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说了很多道理都没用,那就讲个故事吧

2.关于国防的名人小故事

说了很多道理都没用,那就讲个故事吧

嗷嗷待哺形容什么-嗷嗷待哺的婴儿下一句

不记得在哪里看到这样一个故事:

在古代,有两人大吵一天,一人说三八二十四,一人说三八二十一,相争不下,告到县官堂上,县官听罢:去把三八二十四的拖岀去打二十板,他很不满:明明是他蠢,如何打我?县官答:跟三八二十一的人都能吵一天,还说人蠢,不打你打谁?这事摊到你的身上,你可能会觉得冤,但是和傻子都能吵一天的人,你觉得他会聪明到哪里去吗?

小故事透着大道理:人生在世,千万不要和烂人、烂事纠缠。

我们常常埋头于人生中的种种事务,学习、工作、生活,这些琐碎的日常让本就疲倦的我们再一添烦恼,而故事则会成为我们情绪的一个出口,给我们带来对的世界。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书《故事思维》,是蔡康永主持过的《今天不读书》栏目曾隆重推荐的,介绍了故事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绝妙作用,巧用6种类型的故事有效地提升你的影响力,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或为你收获好人缘。

《故事思维》的作者是安妮特·西蒙斯,安妮特·西蒙斯曾培训过微软公司的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等著名机构,是将故事思维应用在商业领域的先驱,代表作有《你的团队需要一个会讲故事的人》等。

故事思维是什么?

所谓故事思维就是用讲故事的形式,帮助你触及听众的内心,对其观念产生影响,并能使其改变行动的一种思维方式,在书中讲了一个关于犹太教育的故事,生动形象地给我们进一步地诠释了故事思维的概念。

“真相,直接又冰冷,曾被村庄里的每个人拒之门外,她的直白吓到了人们。

当真相被寓言发现的时候,她又冷又饿,蜷缩在角落里,寓言可怜她,把她带回家,在家里,寓言用故事为真相装扮,给予真相温暖并再次送她出门。

身着故事的外衣,当真相再次敲响村民的家门时,受到了热情的欢迎,被迎进了村民家,村民们给她烤火并邀请她在他们的桌子边吃饭。”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真相总是让人难以接受,但穿上故事的外衣后,便受到了人们热情的欢迎。这就是故事的力量,它比真相更受人们的欢迎。

故事思维有什么用?

故事思维是一门技能,它能有效提升我们的影响力,影响力是一个常用的词,是指一个人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影响他人思想和行为的能力,而人与人之间的影响力在人际关系中常常存在着个体差异。

我一直认为,有影响力的都是些有社会地位的人,比如当官的、有钱的,而且影响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有的,但《故事思维》却颠覆了我的认知,告诉我们用故事思维,人人可以拥有影响力。

在《故事思维》中,安妮特·西蒙斯提岀了6种类型的故事可以有效地提升你的影响力。

1.“我是谁”的故事

用故事的形式向人们介绍你比简单的自我介绍更得人心,想让别人信任你,首先要让他们知道你是谁,你的故事,亮出自己的性格标签,给别人看你想让他看到的那个你,确定你是一个可以相信的人。因为人们只愿意相信他们了解的人,人们一旦将你的故事当成他们自己的故事,那你就挖掘出了信任的强大力量。

2.“我为何而来”的故事

人天生都有警惕心,会习惯性地怀疑他人的动机,即使你的出发点是善意的,如果没有做出合理的表达,也会让人们心生警觉,产生抗拒,而如果你一开始就开诚布公,向听众坦承你的意图,即使你的意图存有私心,大家也会因你的坦诚,而尊重你的私心。

记得去年寒假我去幼儿园应聘保育员的工作时,园长问我:“保育员工资不高,你为什么选择做这份工作”。我是这样回答她的:“是的,保育员工资是不高,但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对于学历不高、还是两个孩子的妈妈的我来说,保育员不失为一份合适的工作,因为这样既可以系统正规地学习到专业的育儿知识和先进的育儿经验,又可以兼顾到自己的孩子,同时还能有一份收入,还可以做为自己长期的事业发展。”

园长听了,表示很赞同我的说法,说我的回答很务实,比起有些应聘者那些高大上的说法要真实接地气。

3.“愿景”的故事

“愿景”的故事即告诉人们要做些什么,然后将会得到什么,并为之努力奋斗,在这个世界上,要让生活有意义和目标,我们必须对未来有一些憧憬,这样我们的努力才会有价值,如果你想最大限度地影响别人,就给他们讲愿景的故事,打动他们,从而克服当下的挫折和沮丧,振作起来,实现愿景。

乔布斯在激励员工制造苹果新产品时就说:“我们应当让互联网装进你的口袋里,随时都可以拿岀来。”

这明确而又激动人心的愿景激发了每个员工的工作热情,事实证明,他们做到了。

4.“授人以渔”的故事

帮助一个人最好的方式,就是授人以渔,不仅使人获得技能,还能启发他们如何学习其他技能。

比如,对于不爱阅读的孩子,你除了跟他(她)说阅读的重要性,还应要他掌握阅读方法,让他(她)把读到的知识运用起来,尝到阅读的甜头后,就会自觉地学习。

5.“讲自己经历”的故事

讲故事永远胜于讲道理,故事可以触摸心底最深处,拿自己的经历说给人们听,现身说教,是让听众与自己“零距离”交流,比起你直白的提醒,高大上的大道理,效果要好得多。

我朋友圈有一位理发师,他是外地人,对于他们手艺人来说,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想要打开局面,还是需要时间和口碑的积累的。

但是他却只用了短短三个月的时间他的理发店就开始赢利了。

那段时间他的故事刷爆了朋友圈,原来他是因为女朋友而放弃了在老家已经稳定了的事业,然后把这些年他学习的照片都张贴在理发店的墙上,这样,去那里理发的人都被他的爱情故事感动了,被他的学习经历信服了。

而他也用他的故事成功地赢得了大家的信任,让大家心甘情愿地为他在朋友圈刷屏。

6.“我知道你们在想什么”的故事

这类故事最大用途就是可以打消他人的担忧,还可避免正面冲突。

罗斯福在当选总统前,曾在海军中担任要职,有一次,他的密友想向他打听海军在加勒比海一个小岛上建立潜艇基地的计划,罗斯福明白他的意思,但不好直说,只是轻声问他:“你能保密吗?”“当然能,”密友说,“那么我也能,”罗斯福说,那位密友立即领会了罗斯福的弦外之音,便不再问了。

罗斯福在明白密友的真实意图下,巧妙地回答了密友的问题,这样既避免了直接拒绝密友的尴尬,又保全了自己的利益。

如何讲好一个故事

在讲故事时,你所传达给听众的,除了语言,你可能需要用到沟通的最基本的技能――非语言沟通。

在《沟通圣经·听说读写全方位沟通技巧》中把不是用语言表达岀来的沟通方式,称为非语言沟通,这种沟通方式是非常具有传达力的,听众会顺着这些线索阐释你的意思,特别是你的语言和行为发生矛盾时,对方甚至会只去注意非语言沟通所传达出来的信息,而完全不理会语言本身的意义。

1.不要让语气岀卖你的真情实感

无论在哪种语言环境下,语气都是交流中所必不可少的工具,同样一句话,用不同的语气说岀来,给人的感觉是天壤之别,别人对这句话的反应自然也是天壤之别。

有这么一则小故事:某时尚的一对小夫妻,问路边的老人:喂,这儿离县城还有多少里?老先生回答说:我们这儿不论礼(里礼谐音),论礼你们该喊我大爷。

喊一声大爷,说一句“请问,”语气中就充满了诚恳与尊敬,他人也乐于回答与帮助。好的语气就像笑容一样,拥有直击人心的力量。

2.用表情传达情感

书中说:“据调查,面部表情所传达的情感,比其他任何形式所传达的情感都要深刻,就算是嗷嗷待哺的婴儿,都可以读懂面部表情所蕴含的情感,如喜悦、悲伤、恐惧和爱等,而要听懂语言,则还需要一段时间的学习,可以说,人脸是一种超越语言和文化壁垒的沟通渠道。”

就像我们平时说的,看脸色行事一样,常常是还没开口,你的表情就把你的心情状态反映岀来了。

美国听众评述演讲家罗斯福时说:他满脸都是动人的表情,回忆罗斯福中写道:在20分钟的时间里,罗斯福先生的脸上表现出诧异、好奇、故作吃惊、焦虑、同情、幽默、尊严和无比的魅力。但是他几乎没有说什么话。

分析罗斯福的演讲专家认为,他的演讲往往更注重面部表情,虽然语言很少,但他的表情已经传达了更多准确有效的信息。

讲故事时,根据故事中不同事物的特征和环境变化,运用恰当的表情、声效等,使故事更加形象化,全方位地调动听众的感官,让他们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故事思维》中有这么一段话:

“讲故事是一种非常有意义的本领,值得我们去学习掌握,它可以帮助我们影响别人,你没有任何理由学不会,某种意义上,你的生活本身就是一个故事,你每天都在讲述故事。”

伴随着一个人年龄增加的,除了与日俱增的工作压力,还有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越长大,你的世界便会越复杂,面对的事情也会越加多元化,处理并行事务的能力,不再仅仅是工作上的要求,更是必备的生活技能,而故事就是我们最好的帮手,如果你觉得自己不会讲故事,《故事思维》可以给你想要的。

关于国防的名人小故事

托起红瑶女童读书梦

20世纪90年代初,入伍不久的何方礼跟随部队到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白云乡,开展“进瑶寨学雷锋”活动。他得知那里的红瑶群众受“女不读书”旧观念束缚,世代不让女孩子上学,心里很不是滋味,便开始为扶贫助学四处奔走。

深山路远,崎岖坎坷。何方礼挨村挨寨走访,一家一户动员,田间地头劝说。他从当时仅21元的津贴里,挤出一份资助红瑶女童上学。他的带动和影响,引起外界对红瑶女童失学问题的关注,结束了红瑶女孩不读书的历史。受助红瑶女孩中,走出了女教师、女村干部、女***员……

当年的受助女童凤桂鲜,现已是融水民族小学的一名教师。她说:“没有武警部队和何叔叔的帮助,我们这一代红瑶女孩,恐怕今天还困在大山里。”

20多年来,何方礼资助过的红瑶女童全部走出大山。但何方礼为给山区贫困家庭的孩子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为了让贫困群众早日脱贫致富奔小康,一直在奔走着。受何方礼的感染,走出大山的学生们也纷纷以不同的方式,传递着这份爱的种子。

大山深处的“夫妻哨所”

茫茫林海中,巍巍群山间,有一个特殊的哨所——桂林联勤保障中心某仓库“夫妻哨所”。23年来,共有9对夫妻在这里担任特殊的边防执勤任务。

早期的“夫妻哨所”,水电路“三不通”,运送物资靠肩扛马驮,喝水须到山下河沟去挑,照明靠煤油灯,哨兵夫妻们就这样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近年来,在各界的关怀下,现在的哨所已通路通水通电。

现任哨长王言鑫,在妻子隋爱娜陪同下,已在深山哨所生活5年,儿子刚来时还是嗷嗷待哺的婴儿,现已是满山奔跑的6岁孩童。每天,丈夫进山巡逻执勤,妻子留守家里操持家务,早晚步行两个多小时接送孩子上学。

“既然嫁给了他,就要嫁给他的事业;既然爱上了他,就要爱上他坚守的哨所。”这是“夫妻哨所”的军嫂们传下来的“爱的箴言”。她们从城里来到深山,由女孩子变成“女汉子”,用柔弱的肩膀撑起这个特殊的“家”。

守护战友墓碑的老兵

因为一句承诺,王启荣在百色市那坡县烈士陵园守了整整39年。如今年迈体衰腿脚不便了,他依然每天来陵园走走,和战友们说说话,弯下腰身擦拭墓碑。他说:“这么些年过来,我依然舍不得我的战友。如果一天不来,心里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王启荣是一名历经战火的老兵,1980年因伤退役。退役后,怀着对战友的眷恋与承诺,王启荣主动请缨,担负起守护烈士陵园的责任。

烈士陵园中,952座烈士墓,从昔日杂草丛生到如今干净整洁,王启荣一手操办修路、除草、铺砖、栽花种树,为战友竖起了一座座墓碑。1986年,王启荣曾被调到南宁工作,可他始终放不下战友,两年后又回到那坡县烈士陵园守陵,一干又是32年。

逢年过节,王启荣都会为战友细心擦拭墓碑,点上一炷香,倒下一杯酒,和战友“聊”上一会儿……他发现有的烈士墓碑长年无人祭扫,便想方设法寻找烈士亲属,至今已帮助9名烈士找到了亲人。

江西籍烈士谢国桥,只有姓名被刻在墓碑上,其他资料信息早已丢失。其母亲冯月娥一直不知道儿子葬在哪里,只好在老家为儿子立下衣冠冢寄托哀思。在王启荣的多方帮助和各界爱心接力下,这位83岁高龄的老母亲从江西一路辗转赶来,在耄耋之年终于找到了儿子的安葬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