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人称孤道寡-称孤道寡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1.古代君王为什么自称寡人?
2.清朝的皇帝用“孤”么
3."孤"的来历
古代君王为什么自称寡人?
很多影视剧里面会看到这么一个画面,就是皇帝有时候会对着大臣或者其他人称自己是?寡人?或者?孤?。看到这一幕,我想很多单身的朋友会白眼翻到天,心里面估计在想:?苍天呀,就您这还寡人,后宫佳丽三千还寡人,那我们这些单色狗怎么办。?其实不要急,皇帝自称?寡人?、?孤家?的还真不代表着什么,纯粹就是自谦可能。那小喵今天就和大家来看看古代那些帝皇的自称吧。
首先我们来说的就是?寡人?。现代很多单身男女都喜欢用?孤家寡人?来自嘲,可谓是无比心酸的感觉。可是这两个称谓在古代可不是单身狗的意思,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君王用来称呼自己。
孤家却坐拥天下,寡人却佳丽三千,这是什么操作?一切都是君王们自己拍自己的马屁罢了。
首先我们来说帝皇口里的寡人是什么个意思,寡人是指寡德之人,一般做古代帝皇的自称,主要盛行于秦朝之前。古代的皇帝称为天选之子,例如周天子,这意味着能当上皇帝君王的,都是品德优秀的人,才能受上天眷顾。但是皇帝或者诸侯王总不能在和别人交流的时候称自己优秀的天子吧,这个和周礼有所违背,那该称呼啥,那便是?寡人?或者?孤家?了。根据《战国策?齐四》记载:
虽贵必以贱为本,虽高必以下为基,是以侯王称孤、寡。?可见,寡人最开始是诸侯王的自称,而孤则是诸侯国里面较弱者的自称,都是谦称。
其实寡人孤家就是皇帝和诸侯们的自谦之称,也变相告诉天下人自己的权威是独一份的,是不可挑战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古代君王那么喜欢称孤道寡的原因。称孤道寡,自夸一下
孤家寡人之后就是朕了,更加的接地气称呼,这多亏了秦始皇。
相信很多朋友看清代戏都会发现,这时候的皇帝不再称呼自己孤家寡人了而是称?朕?,为啥呢?难道清朝皇帝比较真实,不自夸了?这还多亏一个人,那就是秦始皇。
秦始皇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扫灭六国成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秦国。为了彰显自己的功业和权威,他选了一个专门的官方称谓,那就是?皇帝?,而对于皇帝的自称他也选好了,那就是?朕?,这些都被后来的皇帝所沿用。
而在成为皇帝自称之前,?朕?单纯就是指人,秦朝之前人人都可称朕,据《尔雅?释诂》记载:?朕,身也?。这就是说朕在秦朝之前是平民百姓都可以用的自称,只是秦始皇把它变成了皇帝专有的自称而已。
除了寡人孤家、朕这些现代人熟悉的字眼外,古代君王还用过这些字自称。
要说我国最早的文明历史,那么夏商周应该是绕不开的,而在这个时间段里面也诞生了最早的皇帝自称,虽然那时候还没有皇帝这个称谓。那么最早的皇帝自称或者说是君王自称是啥?那就是?予一人?。
这个称呼是最早的君王自称,根据《礼记?玉藻》记载:?凡自称,天子曰?予一人。可见那时候的天子就是自称?予一人?,就是我一人的意思,可谓有趣。
到了东周末期,周天子势力已经不能压制诸侯王的势力,于是在诸侯国楚国又诞生了一个君王的自称,不谷(也做彀)。这个名称是楚国王君的自称,意思是不够的意思,还是一个自谦之词。
楚王自称不谷
结语
无论是孤家寡人还是朕等,这些帝王用来自称的词眼虽有自谦之意,可本质上却是君王权威的高高在上,真正想要告诉别人的也是权力的不可挑战,一旦被挑战,那么言语的自谦将化为的剑。
清朝的皇帝用“孤”么
清朝没有皇帝称孤道寡的记载,翻开清朝的史料,“朕”字的使用俯拾皆是,谕旨、朱批无不如此,就是记载皇帝的说话也用“朕”字。仅举~例,康熙十九年(1680年)闰八月初六日,康熙皇帝与大臣讨论题补官员一事。“上日:‘常西其人可用,朕已知之。俄色何如?’大学士勒德洪奏日:‘俄色在部办事详明。’上日:‘堪泰朕知其人。尔等尚有素知之人否?’勒德洪、明珠奏日:‘喇占、阿兰泰人亦堪用。”’这段话摘自《康熙起居注》。中国古代有左史记言右史记事的传统,起居注官是君臣对话的目击者,其记载无疑是第一手材料。但这并不能证明现实生活中康熙皇帝说的是“朕”。因为在我国,“文”与“言”很早就已分离,清朝时还是如此,也就是说,人们的说话与书写是两种不同的系统。在现实生活中,“我”、“你”确实是清朝时的口语,这从大家熟悉的小说如《红梦楼》中可以窥见一二。我们也可以从丰富的史料中找到康熙皇帝与臣下对话的鲜活记载。姚廷遴《历年记》记载,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康熙皇帝第二次南巡,有一天游灵岩寺,见到元慕大和尚。“上问日:‘你在山中曾见龙虎么?’和尚答日:‘虎是时常见的,龙是今Et始见。’又问和尚:‘你有老婆否?’和尚答日:‘和尚有两个老婆,一个姓汤,一个姓竹。”’再比如,宋荤在《迎銮日纪》中记载,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第五次南巡,康熙皇帝自浙江回銮,宋荦在昊江三江口跪迎。“上日:‘你病好了么?’臣回奏云:‘好了。’又问:‘全好了吗?’奏云:‘全好了。’又问:‘头不晕了么?’奏云:‘不晕了。’上见臣仆跪岸傍桥下,谕云:‘你们起来接巡抚去罢。”’从这两个例子可以看出,康熙皇帝现实生活中说话的情况和今天没有什么差别。但遗憾的是没有康熙皇帝自称时的用词,因为省略了第一人称。 著名的文史学者周劭先生曾在一篇文章中说:“当然现代人谁也不曾听过皇帝的说话,当时也不曾留下唱片和录音带,但‘朕’字只是文字上的用字,仅可用于皇帝的诏书上,皇帝平时的说话当然也应和常人一样,也应以‘我’字为第一人称的。”周先生的说法极有道理,但也可以看出,其中有推论的成分在。 笔者在《康熙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中,看到了一份珍贵的档案材料,这是直隶巡抚赵弘燮于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九月二十七Et所上的一份奏折。其中说,康熙五十三年九月二十六Et鄂伦岱传旨:“密云县的城是我常走 的地方,交给巡抚料估修了好。我记得先曾料估过,不知道料估了多少。”对于这段话,康熙皇帝直接用朱笔进行了改动。十月十六Et,赵弘燮就此事再次上奏 时,又引用了康熙的谕旨,不过这次是依照修改过的:“密云县是朕往来常走之处,传于巡抚料估奏闻,朕曾记得似先曾料估过。”前后对比不难看出,第一份完全用的是口语,而改动后的则变成了文言。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康熙皇帝将“我”改为了“朕”。我们可以想像,康熙皇帝看到密云县城垣倾倒,就让身边的大臣鄂伦岱向直隶巡抚赵弘燮传旨,鄂伦岱原封不动地将康熙皇帝对自己说的话向赵弘燮传达,而赵弘燮又原封不动地写到了奏折上。就是说我们看到的是康熙皇帝的原话。这无可辩驳地说明了,康熙皇帝说的就是“我”。尽管这种材料极少,并且是康熙皇帝的材料,但这足以证明清朝皇帝在口语中也说“我”,只不过见诸文字 时,人们统统都自觉或不自觉地用“朕”字罢了。
"孤"的来历
“孤”从春秋时期开始,用作诸侯王在遭遇危难而丧败后的贬损自称;但在秦、汉时期,词性慢慢转变成了帝王的雄称。
孤家,简称孤,跟寡人意思相近,多与寡人合称“孤家寡人”。这个称号是在秦始皇之前的君主自称,春秋战国时期常用。而在其后皇帝一般都以朕自称。各代体制习惯虽各有不同,一般被封诸侯王者也可自称“孤或寡人”。
扩展资料
孤家简称孤,跟寡人意思相近,多与寡人合称“孤家寡人”。这个称号是在秦始皇之前的君主自称,春秋战国时期常用。而在其后皇帝一般都以朕自称。各代体制习惯虽各有不同,一般被封诸侯王者也可自称“孤或寡人”。
词典解释解释:古代帝王的自称。后指脱离群众,孤立无助的人。
出自:《礼记·玉藻》:“凡自称,小国之君曰孤。”《孟子·梁惠王上》:“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示例:到了今日,云岫竟变了个~了。◎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十五回
近义词:称孤道寡
语法:联合式;作宾语;指孤立无助的人
参考资料孤家-百度百科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