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语故事:以讹传讹和瓮中捉鳖主要人物是谁

2.讹传寓言故事

3.以讹传讹的寓言故事有哪些?

4.以讹传讹

成语故事:以讹传讹和瓮中捉鳖主要人物是谁

以讹传讹经典故事-以讹传讹经典故事

以讹传讹的由来:宋国的丁家庭院里没有井,于是只能出门打水,经常一个人在外面。等到他家院子里打好井之后,这家人就告诉外人说:“我打井(就如同)得到了一个人(一般)。” 听到了这话的人互相转告说:“丁家人打井,挖出来了一个人。”国人都在讨论这件事,宋国的国君听说了。国君派人去问丁家的人。丁家的人回答说:“我的意思是说我得到了像一个人那么多的劳力,不是说我从井里挖出了一个人啊。”所以主要人物是丁家人。

瓮中捉鳖的出处: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第四折:“这是揉着我山儿的痒处,管叫他瓮中捉鳖,手到拿来。”所以主要人物是李逵。

讹传寓言故事

讹传寓言故事

 讹传寓言故事,讹传是一件非常不好的事情,会让人引起误会,你知道讹传一件事会给人带来多大影响?如果你了解不了讹传的影响,下面是我整理关于写讹传的寓意故事,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讹传寓言故事1

 森林中接二连三地发生窃鸡案,严重威胁到鸡族的生存与繁衍。为了加强对鸡族的保护力度,狮子大王经过慎重考虑,决定指派在森林中以嫉恶如仇、公正无私著称的黄鼠狼担任鸡族总管。

 狐狸首先得到消息,它找到好友黑狼挺神密地告诉这一新闻:“你没听说吧?狮王委派黄鼠狼担任鸡族总管,今天就走马上任了。”

 黑狼听了转身忙找邻居老熊告诉这个消息:“你没听说吗?今天黄鼠狼被派到鸡族当总管去了。”

 老熊听了又急冲冲地去传播这最新消息。如此这般一传十十传百,不到半天功夫传遍全森林,但是消息越传越离谱:

 “你听说了吗?黄鼠狼今天跑到鸡群中去了,可能想去偷鸡!”

 “你听说了吗?今天黄鼠狼又去偷鸡了!据说失踪的鸡全它是偷的!”

 消息又传到狐狸耳中,狐狸大吃一惊,这事关重大非同小可,它匆匆忙忙跑去向狮子大王禀报。

 “大王坏事了,鸡族新总管黄鼠狼还未启程上任,外面已闹翻天了,”狐狸紧张得连说话也有点结巴:“大家都看见黄鼠狼光天化日之下明目张胆偷鸡;并已查明以前窃鸡案全是它干的;还有,它嫉恶如仇、公正无私的.传闻全是虚构的!”

 狮子大王一听勃然大怒:“真是个混帐东西,我如此信任重用它,它竟敢如此无法无天胆大妄为。快公布它的罪状,将它永远除籍赶出森林,让大家都知道它是个偷鸡贼!”

 于是,黄鼠狼莫名其妙地受到惩处,它也从此沾上了偷鸡的罪名。

 启示:我们可千万不能这样以讹传讹或以讹当真,不然很容易把事情办糟的。

讹传寓言故事2

 古时候,有一个人吐痰的时候,发现自己吐的一口痰形状有点儿像鹅毛,就告诉了路人甲,路人甲又告诉了路人乙说:某人吐了一根鹅毛。

 路人乙对路人丙说:某人吐了一只鹅。

 路人丙对路人丁说:某人吐了一只天鹅。此后,便一传十、十传百,最后很多人都知道了这件事,讹传为:某地某人会不断的口吐白天鹅。

 于是,十里八村、方圆百里的人,纷至沓来,到这个地方看稀罕,结果,无疑是使很多人上当受骗了,但究竟谁是骗子?大家都说不清楚。

以讹传讹的寓言故事有哪些?

三人成虎

曾参是战国时一个有名的学者,在道德方面是无可挑剔的。曾参有事外出未归,碰巧一个与他同名的人杀了人被抓走了,曾参的邻居于是报信给曾参的母亲:“你的儿子被捕了。”曾参的母亲非常了解自己的.儿子,坚信曾参不会,所以依旧织自己的布。不一会,另外一人对曾参的母亲说:“你的儿子了。”曾参的母亲开始有些怀疑了,但仍然不信自己的儿子会,不久第三个人对曾参的母亲说:“你的儿子了。”曾参的母亲彻底动摇了,吓得丢下手中的活逃走了。

以讹传讹

《笑林》里有这么个故事:从前有一天,楚国有一个善打飞禽的猎户挑着山鸡进城去卖。一个过路人看山鸡的羽毛十分漂亮,误以为是凤凰,出高价二千金买了下来,过路人心想,凤凰是世界上的珍禽,自古以来表示祥瑞,把它献给楚王,楚王一定很高兴。谁知第二天山鸡了,过路人非常遗憾没有能把活“凤凰”献给楚王。<br> 不久,这件事传遍京城,都以为卖得贵的山鸡真是凤凰,理应献给楚王。这件事传到楚王耳里,为了感谢忠诚的过路人,楚王赏赐给他远远超过买山鸡的钱。<br> “以讹传讹”这个成语,比喻本来就是错误的话加以传播,结果越传错得越离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