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壮士断臂”的典故出自哪里?

2.壮士最早出自哪个历史典故

3.形容勇敢的成语

4.古代最出名的十大名将是那几位?

5.壮士断臂的历史典故

“壮士断臂”的典故出自哪里?

万夫莫敌勇者强,千军万马我独行-万夫莫敌之勇

“壮士断臂”的典故出自:

吴王阖闾即位后,听说吴王僚的儿子庆忌逃到了卫国,并在那边招兵买马,以图伺机复仇。庆忌是当时吴国的第一勇士,传说此人有万夫莫敌之勇。吴王阖闾和伍子胥商量,决定挑选一位智勇双全的勇士去刺杀庆忌。最后他们选定了善于击剑的要离,命他前往行刺。为了取得庆忌的信任,要离不惜使用苦肉计,用剑斩断了自己的右臂,杀了妻子,逃到了卫国。庆忌见状,对要离深信不疑,视为心腹,常在左右。

终于有一天,要离找到了刺杀庆忌的良机。据说当时庆忌被要离一剑刺穿心窝,但是并没有很快去。左右将要离捉住处,庆忌阻止道:"想不到天下竟有如此勇士敢刺杀我!如果杀了他,岂不是一天之内要杀两个天下勇士吗?"于是庆忌放了要离。

要离回国后,吴王阖闾亲自迎接,并且要重重赏赐要离。要离不愿接受封赏,说:"我杀庆忌,不是为了做官发财,而是为了吴国的百姓生活安宁,免受战乱之苦。"说完,要离拔剑自刎。

注音:zhuàng shì duàn bì

解释:形容人们为了成就大事或为了更大的、全局的利益,而不得不忍痛割舍掉现有的部分利益。

造句:企业的情况很复杂,所以应该有壮士断臂的勇气和决心,因为这个放弃减少了对他的很多压力和拖累,使他更有力量,寻找更好的机会来发展。

壮士最早出自哪个历史典故

壮士断臂这句成语出自历史典故,据说当年吴王阖闾即位后,吴王僚的儿子庆忌逃到了卫国,并在那边招兵买马,以图伺机复仇。庆忌是当时吴国的第一勇士,传说此人有万夫莫敌之勇。吴王阖闾和伍子胥商量,决定挑选一位智勇双全的勇士去刺杀庆忌。最后他们选定了善于击剑的要离,命他前往行刺。为了取得庆忌的信任,要离不惜使用苦肉计,用剑斩断了自己的右臂,杀了妻子,逃到了卫国。庆忌见状,对要离深信不疑,视为心腹,常在左右。

终于有一天,要离找到了刺杀庆忌的良机。据说当时庆忌被要离一剑刺穿心窝,但是并没有很快去。左右将要离捉住处,庆忌阻止道:“想不到天下竟有如此勇士敢刺杀我!如果杀了他,岂不是一天之内要杀两个天下勇士吗?”于是庆忌放了要离。

要离回国后,吴王阖闾亲自迎接,并且要重重赏赐要离。要离不愿接受封赏,说:“我杀庆忌,不是为了做官发财,而是为了吴国的百姓生活安宁,免受战乱之苦。”说完,要离拔剑自刎。

壮士断臂这句成语常用来形容人们为了成就大事或为了更大的、全局的利益,而不得不忍痛割舍掉现有的部分利益。与壮士断腕同义。

形容勇敢的成语

1、精进勇猛:原意是勤奋修行。现指勇敢有力地向前进。

 2、匹马一麾:一匹马一杆旗。形容勇敢善战。

 3、临难不避:避:回避。到了危难之时并不躲避。形容勇敢胆大。

 4、见义勇为:看到正义的事,就勇敢地去做。

 5、蹈锋饮血:形容勇敢,不怕牺牲。

 6、游侠骑士:漫无目的浪游四方,寻求冒险以显示武功、勇敢、宽仁侠义的人。

 7、精悍短小:悍:勇敢。形容人身材短小而精明强干。也形容文章、言论等简短有力。

 8、万夫莫敌:敌:匹敌。一万个人也抵挡不住。形容非常勇敢。

 9、急流勇进:在急流中勇敢前进,形容果断、勇猛,一往无前。

 10、大勇若怯:怯:怯儒。最勇敢的人看外表好像很胆怯的样子。形容真正勇敢的人沉着冷静。

 11、急流勇退:在急流中勇敢地立即退却。比喻做官的人在得意时为了避祸而及时引退。

 12、英勇顽强:勇敢出众,强硬不屈。

 13、矮小精悍:悍:勇敢。形容人身材短小而精明强干。

 14、有勇有谋:既勇敢,又有智谋。形容人智勇双全。

 15、英勇善战:十分勇敢而且善于作战。

 16、拼命三郎:梁山好汉石秀的绰号。比喻打仗勇敢不怕或干事竭尽全力的人。

 17、自矜其勇:矜:自以为贤能。自以为勇敢过人。

 18、勇猛精进:原意是勤奋修行。现指勇敢有力地向前进。

 19、勇猛直前:勇敢地一直向前进。

 20、勇猛果敢:形容处事勇敢决断。

 21、勇退激流:在急流中勇敢地立即退却。比喻在得意顺遂时,见机引退,以求明哲保身。

 22、小人之勇:指只凭个人意气用事,不识大体的勇敢。

 23、大勇不斗:指非常勇敢的人不轻易挺身搏斗。

 24、豪侠尚义:待人豪爽勇敢,注重义气。

 25、大仁大勇:形容为人仁义且勇敢。

 26、敢做敢为:做事勇敢,无所畏惧。

 27、虎口夺食:从老虎嘴里抢夺食物。比喻十分危险的事情或十分勇敢的行为。

 28、装怯作勇:本来胆怯,却装出勇敢的样子。

 29、万夫之勇:形容非常勇敢。

 30、瞋目扼腕:形容愤怒、勇敢的样子。

 31、怯防勇战:小心设防,勇敢出战。

 32、挺身而斗:形容勇敢地投入战斗。

 33、杀敌致果:致:使得到;果:果敢除敌。勇敢杀敌,建立战功。

 34、挺身而出:挺身:撑直身体。挺直身体站出来。形容面对着艰难或危险的事情,勇敢地站出来。

 35、勇于私斗,怯于公愤:私:私利;怯:畏缩。为了争取个人私利很勇敢,为了大家的利益在行动上则畏缩不前。

 36、群威群胆:形容大家团结一致英勇战斗时表现出来的力量和勇敢精神。

 37、斩关夺隘:砍断门闩,攻破城门,夺取关隘。形容军队作战勇敢,势不可挡。

 38、勇而无谋:谋:计谋。虽然勇敢,但没有智谋。

 39、气冠三军:三军:军队的总称。指勇敢或勇猛是全军第一。

 40、酒后之勇:借着酒劲充当勇敢。

 41、勇往直前:勇敢地一直向前进。

 42、爪牙之将:爪牙:比喻辅佐的人。(m.taiks.com)指勇敢的卫士或得力的助手。

 43、赤体上阵:阵:指战场。光着膀子上阵交战。比喻不顾一切,勇敢战斗。也比喻公然跳出来干坏事。

 44、血性男儿:指刚强正直,勇敢热情的男子汉。

 45、扯鼓夺旗:形容作战勇敢。

 46、穷追不舍:勇敢地追赶不放松。

 47、智勇双全:又有智谋,又很勇敢。

 48、一人善射,百夫决拾:古谚语,意思是为将者善战,其士卒亦必勇敢无前。亦比喻凡事为首者倡导于前,则其众必起而效之。

 49、外怯内勇:外表显得怯懦,实际却很勇敢。

 50、智勇兼备:形容人既有智谋,又很勇敢。

 51、勇冠三军:冠:位居第一;三军:军队的统称。指勇敢或勇猛是全军第一。

 52、兵勇将猛:士兵勇敢,将帅勇猛。形容战斗力很强。

 53、兵强士勇:士兵强壮作战勇敢。

 54、万夫莫当:形容非常勇敢。同“万夫不当之勇”。

 55、英勇不屈:屈:屈服。勇敢出众,不屈不挠。

 56、据水断桥:依靠河道阻断桥梁。形容胆识过人,勇敢善战。

 57、剽疾轻悍:剽:轻捷;悍:勇敢。作战勇猛,动作迅捷,而性格急躁轻敌。

 58、兼人之勇:兼人:一人抵多人;勇:勇敢。抵得上几个人的勇气。形容十分勇敢。

 59、无所畏惧:畏惧:害怕。什么也不怕。形容非常勇敢。

 60、鸣剑抵掌:抵掌:击掌。用击剑来表示志向。比喻勇士非常勇敢。

 61、恃勇轻敌:恃:倚仗,仗恃。仗着自己勇敢而不把对手放在心上。

古代最出名的十大名将是那几位?

赵云:赵云是个人见人爱的魅力将军。让我们再来回味一下子龙初出茅庐时那一幕吧:话说袁绍、公孙瓒战于磐河之上,河北名将文丑一马当先,公孙瓒被杀得头盔堕地、翻身落马。忽然斜刺里杀出一员少年将军,直取文丑…。子龙就是一直充任着“受命于危难之际”的角色:当阳长阪单骑救主,此份勇力当胜云长过关斩将;年届七十尚诛韩氏四子,老而弥坚,比之廉颇有过之而无不及。至于力谏刘备伐吴,箕谷退兵不折一人一骑,更体现了一代名将的智慧与冷静。所谓“生子当如孙仲谋”,说“得夫当如赵子龙”应不过分吧。像这样的全能男子汉,即使按现代人“新好男人”的标准,恐怕也不逊色。可惜赵范的嫂嫂,终未能抓住机会,一桩美事就此落空。

黄忠:黄老将军的武功应和云长在伯仲之间,若在年轻时,当可胜其一筹。黄汉升的战功主要体现在夺益州及汉中的几次战役中。诛杀夏侯渊是其为将人生的最大一个亮点,至今还有出脍炙人口的京戏,叫做“定军山”,说的就是黄老夫子的事迹。可惜的是黄汉升出道太晚,一直窝在“南线无战事”的荆州刘表处,为将者的价值也就一直未能显现出来。

马超:西凉锦马超,吕布第二。当初为报父仇,曾偕同庞德杀得曹操割须弃袍。后投张鲁时,又在葭萌关夜战张飞。真乃“前只吕布,后无来者”的虎将也。可惜的是,天不予寿,马超40出头就亡故了。否则北伐也不至于只让魏延一人苦苦撑着了,而且以马超在西凉的威望,说不定猪哥在长安以西还能有番作为。

典韦:曹操早期的贴身保镖,有一对八十斤重的铁戟,可见勇力过人。曹操征讨张绣时,张绣听取贾诩之言,献宛城而降。哪知曹操好色,做了次张绣的便宜叔叔。所谓士可杀不可辱,又是贾诩献计,张绣造反。典韦为掩护曹操逃命,身中数十刀而。后来曹操说起这宛城之战,不痛子曹昻、侄曹安民之,而独泣典韦耳。不过凶手贾诩后来投靠了曹操,居然混得很不错。此中可见曹操用人的策略。

夏侯敦:此人在曹氏阵营中的地位犹如关羽之于刘备。夏侯敦建功立业的时代是在三国鼎立前,群雄逐鹿时。破黄巾,驱董卓,灭袁术,收张绣,诛吕布,平袁绍,他一直是草操手下顶大梁的人物。玩过曹操传的朋友都会有个共识:打仗还是夏侯敦最管用。“拨矢啖睛”更见其勇猛可比典韦、许褚之辈。

张辽:这位张文远是曹操手下唯一可称得上“忠义之人”的名将。关羽寄居曹操处时,与张辽最是性情相投。张辽先后事过丁愿、董卓、吕布,最后终遇明主曹操。赤壁之战后,曹操班师回许都,这淮南一线抗击孙权的防务便交给了张文远。逍遥津一战,张辽大败吴军,孙权几为所擒。文远这一战在江南杀出了名声,从此江东小童闻张辽之名,竟夜不敢啼。后曹丕征吴,以张辽等为大将,却为东吴徐盛所破,张辽中箭身亡。可惜可惜

吕布:人中吕布,马中赤兔,这样的称谓当然不是随便叫的。三国中论勇猛以吕奉先为第一人,相必应是众望所归。当年,张、关二将,外加一个刘备,在虎牢关前,不讲江湖规矩,三个打一个,也没把奉先怎么样,余者自然更不足道也。吕布在三国里也算是个悲剧人物。他虽然是个小人,但却是真小人,所谓“虽多变却不诈”,在我看来,这样的人比起伪君子来应更可爱一点。但是,真小人在白门楼早早地就身首异处,而伪君子们却活得好好的,有的还成了帝王之业。

魏延:关于魏延的故事,我们前面已经讲得很多了,此处不再赘述。以其在南征、北伐中的功绩、地位,列为十大名将实不为过。

张飞:燕人张翼德的事迹想必不用过多介绍了。我个人感觉,五虎将中以武艺论,除马超可与张飞一搏,其余几位要略逊一筹。“三国演义”里,众人皆畏吕布之勇,独独张飞,屡屡跳出来要和吕布单挑。而且,若以带兵论,张飞的能力应当强于吕布。攻占益州、汉中的战役中,张飞是战功最大的一个,而且显出了难得的谋勇兼备的名将素质,把张飞列在虎将榜中,恐怕确有不妥之处。张飞为酒活着,不可一日无酒,也因酒而,在暴饮暴打一顿后,被坏恨在心的范疆、张达谋害。

关羽:他在人们的心目中就如北大一般,精神领袖的形象在左右着人们的判断力。现在居然有不少人家把关公作为财神爷供奉,古往今来的武将中恐怕只此一人吧。骄狂自大,自己不把自己当人(当神),是关羽最大的缺陷。这种性格下显现的忠义,在现代人看来,不免太过虚伪。自大替关羽自己敲响了丧钟。对东吴诸将的极端藐视,使他最终自吞苦果,他人生中的第二次被擒可不像第一次那么风光。被朱然、潘彰这样的三流角色活捉,实在是一代名将的奇耻大辱。我至今未能明白的是,以关羽这样忠义刚烈著称的英雄,何以两次被敌人活捉均未自杀以保其名?

● .F f! 回答采纳率:41.3% 2008-08-11 15:02 检举

一吕二赵三典韦(吕布、赵云、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关羽、马超、张飞),

黄许孙太两夏侯(黄忠、许储、孙策、太史慈、夏侯敦、夏侯渊),

二张徐庞甘周魏(张辽、张颌、徐晃、庞德、甘宁、周泰、魏延),

神枪张锈与文颜(张锈、文丑、颜良),虽勇无奈命太悲。

三国二十四名将,打末邓艾与姜维

後知☆後觉 回答采纳率:37.8% 2008-08-11 15:02 检举

第一等级:吕布(武力100,人称战无不胜,有战神的美誉,一击败关张、威震华夏!)

第二等级:关羽、张飞(武力都为99,有万夫莫敌之勇)

第三等级:马超、赵云、太史慈(武力都为98)

第四等级:典韦、许楮、颜良、文丑(武力皆为97)

此十员大将!得一可得天下矣!

小嗖风风地~~ 回答采纳率:21.7% 2008-08-11 15:03 检举

这里所说的名将,应该主持过至少一场大的战役,在战役中扮演总大将的角色,起到决定性因素。这场战役应该有特别的意义,或在军事上打破原来的力量对比,或从战略上改变了当时的力量格局。要完成这样的任务,一般都需要担任君主或军团长一级的身份,至少也应该是个太守。我眼中的十大名将是:

曹操:破黄巾,灭吕布,战官渡,取邺城,深入白狼,威镇辽东,张绣归顺,刘琮束手,大破马超,降服张鲁,特别是官渡一战,以少胜多,成为三国头号名将。

司马懿:南擒孟达,西敌诸葛,北灭公孙,东擒王凌,外拒强敌,内掌朝纲,奠定统一基础,该是第二名。

诸葛亮:不出茅庐而知天下三分,东和孙吴,北拒曹魏,南抚蛮夷,六出祁山,使三国中最弱小的蜀国活跃在历史舞台上,也是一代名臣和名将。

孙策:以数千人的兵力开拓江东,奠定了东吴的基业,相比之下,孙权的开拓意识不及其兄太多。孙策曾企图在官渡之战中袭击许都,可惜早,否则三国的格局如何走向还难以言说。

周瑜:赤壁之战,以少胜多,打破了曹操不败的神话,更重要的是定下了天下三分的局面。

邓艾:率领人数不多的部队飞越险阻,出奇不意地出现在成都平原上,一举粉碎蜀的最后防御,迫使刘禅投降。他远离后勤,孤军深入的尝试非常冒险,也是当时军事史上的一个奇迹。

吕蒙:出奇制胜,几乎是兵不血刃地夺取荆州,实现了孙权梦寐以求的心愿,吴下阿蒙确实是不同凡响。

陆逊:火烧连营,大破刘备,足见后生可畏。

关羽:水淹七军,吓得曹操几乎迁都。

张辽:大战逍遥津一战可以让他跻身于十将行列。

壮士断臂的历史典故

吴王阖闾即位后,听说吴王僚的儿子庆忌逃到了卫国,并在那边招兵买马,以图伺机复仇。庆忌是当时吴国的第一勇士,传说此人有万夫莫敌之勇。吴王阖闾和伍子胥商量,决定挑选一位智勇双全的勇士去刺杀庆忌。最后他们选定了善于击剑的要离,命他前往行刺。为了取得庆忌的信任,要离不惜使用苦肉计,用剑斩断了自己的右臂,杀了妻子,逃到了卫国。庆忌见状,对要离深信不疑,视为心腹,常在左右。

终于有一天,要离找到了刺杀庆忌的良机。据说当时庆忌被要离一剑刺穿心窝,但是并没有很快去。左右将要离捉住处,庆忌阻止道:“想不到天下竟有如此勇士敢刺杀我!如果杀了他,岂不是一天之内要杀两个天下勇士吗?”于是庆忌放了要离。

要离回国后,吴王阖闾亲自迎接,并且要重重赏赐要离。要离不愿接受封赏,说:“我杀庆忌,不是为了做官发财,而是为了吴国的百姓生活安宁,免受战乱之苦。”说完,要离拔剑自刎。

含义:

常用来形容人们为了成就大事或为了更大的、全局的利益,而不得不忍痛割舍掉现有的部分利益。与丢卒保车的意思接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