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这句话什么意思

2.阴和荫什么区别?

3.“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具体是什么意思?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这句话什么意思

反其道而行之出处-反其道而行之典故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并不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完整的句子应当为:“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释义

天地之间,岂不像个风箱一样吗?它的内部空空如也而不枯竭,只要越鼓动风就越多,生生不息。政令繁多就会堵塞社会的风道,更加使人困惑,更行不通,不如保持虚静。

出处

语出《道德经》第五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扩展资料:

句子赏析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这句道家名言先是把天地之间的人间比作一个大风箱,内部通畅的情况下才可以让风畅行无阻。这就是像是做人一样,话说得多了反而没有用,无用的语言堆积在人们之间,只能起到阻塞交流的负作用。不如修养诚敬谦和的仁德,做一个“守中”之人。

关于道德经

《道德经》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

《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百度百科-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百度百科-道德经

阴和荫什么区别?

首先从字源上考察阴字。

阴的繁体字是阴,这个字是一个合体会意字。

先说左边的阝,这个字是阜字的偏旁形式,本意是山,特指没有石头的高大的土山。《尔雅·释地》大陆曰阜。《说文》山无石者。《释名》土山曰阜,言高厚也。《诗·小雅》如山如阜。

其次是右边的侌字,这个字是一个形声字,今字在上面,是声部;云字在下面,是形旁。这个字的意思是不下雨的云彩。

那么这个阴的意思就是浓云笼罩山冈,天气晦暗。说文解字说,阴,就是暗,也就是暗的意思。

然后再说这个荫字,繁体字是荫

这个字是形声字,从艸,阴声。先说艸就是草,它的另一种写法是屮,就是草木出生的样子,总体来说,是指茎干柔软的植物。

那么从艸,阴声,就是说荫字最早只是指软草形成阴凉之地,但是很快这个字就被拓展到了高大乔木所形成的阴凉,比如《荀子·劝学篇》树成荫而众鸟息焉。至于荫庇的含义则是廕字的简化体,在此不论。

于是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 荫的本义词性是名词;阴的本义词性也是名词

2 荫字的引申义很少,基本上仍然指树木等造成的阴影;阴字引申含义很多,尤其存在一些阴暗险恶的含义。

3 林荫树荫等词,考虑到这些阴影是由树木等形成的,以用荫字为佳

PS:另见过网上的一个文章,指出这两个词虽然在《审音表》中有规定,但实施者极少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具体是什么意思?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具体意思是:节令风物不断递换,变化常新;痴心儿女,你们为什么要苦苦地挽留春天?

一、出处

宋代 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二、原文

三月晦日偶题

宋代:秦观

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三、释义

节令风物不断递换,变化常新;痴心儿女,你们为什么要苦苦地挽留春天?

那五彩缤纷的花朵凋谢又有什么可恨?夏天的树木,浓密葱绿,不也一样使你合意欢心!

四、重点

晦日:农历每月最后的一天。

节物:各个季节的风物景色。

儿女:这里泛指男女。

芳菲:香花芳草。

何须:何必,何用。

可人:称人心意。

扩展资料

一、作品赏析

文人伤春,似乎是永恒的主题,春风春雨,落花垂柳,引起过多少诗人感叹。三月晦日,是春天的最后一天,更难免激起诗人无计留春住的愁思。诗富有哲理,蕴含“理趣”。“三月晦日”,即暮春三月的最后一天,过了这天,意味着时令进入夏季。

春去的伤感,对于情感敏锐的人而言,不言而喻。春去的伤感,对于情感敏锐的人而言,不言而喻。但这首诗,却反其道而行之,写出了新意。“节物相催”,是自然规律,非人力所能为。因为新陈代谢,是自然运行的铁的规律!

但那些“痴心儿女”却想“挽留春”,不欲让春归去。这样写足了人们对春将逝去时的怅惘之感。为诗的后两句翻出新意,做了充分的铺垫。后两句,反振一笔,如异峰突起,醒人耳目。繁华似锦(“芳菲”)的春天归去,没有什么值得留恋的。

诗是说理,指出了对春天的逝去的两种不同看法,强调应该顺其自然。推而广之,诗人也是在阐述自己的处世观:人生是处在不断地转换之中,好的可以变坏,祸福相倚。因此,当你失去了什么时,不要过分抱憾,要正视现实,知足常乐。

春天有春天令人留恋的地方,夏天也有夏天使人 合意的所在;顺境有顺境的快乐,逆境何尝不可磨炼人,使人步入顺境。通过这诗,我们充分理解到诗人宽广的胸怀,并从中得到勉励。宋人的说理诗,虽然常常有陈腐惹人生厌的地方,但也不乏像这首诗一样有积极意义的作品

二、作者简介

秦观(1049-1100)字太虚,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北宋高邮(今江苏)人,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秦观一 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秦观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

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秦观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