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认为崇祯帝可以算是个明君、只是生不逢时,你如何看明末皇帝崇祯帝?谢谢

2.如果李如松不,明朝会灭亡吗?

3.历史上孙传庭为什么打不过李自成?

4.袁崇焕如果不杀毛文龙的话,明朝还会不会灭亡?

5.如何评价《万历十五年》与《明朝那些事儿》,哪个更真实客观

我认为崇祯帝可以算是个明君、只是生不逢时,你如何看明末皇帝崇祯帝?谢谢

嗟尔明朝气数已尽-尔明朝,气数已尽

托尔斯泰说,皇帝是历史的奴隶。而作为奴隶的崇祯,丧失了皇帝让人羡慕的一切———荣耀、富贵、快乐与威权,他有的,只是层出不穷且永无休止的挑战与磨难———他,真是可怜。17年中,他宵衣旰食,励精图治。他不好犬马,不近女色,不喜宴乐,不兴土木,不讲奢华,甚至连历朝历代皇帝上任后的第一件事———修建陵寝都不干,以至于后只能葬在田贵妃的墓里———皇帝当的甚至不如普通百姓自在,还不算可怜吗?

崇祯十三年(1640)4月皇太极率军围攻锦州,直到到崇祯十四年(41)五月,双方对峙一年。 在这期间(1641年1月)农民军领袖李自成,自封“奉天倡义文武大元帅”攻克洛阳。真的是,屋漏偏逢连夜雨!要命的是,此时孙老师(孙承宗)和他的好学生袁崇焕,都以不同的方式“光荣”了。崇祯疲于应付,心力交瘁。终于,心力交瘁的崇祯哭了,说:我登基十四年,饱经忧患,国家事情多,灾荒多,没有粮食,竟然人吃人,流寇四起,这都是我失德所致啊,这都是我错啊。。。文官集团也纷纷表示同情,安慰他说:这不是您的错,都是气数所致啊!这不,闯贼的檄文里就写着——“嗟尔明朝,气数已尽”。。。

崇祯十七年(1644年)3月19日,崇祯帝与太监王承恩登上了煤山寿皇亭,山穷水尽的他卸下皇袍,在衣襟上愤然留下了这样的话:“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致逆贼直逼京师,皆诸臣误朕。朕,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无伤百姓一人。” 。。。呜呼哀哉!大明王朝从此湮灭!

如果李如松不,明朝会灭亡吗?

一样的灭亡,我们不说朝代更替是历史潮流的大话,只说国家积重难返,已经不是一二名将所能够把握的了。孙承宗能力不比李如松差吧,大部分的人认为孙老师才是唯一能够拯救明朝的人。但是也被言官们吗辞职了。那李如松呢,飞扬跋扈,目中无人。九千岁和言官们容得下他?最为主要的,还是在朝廷内部,党争不断,吏治腐败,财政空虚,皇帝无能。所以我道不认为孙承宗能够拯救明朝。一个王朝,如果不政治清明,国库殷实,国家机器强有力的运转,光靠武力是维系不了的。孙老师虽然是大军事家,谋略家,大学者。但是毕竟不能领导一个国家改革弊端。明朝要得救,必须有一位雄才大略,才华横溢又对朝政把持牢固的皇帝,需要选拔一批年轻肯干的官吏,实行变法强国,如同雍正皇帝变法一样,还需要孙承宗,袁崇焕,洪承畴这样的将领,抗击后金。待变法有成,大局才能稳定。

历史上孙传庭为什么打不过李自成?

因为主力调去辽东平叛其全军覆没;孙传庭第二次复出之时,手里只有几千老弱病残;崇祯皇帝态度犹疑不决。

崇祯皇帝把能征善战的陕兵调去辽东平叛了,又在松山之战中全军覆没。至此,明廷北方已无能战之兵。孙传庭当时极力反对崇祯这一决策,力主攘外必先安内,崇祯皇帝大怒,还将孙投入大狱。孙传庭第二次复出之时,手里只有几千老弱病残,又缺少后勤训练,自然一触即溃,孙将军也马革裹尸,以身报国。

崇祯皇帝态度犹疑不决,不能接受洪承畴和孙传庭的正确意见,对李闯时剿时抚。李闯一会儿投降,一会儿又叛了,叛军的问题始终不能得到彻底解决。随着官军实力的消解,自身实力不断壮大。

孙传庭在粮草匮乏,外无援兵的情况下守潼关,准备暂时不与闯军交锋避其锋茫,等待朝廷补给,崇祯逼其迎战闯军,无奈之下孙传庭只得率军出战,大军出关后从陕西入河南与总兵陈永福并肩作战。

刚开始还算顺利,李自成诱敌深入派小股军队引诱明军深入,孙传庭一路追去逢敌必胜,追至河南郏县,襄城一带,天降大雨,孙传庭部过分依赖火车营。

所谓火车营乃孙传庭首创,将大炮架于战车之上守备后勤能力极强但机动性较差,柿园一战,大雨滂沱,道路泥泞,火车营行动极为不便严重的影响了明军的行军速度,火器受潮,无法使用,李自成趁官兵人困马乏之机四面出击,大破火车营。

这一战孙传庭的陕西王牌军基本报销,明军伤4万余人,伤亡惨重,孙传庭沧惶回撤潼关,李自成率军猛追,孙传庭麾下总兵白广恩,高杰等部迅速崩溃,潼关破,孙传庭自知无力回天与副使乔迁高冲入农民军阵中,力战而,嗟尔明朝,气数尽矣。

孙传庭

孙传庭(1593年5月21日—1643年11月16日),字伯雅,号白谷,代州振武卫(今山西代县)人,明朝末年大臣。

孙传庭于二十七岁中进士,历任永城知县、商丘知县、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司郎中,因不满魏忠贤专权而弃官归乡,赋闲近十年之久。

李自成

李自成(1606年9月22日—1645年5月17日),原名鸿基,小字黄来儿,又字枣儿,明末农民起义领袖,世居陕西榆林米脂李继迁寨。童年时给地主牧羊,曾为银川驿卒。

袁崇焕如果不杀毛文龙的话,明朝还会不会灭亡?

我认为,和努尔哈赤被红衣大炮打不影响满清入关一样,袁崇焕即是不杀毛文龙,对于明朝的灭亡也无可奈何。历史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当时明朝内忧外患不断,灭亡是注定的趋势。毛文龙作为一个区区的总兵,并没有什么济世补天之才,无法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他于不,都没什么两样。就像李自成在攻入北京城时所说:?嗟尔明朝,气数已尽?。

首先说当时的历史背景,明朝末期,国家天才人祸不断。首先是多年的荒灾,粮食歉收。百姓们流离失所走投无路,因此成为流寇盗贼。像李自成、张献忠这些都是没有活路的老实人,不得已才走上了造反的道路。

另一个方面,明朝的开过之君朱元璋规定,皇室的子孙不得做任何事,不得出自己的领地,生活全由国家供养。到了明朝晚期,经过三百多年,皇室宗族人口到了非常庞大的地步,达数百万人之巨。这些人不能从事生产,像寄生虫一样由百姓纳粮供养,对国家财政造成了非常大的负担,这些负担又层层下压到了老百姓身上。这就加剧了百姓的苦难,这是人祸。所以在百姓们起义之后,最痛恨的就是这些什么都不做,却养的白白胖胖的皇室成员。这些皇室的下场往往很惨烈,往往全家被各种折磨而,甚至有被起义军活活煮熟吃掉的。

再一个是外患,随着满清政权的兴起,明朝在辽东地区的边防越来越吃财政。这也导致在内部百姓起义此起彼伏的情况下,财政已经捉襟见肘明朝朝廷基本上没有足够的钱粮来组织军队品定叛乱,任由起义军攻城略地,慢慢形成一股庞大的军事力量。

毛文龙作为辽东军事要塞上的一个中层军官,被袁崇焕杀掉,对大局的影响其实无足轻重。明朝边防的虚弱在于缺粮缺钱,不在于缺少能打仗的将领,即是没有优秀的将领,在充沛的后勤支持下,明朝敢于打仗,也早晚能培养出来。

另外,清军入关是因为起义军已经占领了北京,吴三桂开关而导致的。所以退一步说,就算毛文龙不,满清不入关,明朝也早已在内部覆灭了。满清入关只是让当时的局面更加复杂化而已。

如何评价《万历十五年》与《明朝那些事儿》,哪个更真实客观

对明朝而言,这实在不是个太大的事。

既然不是什么大事,自然就没人管,自己不管别人当然也不管,加上那些无聊的言官泼脏水,修明史的清代史官照单全收,日本和朝鲜史料又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各说各话,于是,对这场战争的评价,就变成了现在的这个样子:争议、误解、谜团。

然而无论大小,历史上确实存在过这样一件事情:

四百多年前,有一群人为了摧垮贪欲和邪恶,远赴他乡,进行过一场伟大的战争,在这场惊心动魄的较量里,他们中的许多人,为此献出了自己的一切。

所以我认为,我们应该知道这一切,知道有这样一场战争,有这样一群人,曾为了捍卫自由与正义,英勇奋战,毫无畏惧。

为了那些无比的智慧,无畏的勇气,以及无私的牺牲。

万历二十七年(1599)四月,征倭总兵麻贵率军凯旋归来,明神宗在午门接见了他。

在搞完大大小小不厌其烦的程序仪式后,明神宗下旨,当众宣读大明诏书,通传天下,宣告抗倭援朝之役就此结束。

这是一封诏书,也是一个预言,因为在这份长篇大论之中,有这样一句话:

〖义武奋扬,跳梁者,虽强必戮!〗

还有

嗟尔明朝,气数已尽。

嗟尔,明朝对于上述八个字,崇祯应该是认账的,因为不认账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