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行善的四字成语

2.懿的成语

3.嘉言懿行后面一句是什么

4.嘉言懿行 修身立德是出于哪里,在解释下意思

行善的四字成语

嘉言善行出处-嘉言善行(武汉)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1. 以"行善"两个字开头和以“善行”两个字结尾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含“行善”的成语只有一个——改恶行善,常见的“积德行善”不是成语。含“善行”的成语也只有一个——嘉言善行。

1、改恶行善

gǎi è xíng shàn

解释不再做恶,转做好事。

出处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九十一卷:“夫欲修学,熟寻此文,改恶行善,速登神仙。”

结构连动式

用法作谓语;指重新做好人

近义词改恶从善

反义词不悔改

2、嘉言善行

jiā yán shàn xíng

解释嘉:善、美。有教育意义的好言语和好行为。

出处《尚书·大禹谟》:“若允兹,嘉言罔攸伏,野无遗贤,万邦贤宁。”宋·朱熹《朱子全书·学五》:“见人嘉言善行,则敬慕而记录之。”

结构联合式成语

用法作主语、宾语;指美善的言行

近义词嘉言懿行

反义词污言秽行

例句我料贤弟必有~,教训老夫咱。 ◎元·关汉卿《谢天香》第一折

2. 形容行善的成语

博施济众 博:广泛;济:救济。

给予群众以恩惠和接济。 出处:《论语·雍也》:“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

丛雀渊鱼 比喻不行善政,等于把老百姓赶到敌人方面去。 出处:语出《孟子·离娄上》:“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雀)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

扶倾济弱 倾:倒塌,这里指遇到困境的人。扶助困难的人,救济弱小的人。

出处:元·王子一《误入桃源》第四折:“你若肯扶倾济弱,我可便回嗔作笑,一会价记着想念着。” 扶危济急 犹扶危济困。

出处: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鎌田诚一墓记》:“君以一九三○年三月至沪……中遭艰巨,笃行靡改,扶危济急,公私两全。” 扶危济困 扶:帮助;济:搭救,拯救。

扶助有危难的人,救济困苦的人。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五十五回:“素知将军仗义行仁,扶危济困,不想果然如此义气。”

扶危救困 对处境危急、困难的人给以救济帮助。 出处:元·无名氏《魏徵改诏》第三折楔子:“今日个扶危救困休辞惮,疾便的牵战马上雕鞍。”

福善祸* 指行善的得福,作恶的受祸。 出处:《尚书·汤诰》:“天道福善祸*,降灾于夏,以彰厥罪。”

改恶行善 不再做恶,转做好事。 出处: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九十一卷:“夫欲修学,熟寻此文,改恶行善,速登神仙。”

积善成德 善:善行,好事;德:高尚的品德。长期行善,就会形成一种高尚的品德。

出处:《荀子·劝学》:“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积善余庆 积:积累;善:善事;余庆:指先代的遗泽。

积德行善之家,恩泽及于子孙。 出处:《周易·坤》:“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急公好施 指热心公益,乐于施舍。 急公好义 急:急于。

热心公益,见义勇为。 出处:汉·刘向《新序·节士》:“楚昭王有士曰石奢,其为人也,公正而好义。”

济寒赈贫 济:救济;赈:赈济。救助寒苦,赈济贫穷。

出处:《全相平话·乐毅图齐七国春秋后集》:“养老尊贤,教其术,畜其能,吊问孤,济寒赈贫,与百姓同甘共苦。” 济苦怜贫 救济爱惜穷苦的人。

出处:元·侯善渊《沁园春》词:“善惠谦柔,济苦怜贫,随方就圆。” 济困扶危 济、扶:帮助。

救济贫困的人,扶助有危难的人。 出处:元·郑廷玉《楚昭公》第三折:“一个报冤仇称了子胥,一个打赌赛去了包胥,何处也济困扶危重复楚。”

济弱扶倾 弱:弱小;倾:倒塌,比喻境遇困难。扶助弱小和处境困难的人。

出处:南朝·梁·周兴嗣《千字文》:“桓公匡合,济弱扶倾。”元·王子一《误入桃源》第四折:“你若肯扶倾济弱,我可便回嗔作笑。”

济世救人 济:拯救。拯治时世救济人民。

出处: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一百一十三卷:“乃命其子命龙宫药方三十首与先生,此真道者,可以济世救人。” 矜贫救厄 矜:怜悯。

怜悯救济遭受贫穷苦难的人。 出处: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四十:“与穷恤寡是一药,矜贫救厄是一药。”

救困扶危 救济、扶助陷于危难的人。 出处:元·无名氏《来生债》第四折:“则为我救困扶危,疏财仗义。”

救灾恤患 指救济抚恤灾患中的人。 乐善好义 指乐于行善,喜好正义。

普度众生 佛家语,认为大众营营扰扰,如溺海中,佛以慈悲为怀,施宏大法力,尽力救济他们以便登上彼岸。 出处:《佛说无量寿经》:“普欲度脱一切众生。”

普济群生 佛家语,认为大众营营扰扰,如溺海中,佛以慈悲为怀,施宏大法力,尽力救济他们以便登上彼岸。同“普度众生”。

普济众生 佛家语,认为大众营营扰扰,如溺海中,佛以慈悲为怀,施宏大法力,尽力救济他们以便登上彼岸。同“普度众生”。

轻才好施 指人不把钱财放在眼里,乐于慷慨解囊,急公好义。 出处:《三国志·吴志·朱据传》:“谦虚接士,轻财好施,禄赐虽丰而常不足用。”

善门难开 善门:为善之门。旧指一旦行善助人,许多人都会来求援,凡无法应付了。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四回:“这太原一府是被灾顶重的地方。大善士见机,善门难开。”

施仁布德 指实行仁义,布施恩德,多行善事。亦作“施恩布德”。

为善最乐 做善事是最快乐的事。常用为劝人多行善事的格言。

出处:《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日者问东平王,处家何等最乐?王言为善最乐。” 修桥补路 修建桥梁,补好道路。

旧喻热心公益,解囊行善。 出处:元·无名氏《看钱奴》第一折:“我贾仁也会斋僧布施,盖寺建塔,修桥补路,惜孤念寡,敬老怜贫。”

与人为善 与:赞许,赞助;为:做;善:好事。指赞成人学好。

现指善意帮助人。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

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云行雨洽 比喻广施恩泽。

出处:《乐府诗集·舞曲歌辞一·北齐文武舞歌》:“云行雨洽,天临地持。” 云行雨施 施:施布。

比喻广泛施行恩泽。 出处:《周易·乾》:“云行雨施,天下平也。”

择善而行 指选择有益的事去做。 出处:唐·魏徵《十渐不克终疏》:“此直意在杜谏者之口,岂曰择善而行者乎?” 振穷恤寡 救济贫穷和无依靠的人。

出处:《北史·魏纪四·孝明帝》:“壬寅,诏以旱故,命。

3. 形容人心善、言行美的四字词

冰魂雪魄 冰清玉润 冰清玉洁 冰壶秋月 高风亮节 古井无波 黄花晚节 坚贞不屈 俭可养廉 见利思义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屈节辱命 三贞九烈 丧身失节 岁寒松柏 守身如玉 投梭折齿 心如古井 一片冰心 善人义士 和颜悦色 和蔼可亲 菩萨低眉 善气迎人 规行矩步 浑俗和光 既来之,则安之 乐天知命 绳趋尺步 束身自好 随遇而安 设身处地 情怨理遣 温柔敦厚 仁至义尽 仁言利博 仁心仁闻 万家生佛 平易近人 软玉温香 温良恭俭让 温润而泽 忍气吞声 忍辱含羞 忍辱负重 唾面自干 委曲求全 人弃我取 山高水长 知书达礼 慈眉善目 宽厚待人 温和宽厚 浑金璞玉 罚薄不慈 妇人之仁 好行小惠 苦口婆心 内仁外义 菩萨心肠 蒲鞭之政 仁心仁术 宋襄之仁 天赐之福 心慈好善 暗室不欺 不同流俗 不欺暗室 不忘沟壑 赤子之心 德厚流光 高情远致 高山景行 功德无量 厚德载物 怀瑾握瑜 蕙心纨质 见危授命 鞠躬尽瘁,而后已 精金良玉 敬老慈幼 良金美玉 明德惟馨 年高德劭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青天白日 山高水长 拾金不昧 玉洁松贞 沅茝沣兰 云中白鹤 志士仁人 补日 风流人物 风华正茂 伏龙凤雏 盖世英雄 盖世无双 桂林一枝 鹤立鸡群 鹤鸣之士 加人一等 矫矫不群 金榜题名 举世无双 绝世超伦 昆山片玉 人中之龙 首屈一指 铁中铮铮 头角峥嵘 无出其右 裒然举首 一代风流 一世龙门 庸中佼佼 草木知威 驰名中外 大名鼎鼎 德高望重 风云人物 功成名遂 功标青史 赫赫有名 举世闻名 如雷贯耳 声振寰宇 威望素著 海阔天空 含垢纳污 呼牛呼马 豁达大度 既往不咎 宽大为怀 宽宏大量 网开一面 网开三面 息事宁人 下不为例 下车泣罪 胸怀祖国,放眼世界 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以直报怨 以德报怨 宰相肚里能撑船 知情达理 中庸之道 将伯之助 解衣推食 救扶伤 绝甘分少 普度众生 起人,肉白骨 轻财好施 设身处地 疏财仗义 为民除害 为民请命 雪中送炭 与人为善 云行雨施 仗义疏财 助人为乐 不耻最后 乘风破浪 顶天立地 鸿鹄之志 九天揽月 夸父追日 老骤伏枥 老当益壮 力争上游 陵云之志 猛志常在 磨杵成针 穷而后工 三户亡秦 十载寒窗 铁杵成针 韦编三绝 心小志大 胸怀大志 雄飞雌伏 雄心壮志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移山倒海 迎头赶上 有志者事竟成 愚公移山 争强好胜 知难而进 治国安民 志在四方 中流击楫 壮志凌云 自力更生 自强不息 自求多福 自食其力 碧血丹心 不避斧钺 成仁取义 赤胆忠心 赤心相待 赤心报国 大节不夺 大法小廉 蹈节义 断头将军 肝脑涂地 故旧不弃 故剑情深 寒花晚节 久要不忘 扪心无愧 倩女离魂 舍身求法 田父献曝 先驱蝼蚁 心虔志诚 以身殉职 以身许国 忧国奉公 孝子顺孙 忠孝节义 忠心耿耿 忠肝义胆 从容就义 富贵不能* 海枯石烂 坚持不渝 坚韧不拔 坚定不移 雷打不动 木人石心 破釜沉舟 锲而不舍 誓不二 心坚石穿 心如铁石 言必信,行必果 一不做,二不休 一口咬定 真金不怕火炼 之靡它 指天誓日 志坚行苦 至不变 忠贞不渝 抱诚守真 诚心诚意 讲信修睦 金石为开 开心见诚 悃愊无华 披心相付 披肝沥胆 璞玉浑金 拳拳服膺 全心全意 推诚相信 推诚相见 推心置腹 推襟送抱 信及豚鱼 信誓旦旦 一寸丹心 允执其中 真心实意 表里如一 开诚相见 恪守不渝 倾心吐胆 杀彘教子 实心实意 拭面容言 天人共鉴 闭邪存诚 心口如一 胸无宿物 胸无城府 言而有信 言行一致 坐言起行 肝胆相照 不耻下问 不骄不躁 不矜不伐 不露圭角 辞尊居卑 功成不居 功薄蝉翼 好问则裕 戒骄戒操 礼贤下士 满招损,谦受益 抛砖引玉 谦让末遑 谦虚谨慎 犬马之劳 深藏若虚 损之又损 闻过则喜 洗耳恭听 虚怀若谷 逊志时敏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移樽就教 以莛叩钟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载酒问字 择善而从 知之为知之 自知之明 防意如城 非异人任 修心养性 引咎自责 知过必改 自愧弗如 自怨自艾 大公无私 公事公办 公正无私 公而忘私 顾全大局 国尔忘家 毫不利已,专门利人 涓滴归公 开诚布公 克己奉公 嫠不恤纬 摩顶放踵 舍己为人 舍已救人 舍己从人 先人后己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修身洁行 一秉至公 衣被群生 以义割恩 不忮不求 澹泊寡欲 奉公守法 富贵浮云 廉洁奉公 两袖清风 先公后私 纤尘不染 洗手奉职 枵腹从公 一尘不染 一介不取 一琴一鹤 饮马投钱 澡身浴德 不愧屋漏 大义凛然 大事不糊涂 风骨峭峻 刚肠嫉恶 光风霁月 光明正大 光明磊落 浩然之气 襟怀坦白 明镜高悬 事无不可对人言 守正不阿 守经达权 堂堂正正 危言危行 行不更名,坐不改姓 行不由径 严气正性 正大光明 仗义执言 不为五斗米折腰 超然物外 超尘拔俗 宠辱不惊 孤芳自赏 洁身自好 狷介之士 落落难合 特立独行 与世无争 目不邪视 相忍为国 修桥补路 眼里揉不下沙子 仰不愧天 一视同仁 一碗水端平 正义凛然 直道而行 坐怀不乱 出生入 奋不顾身 赴汤蹈火 浑身是胆 临危不惧 履险如夷 能征惯战 排除万难 前仆后继 群威群胆 杀敌致果 舍忘生 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视如归 所向无前 天不怕,地不怕 挺身而出 铜头铁额 万不辞 万夫不当 无所畏惧 降龙伏虎 一往无前 一身都是胆 一以当十 以一当十 义无反顾 勇者不惧 勇往直前 勇猛果敢 勇冠三军 浴血奋战 斩将搴旗 猪突豨勇 布衣蔬食 粗衣粝食 粗衣淡饭 粗茶淡饭 恶衣恶食 饭糗茹草 荆钗布裙 克勤克俭 牵萝补屋 轻车简从 食不。

懿的成语

懿的成语如下:

1、嘉言懿行[jiā yán yì xíng] 嘉、懿:美好。指有教育意义的好言语和好行为。也作“嘉言善行”。出处:汉·刘向《新序·杂事一》:“然远至舜禹而次及于周秦以南;古人之嘉言善行亦往往而在也。”例句:他在上德育课时,常用古今优秀人物的~教育学生。

2、铄懿渊积[shuò yì yuān jī] 指德行美好,学问渊博精深。出处:明·张居正《素庵戴公墓志铭》:“然其铄懿渊积,庇于后来者远矣。”

3、丰功懿德[fēng gōng yì dé] 同'丰功茂德',巨大的功勋,隆盛的德泽。出处:《三国志·魏志·公孙度传》“诱呼鲜卑,侵扰北方”裴松之注引晋·王沈《魏书》:“自先帝初兴,爱暨陛下,荣渊累叶,丰功懿德,策名褒扬,辩著廊庙,胜衣举履,诵咏明文,以为口实。”

4、懿言嘉行[yì yán jiā xíng] 有教育意义的好言语和好行为。出处:《尚书·大禹谟》:“若允兹,嘉言罔攸伏,野无遗贤,万邦贤宁。”例句:宋·朱熹《朱子全书·学五》:“见人嘉言善行,则敬慕而记录之。”

嘉言懿行后面一句是什么

嘉言懿行后面一句是则敬慕而记录之。

出处:《朱子全书·学五》:见人嘉言善行,则敬慕而记录之。

嘉言懿行,汉语成语,拼音jiā yán yì xíng,指有益的言论和高尚的行为。

高阳《玉座珠帘》上册:这部书叫《帝鉴图说》,出于明朝张居正的手笔,辑录历代贤主的嘉言懿行。

用法:联合式;作主语、宾语;指有益的言论和高尚的行为。

反义词

为非作歹,汉语成语,拼音是wéi fēi zuò dǎi,意思是做种种坏事。出自《柳毅传书》。

成语出处:元·尚仲贤《柳毅传书》:“我且拿起来,只一口将他吞于腹中,看道可还有本事为非作歹。”

成语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示例: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七回:我说的是好话,不过叫你心里留神,并没叫你去为非作歹。

嘉言懿行 修身立德是出于哪里,在解释下意思

成语:嘉言懿行

拼音:jiā yán yì xíng

成语解释:嘉、懿:美,好。常指有益的言论和高尚的行为。一般作主语、宾语。

成语出处:《朱子全书·学五》:“见人嘉言善行,则敬慕而记录之。”

举例说明:这部书叫《帝鉴图说》,出于明朝张居正的手笔,辑录历代贤主的嘉言懿行。(高阳《玉座珠帘》上册)

修身

陶冶身心,涵养德性。儒家以修身为教育八条目之一。

唐 元稹 《授杜元颖户部侍郎依前翰林学士制》:“慎独以修身,推诚以事朕。”

鲁迅 《南腔北调集·真假堂吉诃德》:“意思其实很明白,是要小百姓埋头治心,多读修身教科书。”参阅《礼记·大学》。

立德

树立德业。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孔颖达 疏:“立德,谓创制垂法,博施济众,圣德立于上代,惠泽被于无穷。”

三国 魏 李康 《运命论》:“若夫立德必须贵乎,则 幽 厉 之为天子,不如 仲尼 之为陪臣也。”

清 钱谦益 《户科给事中孔吉授徵仕郎》:“夫给事中在帝左右,古多用履素立德者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