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人针对宝钗的热毒写过文章 这个人是谁

2.文学的意义

3."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是什么意思

4.求苏轼、秦观、苏小妹他们的诗词对联故事,越多越好。

5.李疑尚义文言文的主旨

有人针对宝钗的热毒写过文章 这个人是谁

古道热肠下一句-古道热肠下一句是啥

郑无极。

本文节录自郑无极《论宝钗》第十八章之第二小节,重点对宝钗的愤世嫉俗之“热毒”与淡泊出世之“冷香”进行分析阐述:

而清楚了以上四个要点,我们也就不能不面临另外一个问题:癞头和尚为什么偏偏是选中薛宝钗,而不是其他任何女子,来承担这样的使命呢?前面,我们曾经说过,在大观园群芳中,宝钗是最具有愤世、出世之精神潜质的一位。但这仅仅是一种笼统的回答。现在可能有的读者不禁要问,具体到小说里,曹雪芹又是如何表现宝钗最具有这方面的潜质的呢?而笔者以为,《红楼梦》第7回交代,宝钗有着“从胎里带来的一股热毒”,此一种所谓的“热毒”,就是作者在我们暗示:宝钗乃是一个先天与众不同的、具有愤世嫉俗之精神本质的女子!

关于宝钗的“热毒”,历史上的那些拥林派评红者也自然免不了会作出一些断章取义或者望文生义的解释。最常见的说法,就是将宝钗的“热毒”,看作是证明宝钗如何如何“内心冷酷”或者如何如何“阴险狡诈”的证据。诸如此类的解说当然是经不起一驳的。正如我们在前面十几章里所反复指出的那样,在曹雪芹的原著中,宝钗助湘云(第37、38回)、慰黛玉(第42、45回)、援岫烟(第57回)、怜尤二(第69回)、护香菱(第80回),有着一系列的关怀弱势人群的仁爱之举。试问,一个“内心冷酷”之人,岂做出如此之多的善行?与此同时,原著中的宝钗还再三再四地以自己的个性得罪贾母、贾政这样的权势人物,又有着“更香谜大扫贾政兴”(第22回)、“端午节不屑皇妃赏”(第28回)、“蘅芜苑开罪史太君”(第40回)、“献人参调侃王夫人”(第77回)等一系列的孤傲不群的言行记录。这世界上又有哪个“阴险狡诈”之徒,会像宝钗那样“蠢”到专跟权势者过不去的地步呢?更重要的,所谓的“冷酷”也好、“阴险”也好,都着重在于一个“冷”字或者一个“阴”字。可曹雪芹却明明白白地告诉读者,宝钗从胎中带来的乃是一股子“热毒”,而不是什么“冷毒”或者“阴毒”。不仅脂砚斋、畸笏叟等圈内评者从未说过宝钗有什么“冷毒”或者“阴毒”,就连程高本的早期读者如张汝执、东观阁、王希廉等人也从未说过这样的话。倒是后者当中年代最早,思想观点也最接近于脂砚斋的张汝执,说过林黛玉“阴毒可恶,性情较凤姐又是一般”(见张汝执、菊圃评《新镌全部绣像红楼梦》,“阴毒”原作“阴独”,乃是笔误)。而薛宝钗式的“热毒”,显然是不能跟林黛玉式的“阴毒”划上等号的!

那么,什么又是宝钗的“热毒”呢?排开那些望文生义的诬钗之论,我们看到,曹、脂等人又是从三个角度、三重意义上来阐释这个“热毒”二字的。首先是甲戌本第7回脂批的解释,其二是小说第38回正文的解释,其三是戚序本第7回脂批的解释。以下我们逐条来看一看曹雪芹和脂砚斋又是怎样说的:

在甲戌本第7回中,脂砚斋针对癞头和尚说宝钗的病乃是“从胎里带来的一股热毒”一句,有一条批语云:

凡心偶炽,是以孽火齐攻。(甲戌本第7回侧批)

此批显然是通过对一个“热”字的解释,彰显了宝钗人物的来历非凡。我们知道,在甲戌本第1回中,作为贾宝玉前身的那块补天遗石正是因为“凡心已炽”,才央求了癞僧、跛道二位仙师携他下凡的。无独有偶,作为甄宝玉前身的神瑛侍者也是由于“凡心偶炽”,方“意欲下凡造历幻缘”的。如今宝钗其人亦是出于“凡心偶炽”才来到世间的。这就足以说明,宝钗跟顽石、神瑛一样,也是来自于神仙天界的人物。虽然在小说第1回中,作者没有详细交代她的前世来历,但此处却可以知道不管宝钗究竟前世为何人,她在本性上都是跟顽石、神瑛最为接近的一个女子!

不过,上述批语显然只解释了一个“热”字,并没有触及那一个“毒”字。而且严格来说,对这个“热”字的解说,其实也只讲了一半。事实上,我们知道,所谓“凡心”的概念是很广泛的。留恋红尘中的荣华富贵、繁荣景象,这可以说是一种“凡心”。关心人世间的正邪相争、善恶成败,这也可以说是一种“凡心”。留恋人间的“声色货利”,这是“凡心”,怀着美好理想,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与斗争,这也是“凡心”。具体到宝钗身上,又究竟是哪一种“凡心偶炽”呢?在这个地方,脂砚斋似乎有顾虑,没有直接说出来。而这个遗憾,到了小说第38回“薛蘅芜讽和螃蟹咏”一节当中,却被作者自己给弥补上了。且看这一段的相关原文:

众人看毕,都说这是食螃蟹绝唱,这些小题目,原要寓大意才算是大才,只是讽刺世人太毒了些。(第38回)

这里说的很清楚,宝钗之“毒”乃是愤世嫉俗之“毒”,是“讽刺世人”(曹雪芹语)和“讽刺时事”(脂砚斋语)之“毒”!而事实上,这也是《红楼梦》全书中唯一一处将宝钗的思想、言行跟一个“毒”字联系在一起的地方。因而,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到,所谓的宝钗之“毒”,在脂评本原著中,所指的恰恰是她针对于人间的一切恶势力,特别是当时那些昏暴权贵、横行赃官的一种刻骨铭心的憎恶与义愤!不难理解,宝钗既然具有这么一种“讽刺世人”、“ 讽刺时事”之“毒”,她当然会因为自己的社会正义感而“孽火齐攻”,变成一个对当时社会极度不满的“女右派”、“女愤青”。讲到此,我们不妨再顺便提一句:过去,那些传统“红学”的文论之中,也有将宝钗的“热毒”解释成所谓的“封建毒素”的。不过,这种解释在脂评本原著中的客观事实面前,显然只能碰得头破血流。道理很简单,一个循循于儒家礼教的女子,哪里能够像《红楼梦》中的宝钗这样骂世最狠、“讽刺世人太毒”呢?

更进一步,宝钗的这种先天的社会正义感,又是怎样发展成为一种对现实黑暗的批判主义精神的呢?作为一个名门闺秀,她的这些不合时宜的愤世精神,为什么没有被森严的家教给束缚,被彻底压倒和消灭呢?实际上,蒙府本和戚序本第7回中的一条脂批,就为我们揭示了这个问题的答案。不过,此条批语在原抄本和石印本上均有所残缺,因而需要经过相应的校正,才能进行释读。其未经点校的原批如下:

热毒二字画出富家夫妇图一时遗害于子女而可不谨慎(戚序本第7回双行夹批)

明眼人一望便知,“一时”二字的后面是有文字脱漏的。整条批语因此而显得残缺不全,故而长期以来均未受到红学界的重视。只是到了最近几年,才有人试着在“一时”二字补上“名利”二字,企图将整条批语的意思解读成所谓的“薛公、薛姨妈夫妇因为贪图一时的荣华名利,巴结贾府成就金玉姻缘,反倒误了女儿的一生”的意思。不过,诸如此类的校读,依然是完全站不住脚的。要知道,薛公、薛姨妈夫妇本来就家势豪富,如何会贪图什么“一时名利”?就算他们要追求荣华富贵,也应该追求“永世名利”才对。这类“一时”的荣耀,怎么会对他们这种家庭产生什么吸引力?更何况,若说成就金玉姻缘就会误了女儿宝钗的一生,那慈悲为怀的癞头和尚又为何要偏偏给予宝钗一个金锁?那不是误上加误吗?这种志在救苦救难、度化世人的仙师,又岂有将无辜女孩往火坑里推的道理?足见,此类校读已经作者的臧否给完全弄颠倒了,将作者所赞美、所厚爱的“金玉良姻”,错当成了被否定的东西。这样的做法,当然是经不起任何认真的推敲的!那么,上述批语正确的解读又该是怎样的呢?笔者以为,上述批语中的“图”字实际是“因”字的形讹——按,“因”字又写作“囙”,“图”字本作“图”,由于“囙”比较罕见,所以很容易被抄手误认作“图”字的省写。另外,“一时”二字后面脱漏的乃是“溺爱”二字。整条脂批的正确校读应当如下:

“热毒”二字画出富家夫妇因一时溺爱,遗害于子女,而可不谨慎?(戚序本第7回双行夹批)

按,薛公、薛姨妈夫妇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最大的特点就是溺爱无度。比如,薛姨妈对儿子薛蟠的溺爱就是尽人皆知的:“如今这薛公子幼年丧父,寡母又怜他是个独根孤种,未免溺爱纵容,遂至老大无成。”(第4回)而事实上,薛姨妈对女儿宝钗也很溺爱。小说第57回就写有宝钗伏在母亲怀里说笑的情节,以至于让黛玉感叹宝钗说:“你瞧,这么大了,离了姨妈他就是个最老道的,见了姨妈他就撒娇儿。”(第57回)不仅是薛姨妈,薛公生前对宝钗也喜欢到了“酷爱”的程度:“当日有他父亲在日,酷爱此女,令其读书识字,较之乃兄竟高过十倍。”(第4回)很显然,也正因为父亲的“酷爱”,宝钗才能够读书识字,进而轻易接触到《西厢》、《琵琶》、“元人百种”等大量杂书杂曲,特别是如《山门?寄生草》一类的“道书禅机”,以至于发生了“移性”,产生了一整套激烈批判现实的愤世嫉俗的思想。这样看来,父母对子女的极端溺爱,对子女所造成的影响完全可能是一体两面。一方面,富家夫妇溺爱子女,完全可能把子女娇惯成薛蟠那样的废物,另一方面,也正因为极端溺爱,才有可能给子女的精神成长提供相对宽松的环境,使之发展出独立思考的习惯,并形成勇于批判现实黑暗,敢于“讽刺时事”、“借蟹讥权贵”的精神风骨。如果我们放眼整部《红楼梦》,书中的富家子女,除了薛蟠和宝钗以外,还有一个贾宝玉,也是受到长辈极度溺爱的人。而贾宝玉的性格特点也正好在薛蟠和宝钗之间,一方面他像薛蟠一样,是个世俗意义上的“废材”:“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而另一方面他也像宝钗一样,具有鄙视和憎恶当时官场黑暗的思想意识。因此,笔者以为上述脂批的“一时”二字后面所紧接着的,不是别的,就应该是“溺爱”二字!

很显然,宝钗正因为“凡心偶炽”,她才会热忱关心社会,并思考国家大政方面的问题。又因为当时的社会已经呈现出腐朽、糜烂的走势,宝钗的思想才会逐步脱离传统儒家的束缚,而转向老庄式的激进和孤愤。又恰逢父母的溺爱与宽容,这种老庄式的激进和孤愤于是就进一步地发展为宝钗的“讽刺世人”之“毒”和“讽刺时事”之“毒”。那么,作者又为什么要说这种“热毒”是一种“遗害于子女”的疾病呢?脂砚斋又为什么要反过来告诫天下为人父母者“而可不谨慎”呢?其中的道理也并不复杂。这是因为饱经人间磨难的曹、脂诸人又十分清楚,一个人的愤世嫉俗虽然能够指引着他去同人间的黑暗势力相抗争,但这种抗争本身也是要付出巨大代价的。特别是在黑暗势力已经庞大到依靠个人力量所无法动摇的情况下,一个劲地悲情战斗只能让抗争者本人作出无谓的牺牲。而且这种抗争者即使不被外部的黑暗势力所吞噬,也会因为看不到出路而屡屡陷入愤懑和悲伤之中,以至于造成精神上的自我伤害。从世俗功利角度看,这当然是一种“遗害于子女”且需要医治的疾病。从佛、道等“出世”哲学的角度看,一个人若是过分沉溺于忧世、愤世的情结之中而不能自拔,这也不会妨碍她走向大彻大悟的精神完满。因而这也是一种需要用道锋、禅机将其清凉下来的“孽火”。故此,作者才借癞头和尚之手,又为宝钗开出了名曰“冷香丸”的药方。只是宝钗虽然亦有着“凡心偶炽”的“热毒”之疾,但她的“热”与“毒”均来自于她内心强烈的社会正义感。并不像原著中的林黛玉和王熙凤那样痴迷于世俗的名位和财势。所以,宝钗“热毒”之疾并不要紧,是可以医治的。黛玉、凤姐之病,除了点化她们出家以外,却无药可医。正如小说第7回的正文和脂批所显示的那样——当时,周瑞家的询问宝钗的病情如何。宝钗自云:

“幸而我先天结壮,还不相干。”(甲戌本第7回)

这里,马上就有一条脂批云:

浑厚故也,假使颦、凤辈,不知又何如治之。(甲戌本第7回侧批)

脂砚斋已经把话说得很明白了:正因为宝钗的“浑厚”,也就是古道热肠,充满社会正义感,所以她“先天结壮”,她的病终究于性命“还不相干”。至于醉心于“声色货利”或者念念不忘于“邀恩宠”、“独立名”的“颦、凤辈”,则简直无可救药了。

文学的意义

一、文学难道是个屁?

孔子曾说:“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

这是因为在孔子所生活的时代里,《诗》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诸侯国之间的交往,常常会采用诗经中的句子,不懂诗,可能就听不懂别人的话中之话,贻误大事。

在此处,《诗》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实用工具,和我们脑海中“文学”的形象似乎还有点差距。

而那些让人沉迷的歌赋词曲,很多也都是古人在觥筹交错之际写就的。后人所奉的经典,经历了长久时间的沉淀,历史使其中一大部分消失,一小部分为我们所知。留存的又不一定是彼时就觉得好的,像柳永的词,当时被认为过于轻浮,甚为士大夫所耻,就连近代王国维先生写《人间词话》时依然厌恶他的为人,不惜将“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一句归入欧阳修门下,然而依旧不妨碍今日的文学史将其列为宋词大家。

可见,“文学”到底有什么用,是个什么东西?什么样的是好,什么样的是坏?都不可定论。像是世间任何的事物,要让时间顺流而下,被大浪淘沙。

到了我们所处的时代,“文学”似乎成为了最是无用之物,你要反驳人家,人家反来问你一句:“文学是个什么鬼?能当饭吃?能当水喝?能赚钱吗?”支支吾吾半天,似乎觉得,哇!很有道理哎,“不能当饭吃,不能当水喝,至于能赚钱,端的是少数。”再苦思一阵,简直拍案惊奇:“我去,文学真的什么鬼也不是。”

真是太太失落了,它曾是我真真正正无比热爱过的东西。因为世事千千万,只有它曾最正义。

二、文人——你是不是没用处?

看钱钟书先生的《围城》,全篇下来,最最是印象深刻处,全不是男男女女城里城外事,而是赵辛楣说方鸿渐:“你虽不讨厌,可全没用处。” 读得让我全身似电击发麻,唇齿干燥。

真是一句话,可笑,可泣。

风雨里撕心裂肺之哭,乱世里一箭穿肠,也比不上这一句似刀,把人砍伤砍倒。

好在他还遇上了赵辛楣这般的贵人,因他那一丝“天真”的稚气帮他。好在有些人,长大了后,偏偏就是比较喜欢还有那么一丝稚气的人,愿意因这么一点点易碎的东西保护他,替他忧心受怕。自然这是另外的话,此不多提。

很多草莽出身的帝王、功臣,最恨的就是读书人。千百年下来,读书人舞文弄墨的笔,也不知道在史书上、在街头巷议间歪曲了多少世人再也不能明了的真相。

读书人之间还相互的瞧不起。互相给对方扣帽子,酸儒、腐儒、犬儒。真是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看我应如是。

狂妄、无知、自大、没什么本事还瞧不起人——文人之通病;天真、浪漫、一壶热酒就得了他一副便宜的古道热肠——文人之烂漫;自守、坚贞、哀叹、濯缨濯足来取舍——文人之孤独。

风雨夜、秋杀天、寒凉月、春无眠,文人遇到屁大点事就有罗里吧嗦的感叹;天上星、掌中雪、金笼鸟、枝上雀,文人眼里常盛着事事的不如意,却又时时刻刻有着自欢喜。

总结一句——没做什么,似乎戏还很多。

每每读鲁迅先生的《孔乙己》,总是那么测测然,心想许是鲁迅先生写他时,早已热泪衷肠为他流了一遍。

对呀对呀,“茴香豆”的“茴”字有四种写法,你知道吗?——好一句话啊,冷冷清清,热热闹闹。

少时读《红楼梦》,觉得好生厌烦,鸡毛蒜皮的口角,一件一件叠摞着,林妹妹三两句话泪珠子就怎么滴也滴不完,不知这许多人怎么就要把生活过得如此的不痛快;等到了中学再看,觉得喜欢了些,却拖拖沓沓的没看完;再后来,竟成了一点惊艳的朱砂胭脂,给没有诗意的人生一点诗意的安慰。

可这么伟大作品的作者,却开篇明义,说自己:“风尘碌碌,一事无成,背父兄教育之恩,负师友规训之德,以致今日一技无成,半生潦倒之罪。”

文学给了他光照人生的亮——也给了他偏激、执拗的性子。看宝玉推崇《南华真经》,厌恶官场蝇营狗苟,在黛玉葬花时那无人知晓的痛哭——他的爱有多纯真,他的悲伤就有多深沉。宝玉怎可能不是爱文之人?

可救不了大厦之将倾。最终落了白茫茫的大地真干净。

三、文学之于我

前不久和小伙伴聊天,说读文史专业把自己给读糊涂了。伟大的作品常常让人绝望,不知是不是中国人的通病,审美到最后,常常满溢“最是人间留不住”的悲凉。

读一本名著,远没有读一本烂掉牙的网络小说那么舒畅。读一本名著,常会破碎掉许多的幻想,读一本畅销小说,瞬间觉得自己可能是世界之王。

那为什么还要读真正的书?

有一段时间我常常思考这个问题,觉得全然没有答案。

这个世界上,好多的人,不读真正的好书,依旧可以活得很好,非常好。还有一些人,读了很多书,跨山跨海走过了很多的路,可也拯救不了不幸福的灵魂。

这样迷惑之中,读了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还是对此一无所知,读了加缪的《局外人》,还是一无所知,读了《麦田里的守望者》,一无所知……《围城》、《长恨歌》、《世说新语》、《唐传奇》……张爱玲、路遥、史铁生……我一直认为是我读的书太少,所以我才找寻不到隐藏在这些纸张之中的秘密,于是再去读别的。

这样的过程中,脑子却更加混乱。觉得世上所有的事情,就算罪恶滔天,就算臻于至善——通通都是nothing ,我怀疑自己是不是并没有三观。

开始想念数学公式,几何题的美感。纷繁的灰色世界啊,只有数学里有真正的黑与白,对与错,最公正也最简单。

我如此混沌度过流年,排斥将文学与史学改换成卷子上背诵下的分数答案——觉得自己当初太傻,早晚都要赚钱,我干嘛要把自己喜欢的事情先变成讨厌的事情,然后用它来赚钱?

简直度日如年。

我曾经将“文字”视作通向幸福的天梯,或像条小船,渡人渡己到天蓝色或粉红色的彼岸——温柔、恬淡,带些微欣喜之感。

这种莫名其妙的情感,甚至可以称作是我的信仰。我要它干净、纯真,在如此多谎言泛滥的世界里,保持它那一份思无邪。不要让它自由的畅想绑上世界评判标准的镣铐——然后我读文史,崩坏这一切。像是《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我盲目的相信文学的美,以为它本身就是无垢的雪花,却忘了美好的东西往往脆弱,你应该学会自己去保护它。

我的愚蠢,让我付出应有的代价,我却害怕为此负责,希望什么人带我像个勇士一样懦弱的逃开。

这大概是目前文学之于我,我之于文学的大概现状。希望我们的故事并非就此别过。

四、所以是?

直到有天,当我回想起《局外人》——不好意思的说,一本“难看”的小说,我忽然发现,它并不是为我而写的。

它不为整个的我而写,它只为部分的某一小个我而写。

是那个,无人理解的局外人的我。

猛然间我才发现,文学原是与孤独作伴,写给每一个长夜无眠。

它是个没用的东西,它只抚慰那个真正与它琴瑟和鸣的人,让他一丝半缕的安宁,明白世上并非只他一人。

除此之外,一切牵强的评论,都毫无意义。

五、结论

最终的结论,真正热爱什么,你就不要将它作为赚钱的工具。我相信咪蒙爱着文字,我相信她总有那么一刻理会何为耻辱。

"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我一生也不愿意藏匿人家的长处,无论到哪里见人就会推荐你项斯。

出自唐代杨敬之的《赠项斯》。

原文:

几度见诗诗总好,及观标格过于诗。

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

译文:多次读到你的诗又总是觉得很好,等到看见你的气度品格更高于诗。我一生也不愿意藏匿人家的长处,无论到哪里见人就会推荐你项斯。

注释:

(1)度:次。

(2)标格:风采,指一个人的言语、行动和气度等几方面的综合表现。

(3)不解:不会。

(4)善:优点,这里指品质、言行、文学方面。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诗人之间的赠答诗,当作于唐武宗会昌四年(844)项斯进士及第之前。

据《唐诗纪事》载,项斯曾筑草庐于朝阳峰前,枕石饮泉,读书吟诗,长达三十年。项斯听说杨敬之最喜提携后辈,便带着自己的诗作前去拜谒这位前辈。杨敬之读了他的诗后大加赞赏,写下了这首诗。

《全唐诗》收项斯诗一卷,此外也未见有何突出成就,只是因为杨敬之的这首诗,他才为后人所知。

诗词赏析

杨敬之在当时是一个有地位的人,而这首诗却真心实意地推荐了一个“未为闻人”的才识之士。他虚怀若谷,善于发掘人才;得知之后,既“不藏人善”,且又“到处”“逢人”为之揄扬,完满地表现出了一种高尚的品德。

首句“几度见诗诗总好”,是衬垫之笔,也点出作者之知道项斯,是从得见其诗开始的;赏识项斯,又是从觉得其诗之好开始的。

次句进一步写见到了本人以后,惊叹他“标格过于诗”,心中更为悦服。对项斯标格之好,诗不直写,却先提一句“诗好”,然后说“标格过于诗”,则其标格之好自不待言。

“标格”包括外美与内美,即仪容气度、才能品德的统一。品评人应重在才德,古今皆然。下文便写到诗人对于项斯的美好标格,由内心的诚意赞赏发展到行动上的乐意揄扬。

“平生不解藏人善”,这句话很占身分。世间自有见人之善而不以为善的,也有见人之善而匿之于心,缄口不言,唯恐己名为其所掩的;诗人于此则都“不解”,即不会那样做,其胸襟度量之超出常人可见。他不只“不解”,而且是“平生不解”,直以高屋建瓴之势,震动世间一切持枉道、怀忌心的小人。

诗人对于“扬人之善”,只是怎么想便怎么做,不曾丝毫顾虑到因此会被人讥为“互相标榜”;怎么做便又怎么说,也不曾丝毫顾虑到因此会被人讥为“自我标榜”。其古道热肠,令人钦敬。做了好事,由他自己说出,更见得直率可爱。本来奖掖后进,揄扬人善,一向传为美谈,诗人自为之而自道之,也有自作表率、劝导世人之意。

此诗语言朴实无华,所表现的感情高尚美好。正因为这种难得的、可贵的诗情,它才能广泛流传,成为赠友诗中的上品。

百度百科--赠项斯

求苏轼、秦观、苏小妹他们的诗词对联故事,越多越好。

传说苏轼的妹妹苏小妹,从小习读诗文,精通经理,是个有才识的女辈。小妹十六岁时,上门说亲的人很多,小妹因为自己年纪还轻,不准备过早结婚,力争年轻的时候多学点东西,因此对前来说亲的人非常讨嫌,但又不能贸然失礼。于是她想了一个办法,要求所有求婚者答三道题,答对了,就嫁给他。

苏小妹以才择夫婿,蜀地多才女,到宋代又出了个苏小妹。可说宋代四川的灵秀之气尽革于苏氏一门,苏小妹的父亲苏洵,哥哥苏轼、苏辙个个才高八斗,所谓“一门父子三词客,千秋文章八大家”。

苏小妹长得不胖不瘦,薄薄的丹唇、圆圆的脸蛋,乌溜溜的大眼睛,再配上高高的额头,突出的双颚,一看就是一副慧黠的样子。她从小就爱与两个哥哥比才斗口,一派天真,尤其是大哥苏轼满腮胡须,肚突身肥,穿着宽袍大袖的衣服,不修边幅,不拘小节,更是她斗口的对象,于是整天在家口战不休。

[编辑本段]

故事一

一天苏东坡拿妹妹的长相开玩笑,形容妹妹的凸额凹眼是:

未出堂前三五步,额头先到画堂前;

几回拭泪深难到,留得汪汪两道泉。

苏小妹嘻嘻一笑,当即反唇相讥:

一丛哀草出唇间,须发连鬓耳杏然;

口角几回无觅处,忽闻毛里有声传。

这诗讥笑的是苏轼那不加修理、乱蓬蓬的络腮胡须。女孩子最怕别人说出她长相的弱点,苏小妹额头凸出一些,眼窝凹下一些,就被苏轼抓出来调侃一顿,苏小妹说苏轼的胡须似乎又还没有抓到痛处,觉得自己没有占到便宜,再一端详,发现哥哥额头扁平,了无峥嵘之感,又一幅马脸,长达一尺,两只眼睛距离较远,整个就是五官搭配不合比例,当即喜孜孜地再占一诗:

天平地阔路三千,遥望双眉云汉间;

去年一滴相思泪,至今流不到腮边。

苏轼一听乐得拍着妹妹的头大笑不已。苏家兄妹戏谚起来,可说百无禁忌,常常是语带双关,任你想象。

[编辑本段]

故事二

有年冬天,雪后初晴,苏轼披一件大裘袍坐在向阳的地方晒太阳,风吹过,裘毛拂动,苏小妹在旁边走过,看到这一景象,当即说道:“风吹裘裘毛乱动。”说完笑眯眯地看着苏轼傻笑,一副得意的神气。她所站墙角的墙壁上正好也结了些冰雪,此时在太阳的照射下,融化的雪水,顺着墙壁直往下淌,苏轼想也不想,顺口就说:“阳照壁壁水直流。”苏小妹虽还年小,但已初解人事,当即羞红了脸,狠狠地看了哥哥一眼,飞快地跑开。还有一次,苏小妹正蹲在井边剖鱼,苏东坡从外回来,骑马经过,一见,立即说道:“妹妹剖鱼,蹲下来一剖两半!”苏小妹犹豫了一下,但终究忍不住,将头微微扬起,半羞半嗔对哥哥说:“哥哥骑马,跨上去又加一鞭。”

苏东坡有许多和尚朋友,宋代理学盛行,提倡明心见性之余,也使女性的地位大大下降,女子的人格饱受压抑,除大力提倡女子裹脚之外更要求女子话不高声,笑莫露齿,天天就躲在闺房中习那女红,出嫁的那天头上都还要顶一块红布不让别人看见。苏家是读书人家,见识有别,另外与苏东坡交往的那些和尚是四大皆空,所以苏东坡与那些和尚交谈玩笑的时候,并不干涉他那伶牙俐齿的妹妹在中间搅和,管她雅致也好,粗野也好。

[编辑本段]

故事三

一天,苏东坡跟一群和尚出外游玩,苏小妹亦步亦趋地跟着,突然看到一个和尚在江中游泳,载沉载浮,碧波中就好像一个光溜溜的圆球滚动不已,苏小妹少见多怪,看得兴致盎然,谩声说道:“清江水中洗和尚,浪滚葫芦。”跟在她后边的一位主持僧也是个爱开玩笑的,当即对道:“碧纱帐内坐佳人,烟笼芍药。”这一下扯开话题就不止不休,苏小妹不甘示弱,再出一联:

“僧眠锦被,万花丛中一葫芦。”

主持立即对道:“女对青铜,半亩塘中两菡萏。”

苏小妹一时为之语拙,正无可奈何,抬头望见江心有个和尚在撑船,话题一转:

“和尚撑船,篙打江心罗汉。”

这联有些难处,它是从“影子”落笔,必须要以“影子”对答才能贴切,主持不由得仔细推敲,终于说道:

“佳人汲水,绳牵井底观音。”

苏小妹不甘心,再次发难:

“五百罗汉渡江,岸畔江心千佛手。”

这次苏小妹遇到了对手,主持僧迅速对道:

“一个佳人望月,人间天上两蝉娟。”

在苏东坡众多的和尚朋友中,佛印是关系最密切的一位,他和苏小妹斗口也就百无禁忌。一天佛印戏谑地对她说:“我有一联,敢请女施主对答”联语是:

“一女孤眠,纵横三只毛眼。”

苏小妹是个女子,佛印知道她从来争强好胜,与人对联从不服输,这次就选了这么一副充满**情调的想逼苏小妹无法开口,谁料到苏小妹从来顽皮大胆,早和她哥哥对过类似的联语,根本就不觉得怎样,虽然开始难免有些脸红,但一想到你出家人都敢说,我又有什么不敢说的,便对道:

“二憎同榻,颠倒四个光头。”

佛印连连摇头,自认失败,连赞苏小妹锦绣心机,才思敏捷。一次苏东坡和佛印和尚在林中打坐,日移竹影,一片寂然,很久了,佛印对苏东坡说:“观君坐姿,酷似佛祖。”苏东坡心中欢喜,看到佛印的褐色袈裟透迄在地,对佛印说:“上人坐姿,活像一堆牛粪。”佛印和尚微笑而已。苏东坡心想这回让佛印和尚吃了一记闷亏,暗暗得意,禁不住悄悄告诉苏小妹,想不到苏小妹却说:“哥你又输了,试想佛印以佛心看你似佛,而你又是以什么样的心情来看佛印呢?”

[编辑本段]

传说中的婚姻

注:秦少游正妻徐文美,并未有任何史料记载秦少游娶过苏小妹。以下故事纯属虚构仅供娱乐,或作古装剧之材料,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苏小妹渐渐长大了,仍是十分顽皮。她的婚姻问题日益成为苏氏父子考虑的问题,苏小妹有才,人聪明,又不拘小节,顽皮甚至耍赖,长得又不是十分出众,要找到一个十分称心如意的人来做丈夫比较难。

先是黄庭坚古道热肠把王安石的儿子王雱介绍给苏小妹,并乐颠颠地把王雱的得意之作拿来给苏小妹品评,苏小妹左看右看,最后告诉黄庭坚王雱的作品是:“新奇藻丽有余,含蓄雍容不足,难成大器。”黄庭坚还想争取,说是王雱绝顶颖慧,读书一遍就能了然于胸。这时一直坐在旁边默不作声的苏洵冷冷他说:“这有什么可稀奇的,谁的儿子看书还要看两遍呢?”黄庭坚无话可说,实际上论家世,论相貌,论才气,王雱都足以与苏小妹比,可苏小妹就偏偏瞧不起人家。

就在大家都为苏小妹的婚姻着急的时候,苏轼一次偶然的机会认识了秦观,秦少游。秦少游是今天江苏高邮人,出生在一个家道已中落的地主家庭,田园收入不足以自养。少年时期也曾在扬州、越州一带与一些歌妓,“香囊暗解,罗带轻分”,“漫赢得青楼薄幸名存。 ”秦观在宋哲宗元丰五年和元丰八年两度入京应试失败,元佑五年他第三次进京,这次多亏了苏轼,得以及第并留京五年提任大学博士,兼国史院编修,从此他和苏东坡的关系介于师友之间,秦少游也就经常出入苏家,青春年少的秦少游慢慢地引起了苏小妹的注意,那天她在哥哥那里看到了秦少游的诗文,发出由衷的赞叹,这是十分少见的事,苏家父兄便心里有数,于是积极设法来促成这段婚姻。

只要苏小妹这边没有意见,作为苏门四学士之一的秦观自然是无话可说,于是苏门四学士之中的另一位黄庭坚作了个现成的媒人。由于秦少游尚无一官半职,而三苏已是声名赫赫,婚事自然在苏家主办。一般来说新婚之夜,新娘子都只会在羞涩、喜悦和焦急的等待中度过,可机灵古怪的苏小妹却别出心裁,在占尽了“地利”和“人和”的情况下,居然要新郎官解开她出的三个题目才准新郎官进洞房。

第一道诗谜是:

铜铁投烘冶,缕蚁上粉墙;

阴阳无二义,天地我中央。

第一句“铜铁投入烘炉中冶炼,就是“化”的意思。第二句缕蚁爬上雪白的粉墙含有“沿”的意思,“沿”与“缘”相通。第三句反过来看阴阳中只有一义,那就是“道”。

第四句天地宇宙中间的,就只有“人”了。四句合起来就是“化缘道人”。

秦少游略有思考便想通了此节,不禁哑然失声。原来当黄庭坚告诉秦少游,苏家准备把苏小妹嫁给他为妻时,他虽然当即应允,但想到传说中的苏小妹突额凹睛,风流少年秦少游对自己未来妻子的容貌着实放心不下,他从来没有看见过苏小妹,由于理学盛行,强调男女授受不亲,定婚之后更是不可能再见,又不好向别人打听,这一块心病着实越来越深,那天终于得知苏小妹要入庙进香还愿,秦少游计上心来,把自己打扮成“ 化缘道人”,先在庙门前等着,苏小妹的轿子一到,秦少游就上前去求道:“**有福有寿,愿发慈悲!”苏小妹在轿子里立即拒绝:“道人何德何能,敢求布施。”

秦少游要的就是苏小妹的搭腔,立即说道:“愿**身如药树,百病不生!”苏小妹就是好斗,不甘示弱,跟着说:“随道人口吐莲花,分文无舍。”边答边想,听这道人的口音甚是悦耳动听,年龄一定不大,就不知长得如何,从他化缘的语言看也颇多才思,苏小妹好奇心一起就忍不住掀开轿帘要看个究竟,

秦少游要的就是苏小妹露出脸孔,如何肯放过这千载难逢的时机,赶紧走上一步,苏小妹豁然觉得这人就是秦少游,香也不愿进了,示意丫环转身就走,秦少游追着说:“小娘子一天欢喜,为何撒手宝山?”苏小妹心中烦恼,愤愤地答道:“疯道人恁地贪痴,那得随身金穴。”边说边一阵风似的起轿回府,秦少游终于见到苏小妹,觉得她还不算丑,特别是气质高华,清奇逼人,好不高兴,苏小妹回到家中却是越想越气,于是就有了洞房之夜的第一道难题,考一考秦少游,报一箭之仇。

秦少游少年时期是在扬州等地歌妓场中混过的,在风月场中脸皮早已修炼得比牛皮还厚,想通了那一“诗谜”,提笔就回了一首:

化工何意把春催,缘到名园花自开;

道是东风原有主,人人不敢上花台。

诗中每句句首的字合起来就是“化缘道人”,全诗也隐含着道歉的口气,苏小妹看了芳心窃喜,一喜丈夫才恩敏捷,二喜他终于向我认错。

当即又传出一首诗谜,并声明全诗打四位历史人物,必须一一注明谜底。诗谜是:

强爷胜祖有施为,凿壁偷光夜读书;

丝缕缝线常忆母,老翁终日倚门闾。

秦少游学富五车,想都未想就猜出:第一句强爷胜祖是孙权,第二句凿壁偷光的是孔明,第三句由丝缕缝线想到“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自然就是“子思”,第四句老翁整天倚依门闾,自然是望,那就是太公望。

秦少游顺利过关,这一场考试,对秦少游来讲就好象是行军打仗,每解一题就前进一步,这时已走到苏小妹的闺阁外面,苏家父子和众多的宾客都凝神静气等着那最后一道难题。闺房的窗户慢慢打开一道缝,露出苏小妹的纤纤素手,递出一张纸来,仆人马上接过递到秦少游手上,只见上面写道:

“双手推开窗前月,月明星稀,今夜断然不雨。”

苏轼在旁看了,暗暗发笑,伸出一个指头,指着“雨”字,秦少游心领神会,立马答出:

“一石击破水中天,天高气爽,明朝一定成霜。”

“今夜断然不雨”表面是接月明星稀而来,但实际隐含了“云雨交欢”的意思,还有“雨”与“语”谐音,也就有今夜不和你说话的意思。秦少游以“明朝一定成霜”作答,“霜”与“双”谐音,既然成双就一定云雨。

纸条一递进去,房门打开,苏小妹含笑和羞站在门边,秦少游欣然入内,自然是巫山梦里,云雨交欢。

另有一则关于苏小妹在洞房之夜刁难秦观的轶事。

秦观听说苏东坡之妹苏小妹,不但相貌端秀而且工诗善词,久有爱慕之心。便去苏家求婚。苏洵让每个求婚者写一篇文章,交女儿批阅。小妹在少游的文章上批道:“不与三苏同时,当是横行一世。”苏洵便将苏小妹许给了秦少游。成婚那天,小妹有意相难。开始两题都没有难倒秦少游,小妹便出第三个题目:“对对子”:

闭门推出窗前月;

少游怕对得平淡不能显示自己的高才,便坐在池塘边苦苦思索。直到三更,苏东坡出来打探妹夫消息,见少游在池塘边不住喃喃念着“闭门推出窗前月”,知是小妹发难,便悄悄拾起石子朝水池中投去。秦少游忽听“砰”的一声,见池中月影散乱,遂受启发,连忙对出下联:

投石冲开水底天。

这时,洞房门也“呀”的一声开了。

苏小妹三联三难秦少游

宋嘉佑年间,著名词人秦少游在拜访苏轼时,被聪明可爱的苏小妹吸引住了。苏小妹不但精通诗词歌赋,而且联对、针线女红无一不精,只是在“三苏”的光耀下传世之作不多,鲜为人知。秦少游对苏小妹一见钟情,决意将一生的痴情尽付于小妹,以求佳偶天成。

风和雨顺秋方实,郎情妹意渠自成。在一个帘卷西风、菊绽东篱的深秋季节,秦少游与苏小妹这一对有情人终于走进了古往今来演绎了无数绝唱的婚姻殿堂——洞房,而他们又在这里继续演绎着承接历史的经典故事。

聪慧机敏不让须眉的小妹决定在入洞房时和少游一比才智高下。一来可以与心上人切磋切磋,二来也想看看情郎的窘态。于是小妹一进洞房便命丫鬟嫣红将门关上,吟出一下联请少游对出上联:

“东厢房,西厢房,旧房新人入洞房,终生伴郎。”

秦少游接对深为小妹对自己一往情深所感动,不禁脱口而道:

“南求学,北求学,小学大试授太学,方娶新娘。”

小妹闻听少游吟出的上联,知道没有难住情郎,便亲自开门,招呼少游坐在桌前,嫣红上好酒菜便关上房门悄然离去。少游端起酒杯欲与小妹交杯,小妹轻启朱唇:“秦郎若要交杯,仍须对我一联,不知愿否?”

少游深知小妹脾性,既有此意,不对不休。遂站起一揖:

“请小妹出联。”

“酒过三巡,交杯换杯干杯,杯杯尽在不言中。”

这下可把少游难住了。此联意在说酒,实为喻情,妙在意会。若对此联,不仅要工,还要符合此景此意。少游沉思良久,不得而对。小妹见他不语,也不去打搅他,只是五指在桌上点了一下。少游回过神来,看看满桌的佳肴,恍然大悟,立时对道:

“菜过五味,形美色美鲜美,美美都在心中留。”

少游以菜喻人,赞不露形,已羞得小妹伸过手臂,以袖遮面,喝下了这杯沁透心脾的交杯酒。

待嫣红撤下酒席,已月上中天。少游执手小妹,四目相对,喜不自胜。小妹含羞说道:“红帏帐前,与郎执手,若要同寝,再对一联。”

少游知道事不过三,何况已对出二联,一股豪气顿生:“有劳小妹赐联”

“小妹虽小,小手小脚小嘴,小巧但不小气,你要小心。”

小妹一口气吐出八个“小”字,机警赞己,傲性微露,少游不由蹙起了眉头。他来回踱步,苦吟不出,不禁暗自焦急。小妹见三更鼓罢,月移西楼,也心生悔意,只是不住地用温情的目光看着少游。少游见小妹不住偷瞧自己,顾盼含情,粉面娇羞,不由心动,随口对道:

“少游年少,少家少室少妻,少见且又少有,愿娶少女。”

小妹细品此联,觉得少游在点明决心娶自己为妻之际,又自喻世间少有,不坠男儿之志,芳心大悦,便熄烛松帐,成就了一桩千古良缘。

[编辑本段]

婚后

据传新婚之后不久,苏小妹再到庙里进香还愿,寺僧与苏家兄妹原就极熟,寺僧这时故意问苏小妹:“新婚滋味如何?”苏小妹笑而不答,但索纸笔挥洒数字,然后将纸条亲自粘贴在大钟里面,对寺僧说,欲知究竟,一看便晓。那和尚只好把光头伸进钟内,只见纸上写着:“如此这般。”乐得陪同来的秦少游哈哈大笑。

秦少游曾在歌妓堆中“漫赢得青楼薄幸名存”,自有各种调动女人积极性的手段。

秦少游会作词,他的词善于通过凄迷的景色,宛转的语调表达感伤的情绪,词如其人,秦少游的这种气质也深受苏小妹的喜爱,可惜天妒其缘,婚后只有几年,苏小妹就撒手尘寰。当时秦少游在外做官,政治上失意,被贬在外,听到这一消息,悲痛地写下一首《千秋岁》∶

“水边沙外,城廓春寒退,花影乱,鸳声碎。飘零疏酒盔,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忆昔西池会,鸥鸳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后来秦少游又以一个叫徐文英的女子为妻,这是后语。

李疑尚义文言文的主旨

1. 李疑尚义的古文翻译

明·宋濂《李疑尚义》白话释义:

李疑因为崇尚道义闻名当时,特别喜欢周济别人的急难。金华人范景淳在吏部当差,得了病,没有别的亲人。人们对他很冷漠,不收留他。范景淳拄着拐杖走到李疑的门口,告诉李疑说:“我不幸患病,人们不收留我。听说您品德很高尚,能借给我一张床养病吗?”

李疑答应了他,邀请他就座,迅速收拾出明亮舒适的房间,安置了床褥炉灶,让他在里面休息。李疑找来医生给他把脉,亲自给他煮粥熬药。从早到晚拉着他的手,问他的痛苦,如同服侍自己的亲人一样。

不久范景淳病情加重,不能起床,屎尿弄脏了床被,又脏又臭让人难以接近。李疑每天给他擦洗,没有一点厌恶的神情。范景淳流着眼泪说:“我连累你了。我恐怕活不下去了,没有办法报答您的大恩,我的行囊中有黄金白银四十多两,在过去住过的旅店里,希望你自己取来。”

李疑说:“患难中互相救助,人情事理上应该如此,还要回报干什么?”范景淳说:“如果你不去取,我后,恐怕被他人取走,这有什么好处呢?”李疑于是请邻人一起去提着回来了。

李疑当面打开行囊,记下数目,封存起来,并作了标记。几天后范景淳了,李疑拿自己的钱买棺材,把范景淳埋在城南聚宝山。将封存好的装有财物的行囊,存放到了他的邻人家里。

李疑写信让他两个儿子来。等他的两个儿子来了,李疑取出行囊按帐册归还给他们。他们用米馈赠他,李疑推辞不接受,还送给他们财物,让他们回去了。人们因此称赞李疑,知名人士都喜欢和李疑交往。

原文:

李疑以尚义名于时,独好周人急。金华范景淳吏吏部,得疾,无他子弟。人怠之,弗舍。杖踵疑门,告曰:“我不幸被疾矣,人莫我舍。闻君义甚高,能假我一榻乎?”

疑许诺,延就坐,迅除明爽室,具床褥炉灶,使寝息其中。征医视脉,躬为煮糜炼药。旦暮执其手,问所苦,如侍亲戚。既而疾滋甚,不能起,溲屎污衾席,臭秽不可近。

疑日为刮摩浣涤,不少见颜面。景淳流涕曰:“我累君矣。恐不复生,无以报厚德,囊有黄白金四十余两,在故逆旅邸,愿自取之。”

疑曰:“患难相恤,人理宜尔,何以报为?”景淳曰:“君脱不取,我,恐为他人得,何益乎?”疑遂求其里人偕往,携而归。面发囊,籍其数而封识之。

数日景淳竟,疑出私财买棺,殡于城南聚宝山。举所封囊,寄其里人家。书召其二子至。及二子至,取囊按籍而还之。二子以米馈,却弗受,反赆以货,遣归。人于是多疑,名士大夫咸喜与疑交。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元末辞朝廷征命,修道著书。明初时受朱元璋礼聘,被尊为“五经”师,为太子朱标讲经。洪武二年(1369年),奉命主修《元史》。

累官至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时朝廷礼仪多为其制定。洪武十年(1377年)以年老辞官还乡,后因长孙宋慎牵连胡惟庸案而被流放茂州,途中于夔州病逝,年七十二。明武宗时追谥“文宪”,故称“宋文宪”。

宋濂与刘基均以散文创作闻名,并称为“一代之宗”。其散文质朴简洁,或雍容典雅,各有特色。他推崇台阁文学,文风淳厚飘逸 ,为其后“台阁体”作家的文学创作提供范本。其作品大部分被合刻为《宋学士全集》七十五卷。

洪武四年(1371年)二月,宋濂升任奉议大夫、国子司业,却因祭祀孔子未按时呈上奏章,于八月被贬为安远知县。

洪武五年(1372年)二月,宋濂被召还任礼部主事。十二月,升任太子赞善大夫。

同年,甘露屡降,朱元璋问宋濂这样的天象是什么预兆,宋濂以《春秋故事》告诉朱元璋受命于人不于天,做事不必受天象的影响。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犯了罪,宋濂为朱文正求情,说可以将朱文正贬到边远地方,不宜治罪。

朱元璋问宋濂作为帝王,应该读什么书为主,宋濂推荐给朱元璋《大学衍义》,朱元璋于是命将书中内容贴在宫殿两边墙壁之上,召集大臣,让宋濂给大臣讲《大学衍义》中的内容。

文章简析:

本文记述了李疑乐于助人、救人急难的感人事迹,塑造了一个一心助人、轻财好义、有古道热肠的君子形象,表达了作者对重利轻义庸俗世风的忧虑,和对世风好转的殷切期待。文章用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塑造人物,形象鲜明。细节描写尤其传神。

2. 李疑尚义的古文翻译

明·宋濂《李疑尚义》白话释义: 李疑因为崇尚道义闻名当时,特别喜欢周济别人的急难。

金华人范景淳在吏部当差,得了病,没有别的亲人。人们对他很冷漠,不收留他。

范景淳拄着拐杖走到李疑的门口,告诉李疑说:“我不幸患病,人们不收留我。听说您品德很高尚,能借给我一张床养病吗?” 李疑答应了他,邀请他就座,迅速收拾出明亮舒适的房间,安置了床褥炉灶,让他在里面休息。

李疑找来医生给他把脉,亲自给他煮粥熬药。从早到晚拉着他的手,问他的痛苦,如同服侍自己的亲人一样。

不久范景淳病情加重,不能起床,屎尿弄脏了床被,又脏又臭让人难以接近。李疑每天给他擦洗,没有一点厌恶的神情。

范景淳流着眼泪说:“我连累你了。我恐怕活不下去了,没有办法报答您的大恩,我的行囊中有黄金白银四十多两,在过去住过的旅店里,希望你自己取来。”

李疑说:“患难中互相救助,人情事理上应该如此,还要回报干什么?”范景淳说:“如果你不去取,我后,恐怕被他人取走,这有什么好处呢?”李疑于是请邻人一起去提着回来了。 李疑当面打开行囊,记下数目,封存起来,并作了标记。

几天后范景淳了,李疑拿自己的钱买棺材,把范景淳埋在城南聚宝山。将封存好的装有财物的行囊,存放到了他的邻人家里。

李疑写信让他两个儿子来。等他的两个儿子来了,李疑取出行囊按帐册归还给他们。

他们用米馈赠他,李疑推辞不接受,还送给他们财物,让他们回去了。人们因此称赞李疑,知名人士都喜欢和李疑交往。

原文: 李疑以尚义名于时,独好周人急。金华范景淳吏吏部,得疾,无他子弟。

人怠之,弗舍。杖踵疑门,告曰:“我不幸被疾矣,人莫我舍。

闻君义甚高,能假我一榻乎?” 疑许诺,延就坐,迅除明爽室,具床褥炉灶,使寝息其中。征医视脉,躬为煮糜炼药。

旦暮执其手,问所苦,如侍亲戚。既而疾滋甚,不能起,溲屎污衾席,臭秽不可近。

疑日为刮摩浣涤,不少见颜面。景淳流涕曰:“我累君矣。

恐不复生,无以报厚德,囊有黄白金四十余两,在故逆旅邸,愿自取之。” 疑曰:“患难相恤,人理宜尔,何以报为?”景淳曰:“君脱不取,我,恐为他人得,何益乎?”疑遂求其里人偕往,携而归。

面发囊,籍其数而封识之。 数日景淳竟,疑出私财买棺,殡于城南聚宝山。

举所封囊,寄其里人家。书召其二子至。

及二子至,取囊按籍而还之。二子以米馈,却弗受,反赆以货,遣归。

人于是多疑,名士大夫咸喜与疑交。 扩展资料写作背景: 元末辞朝廷征命,修道著书。

明初时受朱元璋礼聘,被尊为“五经”师,为太子朱标讲经。洪武二年(1369年),奉命主修《元史》。

累官至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时朝廷礼仪多为其制定。洪武十年(1377年)以年老辞官还乡,后因长孙宋慎牵连胡惟庸案而被流放茂州,途中于夔州病逝,年七十二。

明武宗时追谥“文宪”,故称“宋文宪”。 宋濂与刘基均以散文创作闻名,并称为“一代之宗”。

其散文质朴简洁,或雍容典雅,各有特色。他推崇台阁文学,文风淳厚飘逸 ,为其后“台阁体”作家的文学创作提供范本。

其作品大部分被合刻为《宋学士全集》七十五卷。 洪武四年(1371年)二月,宋濂升任奉议大夫、国子司业,却因祭祀孔子未按时呈上奏章,于八月被贬为安远知县。

洪武五年(1372年)二月,宋濂被召还任礼部主事。十二月,升任太子赞善大夫。

同年,甘露屡降,朱元璋问宋濂这样的天象是什么预兆,宋濂以《春秋故事》告诉朱元璋受命于人不于天,做事不必受天象的影响。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犯了罪,宋濂为朱文正求情,说可以将朱文正贬到边远地方,不宜治罪。

朱元璋问宋濂作为帝王,应该读什么书为主,宋濂推荐给朱元璋《大学衍义》,朱元璋于是命将书中内容贴在宫殿两边墙壁之上,召集大臣,让宋濂给大臣讲《大学衍义》中的内容。 文章简析: 本文记述了李疑乐于助人、救人急难的感人事迹,塑造了一个一心助人、轻财好义、有古道热肠的君子形象,表达了作者对重利轻义庸俗世风的忧虑,和对世风好转的殷切期待。

文章用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塑造人物,形象鲜明。细节描写尤其传神。

3. 李疑《尚义》译文

翻译李疑因为崇尚道义闻名当时,特别喜欢周济别人的急难。金华人范景淳在吏部当差,得了病,没有别的亲人。人们对他很冷漠,不收留他。范景淳拄着拐杖走到李疑门口,告诉李疑说:“我不幸患病,人们不收留我。听说您品德很高尚,能借给我一张床养病吗?”李疑答应了他,邀请他就座,迅速收拾出明亮舒适的房间,安置了床褥炉灶,让他在里面休息。李疑找来医生给他把脉,亲自给他煮粥熬药。从早到晚拉着他的手,问他的痛苦,如同服侍自己的亲人一样。不久范景淳病情加重,不能起床,屎尿弄脏了床被,又脏又臭让人难以接近。李疑每天给他擦洗,没有一点厌恶的神情。范景淳流着眼泪说:“我连累你了。我恐怕活不下去了,没有办法报答您的大恩,行囊中有黄金白银四十多两,在过去住过的旅店里,希望你自己取来。”李疑说:“患难中互相救助,人情事理上应该如此,还要回报干什么?”范景淳说:“如果你不去取,我后,恐怕被他人取走,这有什么好处呢?”李疑于是请邻人一起去,提着回来了。李疑当面打开行囊,记下数目封存起来作了标记。几天后范景淳了,李疑拿自己的钱买棺材,把范景淳埋在城南聚宝山。将所有封存好的装有财物的行囊,存放到了他的邻人家里。李疑写信让他两个儿子来。等他的两个儿子来了,李疑取出行囊按帐册归还给他们。他们用米馈赠他,李疑推辞不接受,反而用财物送给他们,让他们回去了。人们因此称赞李疑,知名人士都喜欢和李疑交往。

宋学士说:“我和李疑有交往,了解他的为人。李疑是一个温和善良的人,没有魁伟雄壮的外表。可是他所做的事,却有真挚纯朴的仁义之风。这怎么可以凭借外貌判断人的道德品质呢?《论语》上说:整个社会污浊,清廉的君子才显现出来。我为贪财好利的流俗而痛心,记载他的事迹来规劝世人。”

4.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小题

1.风土完厚,人质直而讲仁义,具有山川名胜。

2.道相合而意相得也3.B(选A得1 分)4.赞扬秦中诸子超然世外,表达自己内心极其向往能追随诸子而隐,但因为离家较远、无法成行而嗟叹。1.分 析:本题原因在前文有所交待“关中风土完厚,人质直而尚义,风声习气,歌谣慷慨,且有秦汉之旧。

至于山川之胜,游观之富,天下莫与为比”,从中可以概括出三点。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2.分 析:“二三君多秦人,与余游,道相合而意相得也”—— 你们诸位大都是关中人,与我一道游览,真是志同道合。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分 析:若夫闲居之乐,澹乎其无味,漠乎其无所得,盖自放于方之外者之所贪,人何所争,而造物者亦何靳耶?——因此不是人人都能得到的。像那闲居的乐趣,或许是平淡得无味,空虚得一无所有,但这正是置身世外的人所追求的,一般的人怎么会去争它,而老天爷又怎么会去吝惜它呢?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4.分 析:本文的主题由最后一句可见“行矣诸君,明年春风,待我于辋川之上矣”——意欲随众人一起归隐。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译文:关中地方风物土壤富庶肥沃,人民质朴直爽又崇尚道义,风气习俗与喜欢激昂放歌的作风都还保留着秦汉时的旧貌。要说到山川之美,游览胜地之多,是天下没有能够与它相比的。

所以志在四方的人都喜欢在关中居住。我二十岁左右时,随奉先父官居略阳,曾因秋试在长安住了八九个月。

那时我还未脱尽纨绔习气,整天沉溺在灯红酒绿之中,虽然知道有许多名胜美景却无暇顾及。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与关中人士相处得更多了,就对关中的事情更为熟悉了。

每当听到谈起长安以及蓝田、鄠杜一带地方的风土物情,面上就显出跃跃欲往的喜色。你们诸位大都是关中人,与我一道游览,真是志同道合。

我曾打算约你们一起在靠近终南山地方觅一块地,经营五亩田大小的庄园,像举子退居温课一般,收集佳书精研细读,常常酿造美酒供应,相随着宾客游览,扬眉高谈阔论,摆脱尘事困扰,赏览山河美景,考察前代遗迹,这样大概可算不辜负古人了。但是,我因为家在嵩山之南,这么热的天要长途跋涉千里,不像你们去这么方便。

你们在清秋佳日扬起马鞭,先我一步登上征途,举头西望,真是气吐青云。现在社会上称心满意的事情如吃山珍海味做高官,腰缠万贯住华美的房子,都是大多数人所追求而老天爷却非常吝惜的,因此不是人人都能得到的。

像那闲居的乐趣,或许是平淡得无味,空虚得一无所有,但这正是置身世外的人所追求的,一般的人怎么会去争它,而老天爷又怎么会去吝惜它呢?各位走吧!待到年春风荡漾的时候,请在辋川岸边等我到。作者: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代著名诗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有神通目。

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蒙古南下,避乱河南,诗名震京师,称为元才子。

金宣宗兴定五年(1221)进士;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后不仕元,二十余年潜心编篡著述。

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