬金三下斧。

程咬金,隋末从李密,任内军骠骑,密败,属王世充,后投唐,任秦王府左三统军,因功升泸州都督、左领军大将军,封宿国公,玄武门之变后,改封卢国公。古典***《隋唐演义》写程咬金所用兵器为八卦宣花斧,虽然力气过人,但招数只有三板。此言讽喻某人本领只有二三下,无法持久战。

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莆田四中第六届青年论坛会议复盘

莆田酒席上菜慢在于菜肴的做法和讲究礼仪

一般菜都是现做现上,海鲜讲究现做现吃,菜肴齐,最快也要两个小时左右

还有一点就是餐桌礼仪,一道菜上完,要等会再上,这样让客人有时间吃完,以前是那种八仙桌,桌面放不了几个菜的,再就是后面上的菜也会慢下来,让主宾有时间尽欢

上菜顺序,头道是焖豆腐或大***炖油豆腐,冷盘接下上,虾螺随其后

不可少的菜是,焖豆腐,鱼,卤面,海蛎汤,汤圆,甜汤,这里每道菜都有其寓意在里面

这几道是土生土长的莆田菜哦

欢迎来品尝

莆田的酒席上菜和福建的其他地方是不一样的。例如,福州的长乐区,这个地方的婚宴酒席都是一桌子菜瞬间全上,然而,莆田却一直都有着自己的上菜逻辑。

莆田的婚宴上菜流程大致如下:

莆田的婚宴,通常是冷盘开场后,第一道菜就端上著名的焖豆腐、然后就是鸡、鸭、鱼肉、海鲜等,一盘接着一盘……

上半场菜上得差不多的时候,新郎就会带着新娘给大伙儿分烟分糖果,这也算是带着媳妇向众位介绍的意思。

(资料图)

接着,就是端上用红菇、海蛎、蛏干等食材做的卤面,讲真,这道菜内涵太丰富了,什么东西都有,一吃估计就饱了……这时,便会有宾客提前散去,小朋友也下桌去要糖吃,还有些男子则开始走动拼酒,所以这时许多桌总会出现空桌,但是!对于莆田人来说, 美食 他们也会照样端上桌的。

莆田人除了酒席上菜慢之外,他们的上菜流程也是很有讲究的。像是过去,端菜的木盘还要从邻居各家借来(寓意集福)。端菜的人,一般也都默认为是单身的青年(老辈的说法是能够得到福气,来年就轮到自己娶媳妇)。另外,上菜时,一般由有经验的人带头,其余的人要记住自己端的位置。这个带头的人所上菜的位置,一般都是重要的长辈那桌,当然,这个座位怎么坐也是有讲究的,去赴宴的你们可千万别坐错了哦~

本文综合网友大饼、去驴行等(海峡网 黄小群)

不懂不要乱讲,莆田酒席慢的原因是因为酒席的每一道菜都是现做现上的,一般家庭的宴席基本上40-50桌,每做一道菜基本要20分钟,其中穿插一些凉拌菜和蒸菜才能保持大概一道菜10分钟间隔,最重要的是,有时候主人家会特地吩咐厨师上菜慢一点,因为!!!要每桌敬酒,菜太快的话几十桌还没有走完酒席就办完了,那就失礼了

中国是礼仪之邦,五千年文明史,现在好多礼仪都简化或直接省略了,莆田酒席上菜慢,就是因为各种礼仪都要走一遍,莆田自古是礼仪之邦,酒席上有好多流程与规矩,一桌一般是8个人,内厅或楼上一般是贵客的,能喝酒的尽量走到一桌!

要知道为什么莆田农村的流水席,上菜那么慢,我们要先来看看,他们酒席吃的都是什么菜?

上图是莆田农村的喜事上,所要上的16道菜, 我们看一下这16道菜中,只有两道菜是可以提前准备好的,一个是五彩大拼盘,这是卤肉和素菜的相搭配,还有一道菜是岭南水果拼

这两样菜,是可以在酒席没有开始前,就可以准备好的。也只有这两道菜,提前准备好,是不会影响口感的。 但是其他的菜,比如清蒸鱼,这是需要现蒸味道才正,如果蒸的太早,放的时间长了是会失味的。

炖汤类的虽然可以小火慢熬,不过莆田农村的酒席,是真正的流水席,你不可能一下子就把所有的汤品全上齐。 莆田农村酒席是会为宾客考虑的,上菜是循序渐进,比如上了一菜农家焖豆腐,大家吃了有点干,下一道菜,就会上冰糖金翅燕,给宾客润一下喉。

反观其他农村地区的酒席,像是北方的八大碗,一个蒸笼就会蒸好所有的菜

就算不是八大碗的地方,他们那边的冷菜也比较多,还有些地方会上油条,这些菜都可以事先准备好。广东那边虽然也有些,是需要现蒸、现炒的,不过当地也有不少像烧鹅、白切鸡这类,也可以提前准备好的菜品。 最重要的是他们也是会把很多菜,一下就上齐,不是真正传统上的流水席。

如果酒席要上油条、冷菜这类的,上菜的速度自然也就快多了

综上所述,莆田是个较为独特的存在,独特在方言的唯一性,也独特在农村的流水席上。这个流水席是真正的流水席,而不是像其他农村地区,酒席还没开始就把大多数的菜品就准备好了,等酒席一开桌,桌上就摆满了各道菜。 现在莆田城市的酒席,也向其他地方在靠拢,只有莆田农村,还保持着传统的流水席。莆田农村的酒席,是真正的流水席,会为宾客着想,考虑每一菜上的顺序,多数的菜都要求是现炒现上,因此上的菜速度,自然也就会慢了不少。 并且莆田的宗族观念是很强的,大家在酒席上更注重的是交流,而不是在那吃喝,主人家也就会放慢上菜的步伐。 至于有人讲,人跑了这桌菜就不上了,留给主人自己吃,这说法是错误的。哪怕是小孩子的桌,全跑了,你菜也得要上,就是防止万一别人跑回来,桌子上却没有菜,如果出现这种局面,就是给主人家打脸。 莆田农村酒席,多数份子钱都不会去收,是不会在乎那几盘菜浪不浪费的。

莆田的酒席上菜快慢主要是主人让客人多吃饱还有是客人多呆一会指在家中办酒席的,传统中酒席是8个人一桌,土厨安排菜近20道菜,菜多量少,生怕吃不饱,通常是吃2.5小时才上完。现在呢乡下酒席流行酒店式10个人菜量16道菜足够了,量多味好在而不会觉得吃不饱,时间也从2.5小时缩小到1.40小时大大减少吃酒席时间。乡下酒席要大改革 !这是本地厨师团队《蔡明忠酒宴》承办过一些乡下酒席望***纳!觉得好不好留个言

嫌慢怎么不主动滚

因为桌上有时有小朋友,也是因为要雨露均沾,主人也想大家高兴,更是因为食物好吃新鲜才有面子的。比如有些荤菜要吃热的,放久了冷的就不好吃了。

莆田人说莆田事!

题主说莆田酒席上菜慢,这的确是莆田的一种风俗习惯,每逢办喜事的时候一般会在家里宴请亲朋好友,人数比较多的时候,会请个主厨师傅来掌勺。佐料和配菜会提前准备好,一些硬菜会提前做,其余的在酒席快开始的时候才开始做,现做现上,每道菜会间隔一段时间上,一般是看每桌大部分人都放下筷子后,才上下一道菜。

(莆田卤面)

这样做的原因有三,一是这样现做的菜比较热乎,口感比较好,二是莆田人好客,一般认为拿热乎的食物招待客人比较合乎礼仪。三是想让宾客好好品尝菜肴,因为每上一个菜都会撤掉一个菜,所以不能催促客人饮食。

莆田焖豆腐

所以一般一场酒席下来都得两三个小时,也怪不得题主会觉得莆田的酒席上菜慢。

莆田酒席上菜上得快慢,与“莆田系”的手术刀快慢没有一毛钱关系!

莆田人的结婚、嫁女儿、做寿、满月酒、请戏麻等等,都免不了要请客吃酒。宴请宾客有条件的自己撑厨,一般都是请当地厨师***服务。不管是红事或白事,酒席上菜都是一道一道地上。除了各位老铁的精彩解答外,还有以下几个原因:

1. 冷盘太少,热菜较多,怕着急的客人烫嘴。

2. 菜类较多,一般都十多个菜,让客人的胃在荒芜一年后,集中在年未岁初大快朵颐。

3. 菜量丰满,菜品丰富,让客人有足够的时间细嚼慢咽。

4. 敬烟敬酒,活跃气氛,留出时间给久违的客人推心置腹,杯起杯落,一醉方显东家的热情。

5. 尊老爱幼,乡下人请客都会顾及老一辈的乡里乡亲,老人们动作较慢,也是考虑的范围。

6. 时间较长,寿宴和回门宴一般从中午12点左右到下午3点左右,婚宴一般从晚上7点半到10点左右。戏麻就很随意,因为要到戏台前捧场,用餐时间较短。

7. 上菜慢的主要原因是,让大家伙把每一道菜尽量消灭掉,不要有剩菜。浪费!

不足的欢迎继续补充。[作揖]

莆田人不认同自己是闽南人,莆田跟潮汕和闽南跟汕尾有什么不同?

昨天下午四点十四分开始,非常荣幸能作为莆田四中的一名青年教师来见证一场本校9位青年教师代表以演讲形式来为我们分享教学成长经验分享的文化盛宴,我对此感到无比激动。

? 主持人很快作了一番开此论坛的目的和安排后,我们语文组的吴静静老师就上台了。她是一名90后,我们发言代表中最年轻的一位老师,任教三年,却也当了三年的班主任。我听过她讲的一堂生动的公开课,至今难以忘怀。然而从她的发言中却没有年轻人狂傲的特点,言语中充满了谦逊和对成长的渴望。她提到自己应该在自我勤奋和团队的帮助下成长并作了新学年的发展***。最后强调要做教学上的有心人,应及时反思、总结。静静,让我们一起加油

? 下一个款款上台的是数学组代表林琴老师,她也是最让我惊喜的一位老师。她携带着数学老师的标签,言语中却裹陜着富有诗书气自华的文学韵味。一个主题“我在四中挺好的”引出了三个内容:团队带来的力量,信任带来的力量和成长带来的力量。三个内容,图文并茂,有故事,有感言,有名言,由简略到详细谈到了她对教育的看法:在走远的时候,不凡多阅读,不要忘了重拾教育的初心,也不要忘了找回最真实的自己。

接着上台的时英语组代表林爱珍老师,一开场为我们呢亮出了她的主题《严父般教学子,慈母般爱学习》,她的演讲我觉得最接地气。框架十分清晰,分别用两个自己教育学生的案例来表明不严不足以镇住学生,不慈不足以引导学生,应刚柔并济。我从中体会到林老师在教育学生过程中能做到始终保持家校联系,从而做到了解学生情况的基础上对症下药,从而让她的严和慈都卓有成效。向林老师学习。

第四个上台的是一位年轻的男老师陈文耿,给你一种万红之中出现一点绿的眼前一亮的感觉。文耿老师为我们指明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三条道路:教研活动\学生的成长\教师自我成长。在演讲中他提到的不管是活动还是解题还是开课、写论文,都让我看到了一个年轻老师在教学海洋中孜孜不倦、探索未知的身影。祝福文耿老师能在成长阶梯上步步高升,成为四中教师队伍中的一面旗帜。

第五个上台的是化学组代表曾玉云老师,她给我们带来的主题是《将心比心,感恩有你》。说实在,我非常喜欢感恩这个话题,也相信懂得感恩的人有福报。我一边听玉云老师不紧不慢的柔和的声音,一边这样想。她按照时间顺序,为我们讲诉了自己从一个新老师到成长为一个代表学校到二中开课的优秀老师,最后总结说当四中的老师也挺好的。她的语言那样温柔,笑容里充满感恩,可在现场听的我却尝到了些许苦涩的味道。大中午的自愿给学生补课,当班主任兼备课组长等等,看似轻描淡写,却让我倍感沉重。我知道这样有情怀、有爱心、有感恩之心还兼具重任,却付出永远多于收入的老师,在四中不在少数。我在心里向他们致敬,并默默以他们为榜样。

第六个为我们分享的又是一个年轻的老师潘蕾,言谈举止之中感受她青春的活力,现场不时传来被她的幽默逗乐的笑声。她说用爱耕耘用心成长。表达了自己在成长路上得到帮助的感恩之情,也大方分享了自己积累经验的方法,最后无比详细地无情解剖自己的不足。她是发言中唯一一个外地老师,听不懂也不会说我们莆田话,也带有一点自己的方言口音。她说她对遇到讲莆田话的家长很无奈。在那一刻,很想抱抱她,一个姑娘家背井离乡来到这里,本身就要忍受各种孤独无助,此刻又面临语言障碍,真真有一种被异类的感觉。希望潘蕾老师永住莆田,期待你的下一场精彩分享。

第七个上台的是政治组代表余雪琴老师,她在演讲中提到了她的榜样人物陈果老师,因为羡慕陈果老师,有了当老师的理想。学习陈果老师的备课态度,始终扎根在教学实践的路上,并对自己进行反思。她给出了三条很好的反思思路:我有什么、学生缺什么要什么、我能给什么。并给出了一个自己引导学生的好案例。让我们一起记住她的金句:不要随便打压学生,引领学生拥有正确的价值观。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一直在路上,共勉。

第八个上台的是历史组代表叶青老师,她是所有发言老师中最大方的老师,时不时会用眼神扫视台下,争取跟我们进行眼神交流。叶青老师从教九年,扛过了巨大的压力,她说她刚从初中上高中,接手的就是高二学生,顶着巨大压力大量备课、上课、听课。有时备课备到凌晨2、3点。原来一直觉得她过得挺潇洒,还有还有如此不为人知的辛酸的经历。后来提到了帮助她的老前辈,她抛开手稿,一个个点他们的名字,缓慢、珍重。不用多说感恩的话,我们已经感受到了。祝你好运,我们的美女老师。

最后一个上台的青年教师代表陈超老师。他也从教9年,也是从初中过渡到高中教学,言语中却显得老练许多。这是为什么?很快我们就知道了答案:从教9年有9年的班主任管理经验,对待教学对待学生总是***无限,即便事实上他自感精力不足,却本着一颗负责的心依然保持着。他参加过不少职业技能大赛,拿过省级大奖,获得骨干教师培训资格,并且依然走在不断自我蜕变的路上。9年的教学经历砺炼了他,不仅改善了他的脾气,也改善了他的管理方式,更难得的是他依然不忘初心,告诉我们要用心管理、用心感受、用心经验。这是我们教师的楷模,向他学习。

最后两位重量级人物作为点评老师出场,全场的心都为之聚焦在那三尺讲台上。只见先上台的是胡茂强副校长,他是一个深具情怀的领导,没有架子,却不怒而威,我们都十分敬重他。他说从9位优秀老师的发言中他有了三点收获:情怀、团队和成长。然后一一细数每个老师的名言警句,从中我可以感觉到胡校还是那样一如既往地关注老师们的一言一行,并点出他们的优点,加以二级反馈。听来作为不被表扬的我都觉得如沐春风。最后提出建树性的建议:多分享课堂教学的转变。感谢胡校的倾心赞誉和指引,你是我们老师的标杆。

最后郑校长出场,他首先用类比的手法为我们点明了教育的含义,告诉我们言传身教的重要性。并再次强调开展这次论坛的目的。我从中领会了郑校长的良苦用心,他不仅自己身体力行百忙之中抽空一学期听50节课给我们作了表率,还不忘用各种方式帮助我们更好地成长。在外人看来,四中在郑校长的七年带领下又崛起了,在管理学生和学生成绩上都得到突破。然而,只有我们知道,他在老师身上所下的功夫多深,他甚至还关注到老师的身体健康,策划了瑜伽课程的组织,让人感动。感谢郑校长不余遗力地对我们关怀备至,我们会铭记你的三点建议:珍惜你的职业,珍惜你的同事,珍惜你的学生。

论坛活动到这里已接近尾声,不知不觉已经过了两个小时。然而那些关乎成长的感恩的进步的话题却仍然缭绕于心。希望我们都能一起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教中学,在学中教,做一个终身学习的践行者,共勉!

莆田历史名人的故事

让莆田人承认自己是属于闽南人,就好比让上海人承认自己是江苏人,让福清人、长乐人承认自己是莆田人,一样让人觉得可笑。

一般只有潮汕、海南、广东粤西,等地方的人,他们祖上有些是来自莆田的,现在他们所讲的母语和闽南话相似,他们才会觉得莆田是属于闽南体系的。

而在福建的本省,个别闽南人乐于见到自己多了一个小弟,也开始刻意宣传、甚至偷换概念说莆田人是属于闽南人。

莆田人自古以来就不属于闽南地区

根据莆田县志所记载,在石器时代,莆田就有人类生活的痕迹,福建以前是属于百越中的闽越,到了封建时期秦始皇统一六国,福建被称为闽中郡。 闽中郡所属的范围,不单是现在福建全省,广东的潮汕、梅州,浙江的温州等地,在当时也是属于闽中郡。

从早期的闽中郡(福建)行政划分,也能解释,为什么现在广东潮汕、梅州、浙江温州等地,他们的族谱记载着祖先是从福建迁移过来的。秦统一六国后,只废除掉闽越王的王号,名义上建立了闽中郡,实际上并未派官吏,实施有效统治。

后来汉高祖上位后,恢复了之前的闽越国,把驺无诸(勾践的后裔)重新封为闽越王。

时间到了西晋,在西晋太康三年,将原建安郡,拆分为建安、晋安两郡。

到梁天监年间(502年~519年),又从晋安郡分出一个梁安郡,辖兴化、泉、漳等地。

兴化也就是莆田的别称,福建现在的八闽,也是后来的明朝洪武元年,将福建八路改为福州、建宁、延平、邵武、兴化、泉州、漳州、汀州八府。

虽然在封建时代,兴化也曾一度是挂在南安郡(今闽南的泉州)所辖下,但并不代表着,莆田就属于闽南。 如果你非要把封建时期的管辖说成莆田人就是闽南人,那你也可以说福建人,其实就是浙江人、江苏人,因为早期的闽越也曾划入扬州、浙江管辖的范围之下。

福建第一次人口有规模性的入迁、迁出,应该就是从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开始,到了西晋时期有次最大的中原人与闽人的交会,史称八姓入闽。

以及后来的唐、宋时期等等,不同时期都有中原人迁入福建生活,这些从中原入闽的人,他们所选择的目的地也是不一样的。

比如说我家族有记载,在唐末入闽的分为两类,一个是直接在闽北安家,另一个是在闽南安家。

这里的闽南并不是讲,莆田属于闽南人, 莆田是属于福建最早设县地之一 ,根据莆田县志及其他史书所记载:

南朝陈光大二年(568年)第一次为莆田置县,后来又废除了,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又置莆田县,又被废掉。

莆田与闽南一直是独立的存在,只有在不同时期,所属的管辖地被变来变去的。

最为重要的一点在于,语言上,莆田话与闽南话差别还是很大的,莆田人听不懂闽南话,闽南人也听不懂莆田话。

莆田人,跟潮汕和闽南跟汕尾有什么不同

莆田人与潮汕、闽南、汕尾都属于沿海地区,这几个地方相同之处在于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特别是久远时期的祖先信仰,在这几个地方都很重视,春节可以不回家,但清明节祭祖,却不能不回去。

这一点可以从这几个地方的农村,每个村都有宗祠就能看出来,宗祠供奉的并不是神明,而是自己的祖先,这是属于祖先的信仰。

除此之外,这几个地方的人,都是很勤劳、团结,特别能吃苦。

要说这几个地方的不同之处,应该是在于语系上的分别 ,潮汕的语系更接近闽南系,哪怕是祖上从莆田的语系迁移过去的,但莆田语系一直不是当地的主流,会被当地的闽南语系所同化。

但你要是觉得,潮汕这些地方,不会说莆田话,就表达莆田以前也是闽南语系,就大错特错了。

其实这种情况很正常,像是现在很多有方言的地方,他们的后代,长期生活在普通话的地方,他们都不会讲自己家乡的方言了。

但你能因为他们不会说自己家乡的方言,就认定,他们是外地人吗?并不是他们只是被大环境同化罢了,骨子里的基因,还是父母给的。

除了语言上的不同,饮食方面也有很大的不同 ,莆田的很多饮食都保留着中原人的特点,再根据当地的气候、食物进行改良成适合当地人吃的食品。

比如中原地区的河南水煎包,在莆田叫煎包,莆田的煎包馅料更丰富,个头也更大。

河南人喜欢以面食为主食,莆田同样也有,莆田的卤面就是属于正餐,而把面食当成正餐,在南方很少会有。

中原人冬至有吃水饺的习俗,莆田吃的是汤圆,这个汤圆和水饺差不多,里面所包的都是肉馅的。

最后莆田一些农村,至今还保留着冬至扫墓的习俗,而不是在清明节扫墓。

结论:

莆田是属于闽中地区,自古以来就不属于闽南,闽南人与莆田人一样,他们的祖先,大多数都是从中原迁移过来的。

不能因为在某一个朝代,某一个时期,把莆田划到闽南系的泉州管辖之下,就认为莆田人属于闽南体系的。

莆田与闽南一样是属于百越中里的闽越,经过几次衣冠南渡之后,闽越与中原人同化,造成了莆田独特的方言体系。

现在莆田所居住的人,从他们族谱上都可以看出来,就是以前的古原人,而不是同为闽越的闽南人。

至于莆田与闽南、潮汕的关系,也只限于 历史 上几次衣冠南渡,家族的变迁,让他们族谱上有同一个祖先。

在早期的时候,整个福建都是属于江南所管辖的,闽浙一家亲的说法在民间很流行,而在广东除了广府人所占据的为主导,其他地方也有闽粤一家亲的说法。

其实不管是闽浙一家亲还是闽粤一家亲,都是 历史 上几次重大的人口,大变迁造成的。对于莆田与闽南来说,因为距离很近,这种变迁是相互的,比如莆田秀屿区居住着一些惠安迁过来的人,他们会讲闽南话也会讲莆田话,惠安也有莆田迁过去的,这种两个地方交界处人口相互迁移,代表不了什么。

莆田是闽中,自然不是闽南人。莆田和泉州(闽南)毗邻而居,古代也曾有过共同行政管理,人员来往密切(莆田有的先祖来自闽南,闽南也有先祖来自莆田),在文化习俗上肯定会互相往来,互相影响。潮汕人的先祖很多是从古代莆田移民过去(如李嘉诚的潮汕先祖就来自莆田,当然古代莆田人很多来自中原),潮汕的一些习俗也有跟莆田类似之处。人类会移居,文化会融合发展,没法说谁是正统原汁原味。

莆田人肯定不是闽南人,也不是福州人!就是这样的。语言上有些接近闽南语,莆仙戏都传多久下来了。古代的兴化府所在地仙游的游洋镇。所以很多仙游人都不会主动说自己是莆田人而只会说我是仙游人。而且建国后有段时间莆田地区辖区里有永泰,闽清,长乐,福清,闽侯,知道华为二号人物郑宝用吗?以前都说是莆田地区的。因为到1983年,行政区调整后长乐才划归福州。现在的福建地级市,基本上都是按方言划分。

在古代战争纷飞的年代,北方老百姓为了躲避战乱,纷纷向南方迁移,福建大多数人都是河南、陕西、山西一带迁移过来的,只是很多迁移到莆田的,住了一段时间后,又有很多继续向闽南、广东迁移,所以有很多潮汕族谱有记载是由莆田迁移过去的,或许是他们想念故乡的缘故吧。

我是潮阳人,先祖来自莆田县,我以前也认为莆田是闽南人,因为潮汕话被国家分为闽南语支系,还有地有漳潮之异、俗无漳潮之分的传言。后来有一段时间因工作关系在海南认识了来自莆田的老乡和海南本地人,他们的语言好多都能相通,因为海南祖籍好多也是莆田的。可能是潮汕比较接近闽南地区的关系,也可能是莆田老家后来因 历史 的原因语言有所改变。不管怎么说这几个地方的人在外都是最团结的,也是最拼搏的一群人。我觉得没有什么不同,我们先祖都是来自中原,我们是最纯真的***,我们都保留着中原最传统的文化。

宋末蒙军入闽,莆田卫顽强抵抗,导致遭到蒙军***,剩余莆田人大量迁徙到潮汕。莆田卫变成空城后,兴化军入驻,这个兴化军是北方兵和江浙的混合兵团。随着几百年融合,形成现在的莆田人(不含仙游)。所以莆田语言既不像闽南,也不像福州,但是福清曾经被管辖过一段时间,所以人口有所融合,有少部分语言接近。由于古代莆田县归晋江管辖,所以汕头潮州揭阳〔饶平除外〕语言接近泉府腔。饶平接近漳州腔。至于海陆丰更像是四百年前的漳州腔,这估计是跟南明族群迁徙有关。

从语系和人情风俗有很多相同,比喻我是潮汕人,我乡族薄就写明是六百年左右从莆田移民到潮汕建村的。

提问的人有毛病,九成九是神经病。

莆田市是闽中,说闽语系莆仙方言/兴化话。

古称兴化,有千年兴化史。有“海滨邹鲁、文献名邦”美称。

历史 上很多莆田官员奉旨外派到广东任职,定居在广东,成为当地姓氏创派一世祖。

大规模移民的就有三次。

两次抵抗少数民族保护汉室,牺牲巨大。一次为抗蒙保宋,莆田做抵抗蒙古兵最激烈的战场,有十几万老百姓被迫往粤东粤西迁移;二次是返清复明,被清朝狗皇帝截界,十几万老百姓再次被迫向粤东粤西迁移;

还有一次明朝后期,东南沿海倭乱,也有大批老百姓向粤东粤西迁移。

莆田潮汕渊源流长,兄弟关系、老宗亲关系。

古代莆田曾经是闽南一部分,后来被闽东福州渗透形成了现在的莆田文化,泉州要感谢莆田

莆田肯定不是闽南人,也不是福州人,前几年到潮州买陶瓷,老板说他祖籍福建莆田,闽南是福建省的,汕尾是广东省的,闽南跟仙尾有什么不同,应该是语言不同吧?

林披(公元733-802年) 字茂则、茂彦,号师道,唐高平太守林万宠之次子,莆田县人。

唐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明经擢第,为将乐令、迁漳州刺史、澧州(今湖南澧县)司马、康州(今广东德庆)刺史,贬临汀郡曹椽,改临江(今四川忠县)令。

后授临汀别驾知州事,汀俗尚鬼,作《无鬼论》以晓喻民众。

官终检校太子兼苏州(今江苏苏州市)别驾,赐紫金鱼袋、上柱国。

卒后赠睦(今浙江建德)刺史,林披有九子,皆官至州刺史,世号“九牧林家”。

林藻(生卒年不详) 系林披次子,字纬乾,小名遂奴,莆田县人。

唐贞元四年(公元788年)登明经第。

七年(公元791年)中进士,是闽举进士之第一人。

少有奇志,刻苦业文,读书于灵岩精舍。

初授容州(今广西北流)支使,迁殿中侍御史,内供奉岭南节度副使,终江陵府(今湖北江陵)使。

工诗书法,今传世有行书《深慰帖》(见《唐书艺文志》);其诗作收录于《全唐诗》中。

徐寅(生卒年不详) 字昭梦,莆田县(今城厢区人)。

唐乾宁元年(公元894年)举进士,梁开平元年(公元907年)再试进士,中第一名,为福建历史上第一个状元。

因梁太祖指其《人生几何赋》中“一皇五帝不死何归”句,要其改写,徐寅答“臣宁无官,赋不可改”,梁太祖怒削其名籍。

东归,闽王审知礼聘入幕,官秘书省正字。

后归莆(今城厢区)隐居。

有《徐正字集》,为清代《四库全书》所收录,诗亦收录于《全唐诗》中。

本寂(公元840-901年) 唐僧,佛都曹洞宗创始人之一。

俗姓黄,名崇精。

莆田县(今涵江区)人。

少时习儒学,19岁出家于福州灵石山,法名耽章。

25岁受具足戒。

唐咸通中(公元860-873年)至长安,从洞山良价学禅,得心印“曹山本寂禅师”。

著有《寒山子诗集注》。

《景德传灯录》有传。

黄滔(公元840-911年) 字文江。

莆田县(今城厢区)人。

唐乾宁二年(公元895年)登进士,官国子四门博士,因宦官乱政,愤然弃职回乡。

王审知主闽,奏授御史里行,充任威武军节度推官。

黄滔是晚唐著名诗人,《全唐诗》收录其诗作一百多首。

还曾辑唐代福建人诗作刊行《泉山秀句集》30卷,是第一部闽人诗歌总集,对保护福建文化起了一定作用。

他是莆田早期的文学家,人称“闽中文章初祖”,其著作《黄御史集》被收集于清代《四库全书》和《丛书集成》。

黄滔规劝王审知“为开门节度,不为闭门天子”,崇节俭,减赋役,与民休息;开港路,兴海上贸易;建学校,发展地方文化。

故闽境三十年免受兵祸,并以礼相待避乱来闽名士,使其安居福建,从事各项工作,其功绩为世人所传颂。

陈洪进(公元914-985年) 字济川,又字致先,仙游县人,出身军伍。

闽永隆三年(公元942年)升泉州马步行军都校,次年王延政归南唐,任清源(今福建泉州市)统军使,后升节度使。

宋建隆三年(公元962年)继留从效任泉州节度使,割据漳、泉二州地。

宋乾德二年(公元9年),赵匡胤授之平海军节度使,兼泉、漳二州观察使、检校太傅,赐“推诚顺化功臣”印。

宋开宝八年(公元***5年),宋太宗即位后,陈洪进审时度势,顺应历史潮流,于太平兴国三年(公元***8年)献漳、泉二州所辖14县归入宋朝版图,为国家统一作出积极贡献,被授为武宁节度使同平章事。

次年,随宋太宗收复太原,先后晋封为杞国公、岐国公。

病卒后,宋太宗御赠为中书令,谥“忠顺”追封为东海南康郡王。

林默(公元960-987年) 莆田县人,晋代晋安郡(今福建福州市)王林禄之十二世女录,唐闽中望族九牧林之后。

其父林惟悫,官都巡检,居湄洲屿(今福建莆田市湄洲岛)。

林默生于宋建隆元年庚申三月二十三日酉时。

出世至弥月,不闻啼声;因名曰“默”。

自幼聪颖,不类诸女;八岁从塾师训读,悉解文义;十岁始喜净几焚香,颂经礼佛。

自小即习水性,善驾舟、泅水,通晓气象与海道。

十六岁起,矢志不嫁,专为商人、渔民救险排难,被人称为“神姑”。

宋雍熙四年(公元987年)农历九月实九逝世。

不久,乡要在湄洲岛上立祠祀之,号“通贤灵女”,尊为“妈祖”或“娘妈”,并定每年三月二十三日为“妈祖”节。

由此日趋神化,被海上商人、渔民奉为“海上救护神”。

北宋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宋徽宗始特赐“顺济”庙额;南宋时多次被封为“夫人”、“妃”;元至元十八年(公元1281年)加封“天妃”。

明初郑和七下西洋,平安往返,曾奏建南京、太仓、长乐天妃行宫,立碑纪念;清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进封“天后”。

至今,海内外许多地方均有奉祀妈祖庙宇。

蔡襄(公元1012-1067年) 字君谟,号莆阳居士,仙游县人,北宋名臣,政治家、园艺学家。

宋天圣八年(公元1030年)登进士,时年19岁。

先后在宋朝中央 *** 担任过馆阁校勘、知谏院、直史馆、知制诰、龙图阁直学士、枢密院直学士、翰林学士、三司使、端明殿学士等职,并出任福建路(今福建福州市)转运使,知泉州、福州、开封(今河南开封市)和杭州府事。

卒赠礼部侍郎,谥“忠惠”。

蔡襄不识渊博,为官清廉,不徇私情,忠直敢言。

宋景佑三年(公元1036年),范仲淹等四臣因反对权相吕夷简而遭贬谪,蔡襄作《四贤一不肖》诗抨击此事,伸张正义,名声大震。

知谏院谠论直言,名列“庆历四谏”。

在地主任职时,同情人民疾苦,免除苛杂赋税,兴办学校禁止陋俗,兴修水利,绿化道路,多方造福于民。

宋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旱灾严重,奏减福州人民的丁口税。

出知泉州时,主持修建了中外闻名的洛阳桥(万安桥),便利了福建南北交通,促进了泉州内外贸易发展。

蔡襄在园艺科学也有建树,所撰《荔枝谱》和《茶录》等书,为茶、果栽培作出杰出贡献。

《荔枝谱》为现存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果树栽培学专著,近年已译成英、法等国文字流传。

蔡襄擅长书法,与苏轼、黄庭坚、米芾并称为宋代著名书法家,其书法楷行皆妙,尤以“飞白散草”为最。

书迹传世有碑刻《万安桥记》、《昼锦堂记》,墨迹有《谢赐御书诗》和书札诗稿等。

诗文清妙,造诣较深,有《蔡忠惠公文集》传世,内集诗歌370首,杂文584篇、奏议施展。

蔡京(公元1047-1126年) 字元长,仙游县人。

北宋熙宁三年(公元1070所)一弟蔡卞同榜进士,初任浙江钱塘县(今浙江杭州市)尉,舒州(今安徽潜山)推官。

以起居郎出使辽国,还为中书舍人。

曾一度积极支持和参与王安石变法。

宋元佑元年(公元1086年),司马光废止王安石新法,复差役制蔡京又积极追随司马光,如期完成。

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权户部尚书,助章 重行新法,复改差役制为雇役制徽宗即位,降蔡京为端明殿、龙图阁学士。

不久,又贬至杭州为任职。

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后,历任大名府(今河北大名东)知府、户部尚书、左丞、右仆射和太师等职,先后五度为相。

曾尽复新法,贬元佑诸臣为“奸党”,立党人碑;倡“丰亨豫大”之说,大兴土木,建造宫殿,铸造礼器,修理方泽,设立道观,力主修《大晟乐》、《宣和画谱》。

晚年误国,罪责在身。

靖康时,贬崇信军(今甘肃省东北部)节度副使,后被贬往岭南(今广东广州市),道死潭州(今湖南长沙)。

李富(公元1085-1162年) 字子诚,号澹轩。

莆田县(今涵江区)人。

宋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金兵连陷南京、临安(今浙江杭州市),李富捐家财募义兵三千人,携粮响,乘舟楫,北上抗敌,隶名将韩世忠部,致金兵败退。

宣抚使李纲荐其任殿前统制司干办公事官,以上书言收复失地为秦桧所扼,降承信郎,遂归乡。

致力于家乡公益事业,建石桥34座、凉亭座,筑海堤,垦埭田280多公亩,修军学,创梅峰书院并亲自讲学。

著有《春秋注解》、《澹轩集》传世。

郑樵(公元1104-1162年) 字渔仲。

学者习惯称之“溪西”先生、“夹祭”先生。

宋兴化县(今莆田县)人,南宋著名的历史学家。

十岁闭门读书,不应科举,刻苦学问,博览群书,三五年著书,十年搜访图籍,一生留下81部900多卷著作。

郑樵第一个创立了中国通史体系。

其历史巨著《通志》200卷、500多万字,集天下书为一书,与杜佑的《通典》、马端临的《文献通考》并称“三通”,后人评价极高。

《通志》、《尔雅注》、《夹祭遗稿》、《六经奥论》等皆收入《四库全书》。

陈俊卿(公元1113-1186年) 字应求,莆田县(今城厢区)人。

南宋大臣,官至宰辅。

宋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登进士,授泉州观察推官。

后调睦宗院教授,以校书郎召为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

敢于弹劾奸臣,主张抗金,反对议和。

孝宗即位,迁中书舍人,以本职充江淮(今江苏、安徽两省淮河以南及长江下游一带)宣抚判官兼代理建康府(今灌输省南京市)事。

隆兴元年(公元1163年),为礼部侍郎参赞督府军事。

乾道元年(公元1165年)入京,为吏部侍郎、同修国史。

又知建宁府(今福建省建瓯县)。

越年授吏部尚书,拜同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

乾道四年(公元1168年)入相,以选贤举能为已任。

淳熙二年(公元1175年),以观文殿大学士出知福州,起判建康府兼江东(今长江南岸地区)安抚使。

淳熙八年(公元1181年),上书告老,以少师、魏国公致仕。

卒前,手书示诸子勿祈恩泽,勿请谥树碑。

卒后,孝宗赠太师,谥正献。

朱熹亲自来莆吊唁,并书其行状。

林光朝(公元1114-1178年) 字谦之,号艾轩,莆田县人,宋隆兴元年(公元1163年)进士。

以名儒召对,迁国子祭酒,兼太子左谕德。

以朝散郎充分集英殿修撰知婺州(今浙江省金华市),提举江州(今江西九江市)太平兴国宫,官终工部侍郎,谥“文节”。

早年得理学名儒周敦颐濂洛学派真传,讲学于莆田东井、红泉、蒲弄等书堂,后世学者称其为“红泉学派”,尊为“南夫子”。

朱熹少时过莆田,尝听其讲学。

有《艾轩文集》收录于《四库全书》。

郑侨(公元1132-1202年) 字惠叔,号回溪,宋兴化县(今仙游县)人。

乾道五年(公元1169年)考中状元。

后历任签书镇南军节度使判官,转校书郎、著作佐郎、国史院编修、吏部司封、起居舍人、左庶子、兼权给事中,权礼部郎中兼侍讲,知建宁、建康、福州府。

宁宗即位,召为吏部尚书拜同知枢密院事,三年以资政殿大学士复知福州,移建康,拜观文殿学士。

晚年,因与韩 胄意见不合而受排挤,辞官回乡。

卒后赠太师、郇国公,谥“忠惠”。

陈谠(公元1135-1216年) 字正仲,仙游县人。

宋隆兴元年(公元1163年)进士,在瓯宁(今福建省建瓯县)、泉州等地任职,升右司郎中、殿中侍御史。

以直言触犯当朝宰相陈自强,调任太常少卿奉祠。

后起用为兵部侍郎,因上书不纳,遂乞外任,以集英殿修撰出知宁国府。

旋除敷文阁待制提举江州太平国宫。

宁宗嘉定初年(公元1208年),告老还乡,卒封清源郡(今福建泉州市)侯,赠通议大夫。

曾倡建仙游安利桥、石马桥、金凤桥等。

平生博览群书,诗文雅致,擅长书法,楷写尤为雄健有力。

陈文龙(公元1232-1277年) 字君贲、德刚,莆田县(今城厢区)人。

初名子龙,宋咸淳五年(公元1269年)中状元。

度宗易名文龙。

先后任秘书省正字、镇东(今吉林省西北部)军节度判官、崇政殿说书、监察御史、抚州(今江西抚州市西)知府、左司刺、侍御史、参知政事、兴化知军、冰广宣抚等职。

陈文龙是南宋末抗元将领。

曾上书弹劾奸相贾似道对元兵一味求和误国。

遭贾打击,愤而辞官。

元兵入闽攻陷福州后,元将派人劝降,遭严辞拒绝,并斩招降使,倾尽家财募兵,制“生为宋臣,死为宋鬼”二旗坚守兴化城。

初战退敌于囊山,因叛将开城降元被捕,诱降不屈,械送北上,一路绝食。

经杭州谒拜岳飞庙时,悲痛万分,气绝而死,葬于杭州西湖智果寺旁,被后人誉为福建的“岳飞”。

行朝诏赠太师,谥“忠肃”。

柯维骐(公元14***-1574年) 字奇纯,号希斋,莆田县(今城厢区)人。

明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进士,授南京户部主事,不赴任。

地方十八次荐其才可备著述,有旨授承德郎,即致仕,居家五十余年,致心于著述,四方从学者四百余人,教人以务实志、实功、实用之学。

著有《宋史》、《辽史》、《金史》等三史为一书,纠正其谬误、疏略,加以考订、补遗,国内外史学界均予以较高评价,日本尤其推重,曾翻刻传播,世称良史,此外,著有《续莆阳文献》24卷、《史记考要》10卷、诗文《艺馀集》、《河汾传》等。

林兆恩(公元1517-1598年) 字懋勋,号龙江,道号子谷子,世称“三教先生”,***尊为三下教主夏午尼氏道统中一三教度世大宗师。

莆田县(今城厢区)人。

三十岁时弃科举,专心研究宋儒和当时王阳明的“身心性命”之学,创儒、道、释“三教归一”学说。

著有《三教正宗统论》36卷,劝人为善,反对邪恶。

其学说影响至深且广,***几遍天下。

现国内外许多地方均有许多规模不一的“三教祠”。

而东岩山报恩寺前这“宗孔祠”则被世人称为“麟山祖祠”。

嘉靖年间,倭寇骚扰闽浙沿海,林兆恩呈《防倭管见》于官府,并倾家赈济难民,收埋尸骨二万二千余身,曾创“艮背法”(即今气功疗法),著有《九序图》一书,用以防病健身,救治当时兵灾后的流行瘟疫。

林润(公元1530-1569年) 字若雨,号念堂,莆田县(今城厢区)人。

明嘉靖三十五年(公元1556年)进士。

初任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知县,后授南京山东道御史。

林润任职期间,正色立朝,敢于严惩奸恶。

先后弹劾祭酒沈坤案、严世藩死党鄢懋卿五大罪状,章奏严嵩之子严世藩及罗龙文之大逆罪。

《明史》评严嵩父子之败,乃”发于邹应龙,成于林润”。

擢南京通政司参议,升佥都御史,巡抚苏松。

此时倭寇屠掠兴化城,林润特疏请朝廷发帑金赈恤,并免征赋税三年。

宋珏(公元1576-1632年) 字比玉。

自号荔支仙,又号浪道人。

莆田县(今城厢区)人。

肄业国子监,不久弃去,寄寓南京、苏州、杭州等地三十余年。

平生落魄,而疏财仗义,济急排难,无所避畏,为人所难能。

长于书法,章、行、草俱佳,规抚《夏承碑》甚苍古。

善画能诗,时称为三绝。

尢擅长山水画,《国朝画征录》称其“能脱尽画史习气,自是士人高致,其写松树尢秀绝。

”诗情画笔,倾倒名流,片纸只字,皆成珍宝,外国使才多以重金购其作品。

此外,又工篆刻,首创以八分入印,自成一家,世称“莆田派”或“闽派”。

手刻有《古香斋宝藏蔡帖》、《荔枝谱》等。

普鲸(公元1568-1650年) 字波臣,莆田人。

明代著名的肖像画***,承古代人物画***顾恺之“以形写神”的手法,并大胆吸收西洋画法,熔中西于一炉,创造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凹凸法”,人称“波臣派”。

所画肖像,神情生动、逼真,如镜取影,前无古人。

在明清两代画家中,享有很高声望。

《中国绘画史》称其肖像画在朱明王朝三百年间,首屈一指。

传世有《黄道周像》、《黄宗羲像》、《谢在杭像》、《钱澄之像》、《张岱像》等,皆属珍品。

林兰友(公元1594-1659年) 初名兰支,字翰荃,号自芳,别号猗斋,仙游县人。

明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进士。

授广西临桂(今广西临桂县)知县,后任南京湖广道监察御史。

任职期间,发奸剔弊病,疾恶如仇,不畏权贵,不徇乡情,曾一日三劾薛大丰,轰动朝野,人称“铁面御史”。

后因上疏论大臣杨嗣昌“忤旨误国,忠孝两亏”,反被谪贬为浙江按察司充散员。

旋起为光禄寺卿,调南京吏部考功员外郎。

崇祯末年,李自成入北京,被捕,旋脱归故里。

明唐王立于福州,起用太仆寺少卿、山西道监察御史,后晋升兵部尚书、右副都御史,出漳泉督师,抗击清兵,力图恢复明室,却以失败告终,乃带领全家隐居海15年,病卒。

江春霖(公元1854-1918年) 字仲默,号杏村,又号梅阳山人,莆田县人。

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进士,名列第一。

由翰林检计历光国史武英殿纂修、国史馆协修撰文处行走。

考选御史,旋掌江南、新疆、辽沈、河南、四川诸道监察御史。

访察吏治,不避权贵。

前后六年,封奏六十多起,直言义谏,与庆亲王、袁世凯、徐世昌、孙宝琦等权贵抗争,声震朝野。

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被罢官归里。

从此,厌谈政治,唯致力于公益事业。

翌年,辛亥革命后,袁世凯以其修家乡水利有功,授二等嘉禾勋章,拒之不受。

著有《江御史奏议》、《梅阳山人集》等行世。

李霞(公元1871-1938年) 字云仙,别号髓石子,仙游县人。

少时随伯父(雕刻老世艺人)学画,为庙宇作壁画。

16岁始以卖画为生。

1908年在北京故宫以《麻姑晋酒图》杰作誉满京城,被称为“麻姑李”。

1910年,先后在南京、上海等地举办个人画展,轰动一时。

1914年,其名作《十八罗汉渡江图》被选送巴拿马参加全球博览会,获优等奖章。

1923年所绘的《函谷跨牛图》在美国纽约赛会上又获优等奖章。

我国著名画家吴昌硕曾撰文高度评价李霞画作,称其为当代“人物第一家”。

张琴(公元1876-1952年) 字治如,晚号石匏老人。

莆田县(今城厢区)人。

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圻)进士,是兴化科举以来的最后一科进士,授翰林院编修。

次年,废科举,兴学校,首任兴化第一所官立兴郡中学堂监督(即校长)。

民国成立,选为中华民国第一届国会议员,在北京与爱国人士创办《亚东新闻》报。

任主笔。

因《亚东新闻》每期著社论揭露窃国大盗袁世凯图谋帝制自为、刺杀宋教仁等罪行,被袁世凯拘留怀仁堂一昼夜,报纸亦遭封禁。

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赴广州出度国会非常会议。

拥戴,受聘为杜起云师长秘书。

后归里著述,有《六书考源》、《桐云轩碑帖题跋》、《读尔雅稿》、《莆田县志稿》、《桐云轩声画集》、《桐云轩诗文集》等。

其诗文、书画、篆刻手迹,均为世人所珍藏。

李耕(公元1885-19年) 原名李实坚,字砚衣,号一琴道人、大帽山人,仙游县人。

历任福建文史馆研究员、福建省政协委员、仙游县政协副***,中国美协会员、福建美协副***。

李耕是著名的国画家。

从事艺术实践六十多年,用神妙画笔创作许多珍贵的艺术形象,尢以佛像画著称于世,山水花卉功力甚深,兼通书法、诗文、雕塑。

作画笔法超脱老练,形、神、韵三者兼备,独树一帜,在国外及东南亚久负盛名。

作品《弥勒佛》曾在职926年的华东五省画展中获第一名。

徐悲鸿评赞曰:“有奇拙者,首推李耕君,挥毫恣肄,可追踪瘿瓢,其才则中原所无”。

代表作有《东坡笠履图》、《达摩》、《十八罗汉图》、《弥勒佛》、《十六快》、《四快图》、《仙游十八景》等。

另有《菜根精舍》、《画论》等绘画理论著作。

李耕为人正直,品德高尚,广收门徒,热心培养一大批后起之秀,为国画艺术的发展作出较大贡献。

黄羲(公元1899-1***9年) 原名文清,又作文倩,字可轩,号大蜚人,仙游县人。

中国著名的古装人物画家,美术教育家。

少年时,拜李耕为师,后随要霞学画。

浪迹苏州、杭州、上海、上海福建闽南和台湾等。

1926年考入上海美专,又进新华艺术进修,毕业后任教42年。

其画既继承传统的国画技法,又吸取民间艺术的气质和特点。

代表作有《风尘三侠》、《伯乐相马》、《伏生传经》、《文姬归汉》、《麻姑》、《达摩》、《观音》等。

1957年应著名画家潘天寿邀请,受聘于浙江美术学院讲授中国古装人物画传统技法,著有《说画》和《中国画理法研究》等书。

1980年,浙江美术学院和闽、浙美术协会联合举办“黄羲遗作画展”,著名艺术***刘海粟题词“意思横逸,动笔新奇”,给以高度评价。

吴德懋(公元1902-1942年) 中国体育巨星。

莆田县(今城厢区)人。

毕业于南京东南大学体育系。

任厦门集美中学体育主任、南京东南大学体育教师、福建省 *** 参议、中央大学体育科主任等职。

吴德懋曾获1924年福建省学校联合运动会个人总分第一名;1924年的第三届全国运动会上,获五项全能及十项全能冠军,并获铁饼第二名和铅球、标枪第四名,同时获得个人总分第一名,轰动全国体育界。

1925年参加第七届远东运动会,荣获五项全能第一名,为我获得仅有的一项冠军。

吴德懋在任教期间,精心造就一批全国著名的体育人才。

著有《女子篮球训练法》一书。

1942年在重庆丧生于***。

黄震(公元1900-1969年) 原名经芳,仙游县人。

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留学日本东京帝国大学。

历任福建省农业改进处处长兼试验场场长、福建省科学馆馆长、中国动物学会福州分会理事长、莆田一中校长,以及福建农学院、福建师大等校教授。

黄震对教育、文化和科研事业的贡献至为卓著。

早在30年代,即编著生物科学读物,供各大专院鹇应用。

40年代,曾在永安大湖创办10所国民学校、10间民众教育馆、32个读书站,并组织3个巡 *** 育队,极力在农村普及文化、卫生及科学知识。

举办全省动植物及防治病虫害展览会,受到国内外科研人士和知名学者的高度评价。

编著有《福建兽类简志》、《福建农业害兽目录》、《农作物防治病虫害》、》鸟类对农作物的危害》、《福建动植物之研究》等20多部书。

欧元怀(1893-1***8年) 字愧安。

莆田市城厢区人。

1915年赴美国,先后在西南大学文理学院和哥伦比亚大学学习。

1922年毕业回国,历任厦门大学教育主任兼总务长、上海大夏大学副校长和校长、上海市工部局华人教育处教育委员、贵州省 *** 委员兼教育厅厅长等职。

解放初任“华东师范大学筹备委员会”事务委员,并被邀为上海市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委员。

欧元怀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曾因创办大夏大学,成绩显著,贡献杰出,美国西南大学特赠予荣誉博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