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夏朝统治者有什么政绩

2.《资治通鉴》110:谷永直谏成帝过失,成帝大怒

3.中国历史上到底有没有夏朝和大禹这个人物的存在?

4.夏朝革命

夏朝统治者有什么政绩

殷鉴不远在夏后氏之世-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什么意思

夏朝,中国史书记载的第一个世袭王朝。一般认为夏朝是一个部落联盟形式的国家。中国历史上的“家天下”,就是从夏朝的建立开始的。自唐、虞至夏、商、周三代皆分封建藩时代,帝王与诸侯分而治之。

夏王朝建立以后,夏王朝内部的贵族有扈氏反对夏启即位,启动用军队镇压了有扈氏的叛乱,才巩固了夏王朝的统治。夏启在位十年后去世,其子太康继立。太康治国无方,追求奢侈*乐的生活,由此发生太康兄弟五人争夺王位的斗争,在太康的孙子相统治期间,东夷的后羿趁夏朝内部王权之争夺取了统治权,夏朝自此中断了四十年。

相的儿子少康逃到有虞氏,得到有虞氏的帮助,组织夏的旧部,夺回了政权,才恢复了夏王朝的统治。这就是夏代历史上的“太康失国”、“后羿代夏”和“少康中兴”。少康后,其子予即位。予重视发展武装和制造兵甲,形成了夏代中兴的局面。夏王朝经过较长一段时间的中兴稳定后,到孔甲时,夏王室内政不修,外患不断,阶级矛盾日趋尖锐,逐渐走向崩溃。

、夏桀即位后不思进取,骄奢*逸,挥霍无度,日夜饮酒作乐,置百姓的困苦于不顾。一些正直的大臣向他进谏,他却厚颜无耻地将自己比作太阳。百姓得知后,纷纷指着太阳咒骂夏桀。而这时,黄河下游的商部落在其首领成汤的领导下兴盛起来。

成汤以讨伐暴君夏桀为名,发动了灭夏的战争;夏桀兵败,于南巢(今安徽寿县),夏朝宣告灭亡。一个强大的国家经历了四百余年历史,却为一个小国所灭,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震惊与思考,所以后来出现了“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的告诫。

近年来,通过对夏都遗址的考古工作及“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研究,使我们对夏代的政治、经济及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又有了新的认识。在河南偃师县二里头村发现的二里头文化正是夏朝文化的代表。其中,发现了大量青铜器、陶器及大面积宫殿遗址群。

style="font-size: 18px;font-weight: bold;border-left: 4px solid #a10d00;margin: 10px 0px 15px 0px;padding: 10px 0 10px 20px;background: #f1dada;">《资治通鉴》110:谷永直谏成帝过失,成帝大怒

学习内容: 谷永直谏成帝过失,成帝大怒

华译谷永为凉州刺史,到京师奏事完毕,准备回去。皇上派尚书问谷永,有没有什么进言。谷永说:

“臣听说,王天下、有国家者,祸患在于有危亡之事,而拯救危亡之言却不能上达。如果拯救危亡之言能够上达,那商朝就不会灭亡,周朝不会兴起,历法正朔也不会三次改变了。夏、商将亡的时候,路人皆知,当时的天子,却晏然以为自己就像天上的太阳一样,没有人能危及他的地位。(夏桀当时的话:‘天上有太阳,就像我统治万民。太阳会亡吗?如果哪一天太阳亡了,我才会亡。’)所以,他的恶行广布而不自知,大命将倾而不醒悟。《易经》说:‘危者有其安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危机出现,有安定它的方法;灭亡的征兆显示,也有使它保全的方法。)陛下如果能放宽言论尺度,倾听群臣的意见,让群臣不用害怕因言获罪,让那些像草木一样卑贱的臣子,也能毫无顾忌地向您陈述,那就是臣子们最大的心愿,也是社稷长久的福气了。

学以致用

01,看白话文的《资治通鉴》总是有点不得劲,为什么呢,总感觉少了一股气

白话文啰嗦,表达一个意思要好几个字,或者好长一段话,费劲

02,最近与身边的朋友聊天,老家的表兄弟,表姊妹等,告知他们,小孩子多认字,多识字,从繁体字开始,一个字一个字来。 另外配合“吟诵”的方法,这个真是太好了,可惜我们小时候没这个机会,所以现在看起来费劲

03,有智能手机,电脑,现在字也忘记写了,还有好多字都不认识了。现在只能用抄写黄帝内经,或者易经原文的方式来练习

华译“去年九月,出现黑龙,九月三十日,又发生日食。今年二月二十七日,流星下坠。二十八日,又发生日食。六个月之间,重大的天象变异,就发生了四次,而且集中在两个月份。夏、商、周三代的末世和春秋的乱世,都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

“臣听说,夏、商、周三代之所以灭亡,都是因为妇人与群恶沉湎于酒,秦朝之所以只历二世,十六年而亡,是皇帝活着的时候太奢侈,丧葬的时候又太丰厚了。而这两个毛病,陛下兼而有之,请听臣陈述一下它的后果:

华译“建始、河平年间,许氏、班氏家族显贵,权倾朝野,显耀四方,女宠至极,可以说是已经无以复加了。而今天后起之人(指赵氏姐妹和李平),更是十倍于当年。废弃先帝法度,听用她们的言论,任意任命官员,或释放王法当诛的罪犯,让她们的亲属越来越骄横,授以他们威权,纵横乱政。负责治安和纠举的官员,也不敢管他们。又利用掖庭监狱,大肆陷害忠良,所施行的刑罚,比纣王的炮烙之刑还残酷。其灭绝人性,只不过是为赵氏、李氏快意恩仇。那罪证确凿的,反而被赦免;清白官吏,却被治罪。监狱中关押的,大都是无辜之人,却在严刑之下,招供认罪。赵、李两家甚至替人放债,分享利息,接受财物报谢。被他们关进监狱的人,活着进去,尸首出来的,不可胜数。所以日食一再出现,以昭示他们的罪行。

华译“王者一定是先弃绝了自己,然后上天才会弃绝他。如今陛下放弃万乘之君至高无上的尊贵,却喜好去做那市井人家私蓄田产、蓄养女婢财物的贱事。厌弃皇帝的尊号,微服出行,给自己取一个匹夫的名字。尊崇一些轻佻无义的小人为自己的私客,数次离开皇宫,不分昼夜,群小相随,乌集杂会,醉饱于吏民之家,乱服共坐,沉湎戏狎,混杂无别,游宴无度。皇上昼夜都在外面游荡,而典门户,奉宿卫之臣,却手执干戈,守着没有皇帝的空宫,公卿百官,都不知道皇帝在哪里。这种情况,已经好多年了。

华译“王者以民为基,民以财为本,钱财枯竭,就要反叛,人民反叛,君上就要灭亡。所以明君圣主,爱养基本,爱民养财,不敢奢靡穷极,驱使人民,就像祭祀一样谨慎敬畏。如今陛下轻易就夺取人民的财富,毫不爱惜地驱使民力,听信谗臣之言,放弃地势高而宽敞的初陵,改作昌陵,劳役之苦好比乾溪,费用之大堪比骊山(楚灵王驱使人民在乾溪修建宫殿,百姓不堪其苦反叛,楚灵王自缢而。骊山是秦始皇的陵墓),靡敝天下,五年不成,才放弃又回归延陵。百姓的愁苦愤恨,上冲云霄,饥馑频仍,四散逃荒,饿在道路上的,以百万人计!官府粮仓,没有一年的存粮,百姓家里的存粮,十天半月都支撑不了,上下都匮乏,要赈济也没粮食。《诗经》说:‘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商朝的鉴戒,不用看太远,就看夏朝末世是怎么灭亡的就是了。)我盼望陛下追观夏、商、周、秦那些亡国之君,看他们是怎么失去天下的,作为镜鉴,来考察自己的行为,如果发现陛下不是和他们一样,那就是我妄言,我愿意伏诛以谢罪!

华译“汉朝兴起,至今已经传了九世(柏杨注:一世刘邦,二世刘盈、刘恒,三世刘恭、刘弘、刘启,四世刘彻,五世刘弗陵,六世刘贺,七世刘病已,八世刘奭,九世刘骜),一百九十多年了,而以嫡子继承父皇帝位的,只有七位,他们都能承天顺道,遵守祖先法度,有的成为中兴之主,有的也能治国安邦,而到了陛下,违道纵欲,轻身妄行,正当盛年,却没有生子之福,而有危亡之忧,各种有失君道、不合天意的行为,也太多了!为人后嗣,守人功业,到这个地步,岂不是太辜负先祖了吗?方今社稷、宗庙祸福安危之机,全在陛下。陛下如果能昭然醒悟,专心返回正道,以前的过错全部改正,新的德行能够彰明,则天象灾异可以消失,天命去就还可恢复,社稷宗庙还可保全,希望陛下再三留神,深思我的话。”

华译皇上性情宽厚,喜好文辞,但是沉溺于宴乐,这是太后和诸位舅舅日夜忧虑的事,但是至亲之间,又不好明说,就推谷永出头,用天变灾异来警告他,他们再去劝皇上采纳谷永的言论。谷永知道有内应,就畅所欲言,无所顾忌,每次上书言事,皇上都对他很礼敬。但这一回奏书递上去,皇上大怒。卫将军王商秘密通知谷永快跑!皇上派御史去逮捕谷永,临行交代说:“如果他已经过了交道厩(离长安六十里,靠近延陵),就放过他,不要再追了。”御史没有追到谷永,回来了。皇上的怒气也消了,自己后悔不该派御史去抓谷永。

学以致用

04,谷永这份奏折讲的真到位,差不多把汉成帝骂的狗血淋头,但是呢,他居然没事。

这就是汉成帝一个很复杂的心里现象。

他心地还是很宽厚的,被人骂了很气愤,等过了一段时间,又能够原谅别人。然后就一直处在感情线上摇摆

如果他是一个普通人,倒还好说,这种性格的人很正常,天底下这种人也多的是。古代,现在都有

可是,他毕竟坐在了天下第一的位置上,他既然有宽厚的性格,却又搞得道路饿殍百万,皇宫内的掖庭居然成了黑监狱。 很奇怪,很复杂,但就是这样存在了

他不杀谏诤之臣,又管不住皇亲国戚,也控制不了自己的欲望,也不知道怎么关注坏人,然后,他又坐在全国人民的中央,最后全国人民都为为他的行为买单

05,看《资治通鉴》时常会代入一个角度,企业,老板这个角度,? 虽然老板不是皇帝,但是呢, 有些老板无形中使用的行为有点类似于统治者的行为。不光是老板,就是一家之主也是这样的。

所以,我看成帝的行为路径,就在思考一些问题:

1,他老子有过错,没教好,或者没有留下教育规划,如果是一般的王子到还好说,但是作为太子,那不得重点规划 (但这是后来者的说法, 那种体制下,太子能不能登顶还是个问题)

所以,我们只能从古代的故事当中找到能反思的点,用来教育当下

2,比如,你已经在创业了,未来要不要小孩接班?? 要不要公司的职业经理人接班?

即使职业经理人接班,也得观看20年左右

海底捞的张勇,用内部大学培养自己的员工,在上市之后发表一个通告,将要选出以为掌舵手,将要用15年的时间来评估选拔。?

这个15年,还不包括前期的十几年的统一培养。 你看培养一个人多不容易,培养一个事业的接班人更难,所以,你想做大一点的事业,得一开始就要有这个意识。

也有可能你没想过要做大事, 但是,万一你一不小心把手头上的事做成了事业,并且做大了怎么办。

中国历史上到底有没有夏朝和大禹这个人物的存在?

夏朝应该是有的,因为周时的诗经有“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说明是有夏存在的。竹书纪年里说“十一年,使商侯冥治河”,说明夏的少康有权力“使”商候去干一件事,那么应该能说明夏应该有类似封建制的王朝制度。

大禹也很有可能是存在的,因为从商开始有夏王室的杞国一直祭祀大禹,另外竹书纪年有说"益干启位启杀之",应该能间接的说明有大禹。

另外,如果有考古证据,就可以证明一定存在;但是如果没有考古证据,并不能证明一定不存在。

再另外,关于顾的说法,有一个问题是,秦暴政也是越往后世越多的,后世不断编造新内容加到秦上,但是发现后世编造了内容,也并不能从逻辑上证伪秦暴政的存在。

夏朝革命

夏朝革命

 古代认为王位受命于天,凡国王易姓、改朝换代都是天命的变革,所以称为「革命」。这和近代的社会革命、工业革命等概念不大相同。

 汤革夏命,夏商的更替,是上古时代的一件大事,也是中国历史上首次贵族革命。一个统治时间很长,也很强大的国家,在很短的时间内被不大的商推翻了,这使当时与后世的人们都很震动。后人进而提出了「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的历史教训。

 夏桀与商汤,一个失败,一个成功,这是实施政策不同所引起的必然结果。《史记。夏本纪》中将其归之于是否行德政,说:「夏后氏德衰,诸侯畔之」,「汤修德,诸侯皆归商」。先秦诸子中许多人认为夏桀「暴其民甚,则身杀国亡」(《孟子。离娄上》);「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管子。牧民》)。夏桀时,夏民指着太阳咒骂他说:「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意思是说:你几时灭亡,我情愿跟你一起灭亡。商汤则以宽治民,要求臣属「有功于民」,反映了商汤的政治主张与夏桀有明显差异。商汤从夏桀实施的政策中,总结经验教训,决心革除夏代的弊端,这对历史的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