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历史上有许多知名的王佐之才,那么“王佐之才”的定义是什么?

2.《三国》荀彧为什么被人称为“王佐之才”?

3.岳鹏之举,王佐之才是什么意思

4.王佐之才的解释

历史上有许多知名的王佐之才,那么“王佐之才”的定义是什么?

王佐之才下一句是什么-王佐之才

一、“王佐”的解释:

1、“王佐之才”中的“王佐”并不是一个人名,王佐,即为“佐王”(古汉语倒装),这个词语的意思是指“辅佐君主或帝王”。

2、王,君主或帝王,多指国家元首;佐,辅佐; 才,才干、能力、智谋;王佐,即为“佐王”(古汉语倒装);王佐之才,是指某人(或谋臣)具有非凡的治国能力。

二、时期:

出自于东汉时期,班固的《汉书·董仲舒传赞》:“刘向称董仲舒有王佐之材,虽伊、吕亡以回。”

扩展资料:

中文名:王佐之才

拼音:wáng zuǒ zhī cái

出处:《汉书·董仲舒传》

解释:具有非凡的治国能力

近义词:逸群之才

示例:当朝一见,许其~,行路相逢,知其美人之赠。 ◎唐·杨炯《益州温江县令任君神道碑》

用法:传统用法被认定为书面语、宾语。?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王佐之才

《三国》荀彧为什么被人称为“王佐之才”?

“王佐之才”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具有非凡的治国能力,最早出自《汉书·董仲舒传》:“刘向称董仲舒有王佐之材,虽伊、吕亡以回。”这里的“王”,指的是君主或帝王;“佐”,是辅佐;“才”,就是才干、能力、智谋;“王佐”,其实就是“佐王”,这是古代汉语中的倒装,就是辅佐帝王。

在曹魏集团内部,可以得到“王佐之才”的评价只能是荀彧,而不会是郭嘉、贾诩等谋士。荀彧和曹操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君臣关系,他其实也是曹操的知己,甚至可以说是曹操的合伙人,是整个曹魏集团人事和财务方面的总负责人,他在曹操集团里的职能有点类似于刘邦的萧何和朱元璋的李善长。

荀彧,字问若,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他之所以被称为“王佐之才”,是因为他作为曹操的首席谋士,为曹操统一北方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尤其是在战略规划方面,提出的几次建议都极具战略价值,所以被比作张良,称荀彧为“吾之子房也”。

荀彧少年时期就颇有才名,公元189年被推为孝廉,同年,董卓废除少帝刘辩,立刘协为帝,自封相国。荀彧随即弃官回乡,后来认为家乡颍川地处中原腹地,是兵家必争之地,就举家迁往冀州,袁绍待他如上宾,但是荀彧确认为袁绍难成大事。于公元191年投奔曹操,曹操马上就任命他为别部司马,当时荀彧年仅二十八岁。之后荀彧就追随曹操征战,并为曹操多次献计,最著名的就是“奉天子以令不臣”,这就是后来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战略优势的来源,为曹操统一北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东汉末年,尽管军阀四起,朝廷名存实亡,但是当时社会仍崇尚正统,谁拥戴汉献帝,谁就能赢得义举的声誉,从而获得士人的广泛支持。由此,荀彧建议曹操奉迎汉献帝,并劝曹操说:“将军首唱义兵,徒以山东扰乱,未能远赴关右,然犹分遣将帅,蒙险通使,虽御难于外,乃心无不在王室,是将军匡天下之素志也”。建安元年(196 年),曹操采纳荀彧的建议,将汉献帝奉迎至许(今河南许昌)。曹操掌控了汉献帝,就等于拥有了一面道德的旗帜,并随时可以举起这面大旗对其他割据势力进行征伐。随后曹操就打着“奉天子以令不臣”的旗号,提高了自己在政治上的号召力。从此,曹操的东讨西伐,南征北战也有了正当的理由。曹操迎奉汉献帝,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袁术的谋士张承、公孙度的谋士凉茂、吕布的谋士袁涣等都认为曹操“功高而德广,可谓无二矣。”各地士人纷纷投归许都,出现了“贤士大夫,四方来集”的盛况。

荀彧提出了“奉天子以令不臣”

后来荀彧很少跟随曹操出征,更多的是负责为曹操留守后方,并负责调拨钱粮供给前方。如果说郭嘉是曹操手下最佳的形势分析师,那么荀彧就是曹魏的最佳经理人。曹操征战四方时,荀彧不但保证了后方的安全,还充当了总后勤部部长保证了前线曹魏军队的粮草供应。 其次荀彧是曹魏集团引进人才的金字招牌,充当了王牌猎头的角色。荀彧家族是颍川的豪族名门,和陈群家族、钟繇家族关系密切,是颍川士人群体的核心。颍川地区的士人在东汉军界、政界地位相当高,在东汉最顶级的名士中颍川地区出身的就大约占到了五分之一,和全国其他地方的名士也有密切的关系。颍川士人在东汉士人中的角色类似于今天的清华、北大毕业生,而荀彧则充当了颍川士人的“学生会主席”。

“尚书令荀彧领典枢机,好士爱奇”“前后所举者,命世大才,邦邑则荀攸、锺繇、陈群,海内则司马宣王,及引致当世知名郗虑、华歆、王朗、荀悦、杜袭、辛毗、赵俨之俦,终为卿相,以十数人。”这是史书对荀彧猎头工作的总结。

第三,荀彧提出“深根固本以制天下”的战略方针。荀彧向曹操进言:“昔高祖保关中,光武据河内,皆深根固本以制天下,进足以胜敌,退足以坚守,故虽有困败而终济大业。将军本以兖州首事,平山东之难,百姓无不归心悦服。且河、济,天下之要地也,今虽残坏,犹易以自保,是亦将军之关中、河内也,不可以不先定。建立曹操以兖州为中心的根据地,并趁机收取“熟麦”,贮备粮食以供军需。曹操采纳了荀彧的建议,取消了攻打徐州的计划,分兵逐步攻破各个县城,巩固了在兖州的统治。随后又整编军队,招揽士人,大兴屯田,发展经济,从而声名日著,成为一支重要的割据势力。

岳鹏之举,王佐之才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具有非凡的治国能力,辅佐帝王成就大业的才干。

王佐之才,出自东汉班固的《汉书·董仲舒传》:“刘向称董仲舒有王佐之材,虽伊、吕亡以回。”

译文:刘向说董仲舒有辅佐帝王的人才,虽然伊、吕无以挽回。

在小说《岳飞传》中,有一典故叫做王佐断臂。王佐利用苦肉计诈降取得金兀术的信任,然后得以在金营中随意走动,继而成功策反猛将陆文龙,为南宋取得胜利作出贡献。

扩展资料:

南宋时,金兵南侵,金兀术与岳飞在朱仙镇摆开决战的战场。金兀术有一义子,名叫陆文龙,这年十六岁,英勇过人,是岳家军的劲敌。陆文龙本是宋朝潞安州节度使陆登的儿子,金兀术攻陷潞安州,陆登夫妻双双殉国。

金兀术将还是婴儿的陆文龙和奶娘掳至金营,收为义子。陆文龙对自己的家世完全不知。一日,岳飞正在思考破敌之策,忽见部将王佐进帐。岳飞看见王佐脸色蜡黄,右臂已被斩断(已敷药包扎),大为惊奇,忙问发生了什么事。

原来王佐打算只身到金营,策动陆文龙反金。为了让金兀术不猜疑,才采取断臂之计。岳飞十分感激,泪如泉涌。

王佐连夜到金营,对金兀术说道:“小臣王佐,本是杨么的部下,官封车胜侯。杨么失败我只得归顺岳飞。昨夜帐中议事,小臣进言,金兵二百万,实难抵挡,不如议和。

岳飞听了大怒,命人斩断我的右臂,并行命我到金营通报,说岳家军即日要来生擒狼主,踏平金营。臣要是不来,他要斩断我的另一只臂。因此,我只得哀求狼主。”

金兀术同情他,叫他“苦人儿”,把他留在营中。王佐利用能在金营自由行动的机会,接近陆文龙的奶娘,说服奶娘,一同向陆文龙讲述了他的身世。文龙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后,决心为父母报仇,诛杀金贼。王佐指点他不可造次,要伺机行动。

金兵此时运来一批轰天大炮,准备深夜轰炸岳家军营,幸亏陆文龙用箭书报了信,使岳军免受损失。当晚,陆文龙、王佐、奶娘投奔宋营。王佐断臂,终於使猛将陆文龙回到宋朝,立下了不少战功。

王佐之才的解释

佐:辅佐。辅佐帝王成就大业的才干。

成语出处: 《汉书·董仲舒传赞》:“刘向称董仲舒有王佐之材,虽伊、吕亡以回。”

成语例句: 当朝一见,许其 王佐之才 ,行路 相逢 ,知其美人之赠。 ★唐·杨炯《益州温江县令任君神道碑》

王佐之才的近义词: 王佐之材

成语语法: 作宾语;用于书面语

常用程度: 一般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 偏正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英语翻译: the capabilities of a prime minis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