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秀才的科举溯源

2.二十四孝是哪二十四孝?

3.什么高什么收扬四字成语

4.二十四孝指的是哪二十四孝?

5.老人的故事

秀才的科举溯源

水浒传贤良方正扮演者-水浒传贤良方正

南北朝最重此科。当时虽出自荐举,也有策问。《北堂书钞》引《晋令》,“策秀才,必五策皆通,拜为郎中。”隋、唐科举制亦有秀才科。唐初,秀才科第最高,从武德到永徽,每年秀才不过一、二人。高宗永徽二年(651),停秀才科。后玄宗、代宗时,几次恢复,旋即停止,所得之人极少。明太祖时,曾举秀才数人,如洪武四年(1371)以秀才丁士梅为苏州知府,十五年以秀才曾泰为户部尚书,此均系辟举,不是科举之士。后乃专用以称府、州、县学的生员。

秀才原本指称才能秀异之士。与《礼记》所称「秀士」相近,是一种泛称,并不限於饱读经书。及至汉晋南北朝,秀才变成荐举人才的科目之一。唐初科举考试科目繁多,秀才只是其中一科,不久即废。与此同时,秀才也习惯地成了读书人的通称。宋代各府向朝廷贡举人才应礼部会试,沿用唐代后期之法,先进行选拔考试,其中凡应举选拔考试,以争取举荐的,都称为秀才。《水浒传》以王伦为「不第秀才」,有轻蔑的意思,指他觅举未成,在选拔考试中名落孙山。宋代秀才名衔,无需经过考试取得;但明清时代则不同,秀才得来不易,必须通过几重考试关隘才可,而且秀才最后也不一定能够应举。

明清时代,秀才专指府(或直隶州)学、县学的生员,是读四书五经而进学者的专称。要取得这种资格,必须在学道或称童子试获得取录。不论年龄,应童子试的都称童生。鲁迅小说《孔乙己》、《白光》中的主人公孔乙己、陈士成在前清多次童子试均考不上,人已老了,还是童生,或称老童生。如果县、府、院三试都录取了,进入府学、州(直隶州)学或县学的,称为进学,通名生员,即秀才的俗名。生员除了经常到学校、学官的监督考核外,还要经过科考选拔(未取者有录科、录遗两次补考机会),方可参加本届乡试(各省举行的考试,取中者为举人)。

童子试关卡重重,有否其他途径入仕呢?其实,应试者老是不经过童子试、科考的,也能参加乡试。方法是参加所谓「纳粟入监」。这个制度始于明代中叶,一直行至清末。「纳粟入监」就是花银子捐一个监生,取得乡试入场资格(更多的是,有钱不学的人捐监后并不入场应试)。这个途径,往往被看轻,但也总有意外:明代罗圭七次应考都不能通过童子试,捐监后却在乡试、会试中连获第一名。

乡试在秋天(中秋前后)举行,所以称为秋闱(闱是考场的意思)。次年春季(在阴历二月或稍后)举行会试,称为春闱。会试由礼部主持,又称礼部试、礼闱。会试之后是殿试。明清时代,正常情况下,这种科举考试每三年一次;遇有国家庆典,增加恩科。

《水浒传》有白衣秀才王伦。什么是「白衣秀才」呢?难道他常穿白衣?其实,「白衣秀才」是指「不第秀才」。「不第秀才」之称,始用於宋代。

读书人被称为秀才始于明清时代,但“秀才”之名却源于南北朝时期,这要从科举制度说起。汉晋以来,朝廷选拔人才实行举荐制,俗称“举孝廉”,至晋末,各路诸侯纷纷入主中原,你争我夺政权像走马灯似的变幻莫测,但打天下的军阀们也知道,若使国家长治久安还得靠专业人才,因此,南北朝时期最重视优秀人才的策举,《北堂书钞》引《晋令》:“策秀才,必五策皆通,拜为郎中。”虽然如此,但那个时候的秀才依然像汉代的孝廉一样是保举的,极少有通过“策论”的。

隋文帝是开辟我国科举制度的先驱,他认为,举荐存在弊端,容易埋没真正的人才,遂废弃举荐制,改革科举制,用考试的办法选拔优秀人才,因考试极为严格,标准较高,隋取秀才者总共不过10人,但这充分体现了“学而优则仕”的儒家思想,实在是历史性进步。

《北史·杜正玄传》记载了当时“策论”的难度,主考官拿着杜正玄的《策论》给宰相杨素看,杨素说:“即使周公、孔子转世都不能考取秀才,你们怎么能随便举荐人?”后经杨素亲自考核,乃叹曰:“此真秀才,吾不及也”!

唐朝初年,科举制得以发扬光大,开科取士完全取代了举荐制,秀才科成为科第最高的等级,从唐太宗武德至贞观年间30多年里,每年仅有一、二人得中。看来,考秀才比考公务员都难。《杜氏通典》说:“初秀才科第最高,方略策五条,有上上,上中,上下、中上凡四等。”此后,秀才科一度废止。

宋代延续隋唐做法,从各地选拔生员参加礼部会试,这些人统称秀才。明清时代,秀才成为府学、州学、县学的生员,参加省里举行的乡试,过关者参加礼部会试,取会试的前几名进行殿试,经过层层考试选拔,最终能够脱颖而出者实在寥寥无几,走这条仕途之路异常艰难。但是能够取得秀才资格,不仅可以在仕途上有所进益,在地方上也可获得尊重,具有一般人所未有的权益,比如:可以免除差徭、见到知县可以不跪、地方不能随意对其用刑等等,正因如此,秀才在老百姓与官府之间起着纽带和桥梁作用。同时,因为秀才“知书识礼”“博学多闻”成为活跃民间的特殊阶层。很多秀才一生未能考取功名,只能以开私塾教书或做幕僚等方法为生。这部分人极为广泛,因为经济并不富裕,被人们称为“穷秀才”。“穷秀才”具有普遍性,因此,人们多把读书人统称为“秀才”。

其实“秀才”原本并非泛指读书人,《礼记》称才能秀异之士为“秀士”,这恐怕是“秀才”一词最早的来源。最早有秀才之称的,是西汉初期的贾谊。

《史记·贾生列传》记载:“贾生,年十八,能诵诗属[属:zhǔ,编撰,撰写。]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唐代许多诗人吟咏贾生的诗词曰:

贾生西望忆京华,湘浦南迁莫怨嗟。圣主恩深汉文帝,怜君不遣到长沙。(李白)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

贾生名迹忽无伦,十月长安看尽春。顾我先鸣还自笑,空沾一第是何人。(赵嘏)

前面说过的杜正玄,最终还是以过硬的文笔使宰相叹服,成为隋朝科举制的第一位秀才,后来,他的弟弟杜正藏、杜正伦均考取了秀才,成为秀才最多的家庭。《唐书·杜正伦传》说,隋朝最重视秀才的选拔,在隋朝的10个秀才中,杜正伦一家就有三个而且成绩都名列前茅,实是历史少有。

秀才是古代中国对某些士大夫的称呼。明清时,一般指通过了科举中院试的生员,属士大夫中的最基层。察举制时期

秀才一名在隋朝科举开始以前已有。在汉朝使用察举制时,由各州推举的民间人材称之为「秀才」。东汉时为避汉光武帝刘秀之讳,将秀才改名茂才,或称茂材。茂才科主要是选拔奇才异能之士,所以通常称“茂才异等”或“茂才特立之士”。秀才最初为特举,在西汉后期成了岁举,举主为刺史,遂形成州举秀才、郡举孝廉的体制。 隋朝开始开科取士,最初亦为取秀才。到了唐朝初年,秀才是常科考试的一种。但后来「秀才科」被废,秀才一词一度变成了读书人的泛称。到了宋朝时,凡经过各地府试者,无论及第与否,都可以称为秀才。故此当时有「不第秀才」之称。

明、清时,秀才是经过院试,得到入学资格的「生员」的俗称。得到秀才资格,是进入士大夫阶层的最低门坎。成为秀才即代表有了「功名」在身,在地方上受到一定的尊重,亦有各种特权。例如免除差徭,见知县时不用下跪、知县不可随意对其用刑、遇公事可禀见知县等等。秀才中部分人是贫穷家庭出身,但是得到秀才功名不一定可以带来财富。只有生员资格的秀才并没有俸禄,若果未能通过之后的乡试中举,亦不足以为官。很多秀才在功名上未能更进一步,只能回乡以教书等方法为生。这些在经济上并不富裕,但在社会上地位稍高于平民的读书人被称为「穷秀才」。

在明清时期的中国,秀才是地方士绅阶层的支柱之一。在地方乡村中,他们代表了「知书识礼」的读书人。因为他们在地方官吏前所有的特权,故此经常会作为一般平民与官府之间沟通的渠道。遇上地方上的争执,或者平民要与官衙打交道,经常都要经过秀才出面。而一般平民家中遇有婚丧事,或过年过节,亦有请村中秀才帮忙写对联、写祭帐等习惯。

从秀才谈古代的人才选择

秀才,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最初在选拔人才方面对贤者的一种美称。今天,人们仍常把一些才学之士冠以此号。 最先有秀才之名的,是战国时期的贾生。《史记·贾生传》说: “贾生,年十八,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

汉高祖统一天下后,实行崇懦的文教政策,视贤者为国器,促进了封建社会教育的形成和发展,为以后人才的选拔扎下了根基.高祖曾拜叔孙通为太常,太常的职责之一是“每选试博士,奏请能否”,还规定有才不荐举者“免官”。汉文帝曾为太子立“思贤苑’,以招宾客。武帝刘彻雄才大略,他总结了自春秋战国以来统治者的经验,采纳了董仲舒的“独尊儒术”的思想,从而转向儒学.武帝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开始置办太学,太学以研究儒家的《诗》,《书》,礼、《春秋》、《易》五经为主,按照儒家思想造就治术人才。他还首创选拔人才,立贡举的制度,设置了孝廉,秀才的察举,诏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并亲自策问,从而使人才的选拔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汉代选才,标准大致有三:才学,道德和才干。秀才偏重于经学,要求秀才宽博有谋,清白行高。荐举的人数每年不同。东汉和帝刘肇在位时,“岁以百计”,大郡五、六十万人小举二人,有少数民族居住的小郡二十万人亦可举二人.荐举的人才,一般从四个方面取士:一是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是学道修行,经中博士,三是明达法令,足以决疑,能案章覆问,文中御史;四是刚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以决。可见要求是相当高的,如胡广上疏荐徐孺子,说他: “德行纯备,著于人听,若使擢登三事,协亮天下;必能翼宣盛美,增辉日月矣.”太学在汉代是最高学府.太学中的教官称为博士,博士必须精通一门经学.博士的选择更严更广, “策试博士,必求详选,爰自畿夏,延及四方,是“博举明经,唯贤是登,学者精励,远近同慕。”西汉时,博士以名流充当,或礼拜和荐举,但不用考试。东汉则采取了考试的办法,并且要写“保举状”。开始规定每年—度的“岁试”,考试方法是“设科射策”,类似我们今天的抽笺考试.如蔡茂试博士,对策是“陈灾异”,结果,“以高等擢拜议郎”。设科就是设立甲、乙两科,以勉勤学者, “示人好恶,政弊就善”,区别出学生的程度高低和授官的职位不同。同时,博士还要求具有健康的体魄,富有实践经验,年龄在五十岁以上.此外,汉代还有童子郎,贤良文学之士等选拔制度,使有才者脱颖而出.任延年十二岁,就显名太学,号为“任圣童”,黄香十二岁,习经典,在京师享有“天下无双,江夏黄童”之美名.刘祜为皇帝期间,曾缺一名尚书,以策试政事,天文,道术三科选才, “翟脯封第一,拜尚书”,的确是大开了天下才路。

当然,这样荐举人才,也存在着不少弊端.不少人承一时的儒宗或家学渊源而世袭博士,策试博士时,有“私相容隐,开生奸路”, “不依章句,妄生穿凿”的现象,举孝廉重德轻才,不需考试,为营私舞弊提供了方便,东汉张衡批评了这一状况: “虽有至孝,尤不应科,此弃本而取末……”.苟外有可观,内必有阙,则违选举孝廉之意矣。”但是,荐举制的进步性和成功值得肯定,是主流。它在某种程度上打破了封建的门第观念,从布衣平民中选拔了不少卓绝隽伟之才,如西汉的扬雄, “家产不过十金,乏无儋石之储’。四十余岁才被荐举到京城作官.他的《长杨赋》,《甘泉赋》构辞精巧,饮誉文坛,而《太玄》和《法言》则显示了他在哲学和天文学方面极高的造诣.东汉的王充出身于:“细门孤族”,他著的《论衡》,博大精深,发前人之末发,可谓中国古代哲学和思想领域的一颗璀璨明星。荐举制还推动了汉代教育的发展.继太学之后,还设立了新大学“鸿部门学;”贵胄学校、宫廷校、郡国学校及私学也相继勃兴,正如班固《东都序》所言: “四海之内,学校如林,庠序盈门.” 汉代的荐举制度以其优越性彰示后世.三国时魏国曹操父子主张“唯才是举”,建立了“九品中正”的选才办法。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可见门弟观念甚浓。到了隋初,文帝杨坚远见卓识,废除了“九品中正”制,代之以秀才科。隋炀帝大业二年(公元606年),一种先进的选才方法——进士科设立.它的特点是专以考试的办法来挑选人才,而不是由地方察举,进士科宣告了中国科举制的诞生.

隋代和唐初,秀才实为贡举科目之最:《杜氏通典》说, “初秀才科第最高,方略策五条,有上上,上中,上下、中上凡四等.”秀才是博识,高才,强学和策问无失的俊选者.因秀才标准过高,隋代举秀才不过十人.

唐代的科举是获得做官的重要途径,体现了 “学而优则仕”的儒家思想.它使当时的地主官僚和商贾艺人的子孙敛志于科举,一旦金榜高中,不但自己飞黄腾达,青云直上,而且光耀门庭,显赫乡闾.科举取士,及第人数的比重逐渐增加,从武德七年至显庆六年,四十年间,进士及第共290人。安史之乱以后,门第和官位也不再成正比.有门第还需要有才配合,才能担任高级官吏,想仅靠祖荫入仕,继续官荣者的现象巳大为减弱。

科举制最本质的核心是重视人才和知识的标准,体现了比较公正的原则和竞争的原则.它是科举出身的官吏不断地取代门荫入仕的功臣贵戚子弟的过程,使得官僚队伍的学识文化水平不断提高.由于社会的驱使和自身的努力,不少寒门出身者通过才能的竞争一跃而成为政界和学术界的声威显赫的人物.

古代的科举制度,是为强化封建统治而聚敛人才的,与我们今天的人才选拔不可相提并论.但其中确有可资借鉴之处,应引起我们关注。

二十四孝是哪二十四孝?

二十四孝

1)百里负米

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父母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得呢?”孔子赞扬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后思念哪!”(《孔子家语?致思》)

2)尝粪忧心

庾黔娄,南齐高士,任孱陵县令。赴任不满十天,忽觉心惊流汗,预感家中有事,当即辞官返乡。回到家中,知父亲已病重两日。医生嘱咐说:“要知道病情吉凶,只要尝一尝病人粪便的味道,味苦就好。”黔娄于是就去尝父亲的粪便,发现味甜,内心十分忧虑,夜里跪拜北斗星,乞求以身代父去。几天后父亲去,黔娄安葬了父亲,并守制三年

3)涤亲溺(niao四声)器

黄庭坚,北宋分宁(今江西修水)人,著名诗人、书法家。虽身居高位,侍奉母亲却竭尽孝诚,每天晚上,都亲自为母亲洗涤溺器(便桶),没有一天忘记儿子应尽的职责。

4)扼虎救父

杨香,晋朝人。十四岁时随父亲到田间割稻,忽然跑来一只猛虎,把父亲扑倒叼走,杨香手无寸铁,为救父亲,全然不顾自己的安危,急忙跳上前,用尽全身气力扼住猛虎的咽喉。猛虎终于放下父亲跑掉了。

5)怀橘遗亲

陆绩,三国时期吴国吴县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科学家。六岁时,随父亲陆康到九江谒见袁术,袁术拿出橘子招待,陆绩往怀里藏了两个橘子。临行时,橘子滚落地上,袁术嘲笑道:“陆郎来我家作客,走的时候还要怀藏主人的橘子吗?”陆绩回答说:“母亲喜欢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给母亲尝尝。”袁术见他小小年纪就懂得孝顺母亲,十分惊奇。陆绩成年后,博学多识,通晓天文、历算,曾作《浑天图》,注《易经》,撰写《太玄经注》。

6)刻木事亲

丁兰,相传为东汉时期河内(今河南黄河北)人,幼年父母双亡,他经常思念父母的养育之恩,于是用木头刻成双亲的雕像,事之如生,凡事均和木像商议,每日三餐敬过双亲后自己方才食用,出门前一定禀告,回家后一定面见,从不懈怠。久之,其妻对木像便不太恭敬了,竟好奇地用针刺木像的手指,而木像的手指居然有血流出。丁兰回家见木像眼中垂泪,问知实情,遂将妻子休弃。

7)哭竹生笋

孟宗,三国时江夏人,少年时父亡,母亲年老病重,医生嘱用鲜竹笋做汤。适值严冬,没有鲜笋,孟宗无计可施,独自一人跑到竹林里,扶竹哭泣。少顷,他忽然听到地裂声,只见地上长出数茎嫩笋。孟宗大喜,采回做汤,母亲喝了后果然病愈。后来他官至司空。

8)芦衣顺母

闵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渊并称。孔子曾赞扬他说:“孝哉,闵子骞!”(《论语?先进》)。他生母早,父亲娶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继母经常虐待他,冬天,两个弟弟穿着用棉花做的冬衣,却给他穿用芦花做的“棉衣”。一天,父亲出门,闵损牵车时因寒冷打颤,将绳子掉落地上,遭到父亲的斥责和鞭打,芦花随着打破的衣缝飞了出来,父亲方知闵损受到虐待。父亲返回家,要休逐后妻。闵损跪求父亲饶恕继母,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父亲十分感动,就依了他。继母听说,悔恨知错,从此对待他如亲子。

9)鹿乳奉亲

郯(tan二声)子,春秋时期人。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饮鹿乳疗治。他便披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中,挤取鹿乳,供奉双亲。一次取乳时,看见猎人正要射杀一只麂鹿,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现身走出,将挤取鹿乳为双亲医病的实情告知猎人,猎人敬他孝顺,以鹿乳相赠,护送他出山。

10)埋儿奉母

郭巨,晋代隆虑(今河南林县)人,一说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南)人,原本家道殷实。父亲后,他把家产分作两份,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取母亲供养,对母极孝。后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儿子可以再有,母亲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当他们挖坑时,在地下二尺处忽见一坛黄金,上书“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夫妻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

11)卖身葬父

董永,相传为东汉时期千乘(今山东高青县北)人,少年丧母,因避兵乱迁居安陆(今属湖北)。其后父亲亡故,董永卖身至一富家为奴,换取丧葬费用。上工路上,于槐荫下遇一女子,自言无家可归,二人结为夫妇。女子以一月时间织成三百匹锦缎,为董永抵债赎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荫,女子告诉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帮助董永还债。言毕凌空而去。因此,槐荫改名为孝感。

12)啮(nie四声)指痛心

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以孝著称。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相传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13)弃官寻母

朱寿昌,宋代天长人,七岁时,生母刘氏被嫡母(父亲的正妻)嫉妒,不得不改嫁他人,五十年母子音信不通。神宗时,朱寿昌在朝做官,曾经刺血书写《金刚经》,行四方寻找生母,得到线索后,决心弃官到陕西寻找生母,发誓不见母亲永不返回。终于在陕州遇到生母和两个弟弟,母子欢聚,一起返回,这时母亲已经七十多岁了。

14)亲尝汤药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15)乳姑不怠

崔山南,名,唐代博陵(今属河北)人,官至山南西道节度使,人称“山南”。当年,崔山南的曾祖母长孙夫人,年事已高,牙齿脱落,祖母唐夫人十分孝顺,每天盥洗后,都上堂用自己的乳汁喂养婆婆,如此数年,长孙夫人不再吃其他饭食,身体依然健康。长孙夫人病重时,将全家大小召集在一起,说:“我无以报答新妇之恩,但愿新妇的子孙媳妇也像她孝敬我一样孝敬她。”后来崔山南做了高官,果然像长孙夫人所嘱,孝敬祖母唐夫人。

16)扇枕温衾(qin一声)

黄香,东汉江夏安陆人,九岁丧母,事父极孝。酷夏时为父亲扇凉枕席;寒冬时用身体为父亲温暖被褥。少年时即博通经典,文采飞扬,京师广泛流传“天下无双,江夏黄童”。安帝(107-125年)时任魏郡(今属河北)太守,魏郡遭受水灾,黄香尽其所有赈济灾民。著有《九宫赋》、《天子冠颂》等。

17) 拾葚(shen四声)异器

蔡顺,汉代汝南(今属河南)人,少年丧父,事母甚孝。当时正值王莽之乱,又遇饥荒,柴米昂贵,只得拾桑葚母子充饥。一天,巧遇赤眉军,义军士兵厉声问道:“为什么把红色的桑葚和黑色的桑葚分开装在两个篓子里?”蔡顺回答说:“黑色的桑葚供老母食用,红色的桑葚留给自己吃。”赤眉军怜悯他的孝心,送给他三斗白米,一头牛,带回去供奉他的母亲,以示敬意

18) 闻雷泣墓

王裒(pou二声) ,魏晋时期营陵(今山东昌乐东南)人,博学多能。父亲王仪被司马昭,他隐居以教书为业,终身不面向西坐,表示永不作晋臣。其母在世时怕雷,后埋葬在山林中。每当风雨天气,听到雷声,他就跑到母亲坟前,跪拜安慰母亲说:“裒儿在这里,母亲不要害怕。”他教书时,每当读到《蓼莪》篇,就常常泪流满面,思念父母。

19)卧冰求鲤

王祥,琅琊人,生母早丧,继母朱氏多次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使他失去父爱。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带侍候,继母想吃活鲤鱼,适值天寒地冻,他解开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跃出两条鲤鱼。继母食后,果然病愈。王祥隐居二十余年,后从温县县令做到大司农、司空、太尉。

20)戏彩娱亲

老莱子,春秋时期楚国隐士,为躲避世乱,自耕于蒙山南麓。他孝顺父母,尽拣美味供奉双亲,70岁尚不言老,常穿着五色彩衣,手持拨浪鼓如小孩子般戏耍,以博父母开怀。一次为双亲送水,进屋时跌了一跤,他怕父母伤心,索性躺在地上学小孩子哭,二老大笑。

21)孝感动天

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22)行佣供母

江革,东汉时齐国临淄人,少年丧父,侍奉母亲极为孝顺。战乱中,江革背着母亲逃难,几次遇到匪盗,贼人欲杀他,江革哭告:老母年迈,无人奉养,贼人见他孝顺,不忍杀他。后来,他迁居江苏下邳,做雇工供养母亲,自己贫穷赤脚,而母亲所需甚丰。明帝时被推举为孝廉,章帝时被推举为贤良方正,任五官中郎将。

23)涌泉跃鲤

姜诗,东汉四川广汉人,娶庞氏为妻。夫妻孝顺,其家距长江六七里之遥,庞氏常到江边取婆婆喜喝的长江水。婆婆爱吃鱼,夫妻就常做鱼给她吃,婆婆不愿意独自吃,他们又请来邻居老婆婆一起吃。一次因风大,庞氏取水晚归,姜诗怀疑她怠慢母亲,将她逐出家门。庞氏寄居在邻居家中,昼夜辛勤纺纱织布,将积蓄所得托邻居送回家中孝敬婆婆。其后,婆婆知道了庞氏被逐之事,令姜诗将其请回。庞氏回家这天,院中忽然喷涌出泉水,口味与长江水相同,每天还有两条鲤鱼跃出。从此,庞氏便用这些供奉婆婆,不必远走江边了。

24)恣蚊饱血

吴猛,晋朝濮阳人,八岁时就懂得孝敬父母。家里贫穷,没有蚊帐,蚊虫叮咬使父亲不能安睡。每到夏夜,吴猛总是赤身坐在父亲床前,任蚊虫叮咬而不驱赶,担心蚊虫离开自己去叮咬父亲。

总结:

“孝道”是我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精髓。斯《二十四孝图》,乃陈少梅先生41岁时盛年之杰作,其题材不多见,笔墨工雅,设色清丽,非同寻常,故堪称国之重宝。

天下最不能等的事,我个人认为应当是孝顺。

在我国,原本就是“百善孝为先”,“二十四孝”历来为国人所传诵,孝顺的人多被人们所赞扬。《水浒传》中假李逵遇上了真李逵,本遭杀无赦,但一句“家中有80岁老母”,便被留下一条性命。早两天电视报道,有个打爹骂娘的不肖子,逼得爹娘难以生存,失手之下杀了他。法院审理此案期间,周围的邻居纷纷联名上书请求法院宽恕两位老人,一致谴责不肖子的恶行。人心是杆称,那定盘星是“孝顺”。

有些人并非不赞同孝顺,但认为孝顺可以等一等,缓一缓。譬如上学读书时,认为父母年轻力壮,挣钱供儿女都书应该,用不着儿女孝顺;参加工作后,认为父母无病无忧,个人结婚生子拉家带口,顾不上孝顺;人到中年后,儿女尚未成家,自己里里外外太辛苦,没机会孝顺;转眼年过半百,自己也鬓染白霜,腿脚迟缓,已无能力再孝顺。。。。。。

所以孝顺不能等待。见过很多人在老人过世后痛心疾首,捶胸顿足,自责在老人活着时没有如何如何等等,一副痛不欲生的样子。父母仙逝方知孝,委实晚矣,早做什么去了?身为少年稚子时,帮父母擦擦桌子扫扫地,拿拿拖鞋倒杯水,我认为这就是孝顺;长大成人,娶妻生子,更应该体会到父母养育的恩德,即便父母此时健康无病,也应该携妻带子常回家看看,这也是孝顺。

孝顺就是孝顺,原本没有大道理可讲。孝顺并不难办,让老人欢喜、高兴就是孝顺。孝顺不能等待,应当时刻持守、终身力行。

你做到了吗?

网址:只要你在百度网页搜索“二十四孝”就可以了,并附有

什么高什么收扬四字成语

1. 扬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欲扬先抑

趾高气扬

名扬四海

沸沸扬扬

出丑扬疾

显姓扬名

赫赫扬扬

露才扬己

搜扬侧陋

显祖扬名

扬威耀武

焚骨扬灰

扬长避短

明扬仄陋

饥附饱扬

救火扬沸

发扬光大

扬眉眴目

铺张扬厉

纷纷扬扬

阐扬光大

鼓舌扬唇

播土扬尘

神采飞扬

身显名扬

滑泥扬波

骑鹤维扬

奉扬仁风

飞砂扬砾

跋扈飞扬

2. 扬字的四字成语

扬字的四字成语 :

耀武扬威、

其貌不扬、

扬长而去、

抑扬顿挫、

趾高气扬、

沸沸扬扬、

神采飞扬、

分道扬镳、

发扬光大、

飞扬跋扈、

纷纷扬扬、

铺张扬厉、

欲扬先抑、

激浊扬清、

扬长避短、

扬眉吐气、

宛转悠扬、

臭名远扬、

名扬四海、

斗志昂扬、

出丑扬疾、

扬镳分路、

白雪飘扬、

意气扬扬、

扬幡招魂、

斗挹箕扬、

颜色发扬、

滑泥扬波、

游光扬声、

畅叫扬疾

3. 把高什么大什么连成一个四字成语

高门大户 高门:旧时指富贵之家;大户:声势显赫。 明·凌蒙初《二刻拍案惊奇·满少卿饥附饱扬》:“因他是个市户出?.. 443

高名大姓 询问人家姓名时的客气用语。 元·尚仲贤《柳毅传书》第一折:“请问仙乡何处,高名大姓,因甚。 409

高睨大谈 睨:视。眼睛看着上面,在发议论。形容。 《后汉书·张衡传》:“方将师天老而友地典,与之乎高睨而大谈。。 452

高牙大纛 三代军队里的大旗。指军中的旗帜。比喻。 宋·欧阳修《相州昼锦堂记》:“然则高牙大纛,不足为公荣。” 726

高才大德 高才:有杰出的才能。大德:有极高尚的。 无 46

高才大学 高才:才能杰出。大学:学识渊博。才能。 无 48

高谈大论 指不切实际的言谈、议论。 宋·朱熹《朱子语类》第120卷:“江西学者自以为得陆删定之学,便。 44

高堂大厦 指高耸的楼房。同“高楼大厦”。 元·杨暹《刘行首》第四折:“师父,此处索是幽静,弟子不恋高堂。 137

高头大马 指体形高大的马。也比喻人的体形高大。 清·禇人获《隋唐演义》第十一回:“这个人浑身都是新衣服,铺盖。 46

高文大册 原指朝廷发布的重要文书,如诏今制诰等。 宋·汪藻《<苏魏公集>序》一时高文大册,悉出其手。” 46

高姓大名 询问人家姓名时的客气用语。同“高名大。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十五回:“宋江、花荣慌忙下马,扶起那。 57

高楼大厦 厦:高大的房子。指高耸的楼房。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为开第康庄之衢,高门大屋,尊宠之。。 126

高门大屋 高门:指富贵之家;大屋:高大的房屋。。 西汉·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皆命曰列大夫,为开第康。

4. 顿什么什么扬四字词语

顿挫抑扬拼音:dùn cuò yì yáng

解释:形容诗文作品或音乐声响等高低起伏、停顿转折,和谐而有节奏。

解释:抑:降低;扬:升高;顿:停顿;挫:转折。指声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出处:宋·魏庆之《诗人玉屑·靖节·休斋论〈归去来辞〉》:“陶渊明罢彭泽令,赋《归去来》,而自命曰辞。迨今人歌之,顿挫抑扬,自协声律,盖其词高甚。”

示例:但这是当时的风气,要激昂慷慨,~,才能被称为好文章。 ◎鲁迅《集外集序言》

5. 关于扬长的四字成语

成语接龙太多了,做几千个都没有问题,只是需要时间。

来558个吧: 精兵简政_政出多门_门不停宾_宾饯日月_月夕花朝_朝阳丹凤 凤泊鸾漂_漂泊无定_定乱扶衰_衰当益壮_壮发冲冠_冠盖如云 云悲海思_思断义绝_绝长补短_短兵接战_战不旋踵_踵接肩摩 摩顶放踵_踵迹相接_接二连三_三榜定案_案兵束甲_甲第连天 天崩地解_解兵释甲_甲第连云_云布雨润_润屋润身_身败名隳 隳胆抽肠_肠肥脑满_满不在意_意出望外_外方内圆_圆顶方趾 趾高气扬_扬长避短_短兵相接_接风洗尘_尘羹涂饭_饭坑酒囊 囊空如洗_洗兵牧马_马不解鞍_鞍马劳顿_顿挫抑扬_扬长而去 去暗投明_明白了当_当场出彩_彩笔生花_花簇锦攒_攒零合整 整纷剔蠹_蠹国病民_民安国泰_泰极而否_否极泰回_回肠百转 转败为成_成败得失_失道寡助_助边输财_财不露白_白璧青蝇 蝇攒蚁附_附耳低言_言不达意_意得志满_满城风雨_雨愁烟恨 恨海难填_填街塞巷_巷尾街头_头出头没_没齿不忘_忘餐废寝 寝不安席_席不暇暖_暖衣饱食_食案方丈_丈二和尚_尚虚中馈 馈贫之粮_粮多草广_广寒仙子_子为父隐_隐恶扬善_善罢干休 休兵罢战_战火纷飞_飞刍挽粒_粒米束薪_薪尽火传_传道受业 业峻鸿绩_绩学之士_士饱马腾_腾达飞黄_黄尘清水_水碧山青 青出于蓝_蓝田生玉_玉惨花愁_愁肠百结_结不解缘_缘木求鱼 鱼帛狐篝_篝火狐鸣_鸣凤朝阳_阳春白雪_雪案萤窗_窗间过马 马不停蹄_蹄间三寻_寻弊索瑕_瑕不掩瑜_瑜百瑕一_一班半点 点金成铁_铁案如山_山崩川竭_竭诚尽节_节哀顺变_变本加厉 厉兵秣马_马尘不及_及宾有鱼_鱼帛狐声_声东击西_西窗剪烛 烛照数计_计不反顾_顾此失彼_彼此彼此_此唱彼和_和蔼近人 人不聊生_生不逢时_时不可失_失魂荡魄_魄荡魂飞_飞刍挽粮 粮尽援绝_绝处逢生_生不遇时_时不我与_与虎谋皮_皮里春秋 秋波盈盈_盈科后进_进本退末_末大不掉_掉臂不顾_顾而言他 他山攻错_错彩镂金_金榜挂名_名不副实_实逼处此_此动彼应 应变无方_方便之门_门不夜关_关怀备至_至诚高节_节外生枝 枝别条异_异宝奇珍_珍禽奇兽_兽聚鸟散_散兵游勇_勇而无谋 谋财害命_命词遣意_意广才疏_疏不间亲_亲操井臼_臼杵之交 交臂历指_指不胜屈_屈打成招_招兵买马_马迟枚疾_疾不可为 为丛驱雀_雀角鼠牙_牙白口清_清词丽句_句比字栉_栉比鳞差 差强人意_意合情投_投畀豺虎_虎步龙行_行号巷哭_哭哭啼啼 啼饥号寒_寒蝉僵鸟_鸟得弓藏_藏锋敛锐_锐不可当_当场出丑 丑类恶物_物美价廉_廉而不刿_刿目怵心_心安理得_得不补失 失魂落魄_魄荡魂摇_摇笔即来_来处不易_易地而处_处高临深 深闭固拒_拒虎进狼_狼狈不堪_堪以告慰_慰情胜无_无可救药 药到病除_除暴安良_良工巧匠_匠门弃材_材德兼备_备尝艰苦 苦不堪言_言不逮意_意懒心灰_灰飞烟灭_灭此朝食_食不充饥 饥不遑食_食不充口_口不二价_价等连城_城北徐公_公才公望 望表知里_里丑捧心_心谤腹非_非此即彼_彼倡此和_和蔼可亲 亲当矢石_石赤不夺_夺眶而出_出尘不染_染苍染黄_黄道吉日 日薄桑榆_榆次之辱_辱国丧师_师出无名_名不符实_实逼处此 此伏彼起_起承转合_合胆同心_心不两用_用兵如神_神安气集 集思广益_益国利民_民不堪命_命辞遣意_意乱心忙_忙不择价 价廉物美_美不胜收_收成弃败_败不旋踵_踵决肘见_见鞍思马 马齿徒增_增收节支_支床迭屋_屋如七星_星驰电掣_掣襟露肘 肘行膝步_步步登高_高岸深谷_谷父蚕母_母慈子孝_孝悌力田 田父献曝_曝书见竹_竹报平安_安安稳稳_稳步前进_进谗害贤 贤良方正_正本澄源_源清流洁_洁己从公_公道合理_理不胜辞 辞不达意_意料之外_外刚内柔_柔肠百结_结草衔环_环堵萧然 然荻读书_书不尽言_言不二价_价值连城_城狐社鼠_鼠臂虮肝 肝肠寸断_断编残简_简傲绝俗_俗不可耐_耐人咀嚼_嚼齿穿龈 龈齿弹舌_舌敝唇焦_焦熬投石_石沉大海_海不波溢_溢美溢恶 恶叉白赖_赖有此耳_耳鬓斯磨_磨杵成针_针锋相对_对簿公堂 堂而皇之_之靡二_二八佳人_人百其身_身败名裂_裂裳裹足 足不出户_户曹参军_军不血刃_刃树剑山_山崩地裂_裂石穿云 云布雨施_施而不费_费财劳民_民不聊生_生齿日繁_繁花似锦 锦簇花团_团花簇锦_锦囊还矢_矢不虚发_发策决科_科班出身 身不由己_己饥己溺_溺心灭质_质而不野_野草闲花_花攒锦簇 簇锦团花_花攒锦聚_聚精会神_神不附体_体大思精_精兵强将 将本求财_财殚力竭_竭诚相待_待价而沽_沽名钓誉_誉不绝口 口不应心_心比天高_高傲自大_大辩不言_言不顾行_行家里手 手不释卷_卷甲倍道_道不掇遗_遗编断简_简截了当_当断不断 断长补短_短吃少穿_穿壁引光_光彩夺目_目不别视_视财如命 命蹇时乖_乖唇蜜舌_舌敝耳聋_聋者之歌_歌功颂德_德本财末 末大必折_折箭为誓_誓不两立_立此存照_照本宣科_科头箕踞 踞虎盘龙_龙驰虎骤_骤不及防_防不及防_防不胜防_防患未然 然糠自照_照功行赏_赏不当功_功败垂成_成败利钝_钝学累功 功薄蝉翼_翼翼飞鸾_鸾翱凤翥_翥凤翔鸾_鸾颠凤倒_倒绷孩儿 儿女成行_行间字里_里出外进_进寸退尺_尺兵寸铁_铁板不易 易口以食_食不果腹_腹背受敌_敌不可假_假痴假呆_呆里撒奸 奸掳烧杀_杀敌致果_果然如此_此发彼应_应。

二十四孝指的是哪二十四孝?

二十四孝包括下面二十四个故事,不同说法通常仅仅是不同顺序的排列:

孝感动天、戏彩娱亲、鹿乳奉亲、百里负米、啮指痛心、芦衣顺母、亲尝汤药、拾葚异器、埋儿奉母、卖身葬父、刻木事亲、涌泉跃鲤、怀橘遗亲、扇枕温衾、行佣供母、闻雷泣墓、哭竹生笋、卧冰求鲤、扼虎救父、恣蚊饱血、尝粪忧心、乳姑不怠、涤亲溺器、弃官寻母

具体的二十四孝

1.孝感动天

虞舜,瞽瞍之子。性至孝。父顽,母嚣,弟象傲。舜耕于历山,有象为之耕,鸟为之耘。其孝感如此。帝尧闻之,事以九男,妻以二女,遂以天下让焉。

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队队春耕象,纷纷耘草禽。嗣尧登宝位,孝感动天心。

2.戏彩娱亲

周老莱子,至孝,奉二亲,极其甘脆,行年七十,言不称老。常着五色斑斓之衣,为婴儿戏于亲侧。又尝取水上堂,诈跌卧地,作婴儿啼,以娱亲意。

老莱子,(东周)春秋时期楚国隐士,为躲避世乱,自耕于蒙山南麓。他孝顺父母,尽拣美味供奉双亲,70岁尚不言老,常穿着五色彩衣,手持拨浪鼓如小孩子般戏耍,以博父母开怀。一次为双亲送水,进屋时跌了一跤,他怕父母伤心,索性躺在地上学小孩子哭,二老大笑。

戏舞学娇痴,春风动彩衣。双亲开口笑,喜色满庭闹。

3. 鹿乳奉亲

周剡子,性至孝。父母年老,俱患双眼,思食鹿乳。剡子乃衣鹿皮,去深山,入鹿群之中,取鹿乳供亲。猎者见而欲射之。剡子具以情告,以免。

郯子,春秋时期人。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饮鹿乳疗治。他便披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中,挤取鹿乳,供奉双亲。一次取乳时,看见猎人正要射杀一只麂鹿,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现身走出,将挤取鹿乳为双亲医病的实情告知猎人,猎人敬他孝顺,以鹿乳相赠,护送他出山。

亲老思鹿乳,身挂褐毛衣。若不高声语,山中带箭归。

4.百里负米

周仲由,字子路。家贫,常食藜藿之食,为亲负米百里之外。亲殁,南游于楚,从车百乘,积粟万钟,累茵而坐,列鼎而食,乃叹曰:“虽欲食藜藿,为亲负米,不可得也。”

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父母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得呢?”孔子赞扬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后思念哪!”(《孔子家语·致思》)

负米供旨甘,宁辞百里遥。身荣亲已殁,犹念旧劬劳。

5.啮指痛心

周曾参,字子舆,事母至孝。参尝采薪山中,家有客至。母无措,望参不还,乃啮其指。参忽心痛,负薪而归,跪问其故。母曰:“有急客至,吾啮指以悟汝尔。”

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以孝著称。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相传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母指才方啮,儿心痛不禁。负薪归未晚,骨肉至情深。

6.芦衣顺母

周闵损,字子骞,早丧母。父娶后母,生二子,衣以棉絮;妒损,衣以芦花。父令损御车,体寒,失镇。父查知故,欲出后母。损曰:“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母闻,悔改。

闵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渊并称。孔子曾赞扬他说:“孝哉,闵子骞!”(《论语·先进》)。他生母早,父亲娶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继母经常虐待他,冬天,两个弟弟穿着用棉花做的冬衣,却给他穿用芦花做的“棉衣”。一天,父亲出门,闵损牵车时因寒冷打颤,将绳子掉落地上,遭到父亲的斥责和鞭打,芦花随着打破的衣缝飞了出来,父亲方知闵损受到虐待。父亲返回家,要休逐后妻。闵损跪求父亲饶恕继母,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父亲十分感动,就依了他。继母听说,悔恨知错,从此对待他如亲子。

闵氏有贤郎,何曾怨晚娘?尊前贤母在,三子免风霜。

7.亲尝汤药

前汉文帝,名恒,高祖第三子,初封代王。生母薄太后,帝奉养无怠。母常病,三年,帝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汤药非口亲尝弗进。仁孝闻天下。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0年)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仁孝临天下,巍巍冠百王。莫庭事贤母,汤药必亲尝。

8.拾葚异器

汉蔡顺,少孤,事母至孝。遭王莽乱,岁荒不给,拾桑葚,以异器盛之。赤眉贼见而问之。顺曰:“黑者奉母,赤者自食。”贼悯其孝,以白米二斗牛蹄一只与之。

蔡顺,汉代汝南(今属河南)人,少年丧父,事母甚孝。当时正值王莽之乱,又遇饥荒,柴米昂贵,只得拾桑葚母子充饥。一天,巧遇赤眉军,义军士兵厉声问道:“为什么把红色的桑葚和黑色的桑葚分开装在两个篓子里?”蔡顺回答说:“黑色的桑葚供老母食用,红色的桑葚留给自己吃。” 赤眉军怜悯他的孝心,送给他三斗白米,一头牛,带回去供奉他的母亲,以示敬意。

黑葚奉萱闱,啼饥泪满衣。赤眉知孝顺,牛米赠君归。

9.埋儿奉母

汉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尝减食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儿可再有,母不可复得。”妻不敢违。巨遂掘坑三尺余,忽见黄金一釜,上云:“天赐孝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

郭巨,晋代隆虑(今河南林县)人,一说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南)人,原本家道殷实。父亲后,他把家产分作两份,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取母亲供养,对母极孝。后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儿子可以再有,母亲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当他们挖坑时,在地下二尺处忽见一坛黄金,上书“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夫妻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

郭巨思供给,埋儿愿母存。黄金天所赐,光彩照寒门。

10.卖身葬父

汉董永,家贫。父,卖身贷钱而葬。及去偿工,途遇一妇,求为永妻。俱至主家,令织缣[音jian]三百匹,乃回。一月完成,归至槐阴会所,遂辞永而去。

董永,相传为东汉时期千乘(今山东高青县北)人,少年丧母,因避兵乱迁居安陆(今属湖北)。其后父亲亡故,董永卖身至一富家为奴,换取丧葬费用。上工路上,于槐荫下遇一女子,自言无家可归,二人结为夫妇。女子以一月时间织成三百匹锦缎,为董永抵债赎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荫,女子告诉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帮助董永还债。言毕凌空而去。因此,槐荫改名为孝感。

葬父贷孔兄,仙姬陌上逢。织缣偿债主,孝感动苍穹。

11. 刻木事亲

汉丁兰,幼丧父母,未得奉养,而思念劬[qu]劳之因,刻木为像,事之如生。其妻久而不敬,以针戏刺其指,血出。木像见兰,眼中垂泪。兰问得其情,遂将妻弃之。

丁兰,相传为东汉时期河内(今河南黄河北)人,幼年父母双亡,他经常思念父母的养育之恩,于是用木头刻成双亲的雕像,事之如生,凡事均和木像商议,每日三餐敬过双亲后自己方才食用,出门前一定禀告,回家后一定面见,从不懈怠。久之,其妻对木像便不太恭敬了,竟好奇地用针刺木像的手指,而木像的手指居然有血流出。丁兰回家见木像眼中垂泪,问知实情,遂将妻子休弃。

刻木为父母,形容在日时。寄言诸子侄,各要孝亲闱。

12.涌泉跃鲤

汉姜诗,事母至孝;妻庞氏,奉姑尤谨。母性好饮江水,去舍六七里,妻出汲以奉之;又嗜鱼脍[kuai],夫妇常作;又不能独食,召邻母共食。舍侧忽有涌泉,味如江水,日跃双鲤,取以供。

姜诗,东汉四川广汉人,娶庞氏为妻。夫妻孝顺,其家距长江六七里之遥,庞氏常到江边取婆婆喜喝的长江水。婆婆爱吃鱼,夫妻就常做鱼给她吃,婆婆不愿意独自吃,他们又请来邻居老婆婆一起吃。一次因风大,庞氏取水晚归,姜诗怀疑她怠慢母亲,将她逐出家门。庞氏寄居在邻居家中,昼夜辛勤纺纱织布,将积蓄所得托邻居送回家中孝敬婆婆。其后,婆婆知道了庞氏被逐之事,令姜诗将其请回。庞氏回家这天,院中忽然喷涌出泉水,口味与长江水相同,每天还有两条鲤鱼跃出。从此,庞氏便用这些供奉婆婆,不必远走江边了。

舍侧甘泉出,一朝双鲤鱼。子能事其母,妇更孝于姑。

13.怀橘遗亲

后汉陆绩,年六岁,于九江见袁术。术出桔待之,绩怀桔二枚。及归,拜辞堕地。术曰:“陆郎作宾客而怀桔乎?”绩跪答曰:“吾母性之所爱,欲归以遗母。”术大奇之。

陆绩,三国时期吴国吴县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科学家。六岁时,随父亲陆康到九江谒见袁术,袁术拿出橘子招待,陆绩往怀里藏了两个橘子。临行时,橘子滚落地上,袁术嘲笑道:“陆郎来我家作客,走的时候还要怀藏主人的橘子吗?”陆绩回答说:“母亲喜欢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给母亲尝尝。”袁术见他小小年纪就懂得孝顺母亲,十分惊奇。陆绩成年后,博学多识,通晓天文、历算,曾作《浑天图》,注《易经》,撰写《太玄经注》。

孝悌皆天性,人间六岁儿。袖中怀绿桔,遗母报乳哺。

14.扇枕温衾

后汉黄香,年九岁,失母,思慕惟切,乡人称其孝。躬执勤苦,事父尽孝。夏天暑热,扇凉其枕簟;冬天寒冷,以身暖其被席。太守刘护表而异之。

黄香,东汉江夏安陆人,九岁丧母,事父极孝。酷夏时为父亲扇凉枕席;寒冬时用身体为父亲温暖被褥。少年时即博通经典,文采飞扬,京师广泛流传“天下无双,江夏黄童”。安帝(107-125年)时任魏郡(今属河北)太守,魏郡遭受水灾,黄香尽其所有赈济灾民。著有《九宫赋》、《天子冠颂》等。

冬月温衾暖,炎天扇枕凉。儿童知子职,知古一黄香。

15.行佣供母

后汉江革,少失父,独与母居。遭乱,负母逃难。数遇贼,或欲劫将去,革辄[音zhe]泣告有老母在,贼不忍杀。转客下邳[音pi],贫穷裸跣[音xian],行佣供母。母便身之物,莫不毕给。

江革,东汉时齐国临淄人,少年丧父,侍奉母亲极为孝顺。战乱中,江革背着母亲逃难,几次遇到匪盗,贼人欲杀他,江革哭告:老母年迈,无人奉养,贼人见他孝顺,不忍杀他。后来,他迁居江苏下邳,做雇工供养母亲,自己贫穷赤脚,而母亲所需甚丰。明帝时被推举为孝廉,章帝时被推举为贤良方正,任五官中郎将。

负母逃危难,穷途贼犯频。哀求俱得免,佣力以供亲。

16.闻雷泣墓

魏王裒,事亲至孝。母存日,性怕雷,既卒,殡葬于山林。每遇风雨,闻阿香响震之声,即奔至墓所,拜跪泣告曰:“裒在此,母亲勿俱。”

王裒,魏晋时期营陵(今山东昌乐东南)人,博学多能。父亲王仪被司马昭,他隐居以教书为业,终身不面向西坐,表示永不作晋臣。其母在世时怕雷,后埋葬在山林中。每当风雨天气,听到雷声,他就跑到母亲坟前,跪拜安慰母亲说:“裒儿在这里,母亲不要害怕。”他教书时,每当读到《蓼莪》篇,就常常泪流满面,思念父母。

慈母怕闻雷,冰魂宿夜台。阿香时一震,到墓绕千回。

17.哭竹生笋

晋孟宗,少丧父。母老,病笃,冬日思笋煮羹食。宗无计可得,乃往竹林中,抱竹而泣。孝感天地,须臾,地裂,出笋数茎,持归作羹奉母。食毕,病愈。

孟宗,三国时江夏人,少年时父亡,母亲年老病重,医生嘱用鲜竹笋做汤。适值严冬,没有鲜笋,孟宗无计可施,独自一人跑到竹林里,扶竹哭泣。少顷,他忽然听到地裂声,只见地上长出数茎嫩笋。孟宗大喜,采回做汤,母亲喝了后果然病愈。后来他官至司空。

泪滴朔风寒,萧萧竹数竿。须臾冬笋出,天意报平安。

18.卧冰求鲤

晋王祥,字休征。早丧母,继母朱氏不慈。父前数谮之,由是失爱于父母。尝欲食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卧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归供母。

王祥,琅琊人,生母早丧,继母朱氏多次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使他失去父爱。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带侍候,继母想吃活鲤鱼,适值天寒地冻,他解开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跃出两条鲤鱼。继母食后,果然病愈。王祥隐居二十余年,后从温县县令做到大司农、司空、太尉。

继母人间有,王祥天下无。至今河水上,一片卧冰模。

19.扼虎救父

晋杨香,年十四岁,尝随父丰往田获杰粟,父为虎拽去。时香手无寸铁,惟知有父而不知有身,踊跃向前,扼持虎颈,虎亦靡然而逝,父子得免于害。

杨香,晋朝人。十四岁时随父亲到田间割稻,忽然跑来一只猛虎,把父亲扑倒叼走,杨香手无寸铁,为救父亲,全然不顾自己的安危,急忙跳上前,用尽全身气力扼住猛虎的咽喉。猛虎终于放下父亲跑掉了。

深山逢白虎,努力搏腥风。 父子俱无恙,脱离馋口中。

20.恣蚊饱血

晋吴猛,年八岁,事亲至孝。家贫,榻无帷帐,每夏夜,蚊多攒肤。恣渠膏血之饱,虽多,不驱之,恐去己而噬其亲也。爱亲之心至矣。

吴猛,晋朝濮阳人,八岁时就懂得孝敬父母。家里贫穷,没有蚊帐,蚊虫叮咬使父亲不能安睡。每到夏夜,吴猛总是赤身坐在父亲床前,任蚊虫叮咬而不驱赶,担心蚊虫离开自己去叮咬父亲。

夏夜无帷帐,蚊多不敢挥。恣渠膏血饱,免使入亲帏。

21.尝粪忧心

南齐庚黔娄,为孱陵令。到县未旬日,忽心惊汗流,即弃官归。时父疾始二日,医曰:“欲知瘥剧,但尝粪苦则佳。”黔娄尝之甜,心甚忧之。至夕,稽颡北辰求以身代父。

庾黔娄,南齐高士,任孱陵县令。赴任不满十天,忽觉心惊流汗,预感家中有事,当即辞官返乡。回到家中,知父亲已病重两日。医生嘱咐说:“要知道病情吉凶,只要尝一尝病人粪便的味道,味苦就好。” 黔娄于是就去尝父亲的粪便,发现味甜,内心十分忧虑,夜里跪拜北斗星,乞求以身代父去。几天后父亲去,黔娄安葬了父亲,并守制三年。

到县未旬日,椿庭遗疾深。愿将身代,北望起忧心。

22.乳姑不怠

唐崔山南曾祖母长孙夫人,年高无齿。祖母唐夫人,每日栉洗,升堂乳其姑,姑不粒食,数年而康。一日病,长幼咸集,乃宣言曰:“无以报新妇恩,愿子孙妇如新妇孝敬足矣。”

崔山南,名,唐代博陵(今属河北)人,官至山南西道节度使,人称“山南”。当年,崔山南的曾祖母长孙夫人,年事已高,牙齿脱落,祖母唐夫人十分孝顺,每天盥洗后,都上堂用自己的乳汁喂养婆婆,如此数年,长孙夫人不再吃其他饭食,身体依然健康。长孙夫人病重时,将全家大小召集在一起,说:“我无以报答新妇之恩,但愿新妇的子孙媳妇也像她孝敬我一样孝敬她。”后来崔山南做了高官,果然像长孙夫人所嘱,孝敬祖母唐夫人。

孝敬崔家妇,乳姑晨盥洗。此恩无以报,愿得子孙如。

23. 涤亲溺器

宋黄庭坚,元符中为太史,性至孝。身虽贵显,奉母尽诚。每夕,亲自为母涤溺器,未尝一刻不供子职。

黄庭坚,北宋分宁(今江西修水)人,著名诗人、书法家。虽身居高位,侍奉母亲却竭尽孝诚,每天晚上,都亲自为母亲洗涤马桶,没有一天忘记儿子应尽的职责。

贵显闻天下,平生孝事亲。亲自涤溺器,不用婢妾人。

24.弃官寻母

宋朱寿昌,年七岁,生母刘氏,为嫡母所妒,出嫁。母子不相见者五十年。神宗朝,弃官入秦,与家人决,誓不见母不复还。后行次同州,得之,时母年七十余矣。

朱寿昌,宋代天长人,七岁时,生母刘氏被嫡母(父亲的正妻)嫉妒,不得不改嫁他人,五十年母子音信不通。神宗时,朱寿昌在朝做官,曾经刺血书写《金刚经》,行四方寻找生母,得到线索后,决心弃官到陕西寻找生母,发誓不见母亲永不返回。终于在陕州遇到生母和两个弟弟,母子欢聚,一起返回,这时母亲已经七十多岁了。

七岁生离母,参商五十年。一朝相见面,喜气动皇天。

老人的故事

1. 中华民族孝敬老人的小故事

从前有个老人,跟他的儿子、儿熄和孙子住在一起。老人老得连路都走不动了,他眼睛花,耳朵也背,双膝还经常不停地发抖。老人无法照料自己,每当他坐在餐桌前吃饭的时候,汤匙也握不稳,常常会把菜汤撒在桌布或地上。儿子和媳妇都嫌弃他。

有一回,老人吃饭时,又把汤撒了一地,碗也摔碎了。媳妇大为生气,指着老人的鼻子大声嚷道:你怎么吃的饭!天天把汤和别的东西撒一地,还把碗都给摔碎了!尽给我添乱。你知道我一天多忙吗,想把我累呀!”于是,他们不许老人上桌吃饭了。吃饭时,他们把他赶到灶后的角落里,给他一只瓦盆,瓦盆里只有一点点饭菜。老人每顿饭都吃不饱,还得经常挨骂。老人伤心极了,常常一个人在灶后的角落偷偷眼泪。

有一天,老人的手颤抖得连那只瓦盆都端不稳了,瓦盆掉到地上打碎了。儿媳妇没完没了地训斥他,老人一声不吭,只是不住地叹气。夫妻俩商量:咱这爹,什么都能被他摔碎,长此下去,咱得花多少钱给他买碗买盆呀,得想个办法,什么东西是不容易摔碎的呢?对了,用木头给他做个碗。于是,儿子找来了一快木头,开始动手做木碗。一会儿工夫,木碗就做好了。媳妇正想把碎木片清除出去,老人四岁的小孙子跑了过来,他把地上的碎木片拾掇到了一起。“你这是干什么?要这些没用的碎木片做什么用?”老人的儿子问。“我要把这些碎木片做成一只木碗,留着它,等我长大了,就把它拿出来给爸爸妈妈吃饭用。”听到这话,儿子和媳妇相互对视了一会儿,先是一脸苦笑,最后哭了起来。他们似乎终于明白了:自己的所作所为,儿子都是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的。

从此,他们不再将老人赶到角落里吃饭,而且,即使老人泼了点什么,他们也不再说什么了。慢慢地,他们对老人越来越好了。

2. 关于孝敬老人的故事30字

1、乳姑不怠

崔山南,名琯,字从律,唐代博陵(今属河北)人,官至山南西道节度使,人称“山南”。当年,崔山南的曾祖母长孙夫人,年事已高,牙齿脱落,祖母唐夫人十分孝顺,每天盥洗后,都上堂用自己的乳汁喂养婆婆,如此数年,长孙夫人不再吃其他饭食,身体依然健康。

长孙夫人病重时,将全家大小召集在一起,说:“我无以报答新妇之恩,但愿新妇的子孙媳妇也像她孝敬我一样孝敬她。”后来崔山南做了高官,果然像长孙夫人所嘱,孝敬祖母唐夫人。

2、尝粪忧心

庾黔娄,南齐高士,任孱陵县令。赴任不满十天,忽觉心惊流汗,预感家中有事,当即辞官返乡。回到家中,知父亲已病重两日。

医生嘱咐说:“要知道病情吉凶,只要尝一尝病人粪便的味道,味苦就好。” 黔娄于是就去尝父亲的粪便,发现味甜,内心十分忧虑,夜里跪拜北斗星,乞求以身代父去。几天后父亲去,黔娄安葬了父亲,并守制三年。

3、恣蚊饱血

吴猛,晋朝濮阳人,八岁时就懂得孝敬父母。家里贫穷,没有蚊帐,蚊虫叮咬使父亲不能安睡。每到夏夜,吴猛总是赤身坐在父亲床前,任蚊虫叮咬而不驱赶,担心蚊虫离开自己去叮咬父亲。

4、哭竹生笋

孟宗(?—271),字恭武,三国时吴国江夏人。少年时父亡,母亲年老病重,医生嘱用鲜竹笋做汤。适值严冬,没有鲜笋,孟宗无计可施,独自一人跑到竹林里,扶竹哭泣。

少顷,他忽然听到地裂声,只见地上长出数茎嫩笋。孟宗大喜,采回做汤,母亲喝了后果然病愈。后来他官至司空。

5、行佣供母

江革,东汉时齐国临淄人,少年丧父,侍奉母亲极为孝顺。战乱中,江革背着母亲逃难,几次遇到匪盗,贼人欲杀他,江革哭告:老母年迈,无人奉养,贼人见他孝顺,不忍杀他。

后来,他迁居江苏下邳,做雇工供养母亲,自己贫穷赤脚,而母亲所需甚丰。明帝时被推举为孝廉,章帝时被推举为贤良方正,任五官中郎将。

3. 一个老人的故事作文

管自行车的老人

我们弄堂里管自行车的老奶奶,年纪总有六七十岁了.她满头银发,天天横挎着个包,身穿褪了色的蓝色工作服,一次又一次地向停车人收费.每当看到她这么做时,我总是想:哼,这么老,还来“扒分”,真是爱钱如命!可是,有一件事使我改变了对她的看法.

那是今年暑假的一天,我到公园去玩,真是“天有不测风云”,刚出弄堂,乌云密布,雷电交加,倾盆大雨铺天盖地而来.我没有带雨伞,只好到弄堂口的过街楼下去躲雨.刚冲到楼下,看见一个身影手里拿着塑料雨布,可是,奇怪的是这雨布不是往自己身上遮,而是遮到自行车上.我定睛一看,啊,那不是管自行车的老奶奶吗?只见她迎着风,冒着雨,什么都不顾,竭尽全力拿着遮雨布往车上盖.雨布盖了一块又一块.此时,目睹这一切的我被深深地感动了,同时,焦急地想:老奶奶年纪这么大了,冒雨遮车子,正想着,刮来一阵狂风,好冷啊!我不禁打了个寒颤.呀,不好,老奶奶刚遮好的雨布一下子都被风刮走了.老奶奶忙不迭再去盖,谁知,风好像故意和她作对似的,呼呼地吹着,刚这好的雨布又被刮走了!老奶奶想了个好办法,她蹒跚着来到一个堆垃圾的角落,吃力地搬起几块大砖头,一一地把塑料布的四角压好.这下风再显神通也无法掀走雨布啦!

风怒吼,雨滂沱,这时,老奶奶全身上下都湿透了,活像一只从水里捞出来的“落汤鸡”,而她却不当一回事似的,只是用手捋了一把淋湿了的头发,甩了一把雨水,微微地一笑.

不一会儿,人们纷纷来取车了.当他们看到干干的座垫时,都吃惊地张大了嘴巴,眼睛瞪得滚圆的,而当他们看到老奶奶那被淋湿了的身子时,一切都明白了……

看着,看着,顿时一股尊敬之情在我胸中油然升起,我终于明白了:老奶奶不是为了“扒分”,而是为了发挥余热,为大家服务,多为群众做贡献呢!

现在,每当我碰到这个老奶奶,总是充满尊敬地叫一声:“奶奶好”!

可以适当加上外貌描写知道上一搜就有

下一篇我觉得比较好

我经常听叔叔、阿姨们议论,个体商贩爱骗人,他们把土豆包上土当松花蛋,给鸡肚子充水卖给人,卖一斤香蕉只给七两.我对个体户没有好感,我也从来不去买他们的东西.但是,有一件事却改变了我对他们的印象,让我至今难忘.

那是一个寒冬的下午,我上体育课时,忽然觉得脚下漏风,低头一看,原来棉鞋开了口,回到家里,我把这件事告诉了爸爸.爸爸说:“冬天就要过去了,买新鞋又不上算,还是补一补吧!”可我家附近没有补鞋店,我只好穿上球鞋,和爸爸一起去找我们学校附近一位补鞋的老人.

这时,太阳快要从西边落下去了,寒冷的西北风刮起了地上的沙土,人们顶着寒风,急忙忙地走着.那补鞋的老人已经收拾好了补鞋箱,准备回家.爸爸见此情景,急忙走上去说:“老大爷,你能给这孩子补补鞋吗?他上体育课时鞋线开了.”老人望着怒吼的狂风,犹豫了一下,但又看我穿着破球鞋,就说:“好吧!”

老人重新打开补鞋箱,坐在凳子上,拿起我的鞋,看了看,就补了起来.我仔细地端详这位老人,他花白的头发,古铜的脸色,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额头上布满了皱纹.由于长年补鞋,他那双手上结满了厚厚的茧子,他一手拿着鞋锥,一手拿着线,一针一针地缝着.天气太冷了,他不时停下来,用嘴对着手哈哈气.不一会儿,裂口缝住了,可他并没有停手,又一个个地把那快要开线的地方拉开,重新缝上,并自言自语地说:“孩子穿的鞋不结实不行.”说着又仔仔细细缝补起来.可我心里却在想:“哼,你还不是为了多收我的钱吗?”

鞋补好了,老人的手也冻僵了.爸爸轻声问他:“要多少钱哪?”他伸出右手那两个贴胶布的手指,头也不抬地说:“两毛.”我愕然了.爸爸一边掏钱,一边问他一天能赚多少啊,他说:“哎,什么钱不钱的,还不是为大家图个方便!”老人的话像是一把小锤一下一下敲在我的心上……

4. 孝敬老人的短故事

巍峨的大雄宝殿中,一个少年正对着佛祖敬香祷告。他把三炷香都插入香炉,低声祈祷道:“愿佛祖保佑我科举得中,加官进爵,报国还乡。”说完又跪拜几次,这才起身离开。

佛祖看着下面的少年笑而不语,身旁的阿难尊者问道:“佛祖,这个少年十分虔敬,发的又是善愿,你为何不应?”佛祖却是一笑,缓缓道:“还差了一炷香。”

“差了一炷?”阿难尊者看看香炉中兀自袅袅的三炷檀香,百思不解。

转眼过了十年,青涩的少年已成长为俊朗青年,已英姿勃发。当年的科举他虽然并未得中,但是转而投笔从戎,成为了一员武将,在军中立下赫赫战功。这次回乡,乃是特地回来办喜事的。

青年人像从前一样,燃起三炷檀香,恭敬跪拜道:“愿佛祖保佑下官结善姻缘,妻子贤惠,夫妇和睦。”说着又重重磕了几个响头。

阿难尊者见到这一幕感慨良多,扭头却看到佛祖依然是笑而不语,不由说道:“佛祖,你为何又不应他?”佛祖笑道:“还是差一炷香。”

转眼又过十年,青年人已步入中年,他再次走进大雄宝殿的时候,额头上已经隐约现出几道皱纹。由于受到妻子家族的牵连,昔日威风凛凛的大将军,此时已经被贬黜为了地方小尉,郁郁而不得志。

人到中年的他敬香磕头,低声祷告,祈祷自己的儿女能够发奋读书,完成自己未竟的事业。阿难尊者看看他,再又看看笑而不语的佛祖,心中叹道:“到底还是差了一炷香。”

又过了十年,曾经的中年人已是渐生华发步入老年。此时的他早已经解甲归田,安居乡野,再也没有从前的宏愿。

老年人像从前一样燃起了三炷檀香,叩拜道:“佛祖,之前来许愿您从来没有满足过我,但是这一次却请您务必能够成全我的孝心。想当年我父亲早亡,是家中老母辛苦抚养我长大成人。如今高堂年事已高,唯愿她老人家身安无事,舍此则再无所求了。”

阿难尊者最是善良随喜,听到这话已经不忍。扭过头去看佛祖,却发现佛祖已经面露笑容,微微点头道:“那就如你所愿。”

老年人走出寺院,还未到家,喜讯已经远远传来,他的两个儿子竟然同时高中朝廷文武状元,并且朝廷还颁发下诏书,洗刷了他的冤屈,让他官复原位,再升三级。

然而这一次,老年人却终于没有奉召。他已经决定从此留在家中,照顾年迈的母亲。至于大雄宝殿中为母亲祈祷的那一炷香,当然再也没有间断过。

5. 三个老人的故事让我们懂得了什么

有3个白发苍苍的老者来到一个妇人的家门前。妇人并不认识他们,她上前同他们打招呼:“看你们的样子一定是饿了。快进屋吃点东西吧?”

老人们问:“你们家男主人在吗?”

“他不在家。”

“他不在,我们就不进去。”老人们回答。

晚上,丈夫回来了,妇人将遇到的事告诉了他。

“怎么能让人家站在外面呢。快去告诉他们我回来了,把他们都请进来吧!”

于是妇人出去邀老人们进屋。

“我们不能一同进屋。”老人们说。

妇人感到非常奇怪,禁不住问道:“那是为什么?”

其中一个老人向前走了一步,说道:“您知道他们的名字吗?”他指了指自己的同伴,“站在左边的叫财富,站在右边的叫成功,我是爱。”

停了一会儿,他又说道:“你现在进去和丈夫商量,看你们家想请我们中的哪一个进去。”

妇人把老人的话告诉丈夫。

“要是这样的话,我想还是把那个叫财富的老人请进来吧,让他把我们的房子装满财富!”丈夫兴奋地说。

“亲爱的,为什么不邀请成功呢?”妻子说。

“把爱邀进来不是更好吗?我们家将会充满爱。”儿子插嘴说。

丈夫想了想,觉得儿子的提议不错,于是对妻子说:“那我们就听儿子的吧!”

妇人出门问3个老人:“你们之中哪位是爱?请进来做客!”

叫爱的老人起身朝房子走去,另外两位也跟在后面。

对于他们的举动,妇人有些不解,问财富与成功:“我邀请的是爱,你们两位怎么也跟进来?”

“哪里有爱,哪里就有财富与成功!”老人们齐声答道。

只要拥有爱,就会有财富,就会成功。付出你的爱吧,你将会收获得更多。

6. 老年人的故事有哪些

每天清晨,陶然亭公园一群群的鸟儿,喜鹊、麻雀,大鸟、小鸟蹬着枝头,翘首等待一对老人的到来。5个春秋,5年的功夫,寒来暑往,两位古稀老人每天坚持到陶然亭公园喂养成百上千只益鸟。

家住椿树地区的刘清波老人今年73岁。一个偶然的机会,刘清波与鸟交上了朋友。那是1994年初春的一个清晨,刘清波和老伴在陶然亭公园晨练时看到一群麻雀在争抢游人掉在地上的食物,抢不到食物的小鸟在旁边急得叽叽喳喳叫个不停。看着看着,老人怦然心动,萌生了喂鸟的想法,并得到了老伴的支持。第二天老人把家里的剩饭带到公园,洒向鸟群。看到饥饿的鸟儿争相落地觅食的情景,老人高兴极了。从这天开始,老夫妇相伴而行,往返在陶然亭公园的路上。家里的剩饭,邻居的剩饭,单位食堂里的剩饭,经过老人的加工,洒向群鸟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有人做过计算,5年中老人往返行程1200公里,背粮3800公斤。看着越来越多的鸟儿簇拥在老人身边,游人们被感动了,自觉加入了喂鸟的队伍。

一个冬天的早晨,一只摔断了腿的灰喜鹊在干枯的树下扑腾着要站起来,几经挣扎都未如愿。老夫妇看见后,连忙赶过去,心疼地把喜鹊抱回家,用削好的小木片,小心翼翼捆在断腿处,日日细心喂养,每天给喜鹊喜欢吃的用食。近一个月的精心照顾使喜鹊的腿好起来,老人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打开窗户放飞了康复的喜鹊。喜鹊对老人张望了许久才喳喳地向远处飞去。

下雪了,老夫妇来到公园,用笤帚扫出一片片净地,把食物洒下;下雨了,老人撑着伞把鸟食洒在雨不易淋到的地方;夫妇俩一人身体不舒服,另一个也要按时到公园喂鸟。为支持老人的“事业”,儿子特为老人又添置了一台冰箱,专放邻居提供的鸟粮。5年来,老人救的伤鸟、病鸟十几只,使它们重返自然。

7. 给老人们讲的故事。

要和老人有关的,哲理性要不要无所谓,比如名著什么的,老人如果没上过学的都会很想听名著,尤其是三国演义,水浒传,鲁滨逊漂流记也不错,你试试看吧,你也可以试试童真小说

8. 跟老人有关的典型故事

1,上古时期五帝之一的舜,是瞽瞍的儿子从小就很孝顺父母。他父亲是个老实厚道的农夫。舜的母亲因家境贫困常对他父亲出言不逊、横加指责。舜有个弟弟叫象,也常对父亲傲慢不恭敬。只有舜始终如一,不怨天尤人对父母恭顺如常对弟弟加倍关心照顾,引导其改过自新此超常之大孝心 感动上天当舜在山下耕田时有神象相助;又有神鸟帮忙锄去荒草当时的帝尧听说舜的孝行,特派九位侍者去服侍瞽瞍夫妇并将自己的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舜,以表彰他的孝心.后来尧把帝位也“禅让”给舜。人们赞扬说,舜由一个平民成为帝王纯由他的孝心所致.

2,尝粪心忧的故事. 讲的是:庾黔娄,南齐高士,任孱陵县令。赴任不满十天,忽觉心惊流汗,预感家中有事,当即辞官返乡。回到家中,知父亲已病重两日。医生嘱咐说:“要知道病情吉凶,只要尝一尝病人粪便的味道,味苦就好." 黔娄于是就去尝父亲的粪便,发现味甜,内心十分忧虑,夜里跪拜北斗星,乞求以身代父去。几天后父亲去,黔娄安葬了父亲,并守制三年。

还有恣蚊饱血的故事.讲的是:吴猛,晋朝濮阳人,八岁时就懂得孝敬父母。家里贫穷,没有蚊帐,蚊虫叮咬使父亲不能安睡。每到夏夜,吴猛总是赤身坐在父亲床前,任蚊虫叮咬而不驱赶,担心蚊虫离开自己去叮咬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