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叙旧文言文

2.崔龟从字玄告文言文答案

3.韦诜文言文

4.千里赴期文言文

5.折御卿文言文阅读

6.忠谏直文言文题

叙旧文言文

贤良方正下一句-贤良方正阅读题及答案

1. 形容叙旧的词语有哪些

形容叙旧的词语有:

剪烛西窗 滔滔不绝 倾心吐胆 娓娓而谈 直言不讳

剪烛西窗的释义:

剪烛西窗,读音[jiǎn zhú xī chuāng],原指思念远方妻子,盼望相聚夜语;后泛指亲友聚谈。

近义词:

西窗剪烛

造句:

1. 雨打芭蕉,云起云消;剪烛西窗,花开花落。往事如风,情怀依旧。拂去岁月的尘埃,珍藏永久的情谊。

2. 记得相逢一笑迎,剪烛西窗夜谈兵。

词语出处:

《夜雨寄北》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2. 文言文在线翻译(全文翻译)

译文:

李文定家中贫寒,与他住同一条巷的李生,时常给他钱来接济他。李文定感谢他的好意,与他结拜为兄弟。后来李文定考取了进士,李生派人给他送了一封信,同他拉拢关系,李文定仅仅在嘴上说谢谢,没有回信。李生很生气,说李文定忘恩负义,然后不再通信。

十年后,李文定当上了左丞相,向皇上禀奏书生旧日周济体恤的恩情,想给他一个官职,用来报答他的恩情。皇上下诏授予姓李的书生以左班殿直的官职。李文定命人制作袍笏,给州将写了一封信,让州将把李生送到上任的地方。

李文定与他共叙旧日的友谊,并且感谢他说:“你以前对我的接济,一直不敢忘记,有幸获得恩典,才实现报答你的愿望。”这样众人被李文定宽广的胸怀折服,不是心胸狭窄目光短浅的人所能达到的。

原文:

李文定公家甚贫,同巷李生,每推财以济之。公感其意,拜为兄。寻举进士第一,李生遣人奉书通殷勤,公口谢之而已,不答。书生惭,谓公挟贵忘旧,遂不复相闻。

后十年,公为左相,因而奏李生昔日周恤之义,愿授一官,以报其德。诏授左班殿直。公制袍笏,致书州将,令送生至公所。公与叙旧好,且谢曰:“昔日周旋,极不敢忘,幸被误恩,乃获所愿。”

众然后服公性度弘远,非狭中浅见之人所能度。

扩展资料:

本文选自文章《李文定报德》。《李文定报德》是一篇文言文,讲述了李文定报答故人恩情的故事。启示我们在对待一个人或一件事时,应当懂得包容,知恩图报。

李文定公叫李春芳。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李春芳状元及第,授翰林修撰。以善写青词得明世宗赏识,升翰林学士。历官太常少卿、礼部右侍郎、礼部左侍郎、吏部侍郎、礼部尚书等职,并加太子太保。嘉靖四十四年(1556年),兼武英殿大学士,入阁与严讷共参机务。

李春芳性恭谨,治谕平恕,被时人比作李时。才虽不及,而清廉过之。与严讷、郭朴、袁炜同有“青词宰相”之称。著有《贻安堂集》十卷。万历年间的首辅王锡爵写的 《太师李文定公传》,记载了李春芳退休生活的几个方面。

3. 李文定报德文言文阅读答案

(二十二) 李文定报德

李文定公家甚贫,同巷李生,每推财以济之。公感其意,拜为兄。寻举进士第一,李生遣人奉书通殷勤①,公口谢之而已,不答。书生惭,谓公挟贵忘旧,遂不复相闻。

后十年,公为左相,因而奏李生昔日周恤②之义,愿授一官,以报其德。诏授左班殿直。公制袍笏,致书州将,令送生至公所。公与叙旧好,且谢曰:“昔日周旋③,极不敢忘,幸被误恩④,乃获所愿。”

众然后服公性度弘远⑤,非狭中浅见之人所能度。

[注释]①通殷勤:叙述恳切深厚的友谊。②周恤:照顾,接济。③周旋:交往,交际。这儿引申为照顾,接济。④幸被误恩:幸好被皇上错误地施与恩情,(得到皇上的信任和重用)。这是自谦的说法。⑤性度弘远:性情气度弘大长远。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谓公挟贵忘旧 ( )

(2)极不敢忘 ( )

2. 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

致书州将,令送生至公所

3. 李文定在考中进士后,为什么对李生的“通殷勤”,只是“口谢之而已”?

4.李文定是一个怎样的人?

参考答案

1、(1)老朋友,故人(2)非常

2、(李文定)写信给州府官员,让他们(派人)护送李生到自己的处所

3、因为当时无法用行动来报答李生的恩德

4、知恩图报,气度弘大

4. 求李白的《叙旧赠陆调》全文,最好有翻译或者解析之类

叙旧赠江阳宰陆调 泰伯让天下,仲雍扬波涛。

清风荡万古,迹与星辰高。 开吴食东溟,陆氏世英髦。

多君秉古节,岳立冠人曹。 风流少年时,京洛事游遨。

腰间延陵剑,玉带明珠袍。 我昔斗鸡徒,连延五陵豪。

邀遮相组织,呵吓来煎熬。 君开万丛人,鞍马皆辟易。

告急清宪台,脱余北门厄。 间宰江阳邑,翦棘树兰芳。

城门何肃穆,五月飞秋霜。 好鸟集珍木,高才列华堂。

时从府中归,丝管俨成行。 但苦隔远道,无由共衔觞。

江北荷花开,江南杨梅熟。 正好饮酒时,怀贤在心目。

挂席拾海月,乘风下长川。 多沽新丰醁,满载剡溪船。

中途不遇人,直到尔门前。 大笑同e68a84e8a2ad7a686964616f31333264646461一醉,取乐平生年。

译文泰伯三让天下去吴越,仲雍也在吴越建立仁政,如扬波涛。 他们可谓是清风荡涤万古,仁迹可与星辰比高。

三国时代孙氏开辟东吴,陆氏世出英髦之才。 贤君你秉承陆氏高尚节气,如山岳恃,可谓人杰之冠。

想当年,我风流少年之时,去京洛从事游遨干谒。 腰间挂着延陵剑,身穿玉带明珠袍。

曾经与斗鸡徒闹别扭,他们伙同五陵豪士。 组织邀遮成一伙玩命之徒,对我一人威胁、煎熬。

你冲开万人丛,鞍马都躲避闪开。 赶去清宪台告急,宪兵把我从北门解救出来。

你现在是江阳县邑的县宰,镇压恶霸,培植新秀。 江阳城门肃穆,如同五月飞秋霜。

好鸟聚集在珍贵的林木,高才鸿儒罗列在你的华堂。 你从县府回住所时,丝管之乐队俨然成行。

我苦于与你远道相隔,无法共衔酒觞金撙。 现在江北荷花正盛开,江南的杨梅也熟了。

正是饮酒的好时节,日夜无不把贤君怀念在心目。 于是我就挂席展帆拾海月,乘风直下长川。

多多沽来新丰美酒,装了满满一大船,如同王子晋去看望剡溪的戴逵。 中途也不想拜访别人,一直到你门前。

只为与你大笑同一醉,趁有生之年取取乐子而已。

5. 与子俨等疏文言文译文

告戒俨、俟、份、佚、佟:天地给人以生命,有生就一定有,从古到今圣贤的人,有谁能够幸免呢?子夏有话说:“生有天命,富贵天注定。”“四友”那样的人,亲自接受言谈意旨,连四友这样的人都这么说,足见穷达与否、寿命长短都是不由人的。

我年龄已过五十,年少时穷苦,每次因为家里困乏,东西游走。本性坚强学识笨拙,参加事物多不和。自己为自己考虑,一定遗留风俗灾患,勉力弃官隐居,使你们年幼就受饥寒。我曾经感叹东汉霸王的贤妻的话,坏的棉絮自己拥有,为何要使儿子惭愧呢?这是一样的事情。虽然遗憾没有二仲那样的邻居,家里没有像老莱子的妻子,胸怀这样的苦心,自己心里很惭愧。

年少时学习弹琴读书,我喜欢悠闲清净,读书有了收获,就高兴得忘了吃饭。看见树木交错着郁郁葱葱,不同季节有不同的鸟鸣声,就有十分高兴。常言道:五六月中,在北窗下睡着,与到凉风刚到,自己认为是伏羲氏以前的人。意识浅见识少,以为这样的生活可以保持下去。随着时间的迁移,体智衰退,盛年之欢不可再来。

患疾病以来,逐渐趋向衰弱,亲人故交不抛弃,每次用药物救我,自己恐怕寿命将要到了。你们这辈从小家境贫寒,每次被驱使做砍柴挑水的劳动,什么时候可以免除啊?挂念在心里,有什么可以说的!但是虽然你们不是同一个母亲所生的,但应当想到四海之内都是兄弟的情义。鲍叔、管仲共同做买卖,分钱的时候管仲总要多占一点,但是鲍叔不觉得他贪财,因为知道他家里穷。归生、伍举都是春秋时楚国人,二人交情很好,后来伍举因罪逃到了晋国做官;归生与他相遇,二人铺荆而坐,共叙旧情。就是因为在鲍叔帮助下,管仲变失败为成功,在归生帮助下,伍举于失败(因罪出逃)后回国立了功。其他人尚且如此,何况同父辈的人啊!颍川的韩元长,汉朝末的名士,身份为卿佐,八十岁了。兄弟一起居住,直到终身。济北的泛稚春,晋国时的操行人,七世用共同的财产,家人没有怨怒的脸色。《诗经》说:“对于古人的崇高道德则敬仰,对于他们的高尚行为则遵行、学习。”即使不能那样,诚心诚意地崇尚他们。你们可要慎重啊!我没什么再说的了。

6. 请翻译文言文《苏章传》

原文:苏章字孺文,扶风平陵人也。八世祖建,武帝时为右将军。祖父纯,字桓公,有高名,性强切而持毁誉,士友咸惮之,至乃相谓曰:“见苏桓公,患其教责人,不见,又思之。”三辅号为“大人”。永平中,为奉车都尉窦固军,出击北匈奴、车师有功,封中陵乡侯,官至南阳太守。斋

碌檬章少博学,能属文。安帝时,举贤良方正,对策高第,为议郎。数陈得失,其言甚直。出为武原令,时岁饥,辄开仓廪,活三千余户。顺帝时,迁冀州刺史。故人为清河太守,章行部案其奸臧。乃请太守,为设酒肴,陈平生之好甚次。太守喜曰:“人皆有一天,我独有二天。”章曰:“今夕苏孺文与故人饮者,私恩也;明日冀州刺史案事者,公法也。”遂举正其罪。州境知章无私,望风畏肃。换为并州刺史,以推折权豪,忤旨,坐免。隐身乡里,不交当世。后征为河南尹,不就。时天下日敝,民多悲苦,论者举章有干国才,朝廷不能复用,卒于家

译文:苏章,字孺文,扶风平陵人.他的八代祖上是苏建,武帝在位时担任右将军.他的祖父叫苏纯,字恒公,有很大的名声,性格倔强急性子而且不怕当面指出别人的缺点(就是当面提意见),士子和友人都很忌惮他,见面后都互相说:“见苏桓公,害怕他教诲责备人,见不到他,却又思念他。原文:苏章字孺文,扶风平陵人也。八世祖建,武帝时为右将军。祖父纯,字桓公,有高名,性强切而持毁誉,士友咸惮之,至乃相谓曰:“见苏桓公,患其教责人,不见,又思之。”三辅号为“大人”。永平中,为奉车都尉窦固军,出击北匈奴、车师有功,封中陵乡侯,官至南阳太守。斋

碌檬章少博学,能属文。安帝时,举贤良方正,对策高第,为议郎。数陈得失,其言甚直。出为武原令,时岁饥,辄开仓廪,活三千余户。顺帝时,迁冀州刺史。故人为清河太守,章行部案其奸臧。乃请太守,为设酒肴,陈平生之好甚次。太守喜曰:“人皆有一天,我独有二天。”章曰:“今夕苏孺文与故人饮者,私恩也;明日冀州刺史案事者,公法也。”遂举正其罪。州境知章无私,望风畏肃。换为并州刺史,以推折权豪,忤旨,坐免。隐身乡里,不交当世。后征为河南尹,不就。时天下日敝,民多悲苦,论者举章有干国才,朝廷不能复用,卒于家

译文:苏章,字孺文,扶风平陵人.他的八代祖上是苏建,武帝在位时担任右将军.他的祖父叫苏纯,字恒公,有很大的名声,性格倔强急性子而且不怕当面指出别人的缺点(就是当面提意见),士子和友人都很忌惮他,见面后都互相说:“见苏桓公,害怕他教诲责备人,见不到他,却又思念他.”京城周围的人都称他为“大人”.永平年间,在窦固的军队担任奉车都尉,随军攻打北匈奴、车师有功,受封为中陵乡侯,后来做官到南阳太守.

苏章从小就十分博学,善于写作。安帝在位的时候,朝廷荐举贤良方正有学识的人,苏章应对得当,策论高妙,得以任用,(就是选拔年轻干部)担任议郎这一职务。在皇帝面前几次议论政策得失,发表的言论切中时弊,群臣都认为他十分正直。不久外放作了武原县令,当年是灾年,苏章立刻打开官仓赈灾,救活了三千多户人。顺帝在位的时候,苏章升职担任了冀州刺史。苏章有老朋友在其属下担任了清河太守,苏章接受任务查证老友的腐败问题 。 后其得知苏章为其上司,便设宴相请。席间清河太守陈述了二人平生的情谊,并说:“人皆有一天,我独有二天”(意即苏章为其保护伞)。苏章称:“今日我与你故人叙旧,是私人关系;明日我是冀州刺史办案,要依法办公事。”第二日公堂之上遂将老友拿下,依律治罪。于是冀州境内都知道苏章是个刚正无私的人,纷纷对其敬畏。后来苏章异地交换做并州刺史,上折得罪了当地权贵,因为违反了皇帝的旨意当即被罢免。苏章隐居在乡间,不与官场来往。后来又被朝廷征召为河南尹,不肯前去就职。当时,天下日益动荡,人民多有疾苦,有评论的人向朝廷举荐苏章有治国之才,然而朝廷始终没有任用他,苏章最后在家乡去世

崔龟从字玄告文言文答案

1. 求旧唐书崔龟从全文翻译

崔龟从,字玄告诉,清河人。

祖父璜,父亲实在,官微。龟从,元和十二年进士及第,又登贤良方正制科,当书判拔萃二科,释褐授右拾遗。

太和二年,改任太常博士。龟从长在礼学,精通历代沿革,问无不通。

四时祭祀宗庙在敬宗室,祝板称皇帝孝弟。龟从议论说:“我知道祥孝字,考核礼文,义本主在子孙,道理很难用于兄弟。

按《礼记》占卜测的文章,子孙说哀,兄弟说我。然而,虞之称哀,与祭祀的称赞,其含义一啊。

在祖先就理所应当称赞,在伯仲则只可以称为。又向东晋温崤议论宗庙祷告辞,在孝字不是你的就不说,旁系亲属直言敢告诉。

当时朝廷商议,大家都认为应该。现在我上考礼经,没有兄弟称孝的道理;下征晋史,有不称旁系亲属的文章。

我认为敬祭宗庙,应该去孝弟两个字。”又以祭祀九宫坛,原来是大祠。

龟从议论说:“九宫贵神,经典不记载。天宝年间,术士上奏请求,于是立祠坛。

事出一时间,郊祀礼相同。我知道他的图法,都是星名,即使司水旱兵荒,品秩不超过列宿。

现在的人,五大行星都是从祭祀,时间仍在中祭,难道容九宫只有越常礼仪,准备列王的事,戒誓百官?尊卑违背礼仪,没有比这个更严重。如果以曾经在祀典,不可废除,我请求降为中祀。”

控制的。龟从又任命大臣薨谢,不在听到哀天停止上朝,奏议说:“我认为废除朝悲痛悼念,君臣义重,所重视和哀,尤其应该表示相信。

自近年以来,停止上朝不上报的时候,礼貌在数天外。虽然遵循常规,似乎不原情。

我不敢远征古书,请带领国家朝惯例:贞观年间任瑰,有司对仗奏朝廷听说,太宗责备他们违背礼节;岑文本后,那天晚上是被严密的警戒;张公谨的灭亡,哭的不避忌日。由此可知怜惜之意,不应该超过时间。

我认为大臣去世,礼合停止上朝。纵然有机务快,便殿要召宰臣,不在正朝,无差错情况。

像这样,那发自内心的信任,载感在幽明;合乎情理的文章,不差于典礼。”又上奏:“文武官员三品官去世去世停止上朝。

有未经亲自重的官员,现在任又是分散排列的,为不同的礼仪,恐怕不合适。从今以后,文武官员三品以上的官员,不是曾任将相,和曾在靠近,应该加以恩待的人,我请不在停止上朝的限制。”

从的。多次改任考功郎中、史馆修撰。

九年,转司勋郎中、知制诰。十二月,正任中书舍人。

开成开始,出任华州刺史。三年三月,人们为户部侍郎,判本司。

四年,临时兼管吏部尚书铨事。大中四年,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兼吏部尚书。

五年七月,撰成《续唐历》三十卷,上的。六年,罢除相,为检校吏部尚书,汴州刺史、宣武军节度观察使,历任藩镇去世。

2. 文言文:《崔枢》的阅读答案

简答题:

海外商人对崔枢提出什么要求?

为什么崔枢把珍珠放入棺材中?

官差为什么到毫州来追捕崔枢?

汴京的长官为什么想委任崔枢为官署中的佐助人员?

选择题:

选出下列句中划线的词与“荷君见顾,不以外夷见忽”中“见”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

A. 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

B.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C. 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

D.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 客居汴半岁,与海贾同止笼天下盐铁诸利,以排富商大贾。

B. 宝之至宝也,敢以奉君王必无人,臣愿奉壁往使

C. 今疾势不起,番人重土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

D. 伺无人,置于柩中成益惊喜,掇置笼中

选出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与“并勘珠所在”中“所”用法、意义相同的一项

A.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B. 其巫,老女子也,已年七十。从弟子女十人所

C.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D. 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下列各句中加点字与“汴帅王彦谟奇其节”中“奇”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成以其小,劣之

B.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C.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D. 斫其正,养其旁条

对本文主旨的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崔枢安贫乐道,我行我素

B. 崔枢重信守诺,自律守法

C. 崔枢重义轻利,品德高洁

D. 崔枢不吝金玉,志行高尚 选择题:

A

B D

A

C

译文:

崔枢应举进士,在汴京寄居半年,与一位行商同住那里。那个行商得了病,病情已经很重。他对崔枢说:“感激您照顾我,不因我是外族人而轻视我。现在我的病看来是好不了啦,我们外族人重视土葬,倘若我了您能安葬我吗?”崔枢答应了他的请求。(这时)行商说:我有一颗宝珠价值万钱。得到它,即使是滚烫的水、炽热的火,也敢去践踏。它是宝物中最珍贵的宝物,请允许我冒昧地把它赠送给您。”崔枢接受了宝珠,(心里) 说:“我不过是一个进士上,奔走于州邑间来养活自己,怎么能忽然收藏这样的奇异的宝物呢?”等到没人的时侯,崔枢就把宝珠放在棺材中,连同商人的遗体埋葬在田野里。

之后过了一年,崔枢行于毫州,听说有个外族人从南方来寻找她去的丈夫,同时查问那颗宝珠的下落,向官府陈述,并且说宝珠一定被当时那个秀才崔枢所占有。于是官府派人到毫州来追捕崔枢。崔枢说:“假如墓穴不被盗墓人挖掘,宝珠一定不会落到别人手里。”于是打开棺材,得到了那颗宝珠。

汴京长官王彦谟对崔枢高洁的节操感到惊奇,想让他做为官署中佐助人员,崔枢不同意。第二年科举考试崔枢被录取,最终掌管选取文士的大权,并有为官清廉的美名。

3. 郑均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后汉书·郑均传原文

郑均字仲虞,东平任城人也。少好黄、老书。兄为县吏,颇受礼遗,均数谏止,不听。即脱身为佣,岁余,得钱帛,归以与兄。曰:“物尽可复得,为吏坐臧,终身捐弃。”兄感其言,遂为廉洁。均好义笃实,养寡嫂孤儿,恩礼敦至。常称病家廷,不应州郡辟召。郡将欲必致之,使县令谲将诣门,既至,卒不能屈。均于是客于濮阳。

建初三年,司徒鲍昱辟之,后举直言,并不诣。六年,公车特征。再迁尚书,数纳忠言,肃宗敬重之。后以病乞骸骨,拜议郎,告归,因称病笃,帝赐以衣冠。

元和元年,诏告庐江太守、东平相曰:“议郎郑均,束脩安贫,恭俭节整,前在机密,以病致仕,守善贞固,黄发不怠。又前安邑令毛义,躬履逊让,比征辞病,淳洁之风,东州称仁。书不云乎:‘章厥有常,吉哉!’其赐均、义谷各千斛,常以八月长吏存问,赐羊酒,显兹异行。”明年,帝东巡过任城,乃幸均舍,敕赐尚书禄以终其身,故时人号为“白衣尚书”。永元中,卒于家。

后汉书·郑均传翻译

郑均字仲虞,东平任城人。少时喜好黄老之书。兄为县吏,接受别人礼物甚多,郑均多次谏阻,兄不听。郑均就脱身为人打工,一年多,得到钱帛,回来交给其兄。说:“物用完了可以再得,为官吏贪赃犯罪,一生都完了。”兄感激其言,以后就廉洁奉公了。郑均好义务实,养寡嫂孤儿,恩义礼貌备至。常称病留家,不应州郡征召。郡守非要他去不可,使县令诈称将到他家,郑均即到郡守府,郡府最后还是没能让他屈服。郑均于是躲到濮阳作客去了。

建初三年(78年),司徒鲍昱招他,后举他直言,他没有到。六年,皇帝公车特征,再迁尚书,多次献纳忠言,肃宗很敬重他。后来以病请求退休,拜为议郎,告归,因称病重,帝赐以衣冠。

元和元年(84年),诏书告庐江太守、东平相说:“议郎郑均,束修安贫,恭俭节整,前在机密,以病退休,守善贞固,黄发不怠。又前安邑令毛义,躬行谦让,从征辞病,纯洁之风,东州称仁。《尚书》不是说‘表彰那些有常德的人,是善政’。宜赐郑均、毛义谷各千斛,常以八月长吏慰问,赐羊酒,以显此异行。”第二年,帝东巡过任城,就亲临郑均家,命赐尚书禄以终其身,所以当时人称为“白衣尚书”。永元中,在家去世。

4. 崔沔,字善冲 文言文答案

崔沔年,字善冲,唐朝诗人。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原籍博陵,今河北安平,进士出身。

崔沔八岁时父亲就了,从此和母亲相依为命。十三岁时,他妈又得了眼病,于是他变卖了家产,到处为母亲求医问药,但还是没能治好母亲的眼病。崔沔小小年纪,就支撑起了这个家,把母亲伺候的好好的。崔沔家门口有一个水塘,塘边是一条弯弯的小路,住在这里的人每天都从这里经过。一天晚上,母子俩正在吃饭,忽然听见门外有嘈杂的喊声,崔沔急忙跑出去一看,原来,刚才一个小孩摸黑从塘边走过,一不小心掉到水里去了,幸好救的及时才捡了条命。

回到屋里,母亲忽然对崔沔说:沔儿,你明天在屋门前挂一盏灯笼嘛!这里路窄,晚上又黑,人家从这里过很不方便,照起灯笼就不会掉到水里头了。崔沔担心用油要多花钱。妈说:我们节约点就行了。

崔沔是个孝子,当即就依了母亲的意思。第二天,天刚黑的时候,他就在屋门口挂起了一盏灯笼。大家都很感动,知道崔沔家里穷,便你一家我一家,自愿拿出一点油送来。从此再也不会有人掉到水里头了。

崔沔一边种菜糊口,一边发奋读书,后来终于考上了进士。他念念不忘母亲,经常陪着母亲游玩。一天,他们去馆子里吃饭,崔沔拈了菜给母亲吃。母亲吃了问:这是何菜?崔沔说这是高笋,母亲便说:高笋好吃,细滑爽口。

为了让母亲时常能吃到高笋,崔沔后来请人在家门前挖塘栽上了高笋,并在周围栽上果树。崔沔的官越做越大,但始终不忘母亲养育之情。后来母亲去世了,崔沔很伤感。他回到自己简陋的家里为母守孝,塘里遍种高笋,每一年清明总不忘给母亲送上一份高笋,白玉一样的高笋承载着崔沔的拳拳孝心。世人为之钦佩感动的不得了,为了纪念崔沔对母亲的孝心,后人就把这地方取名高笋塘。

崔沔的儿子崔佑甫,后来成为唐德宗李适一朝的贤相;崔沔的孙子崔植也成为唐穆宗李恒一朝的宰相。后人都认为崔沔子孙的富贵,是崔沔的孝心与善行所积下来的福报。

5. 文言文扩展阅读《曳尾涂中》的答案

原文: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 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 龟者,宁其为留骨而贵,宁其生而曳尾涂中乎?”

二大夫余曰:“宁生而曳尾涂中。”

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译文:

庄子在濮河钓鱼,楚国国王派两位大夫前去请他(做官),(他们对庄子)说:“想将国内的事务劳累您啊!”庄子拿着鱼竿没有回头看(他们),说:“我听说楚国有(一只)神龟,了已有三千年了,国王用锦缎包好放在竹匣中珍藏在宗庙的堂上。这只(神)龟,(它是)宁愿去留下骨头让人们珍藏呢,还是情愿活着在烂泥里摇尾巴呢?”

两个大夫说:“情愿活着在烂泥里摇尾巴。”

庄子说:“请回吧!我要在烂泥里摇尾巴。”

6. 崔猷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周书崔猷传原文崔猷,字宣猷,博陵安平人,汉尚书实之十二世孙也。

祖挺,魏光州刺史、泰昌县子,赠辅国将军、幽州刺史,谥曰景。父孝芬,左光禄大夫、仪同三司,兼吏部尚书,为齐神武所害。

猷少好学,风度闲雅,性鲠正,有军国筹略。释褐员外散骑侍郎,领大行台郎中。

寻为吏部尚书李神俊所荐,拜通直散骑侍郎,摄尚书驾部郎中。普泰初,除征虏将军、司徒从事中郎。

既遭家难,遂间行入关。及谒魏孝武,哀动左右,帝为之改容。

既退,帝目送之曰:“忠孝之道,萃此一门。”即以本官奏门下事。

太统初,兼给事黄门侍郎,封平原县伯,邑八百户。二年,正除黄门,加中军将军。

擒窦泰,复弘农,破沙苑,猷常以本官从军典文翰。五年,除司徒左长史,加骠骑将军。

时太庙初成,四时祭祀,犹设角抵之戏,其郊庙祭官,多有假兼。猷屡上疏谏,书奏,并纳焉。

迁京兆尹。时婚姻礼废,嫁娶之辰,多举音乐。

又廛里富室,衣服奢*,乃有织成文绣者,猷又请禁断,事亦施行。与卢辩等创修六官。

十二年,除大都督、骠骑将军、淅州刺史,加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十四年,侯景据河南归款,遣行台王思政赴之。

太祖与思政书曰:“崔宣猷智略明赡,有应变之才,若有所疑,宜与量其可不。”思政初顿兵襄城,后欲于颍川为行台治所,遣使人魏仲奉启陈之。

并致书于猷论将移之意。猷复书曰:“夫兵者,务在先声后实,故能百战百胜,以弱为强也。

但襄城控带京洛,实当今之要地,如有动静,易相应接。颍川既邻寇境,又无山川之固,贼若充斥,径至城下。

辄以愚情,权其利害,莫若顿兵襄城,为行台治所,颍川置州,遣郭贤镇守。则表里胶固,人心易安,纵有不虞,岂能为患。”

仲见太祖,具以启闻。太祖即遣仲还,令依猷之策。

思政重启,求与朝廷立约:贼若水攻,乞一周为断;陆攻,请三岁为期。限内有事,不烦赴援。

过此以往,惟朝廷所裁。太祖以思政既亲其事,兼复固请,遂许之。

及颍川没后,太祖深追悔焉。十六年,以疾去职。

属大军东征,太祖赐以马舆,命随军,与之筹议。十七年,进侍中、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本州大中正,赐姓宇文氏。

魏恭帝元年,太祖欲开梁汉旧路,乃命猷督仪同刘道通、陆腾等五人,率众开通车路,凿山堙谷五百余里,至于梁州。即以猷为都督梁利等十二州白马傥城二防诸军事、梁州刺史。

及太祖崩,始利沙兴等诸州,阻兵为逆,信合开楚四州亦叛,唯梁州境内,民无贰心。利州刺史崔谦请援,猷遣兵六千赴之。

信州粮尽,猷又送米四千斛。二镇获全,猷之力也。

进爵固安县公,邑二千户。猷深为晋公护所重,护乃养猷第三女为己女,封富平公主。

世宗即位,征拜御正中大夫。时依《周礼》称天王,又不建年号,猷以为世有浇淳,运有治乱,故帝王以之沿革,圣哲因时制宜。

今天子称王,不足以威天下,请遵秦汉称皇帝,建年号。朝议从之。

武成二年,除司会中大夫,御正如故。世宗崩,遗诏立高祖。

晋公护谓猷曰:“鲁国公禀性宽仁,太祖诸子之中,年又居长。今奉遵遗旨,翊戴为主,君以为何如?”猷对曰:“殷道尊尊,周道亲亲,今朝廷既遵《周礼》,无容辄违此义。”

护曰:“天下事大,但恐毕公冲幼耳。”猷曰:“昔周公辅成王以朝诸侯,况明公亲贤莫二,若行周公之事,方为不负顾托。”

事虽不行,当时称其守正。保定元年,重授总管梁利开等十四州白马傥城二防诸军事、梁州刺史。

寻复为司会。天和二年,陈将华皎来附,晋公护议欲南伐,公卿莫敢正言。

猷独进曰:“前岁东征,伤过半,比虽加抚循,而疮痍未复。近者长星为灾,乃上玄所以垂鉴诫也。

诚宜修德以禳天变,岂可穷兵极武而重其谴负哉?今陈氏保境息民,共敦邻好。无容违盟约之重,纳其叛臣,兴无名之师,利其土地。

详观前载,非所闻也。”护不从。

其后水军果败,而裨将元定等遂没江南。建德四年,出为同州司会。

六年,征拜小司徒,加上开府仪同大将军。隋文帝践极,以猷前代旧齿,授大将军,进爵汲郡公,增邑通前三千户。

开皇四年卒,谥曰明。子仲方,字不齐,早知名,机神颖悟,文学优敏。

大象末,仪同大将军、司玉下大夫。译文崔猷字宣猷,博陵安平人,是汉朝尚书崔萛的十二代孙。

祖父崔挺,曾任魏国光州刺史,封泰昌县子,追赠辅国将军、幽州刺史,谥号为“景”。父亲崔孝芬,曾任左光禄大夫、仪同三司,兼任吏部尚书,被齐神武。

崔猷自小喜好学习,风度闲静文雅,性格刚直,能筹划大事。最初担任员外散骑侍郎,兼大行台郎中。

不久被吏部尚书李神鯭推荐,授通直散骑侍郎,代理尚书驾部郎中。普泰初年,授征虏将军、司徒从事中郎。

家中遇难,从小路入函谷关。朝见魏孝武帝时,哀号之声感动左右,皇帝也被他感动。

退下时,皇帝目送他道:“忠孝之道,集中在这一家。”于是命他以原有官职上奏门下省诸事。

大统初年,兼任给事黄门侍郎,封平原县伯,食邑八百户。二年(536),正式任命他为黄门,加中军将军衔。

在活捉窦泰、收复弘农、攻占沙苑等战役中,崔猷常以本官随军掌管文书。五年,授司徒左长史,加骠骑将军衔。

当时太庙刚刚落成,在四季祭祀。

7. 令狐绹文言文翻译

原文:綯字子直。

太和四年登进士第,释褐弘文馆校书郎。开成初为左拾遗。

二年,丁父丧。服阕,授本官,寻改左补阙、史馆修撰,累迁库部、户部员外郎。

会昌五年,出为湖州刺史。大中二年,召拜考功郎中,寻知制诰。

其年,召入充翰林学士。三年,拜中书舍人,袭封彭阳男,食邑三百户,寻拜御史中丞。

四年,转户部侍郎,判本司事。其年,改兵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綯以旧事带尚书省官,合先省上。上日同列集於少府监。

时白敏中、崔龟从曾为太常博士,至相位,欲荣其旧署,乃改集於太常礼院,龟从手笔志其事於壁。綯辅政十年,累官至吏部尚书、右仆射、凉国公,食邑二千户。

十三年,罢相,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河中尹、河中晋绛等节度使。咸通二年,改汴州刺史、宣武军节度使。

三年冬,迁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淮南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累加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司徒,进食邑至三千户。

九年,徐州戍兵庞勋自桂州擅还。七月至浙西,沿江自白沙入浊河,剽夺舟船而进。

綯闻勋至,遣使慰抚,供给刍米。都押衙李湘白綯曰:「徐兵擅还,必无好意。

虽无诏命除讨,权变制在籓方。昨其党来投,言其数不逾二千,而虚张舟航旗帜,恐人见其实。

涉境已来,心颇忧惴。计其水路,须出高邮县界,河岸斗峻而水深狭。

若出奇兵邀之,俾荻船纵火於前,劲兵奋击於后,败走必矣。若不於此诛锄,俟济淮、泗,合徐人负怨之徒,不下十万,则祸乱非细也。

」綯性懦缓,又以不奉诏命,谓湘曰:「长淮已南,他不为暴。从他过去,余非吾事也。

」其年冬,庞勋杀崔彦曾,据徐州,聚众六七万。徐无兵食,乃分遣贼帅攻剽淮南诸郡,滁、和、楚、寿继陷。

谷食既尽,淮南之民多为贼所啖。时两淮郡县多陷,唯杜慆守泗州,贼攻之经年,不能下。

初,诏綯为徐州南面招讨使。贼攻泗州急,綯令李湘将兵五千人援之。

贼闻湘来援,遣人致书於綯,辞情逊顺,言:「朝廷累有诏赦宥,但抗拒者三两人耳,旦夕图去之,即束身请命,愿相公保任之。」綯即奏闻,请赐勋节钺,仍诫李湘但戍淮口,贼已招降,不得立异。

由是湘军解甲安寝,去警彻备,日与贼军相对,欢笑交言。一日,贼军乘间,步骑径入湘垒,淮卒五千人皆被生絷送徐州,为贼蒸而食之。

湘与监军郭厚本为庞勋断手足,以徇於康承训军。时浙西杜审权发军千人,与李湘约会兵,大将翟行约勇敢知名。

浙军未至而湘军败。贼乃分兵,立淮南旗帜,为交斗之状。

行约军望见,急趋之,千人并为贼所缚。送徐州。

綯既丧师,朝廷以左卫大将军、徐州西南面招讨使马举代綯为淮南节度使。十二年八月,授检校司徒、太子太保,分司东都。

十三年,以本官为凤翔尹、凤翔陇节度使,进封赵国公,食邑三千户,卒。子滈、涣、沨。

译文:令狐綯,字子直。太和四年考中进士,始任弘文馆校书郎。

开成初年担任左拾遗。开成二年,父亲去世丁忧离职。

服丧结束,授予原来的官职,不久改任左补阙、史馆修撰,累次升迁到库部、户部员外郎。会昌五年,离京外任湖州刺史。

大中二年,受征召担任考功郎中,不久授予知制诰一职。同年,受召补任翰林学士。

大中三年,授予中书舍人一职,继承彭阳男的爵位,食邑三百户,不久授任御史中丞。大中四年,转任户部侍郎,裁决户部的事务(好像应该由户部尚书管,推测此时户部尚书空缺)。

同年,改任兵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令狐綯以原来的职位兼任尚书省官职,凡事都先询问上级。

每月初一同僚在少府监集议。当时白敏中、崔龟从曾经担任太常博士,现在升到宰相的位置,想要让自己之前的部门显得更荣耀,于是改为在太常礼院举行集议,崔龟从亲笔将这件事记在墙上。

令狐綯辅政十年,积功升官到吏部尚书、右仆射、凉国公,食邑二千户。大中十三年,免去相位,担任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河中尹、河中晋绛等节度使。

咸通二年,改任汴州刺史、宣武军节度使。咸通三年冬天,升任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淮南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

积功加封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司徒,增加食邑到三千户。咸通九年,徐州戍兵庞勋从桂州擅自回来(看后文的意思,好像是带着兵回来的)。

七月到达浙西,沿着江水从白沙河进入浊河,掠夺船只前进。令狐綯听说庞勋到了,派遣使者安抚,供给他粮草。

都押衙李湘对令狐綯说:“徐州兵擅自回来,肯定没安好心。虽然没有诏命要求讨伐,但是随机应变应当由藩镇来决定。

昨天徐州兵的同党前来投降,说他们军队数量不超过二千人,但是虚设船只旗帜,害怕别人看出自己的实际兵力。自从(他们)进入境内以来,(大家,或者我)心中感到非常忧虑不安。

合计他们所走的水路,一定会走出高邮县边境,(那里)河岸陡峭,河水深,河道窄。如果出动奇兵迎击他们,让载满茅草的船只在前面防火,精兵在后面奋力攻击,他们一定会战败逃走。

如果不在此处诛灭除掉他们,等到他们度过淮河、泗水,汇合徐州那些满怀怨恨的乱民,不少于十万人,那么祸乱就不会小了。”令狐綯性情懦弱迟疑,又因为没有受到诏命,(所以)对李湘说:“在淮河以南,他没有发动。

任凭他们过境离开吧,其他的不关我的。

韦诜文言文

1. 文言文韦诜

你应该要的是这个故事吧

太平广记

原文

润州刺史韦诜,自以旅望清华,尝求子婿,虽门地贵盛、声名藉甚者,诜悉以为不可。遇岁除,日闲无事,妻孥登城眺览,见数人,方于园圃有所瘗。诜异之,召吏指其所,使访求焉。吏还白曰:"所见乃参军裴宽所居也。"令与宽俱来,诜话其由,宽曰:"某常自戒,义不以苞苴污其家。今日有人遗鹿,置之而去,既不能自欺,因与家僮瘗于后园,以全其所守。不谓太守见之。"诜因降阶曰:"某有息女,愿授吾子。"裴拜谢而去。归谓其妻曰:"尝求佳婿,今果得之。"妻问其谁,即向之城上所见瘗物者。明日,复召来,韦氏举家视其帘下,宽衣碧衫,疏瘦而长,入门,其家大噱,呼为鹳鹊,诜妻涕泣于帷下。既退,诜谓其妻曰:"爱其女,当令作贤公侯之妻,奈何白如瓠者,人奴之材?"诜竟以女妻之,而韦氏与宽偕老,其福寿贵盛,亲族莫有比焉。故开元天宝推名家旧望,以宽为称首。

翻译

润州州长韦诜,自认为是有声名的世家豪族,他挑选女婿,虽然有一些门第显要的人,他都认为不行。过年节那天,闲着没事,他和妻子儿女登上城楼观赏眺望风景。忽然看见远处有几个人在一个园圃里掩埋什么东西。韦诜觉得很奇怪,便叫来一个差人,指着那个地方,叫他去看一看。差人回来说:“看到的地方是参军裴宽的住宅。”韦诜叫他把裴宽找来,问裴宽在干什么。裴宽说:“我经常告诫自己,不能接受贿赂而败坏家风。今天有人送来一只鹿,放下以后就走了。我不能对自己失信,所以和仆人将它埋在后面的园圃里,以便坚持自己的原则,没想到让刺史看到了。”韦诜放下架子对裴宽说:“我有个亲生女儿,想要许配给你。”裴宽拜谢后走了。韦诜回去对妻子说:“总想挑选一个好女婿,今天果然找到了。”妻子问他是谁,他告诉妻子就是今天在城上看到埋东西的那个人。第二天又把裴宽找来,全家人在门帘后面观看,见裴宽穿着八品以下官员的服饰,又瘦又高,进了门以后,全家人一齐大笑,称裴宽是鹳鹊。韦诜的妻子在帷幕后面哭了。裴宽走了以后,韦诜对妻子说:“爱护女儿,就应该让他作德才兼备的大官的妻子,难道要找一个漂亮的奴才吗?”韦诜将女儿嫁给了裴宽。而他的女儿韦氏果然和裴宽白头偕老,福寿尊贵,亲戚中没有人能比得上。所以开元天宝年间,推选名家望族,裴宽被排在第一位。

2. 请帮找我一下 , 《太平广记、汗不敢出》文言文的翻译

太平广记:润州州长韦诜,自认为是有声名的世家豪族,他挑选女婿,虽然有一些门第显要的人,他都认为不行。过年节那天,闲着没事,他和妻子儿女登上城楼观赏眺望风景。忽然看见远处有几个人在一个园圃里掩埋什么东西。韦诜觉得很奇怪,便叫来一个差人,指着那个地方,叫他去看一看。差人回来说:“看到的地方是参军裴宽的住宅。”韦诜叫他把裴宽找来,问裴宽在干什么。裴宽说:“我经常告诫自己,不能接受贿赂而败坏家风。今天有人送来一只鹿,放下以后就走了。我不能对自己失信,所以和仆人将它埋在后面的园圃里,以便坚持自己的原则,没想到让刺史看到了。”韦诜放下架子对裴宽说:“我有个亲生女儿,想要许配给你。”裴宽拜谢后走了。韦诜回去对妻子说:“总想挑选一个好女婿,今天果然找到了。”妻子问他是谁,他告诉妻子就是今天在城上看到埋东西的那个人。第二天又把裴宽找来,全家人在门帘后面观看,见裴宽穿着八品以下官员的服饰,又瘦又高,进了门以后,全家人一齐大笑,称裴宽是鹳鹊。韦诜的妻子在帷幕后面哭了。裴宽走了以后,韦诜对妻子说:“爱护女儿,就应该让他作德才兼备的大官的妻子,难道要找一个漂亮的奴才吗?”韦诜将女儿嫁给了裴宽。而他的女儿韦氏果然和裴宽白头偕老,福寿尊贵,亲戚中没有人能比得上。所以开元天宝年间,推选名家望族,裴宽被排在第一位。

汗不敢出:钟毓、钟会在少年时期就有美好的声誉。十三岁时,魏文帝曹丕听说这两个孩子的聪慧名声,就对他们的父亲钟繇说:“可以叫这两个孩子来见我。”于是奉旨进见。钟毓脸上冒有汗水,魏文帝问:“你脸上为什么出汗呢?”钟毓回答:“由于恐惧慌张、害怕得发抖,所以汗水像水浆一样流出。”文帝又问钟会:“你脸上为什么不出汗?”钟会回答:“由于恐惧战栗,害怕得发抖,所以汗水也不敢冒出。”

3. 关于太平广记的翻译润州刺史韦诜,自以旅望清华,尝求子婿,虽门地

润州州长韦诜,自认为是有声名的世家豪族,他挑选女婿,虽然有一些门第显要的人,他都认为不行。

过年节那天,闲着没事,他和妻子儿女登上城楼观赏眺望风景。忽然看见远处有几个人在一个园圃里掩埋什么东西。

韦诜觉得很奇怪,便叫来一个差人,指着那个地方,叫他去看一看。 差人回来说:“看到的地方是参军裴宽的住宅。”

韦诜叫他把裴宽找来,问裴宽在干什么。裴宽说:“我经常告诫自己,不能接受贿赂而败坏家风。

今天有人送来一只鹿,放下以后就走了。我不能对自己失信,所以和仆人将它埋在后面的园圃里,以便坚持自己的原则,没想到让刺史看到了。

”韦诜放下架子对裴宽说:“我有个亲生女儿,想要许配给你。”裴宽拜谢后走了。

韦诜回去对妻子说:“总想挑选一个好女婿,今天果然找到了。”妻子问他是谁,他告诉妻子就是今天在城上看到埋东西的那个人。

第二天又把裴宽找来,全家人在门帘后面观看,见裴宽穿着八品以下官员的服饰,又瘦又高,进了门以后,全家人一齐大笑,称裴宽是鹳鹊。 韦诜的妻子在帷幕后面哭了。

裴宽走了以后,韦诜对妻子说:“爱护女儿,就应该让他作德才兼备的大官的妻子,难道要找一个漂亮的奴才吗?”韦诜将女儿嫁给了裴宽。而他的女儿韦氏果然和裴宽白头偕老,福寿尊贵,亲戚中没有人能比得上。

所以开元天宝年间,推选名家望族,裴宽被排在第一位。

4. 求一篇以貌取人的文章

“以貌取人.失之子羽”,一代圣人孔子尚且会犯这样的错,我们应该小自警惕 任何人和事物都是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既可能向着好的方向发展,也可能向着坏的趋势转化,所以人们在对待人和事物的时候,不能够仅仅盯住眼前的这么一点点表象,因为它只反映了这个人或者这件事目前的状态。

人们要懂得美丽的白天鹅是从丑小鸭变来的,美丽的蝴蝶是从丑陋的蛹变来的,不要以貌取人,应该将目光放得长远些,对人和事从本质上进行分析、判断,只有掌握了这种能力,才可能做出正确的、符合白己利益的决策,否则就要犯急功近利的错误 说到以貌取人,大家肯定会想到三国时期,和“卧龙诸葛亮齐名的“凤雏”庞统了。当时,庞统隐居在江东鲁肃慧眼识英才、周瑜后,他就向孙权极力推荐庞统。

可是孙权见庞统“浓眉掀鼻,黑面短髯,形容古怪,心里十分不喜欢,又嫌庞统出言不逊,轻视周瑜,便拒而不用,轻易地将他放走了。于是,鲁肃只好把他推荐给了刘备。

庞统虽然早,但是从当事人对他的评价,以及他生前所做的事来看,他确实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孙权因为以貌取人,就失去了这样一个人才,不能不说是很大的遗憾。

而司马懿则比孙权聪明多了。他任用的名将邓艾在小时候就常常被人瞧不起邓艾从小是个孤儿做过放牛娃,犯有口吃的毛病,说起话来结结巴巴,常常憋得脸红脖子粗。

像他那样的人想要做官是没有什么指望的。但是他从小喜欢武艺,爱看兵书、每见高山大河、形势险要的地方,他总要指指点点,结结巴巴对人说:‘这…..这举狂支兵….兵马,敌….敌人就打不进来。

’人们都笑他人小心大.做不了文官还想当武将。 就是这样的个人,也被司马懿看中了.并做了尚书郎。

后来,邓艾带兵消灭了蜀国,扫破了“三分天下”的格局。 而韦诜择婿的故事更是为“以貌取人的人上了一课 唐玄宗时,裴宽曾在润州地力官手下做事。

当时润州刺史韦诜正在为女儿挑选丈夫,很久也没有遇到合适的。一天,他在家里休息,登楼远望,看见花园里有个人往土堆里埋东酉,于是向家人打听那是谁,家人回答说:“是裴宽。

他为人清廉,不愿意接受人家的贿赂、生怕站污了自己的家门。有人送给他一大块鹿肉干放下东西就走了,他没法退还给那个人,又不敢自欺欺人所以就把它埋起来了。”

韦洗听了对裴宽的人品赞叹不已,决定把女几许配给他结婚那天,韦诜让女儿躲到帷帐后而偷偷看裴宽裴宽又高又瘦,穿着一件碧绿的衣服,族人都取笑他叫他“碧鹤”。韦诜严肃地说“父母爱惜自己的女儿,一定要让她嫁给贤良的公侯作妻子,怎么能够以貌取人呢,”果然,裴宽不负岳父的重望,后来当了礼部尚书,很有声望。

人都是在不断变化着的,某个人现在很贫贱不一定证明他日后就不能富贵反之,某个人现在很风光不一定证明他以后就不会窘迫。关键在于要学会识人,从这个人的本质看出他日后的情形韦诜选中了裴宽,着眼点不是放在此时此地.而是放在了彼时彼地;他不何也比不过徐公。

以衣貌取人,不以贫贱取人,是因为他明白人是会变化的这个道理他从裴宽埋肉干的行为看出他清正廉洁的人品由此断定裴宽以后必定能够飞黄腾达.而后来裴宽当上了礼部尚书的事实也证明了他的眼光果然没有错。

5. 崔沔字善冲,京兆长安人,自博陵徙焉.纯谨无二言那篇文言文答案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崔沔字善冲,京兆长安人,自博陵徙焉。纯谨无二言,事亲笃孝,有才章。

擢进士。举贤良方正高第,不中者诵訾之,武后敕有司覆试,对益工,遂为第一。

再补陆浑主簿,入调吏部,侍郎岑义叹曰:“君今郤诜也!”荐为左补阙。性舒迟,进止雍如也,当官则正言,不可得而诎。

睿宗召授中书舍人,以母病东都不忍去,固辞求侍,更表陆浑尉郭邻、太乐丞封希颜、处士李喜以代己处。诏改虞部郎中,俄检校御史中丞。

请发太仓粟及减苑囿鸟兽所给以赈贫乏,人赖其利。监察御史宋宣远与卢怀慎姻家,恃以弄法;姚崇子彝留司东部,通宾客,招贿赂。

沔将按劾,崇、怀慎方执政,共荐沔有史才,转著作郎,去其权,盖惮之也。久之,为太子左庶子。

母亡,受吊庐前,宾客未尝至柩室。语人曰:“平生非至亲不升堂入谒,岂以存亡变礼邪?”中书令张说数称之。

服除,迁中书侍郎。玄宗以仙州数丧刺史,欲废之,沔请治舞阳,舞阳,故樊哙国也,更为樊州,帝不纳,州卒废。

沔既喜论得失,或曰:“今中书宰相承制,虽侍郎贰之,取充位而已。”沔曰:“百官分职,上下相维,以成至治,岂可俯首怀禄邪?”凡诏敕曹事,多所异同,说不悦,出为魏州刺史。

雨潦败稼,沔弛禁便人。召还,分掌吏部十铨,以左散骑常侍为集贤修撰,历秘书监、太子宾客。

太常议加宗庙笾豆,又欲增丧服。沔曰:“加笾豆未足尽天下美物,而措诸朝,徒近侈耳。”

韦述等议与沔合,又诏中书门下参裁,于是宗庙笾豆坐各六,余仍旧制。每朝廷有疑议,皆咨逮取衷。

卒年六十七赠礼部尚书谥曰孝沔俭约自持禄禀随散宗族不治居宅尝作陋室铭以见志。 (节选自《新唐书·列传第五十四》,有删改)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纯谨无二言,事亲笃孝 笃孝:非常孝顺B.当官则正言 正言:说正确的话C.监察御史宋宣远与卢怀慎姻家 姻家:结为亲家D.以成至治 至治:大好局面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卒/年六十七/赠礼部尚书/谥曰孝/沔俭约/自持禄禀随散/宗族不治居宅/尝作陋室铭/以见志B.卒/年六十七/赠礼部/尚书谥曰孝/沔俭约自持/禄禀随散宗族/不治居宅/尝作陋室铭/以见志C.卒/年六十七/赠礼部/尚书谥曰孝/沔俭约自持禄禀/随散宗族/不治居宅/尝作陋室铭以见志D.卒/年六十七/赠礼部尚书/谥曰孝/沔俭约自持/禄禀随散宗族/不治居宅/尝作陋室铭以见志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崔沔有才学,能经得住检验。

他考中进士,在贤良方正科考试中成绩优等,后遭人公开诋毁,经主管部门的审察复试后,他最终名列第一。B.崔沔为人纯正,孝顺父母。

睿宗征召他担任中书舍人,而他在东都的母亲生病,他不忍心离开母亲去任职,于是坚决请辞,请求能亲自侍奉母亲。C.崔沔为官正直,敢于同权奸斗争。

宋宣远依仗卢怀慎的权势玩弄法律,姚崇的儿子姚彝收受贿赂,事情被崔沔知道后,崔沔不畏权势,坚决弹劾了二人。D.崔沔爱护百姓,设法救济穷人。

他曾请求散发太仓的粮食,削减苑囿中的鸟兽的饲料,来赈济贫穷的百姓;在魏州刺史任上,他放宽禁令,来给百姓提供方便。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语人曰:“平生非至亲不升堂入谒,岂以存亡变礼邪?”中书令张说数称之。(2)凡诏敕曹事,多所异同,说不悦,出为魏州刺史。

答案4.B “正言”在这里应解释为“言词严正”。5.D6.C “坚决弹劾了二人”错,原文是“沔将按劾,崇、怀慎方执政,共荐沔有史才,转著作郎,去其权”。

7.(1)他告诉宾客们说:“母亲这一生,不是至亲不能进入厅堂进去拜见,怎么能因为去世而改变礼节呢?”中书令张说多次称赞他。(得分点:“谒”,拜见;“存亡”,去世;“数”,多次。)

(2)凡是诏令和部门事务,崔沔常持不同的意见,张说不高兴,让崔沔出任魏州刺史。(得分点:“凡”,凡有(凡是);“曹事”,官署事务;“异同”,不同的意见。)

(每个句子,译对一个关键词得1分,译对大意得2分。)参考译文崔沔,字善冲,京兆长安人,是从博陵迁居到这里的。

崔沔纯正谨慎,没有虚假之言,侍奉父母非常孝顺,很有才华。他考中进士,应试贤良方正科成绩优等,没有考中的人公开诋毁他,武后敕令主管部门对他进行审察复试,崔沔的对答更加高妙,最终名列第一。

两次补授为陆浑主簿,调入吏部任职,吏部侍郎岑义赞叹说:“您是当今的郤诜啊!”推荐他任左补阙。崔沔性情和缓,举止温文尔雅,但处理公务时却言词严正,(别人)不能使他屈服。

睿宗征召他,授予他中书舍人一职,他因母亲病于东都而不忍离去,坚决辞让,请求能奉养母亲。他又上表建议让陆浑尉郭邻、太乐丞封希颜、处士李喜来代替自己担任这个职务。

(皇帝)下诏让他改任虞部郎中,不久,又任检校御史中丞。崔沔请求散发太仓的粮食以及减少苑囿中鸟兽的饲料来赈济贫穷的百姓,人们因他的奏请而获得利益。

监察御史宋宣远与卢怀慎是亲家,依仗卢怀慎的权势而玩弄法律;姚崇的儿子姚彝在东都任职时,结交宾客,收受贿赂。崔沔准备查验弹劾二人。

6. 关于不能以貌取人的诗句

1、相马失之瘦,相士失之贫。

出处:

西汉司马迁的《史记·滑稽列传补》。

释义:

相马者往往因为马瘦而看错马的材质,相人者往往因为人穷而忽略人的才能。这两句说明不能以貌取人,不能因人的地位低下或贫贱而忽略人的才能,以致失去有才之士。

2、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释义:

我因为听信他人的话失去了宰予,因看人相貌失去了子羽。

典故:

春秋时期,孔子的学生子羽相貌丑陋,孔子对他很冷淡,他只有离开孔子回去自修,后成为有名的学者。而学生宰予长得很好,且能言善辩,但后来被孔子批评言行不一。也有一说,是宰予参与田常作乱而被陈恒所杀,但唐代司马贞疑此说把阚止(亦字子我)当宰予。不论是什么原因,孔子曾感慨地说:“不能以貌取人,也不能凭人说话来衡量别人“。

3、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

释义:

不可用人的相貌去衡量人,不能用盛酒的酒斗去测量大海的水。

扩展材料:

不能以貌取人的典故

韦诜择婿

唐玄宗时,裴宽曾在润州地力官手下做事。当时润州刺史韦诜正在为女儿挑选丈夫,很久也没有遇到合适的。一天,他在家里休息,登楼远望,看见花园里有个人往土堆里埋东酉,于是向家人打听那是谁,家人回答说:“是裴宽。他为人清廉,不愿意接受人家的贿赂、生怕站污了自己的家门。有人送给他一大块鹿肉干放下东西就走了,他没法退还给那个人,又不敢自欺欺人所以就把它埋起来了。”

韦洗听了对裴宽的人品赞叹不已,决定把女几许配给他结婚那天,韦诜让女儿躲到帷帐后而偷偷看裴宽裴宽又高又瘦,穿着一件碧绿的衣服,族人都取笑他叫他“碧鹤”。韦诜严肃地说“父母爱惜自己的女儿,一定要让她嫁给贤良的公侯作妻子,怎么能够以貌取人呢,”果然,裴宽不负岳父的重望,后来当了礼部尚书,很有声望。

7. 崔衍 左丞伦之子译文

赵弘智,洛州新安人。

北魏车骑大将军赵肃的孙子。父亲赵玄轨,为隋朝陕州刺史。

弘智早年丧母,以奉事父亲孝顺闻名。勤于治学,精通《三礼》、《史记》、《汉书》。

隋朝大业年间,为司隶从事。武德初(618),大理卿郎楚之应诏命举荐他,授官詹事府主簿。

曾参与修撰《六代史》。开始时即与秘书丞令狐德..、齐王文学袁郎等十多人共同撰写大型类书《艺文类聚》,后转任太子舍人。

贞观年间,转任黄门侍郎,兼弘文馆学士。因病出京为官任莱州刺史。

弘智奉事哥哥弘安,如同侍奉父亲一样,所得到的俸禄都送到哥哥手中。到世时,他悲哀得形销骨立超过礼仪。

他侍奉寡嫂也很谨慎周到,抚养侄儿以慈爱著称。随即迁任太子右庶子。

到东宫太子位被废时,获罪除名。不久起用为光州刺史。

永徽初(650),转任陈王师。高宗下令让弘智在百福殿讲授《孝经》,召来中书门下三品官及弘文馆学士、太学儒生,一道参与讲解经义。

弘智阐发畅叙经义的通达幽微之言,备陈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人、庶人等五种人的孝行。学士们连续不断地进行问难,弘智则应答如流。

高宗很高兴地说:“我很专心研习古代典籍,至于《孝经》,更是偏爱反复翻阅。而孝作为一种道德,加以弘扬的话,意义确实深远,所以说:‘以道德教化施加于百姓,作为治理天下的法典。

’由此可知孝道所以重要的原因了。”并对弘智说:“应该概略地陈述孝经的要领,以辅助有所不及的地方。”

弘智回答说:“从前皇帝有直言谏诤的臣子七人,虽然暴虐无德政而不失天下。小臣愚昧,愿意将此言进献皇上。”

高宗很高兴,赐给他彩绢二百匹、名马一匹。不久转任国子祭酒,仍为崇贤馆学士。

永徽四年(653)去世,享年八十二岁,谥号为宣。有文集二十卷。

裴守真,绛州稷山县人。北魏冀州刺史裴叔业六世孙。

父亲裴腘,大业年间为淮南郡司户。适逢淮南郡人杨琳、田瓒依凭本郡造反,尽杀官吏,因为裴腘平素施行仁政,便互相告诫不许惊吓他,还派人护送裴腘和他的妻子儿女回乡。

贞观年间,官职做到赞阝县令。 裴守真幼年丧父,侍奉母亲极为孝顺,到母亲去世时,他因悲哀而骨瘦如柴,几乎不能忍受丧母的痛苦。

他奉事寡居的姐姐以及兄长也很恭谨,所遵闺门礼法的情形,被士人朋友们推崇。开始时考中进士,后应制举考试入仕,转任乾封县县尉。

碰到永淳初(682)关中遭遇大饥荒,守真把他的俸禄全部给了姐姐和众外甥。自己和妻子儿女则连粗粮糙米还填不饱肚子,却始终没有厌倦的意思。

不久授官太常博士。 守真尤其善长礼仪之学,当时都认为他的才能很称职。

高宗时封嵩山筑坛祭天。诏命礼官商议有关射杀牲畜的事宜,守真奏禀道:“根据《周礼》及《国语》来看,到郊外祭祀天地,古代确是天子亲自射杀祭祀用牲畜。

汉武帝只封了泰山,他是命令侍中儒官射杀牲畜来祭天。至于其余的祭祀,也没有射杀牲畜的文字记载。

只是君王亲自动手射杀牲畜,虽是古礼,长时间以来已简省废除了。据封禅祭祀天地的礼仪来看,天亮前三四个小时,宰人用有铃的鸾刀斩杀牲畜,待天亮时进行祭祀。

等到皇帝的车驾到达祭祀地点,宰杀牲口的事已全部完毕,皇上只需用玉器祭奠,酌酒以献神罢了。如今若于祭祀前一天射杀牲畜,行事失之于过早;若祭祀那天才开始射牲,事情又有损于太晚。

如果依照汉武帝的先例,就不是天子亲自射牲的礼仪,射牲的事不可行。” 又有《神功破阵乐》、《功成庆善乐》二部舞乐每次演奏时,皇帝都要面对着站立,守真对这事又议论道:“这两部舞乐开始兴起时,讴歌盛世长久百代相续,赞美六府三事功业的盛大辉煌,与万国民众之心相谐和。

其意义与《韶》、《夏》之乐相同,兼用作接待宾客以及祭祀的礼仪,都是祖宗盛德,而子孙享用的意思。详细阅览各种传记,并没有皇帝君主站立观赏的礼节。

何况帝王祭天上告成功这样的大事,中外人士毕集,全国民众仰望垂衣拱手而治的安康,外国使臣怀着向往朝拜天子的庆典。所有推行教化长育万物的事,没有什么不是神灵的功绩,岂能在乐舞方面,特别地表明严肃敬畏之意?我们这些臣子仔细商议过了,觉得演奏二部舞乐时,天皇不应当起立。”

当时大家都同意守真的意见。恰逢高宗生病,事情就未能实行。

及高宗去世,当时没有大行丧礼仪式,守真与同时的博士韦叔夏、辅抱素等人对过去的先例加以讨论创制一种丧礼仪式,当时人认为很符合于礼。 守真天授年间为司府丞,武则天特别任命他重新审理奉武则天诏命关押的的案子,他坚持公平仁恕之心,前后上奏章免去数十人的罪行。

因为这样做的结果不合则天旨意,他被贬为汴州司录,后转任成州刺史。守真施政不追求威严重刑,很被百姓官吏所喜爱。

不久转任宁州刺史,成州人送他离任送出境的有数千人。守真长安年间(701~704)去世。

裴守真的儿子裴子余,侍奉继母以孝行闻名。考中明经科入仕,后补官..县县尉。

当时他的同事李朝隐、程行谌都以写法令条文著称,子余独以文章学问知名。有人问雍州长史陈崇业,子余与朝隐、行谌谁优谁劣,崇业说:“好比春兰和秋菊,都不可偏废。”

景龙年间(707~710),为左。

千里赴期文言文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1)A输:缴纳.译文为:没有督缴过百姓赋税,但缴纳没有违期的.(2)B连词,表目的,来,用来;A都是副词,竟然/才;C代词,他的/副词,难道;D连词,表转折,但/连词,表修饰.(3)A刘晏选官慎重/刘晏处理公务及时.B刘晏会选拔官吏/刘晏安排事情细致;C部下著书称赞他的功劳/安排事情精细.D都能表现刘晏善于理财.(4)①举,被动用法,被推举;所至,所任职的地方;纪,记载;刻石刻碑.译文为:他被推举为贤良方正,授任温县县令,任职处都有善政可供记载,人民都刻碑传诵.②羡,盈余;调,增加.译文为:刘晏常常用盈余补不足,百姓不增加赋税,但国家收入一样多.③端,苗头;蠲,免除;译文为:当州县饥荒减产的苗头出现,就根据官府的盈余,先行命令说免某种赋,免某户的赋.答案:(1)A(2)B(3)D(4)①他被推举为贤良方正,授任温县县令,任职处都有善政可供记载,人民都刻碑传诵.②刘晏常常用盈余补不足,百姓不增加赋税,但国家收入一样多.③每当州县饥荒减产的苗头出现,就根据官府的盈余,先行命令说免某种赋,免某户的赋.参考译文:刘晏字士安,曹州南华县人.天宝中期,多次升官后任夏县县令,没有督缴过百姓赋税,但缴纳没有违期的.他被推举为贤良方正,授任温县县令,任职处都有善政可供记载,人民都刻碑传诵.又升任吏部尚书,增任湖南、荆南、山南东道转运、常平、铸铁使,和第五琦分掌全国钱粮.当初刘晏分派各道租庸使,慎重选择朝中官吏专管.当时因经费不充裕,停止任用全国的一切辅佐官,只有租唐使能补充官员,增加到几百人,都是资历浅、有才干的,且都是一代英才,他督促、依靠他们办事,所以能建成功业.即使有权势的人要求想为人求职,刘晏给予高薪,但不让管事,因此人人办事勤勉.他任用的人,即是在几千里外,听从命令像在眼前,生病并玩笑也不敢隐瞒.李灵耀反叛,河南道节度使有的不遵守法纪,擅自征收赋税,交赋税的州县更少了.刘晏常常用盈余补是,百姓不增加赋税,但国家收入一样多.从第五琦开始专卖食盐帮助发展军队,刘晏接替他,制度更加周密,管理没有漏洞.开始,每年收入六十万贯钱,末了竟然是这的十倍,总计国家收入一千二百万贯钱,盐业占了大半,人民没有怨言.京城盐价暴涨,有诏调三万斛补充关中,从扬州四十天就到了京城,人们认为他有神通.湖泊山区荒凉陡峭的地方,出产的货物价廉利少,抵不过运费,刘晏都储存在淮河、楚地,换铜和柴每年铸钱十多万贯.他的安排细致到这样.各道的巡院,都招募快骑.隔不远就设驿站,各地物价高低,和其他情报,在很远,不几天就知道了,这样就能够调节物价高低,让全国物价没有大起大落而保持平稳,他自称如同看见钱在全国流动.每次上朝,骑在马上都用鞭计算.天一亮就办公,到半夜才休息.即使休假也不停止.公事不论紧急与否,当天处理没有遗留.刘晏后二十年,旧日部下称赞他的功劳.陈谏认为他是管仲、萧何以后第一人,写文章详细论述,大概是“刘晏全盘考虑全国开支,细心考察州县灾情,免赋赈灾,不让人民逃荒亡.从刘晏开始用官船漕运,命官吏主持驿站事务,免除杂税,制定了食盐专卖制度,来补充收入.刘晏尤其能掌握紧急与否来安排先后.每当州县饥荒减产的苗头出现,就根据官府的盈余,先行命令说免某种赋,免某类户的赋.人民没有到困境,而报告已送上了.刘晏又采用了常平法,丰年就高价收购,灾年就低价卖出,一般各州都曾储存粮食三百万斛.这难道不是人们所说的对国家有功劳的人吗!”。

折御卿文言文阅读

1. 课外文言文阅读———晏子之御

1.解释下列变红的字词

①策驷马: 用鞭子打

②甚自得也: 十分,非常

③夫自抑损: 谦逊,抑制

④晏子怪而问之: 感到奇怪

⑤夫问其故: 丈夫问她是什么原因

⑥今子长八尺: 如今你身高八尺

荐:推荐

2.选择对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

①其妻请去(C)

A.前往 B.除去 C.离开 D.过去

②御以实对 ( C )

A.正确 B.对证 C.回答 D.队列

3.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①晏子是齐国的国相,文中表现他是一个志得意满的人。( 错 )

②“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句中的“窥”音ku ,意思是缝隙。(错,是偷看的意思)

③车夫在听了妻子的话后,仍无所改变。(错)

④车夫之妻埋怨丈夫给身高不足六尺的晏子赶车太丢人。(错)

⑤文中“大夫”为春秋战国时的官名,并非现在的医生。(对)

4.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

译文:晏子感到奇怪,便问车夫,车夫如实地回答

②既而归,其妻请去。

译文:不久回家后,他的妻子请求与他离婚。

5 本文记叙了晏子车夫的转变过程,表现了车夫 知错能改、从善如流 的品质,从侧面烘托晏子的与人为善 和 懂得发现人的优点 的高尚品格。

6.你认为谁最值得你学习?请说明理由。

答:我认为车夫最值得学习,因为他知错而能改,一个人才能进步,文中憨态可爱的车夫,听从了妻子善意的批评,知错改错,由原来的盲目,洋洋自得而变得谦逊,博得了晏子的赏识,从而改变命运,实现了人生价值。

全文翻译这里有:

/view/1400445

2. 折箭文言文答案

原文

阿柴有子二十人。病笃,命诸子各献一箭。取一箭授其弟慕利延,使折之。利延折之;又取十九箭使折之。利延不能折。阿柴喻之曰:“汝曹知之乎?孤者易折,众则难摧,戮力同心,社稷可固。”言毕而卒。

译文

阿柴有二十个儿子。他将要病逝时,命令他所有的儿子每个人贡献一支箭。拿出一支箭给他的弟弟慕利延,让他折断这支箭,慕利延折断了它;阿柴又拿十九支箭让慕利延折断它们。慕利延不能把箭折断。阿柴告诉他说:“你们知道吗?一支箭容易折断,聚集成众就难以折断了。只要你们同心协力,我们的江山就可以巩固。” 说完后他就了。

注释

1.吐谷浑:我国古代吐谷浑部落的首领

2.授 :交给,给予。

3.喻:告诉。

4.奉:给。

5.汝曹:你们。汝:你

6.摧:折。

7.戮力:尽力。戮,lù。

8.社稷:jì,国家。

9使:让。

启示:

后人用“阿柴折箭”的这个典故告诉人们,团结就是力量。聚集在一起,要想折断它们就困难了。

阐发与应用

⒈ 团结就是力量。阿柴教育儿子们他后要协力同心,使国家稳固。这本是一个抽象的道理,但他用既形象又极实在的说法说明了。我国古话有“众志成城”,意为只要团结一致,就能筑起牢不可破的城墙。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胜利,充分说明了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

2.“社稷”原指古代帝王、诸侯所祭的土神与谷神。在古人看来,人类如果没有土地,就无立足之处;没有稷(jì,五谷),便无法生存,因此要按时祭土地神和稷神。以后便做国家的代称。上文“社稷可固”,意为国家可巩固。

3. 人称复数。在文言文中人称代词一般无单复数之分,但有时也用“等”、“曹”、“属”等表示复数。如上文“汝等”、“汝曹”,均指你们。

3. 文言文阅读:应孟明

宋史列传一百八十一应孟明传

原文

应孟明,字仲实,婺州永康人。少入太学,登隆兴元年进士第。试中教官,调临安府教授,继为浙东安抚司干官、乐平县丞。侍御史葛邲、监察御史王蔺荐为详定一司敕令所删定官。

轮对,首论:“南北通好,疆场无虞,当选将练兵,常如大敌之在境,而可以一日忽乎?贪残苛酷之吏未去,吾民得无不安其生者乎?贤士匿于下僚,忠言壅于上闻,得无众正之门未尽开,而兼听之意未尽孚乎?君臣之间,戒惧而不自持,勤劳而不自宁,进君子,退小人,以民隐为忧,以边陲为警,则政治自修,纪纲自张矣。”孝宗曰:“朕早夜戒惧,无顷刻忘,退朝之暇,亦无它好,正恐临朝或稍晏,则万几之旷自此始矣。”次乞申严监司庇贪吏之禁,荐举徇私情之禁,帝嘉奖久之。它日,宰相进拟,帝出片纸于掌中,书二人姓名,曰:“卿何故不及此?”其一则孟明也。乃拜大理寺丞。

故大将李显忠之子家僮溺,有司诬以,逮系几三百家。孟明察其冤,白于长官,释之。出为福建提举常平,陛辞,帝曰:“朕知卿爱百姓,恶赃吏,事有不便于民,宜悉意以闻。”因问当世人才,孟明对曰:“有才而不学,则流为刻薄,惟上之教化明,取舍正,使回心向道,则成就必倍于人。”帝曰:“诚为人上者之责。”孟明至部,具以临遣之意咨访之。帝一日御经筵,因论监司按察,顾谓讲读官曰:“朕近日得数人,应孟明,其最也。”寻除浙东提点刑狱,以乡部引嫌,改使江东。

会广西谋帅,帝谓辅臣曰:“朕熟思之,无易应孟明者。”即以手笔赐孟明曰:“朕闻广西盐法利害相半,卿到任,自可详究事实。”进直秘阁、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初,广西盐易官般为客钞,客户无多,折阅逃避,遂抑配于民。行之六年,公私交病,追逮禁锢,民不聊生。孟明条具驿奏除其弊,诏从之。禁卒朱兴结集党侣,弄兵雷、化间,声势渐长,孟明遣将缚致辕门斩之。

光宗即位,迁浙西提点刑狱,寻召为吏部员外郎,改左司,迁右司,再迁中书门下省检正诸房公事。宁宗即位,拜太府卿兼吏部侍郎。庆元初,权吏部侍郎,卒。

孟明以儒学奋身受知人主,官职未尝幸迁。韩侂胄尝遣其密客诱以谏官,俾诬赵汝愚,孟明不答,士论以此重之。

4. 文言文阅读 申屠刚字巨卿

后汉书·申屠刚传原文申屠刚字巨卿,扶风茂陵人也。

七世祖嘉,文帝时为丞相。刚质性方直,常慕史?、汲黯之为人。

仕郡功曹。平帝时,王莽专政,朝多猜忌,遂隔绝帝外家冯、卫二族,不得交宦,刚常疾之。

及举贤良方正,因对策曰:臣闻王事失则神祇怨怨,奸邪乱正,故阴阳谬错,此天所以谴告王者,欲令失道之君,旷然觉悟,怀邪之臣,惧然自刻者也。今朝廷不考功校德,而虚纳毁誉,数下诏书,张设重法,抑断诽谤,禁割论议,罪之重者,乃至腰斩。

伤忠臣之情,挫直士之锐,殆乖建进善之旌,县敢谏之鼓,辟四门之路,明四目之义也。臣闻成王幼少,周公摄政,听言不贤,均权市宠,无旧无新,唯仁是亲,动顺天地,举措不失。

然近则召公不悦,远则四国流言。夫子母之性,天道至亲。

今圣主幼少,始免襁褓,即位以来,至亲分离,外戚杜隔,恩不得通。且汉家之制,虽任英贤,犹援姻戚。

亲疏相错,杜塞间隙,诚所以安宗庙,重社稷也。今冯、卫无罪,久废不录,或处穷僻,不若民庶,诚非慈爱忠孝承上之意。

夫为人后者,自有正义,至尊至卑,其势不嫌,是以人无贤愚,莫不为怨,奸臣贼子,以之为便,不讳之变,诚难其虑。今之保傅,非古之周公。

周公至圣,犹尚有累,何况事失其衷,不合天心者哉!昔周公先遣伯禽守封于鲁,以义寒恩,宠不加后,故配天郊祀,三十余世。霍光秉政,辅翼少主,修善进士,名为忠直,而尊崇其宗党,摧抑外戚,结贵据权,至坚至固,终没之后,受祸灭门。

方今师傅皆以伊、周之位,据贤保之任,以此思化,则功何不至?不思其危,则祸何不到?损益之际,孔父攸叹,持满之戒,老氏所慎。盖功冠天下者不安,威震人主者不全。

今承衰乱之后,继重敝之世,公家屈竭,赋敛重数,苛吏夺其时,贪夫侵其财,百姓困乏,疾疫夭命。盗贼群辈,且以万数,军行众止,窃号自立,攻犯京师,燔烧县邑,至乃讹言积弩入宫,宿卫惊惧。

自汉兴以来,诚未有也。国家微弱,奸谋不禁,六极之效,危于累卵。

王者承天顺地,典爵主刑,不敢以天官私其宗,不敢以天罚轻其亲。陛下宜遂圣明之德,昭然觉悟,远述帝王之迹,近遵孝文之业,差五品之属,纳至亲之序,亟遣使者征中山太后,置之别官,令时朝见。

又召冯、卫二族,裁与冗职,使得执戟,亲奉宿卫,以防未然之符,以抑患祸之端,上安社稷,下全保傅,内和亲戚,外绝邪谋。书奏,莽令元后下诏曰:“刚听言僻经妄说,违背大义。

其罢归田里。”后莽篡位,刚遂避地河西,转入巴、蜀,往来二十许年。

及隗嚣据陇右,欲背汉而附公孙述。刚说之曰:“愚闻人所归者天所与,人所畔者天所去也。

伏念本朝躬圣德,举义兵,龚行天罚,所当必摧,诚天之所福,非人力也。将军本无尺土,孤立一隅,宜推诚奉顺,与朝并力,上应天心,下酬人望,为国立功,可以永年。

嫌疑之事,圣人所绝。以将军之威重,远在千里,动作举措,可不慎与?今玺书数到,委国归信,欲与将军共同吉凶。

布衣相与,尚有没身不负然诺之信,况于万乘者哉!今何畏何利,久疑如是?卒有非常之变,上负忠孝,下愧当世。夫未至豫言,固常为虚,及其已至,又无所及,是以忠言至谏,希得为用。

诚愿反复愚老之言。”嚣不纳,遂畔从述。

建武七年,诏书征刚。刚将归,与嚣书曰:“愚闻专己者孤,拒谏者塞,孤塞之政,亡国之风也。

虽有明圣之姿,犹屈己从众,故虑无遗策,举无过事。夫圣人不以独见为明,而以万物为心。

顺人者昌,逆人者亡,此古今之所共也。将军以布衣为乡里所推,廊庙之计,既不豫定,动军发众,又不深料。

今东方政教日睦,百姓平安,而西州发兵,人人忧忧,骚动惶惧,莫敢正言,群众疑惑,人怀顾望。非徒无精锐之心,其患无所不至。

夫物穷则变生,事急则计易,其势然也。夫离道德,逆人情,而能有国有家者,古今未有也。

将军素以忠孝显闻,是以士大夫不远千里,慕乐德义。今苟欲决意徼幸,此何如哉?夫天所祐者顺,人所助者信。

如未蒙祐助,令小人受涂地之祸,毁坏终身之德,败乱君臣之节,污伤父子之恩,众贤破胆,可不慎哉!”嚣不纳。刚到,拜侍御史,迁尚书令。

光武尝欲出游,刚以陇蜀未平,不宜宴安逸豫。谏不见听,遂以头轫乘舆轮,帝遂为止。

时内外群官,多帝自选举,加以法理严察,职事过苦,尚书近臣,乃至捶扑牵曳于前,群臣莫敢正言。刚每辄极谏,又数言皇太子宜时就东宫,简任贤保,以成其德,帝并不纳。

以数切谏失旨,数年,出为平阴令。复征拜太中大夫,以病去官,卒于家。

译文申屠刚字巨卿,扶风郡茂陵人。七世祖申屠嘉,为文帝时丞相。

申屠刚性正直,常羡慕史鱼酋、汲黯的为人。做了郡功曹的官。

平帝时,王莽专政,朝廷多有猜忌,王莽就将平帝祖母冯族与母卫族隔绝,不得到京交往做官,申屠刚常疾恨在心。等到后来被举为贤良方正,因而上书对策说:臣听说朝政有失则天地之神就会怨怒,奸诈邪恶就会捣乱,所以阴阳乖错。

这是老天所以谴责告诫帝王,想教失道之君主,豁然觉悟过来,使那些心怀奸邪之臣子,畏惧而自责改正。现在朝廷不考查功绩不比较德行,而是接受那些虚伪的诽谤或赞。

忠谏直文言文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1.A 2.遂罢为垄之役/废厚葬之令/令有司据法而责/群臣过而谏/故官无废法/臣无隐忠/而百姓大说 3.C4.(1)晏子说:“我应对(您的话),就会获罪;不应对,就没有用来事奉君王您的,怎敢不应对呢!(2)四境以内的财富,都是您所拥有的, 却只有梁丘据用他的私财对您尽忠,为什么尽忠的人这样少呢?梁丘据阻塞群臣,蒙蔽君王,恐怕太厉害了吗?”1.1分 析:实词题目近些年考核有难度加大的趋势,一般刻意回避考纲规定的120个实词,并且考题选项中夹杂出现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

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但这些方法都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看语意是否通顺来确定答案的正确与否。A项,垄,坟墓。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分 析:本题考查对浅易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标点最根本的方法是多读多背,形成语感。

有了一定的语感,读到该停顿之处,就会自然而然地停顿,不必苦思。断句、标点也讲求一定的技巧,做题时应把握准语意,根据语法结构、逻辑规律作出判断。

解答本题应首先明白语句大意,只有明白了大意才能对语句进行断句。本句大意为:于是停止了修造高大坟墓的劳役,废除了厚葬的命令,让主管的官员依据法制各负其责,让群臣指出君王的过失进行谏诤。

因此官员没有无法运用的法律条文,臣子没有难以表达的忠诚,而百姓非常高兴。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3.3分 析: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阅读一定要沉得住气。

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微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

C项,“指出齐景公宠信梁丘据是不对的,”有误。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4.4分 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本题中,要掌握以下关键字词的翻译:(1)对、罪、事、对;(2)货、有、私、寡、拥蔽。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梁丘据了,齐景公召见晏子并告诉他说:“梁丘据对我既忠诚又热爱,我打算让他的丧事办的丰裕些,让他的坟墓建得高大些。”晏子说:“请问梁丘据对您的忠 诚和热爱的表现,能说给我听听吗?”齐景公说:“我喜好的玩物,主管的官员没能够为我备办好,而梁丘据把他自己拥有的玩物供我享用,因此知道他忠诚。

每每 刮风下雨,夜间找他,他一定问侯我,因此知道他热爱我。”晏子说:“我应对(您的话),就会获罪;不应对,就没有用来事奉君王您的,怎敢不应对呢!我听到过这样的说法,臣子(的心思)专门用在他的君王身上,叫做不忠;儿子(的心思)专门用在他的父亲身上,叫做不孝。

事奉君王的原则是,如同对待父亲兄长一样,对 君臣以礼相待,对百姓施加恩惠,对诸侯讲信用,这叫做忠。做儿子的原则是,要钟爱他的兄弟,(把这种爱心)施加到他的父辈身上,对子侄们慈爱仁惠,对朋友诚实守信,这叫做孝。

如今四境以内的人民,都是君王你的臣子,可是只有梁丘据竭尽全力爱护您,为什么爱您的人这样少呢?四境以内的财富,都是您所拥有的, 却只有梁丘据用他的私财对您尽忠,为什么尽忠的人这样少呢?梁丘据阻塞群臣,蒙蔽君王,恐怕太厉害了吗?”齐景公说:“好啊!没有你,我不知道梁丘据达到这样的地步了。”于是停止了修造高大坟墓的劳役,废除了厚葬的命令,让主管的官员依据法制各负其责,让群臣指出君王的过失进行谏诤。

因此官员没有无法运用 的法律条文,臣子没有难以表达的忠诚,而百姓非常高兴。

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1.A2.B3.C4.(1)虽然流放在外,仍然眷恋着楚国,心里挂念着怀王,念念不忘返回朝廷。

(2)作为一个国家的君王 无论他有没有智慧 无论他有没有德行 都在极力寻找忠臣、贤人来辅佐自己一统天下。1.分 析:在文言文阅读当中,辨析重要词语的含义正确与否,有时就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根据上下文推断出其词义,A项解释不正确,由原文上下句大意内容可知,A项,嫉:痛恨。

所以选A。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2.分 析:此类文言虚词题,一般要结合具体语境,去判定某一虚词的具体用法和意义。

A前者为“被”;后者为“在”;B均为取消句子的独立性。C前者表转折,后者表顺接;D前者为“凭借”; “以”是表修饰关系的连词。

所以选B。考点: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能力层级为理解B。3.分 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

C项,是为了突出屈原的政治才能和他对楚国的重要作用。所以选C。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分 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反、忠、自为、自佐。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D 小题1B 小题1(1)译文:(焦永的)各位弟子因为替焦永疏通关系被拘禁,惟独乐恢保持自己的清白而不玷污法律,于是矢志成为有名的儒生(2)译文:同郡的杨政多次当众诋毁乐恢,后来(乐恢)举荐了杨政的儿子做了孝廉,因此乡里的人都归附他。

(3) 译文:乐恢因为主张没有能够施行,于是称病回乡。 解析: 小题1(谢:谢绝) 小题1(④叙述的不是乐恢,而是窦宪兄弟;⑥讲乐恢找借口退休。)

小题1(“乐恢恨他们不依附自己”有误,说反了。 ) 小题1(关键字:系、皦、笃)(3分) (关键字:数、毁、举、由是)(4分) (关键字:以、乃、乞骸骨)(3分) 参考译文: ①乐恢字伯奇,京城长陵人。

他的父亲是县里的小吏,得罪了县令,(县令)拘禁了他,准备把他杀了。乐恢十一岁,常常伏在官署门前,白天黑夜号哭。

县令听到这个消息,同情他,就放出了他的父亲。长大后,乐恢喜好经学,跟随博士焦永学习。

焦永做了河东太守,乐恢跟随他到了官府,(他)闭门精心诵读,不与(外界)人物交往。后来,焦永因事被劾查,其他弟子都因为替焦永疏通关系被拘禁,惟独乐恢保持自己的清白而不玷污法律,于是矢志成为有名的儒生。

性情廉洁正直,孤高独立,那些品行不与自己相投合的人,即使尊贵也不肯与他们交往。信阳侯暗中接近乐恢,多次送礼请乐恢,乐恢拒绝他,不予应答。

②后来在本郡做官,太守因犯法被杀,朋友中没有谁敢前往奔丧,只有乐恢为他服丧。回来后,又做了功曹,推选、举荐从不偏袒,别人的请求、托付也从来没有接受。

同郡的杨政多次当众诋毁乐恢,后来(乐恢)举荐了杨政的儿子做了孝廉,因此乡里的人都归附他。被征辟到司空牟融的府中。

正赶上蜀郡太守第五伦代替牟融做司空,乐恢因为与第五伦是同乡,(乐恢)不肯留下来,在举荐了颍川杜安之后辞去官职。许多人都称赞他的行为,朝廷接连几次征召他,他都没有答应。

③后来征召他做了议郎。正赶上车骑将军窦宪要出征匈奴,乐恢多次上书谏争,朝廷称道他的忠心。

入朝担任尚书仆射。这时,河南尹王调、洛阳令李阜和窦宪关系密切,放纵家人胡作非为。

乐恢弹劾王调、李阜以及司隶校尉。众多指责、荐举(的事实),令(他们)无法回答,无从逃避,显贵的外戚们非常厌恶他。

窦宪的弟弟夏阳候窦瑰想要问候乐恢,乐恢谢绝了他,不与他交往。窦宪兄弟两个行为放纵,又愤恨乐恢不依附自己。

妻子常常劝谏乐恢说:“古人有保全自身躲避灾祸(的说法),你何必用自己的言论来招致别人的怨恨呢?”乐恢慨叹地说:“我怎么能够容忍朝廷中那些尸位素餐之人呢?”于是上书劝谏说:“我听说众多帝王的过失,都是由于权利下移造成的。国舅们不应该干预王室的政务,以此显示天下是个人的天下。

政治有了过失,如果不加补救,其结果不可预测。当今应该做的,帝王应以大义为重,断绝这种联系,国舅应以谦逊为主自我反思。”

上书没有得到朝廷回复。 ④此时,窦太后临朝,和帝没有亲政,乐恢因为主张没有能够施行,于是称病回乡。

窦宪趁此机会,迅速而又严厉地告知各州郡对乐恢进行逼迫、威胁。乐恢最后饮药而。

(后,)穿丧服守丧、哀悼的弟子有几百人,广大百姓非常悲痛。后来,窦氏被诛杀,和帝开始主持朝政,乐恢的门生何融等上书陈述乐恢的忠心、气节,(和帝)任命乐恢的儿子乐己担任郎中。

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1)“委”若译为“交付”,后面应该跟交付的宾语,要有名词,但原句后面是动词“积”,所以该是“聚积”(2)苫,草席;块,土块.古礼,居父母之丧,孝子以草荐为席,土块为枕,所以,“苫块”是为父母守丧时的礼节.服阙:指服丧期满.(3)B项对应原文为“檄晋陵丞李孟坚摄无锡县,有政声,衡荐于上,即除知秀州.除太府少卿.”和“李垕应贤良方正对策,近讦直,入第四等,衡奏:‘陛下赦其狂而取其忠,足以显容谏之盛.’”,前句理解正确,后句“叶衡上奏劝说皇上赐他制科出身”无中生有,叶衡上奏只是希望皇上能“赦其狂而取其忠”,是出于对李垕的爱护.(4)①“版”,户籍和名册;“隐漏”,隐瞒漏报;“输”,交纳、献纳;“藉”,名籍; ②“发”,打开;“糜”,粥;“缓急”,偏义复词,危急之事;“可…耶”,怎么…呢?答案:(1)D(2)C(3)B(4)①户口簿上累积弊端,富户大多隐瞒漏报,贫弱户被重复缴纳(赋税)所困,叶衡把民户定为九等,从五等以下除去他们的名籍. ②叶衡开仓煮粥给饥民吃,有人说常平仓不可以轻易打开,叶衡说:“储蓄粮食正是预备紧急的事情,怎可看着百姓挨饿而不救助呢?束,从容不迫地赐他座位,研讨谈论机密大事,或者随时召他进见. 皇上选派使节出使(金国)要求归还黄河以南的土地,叶衡上奏说:“司谏汤邦彦有口才,适宜出使金国.”汤邦彦请求面见皇上,问起派遣出使的原因,知道是由于叶衡的推荐,恼恨叶衡排挤自己,听说叶衡对客人说过诽谤皇上的话,报告了皇上,皇上大怒.当天罢免了叶衡的相位.六十二岁时叶衡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