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其道而行之循其善而作为作者-反其道而行之循其善而作为
1.《论语·述而》的全文及翻译
2.慈禧临前向大臣说了哪些无耻的话?
3.重读经典|谈《庄子》生观
4.《黄帝四经·十大经·2观》诗解1行法循道法天则地
5.有谁知道大学语文的《论语》十二章 翻译? 谢谢
6.老子二则文言文翻译
《论语·述而》的全文及翻译
原文子曰:“ 述而不作, 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译文 孔子说:“只转述先哲的思想而不创立自己的思想,相信且喜好古人的东西,我私下把自己比做老彭。”
原文 ?子曰:“默而识之,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何有于我哉?”
译文 孔子说:“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对我来说,做到了哪些呢?”
原文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 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译文 孔子说:“(许多人)对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讲求,听到义不能去做,有了不善的事不能改正,这些都是我所忧虑的事情。”
原文 子之 燕居, 申申如也; 夭夭如也。
译文孔子闲居在家里的时候, 衣冠楚楚,仪态温和舒畅,悠闲自在。
原文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 周公。”
译文 孔子说:“我衰老得很厉害了,我好久没有梦见 周公了。”
原文 ?子曰:“志于道,据 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译文 孔子说:“以道为志向,以德为根据,以仁为凭藉,活动于(礼、乐等) 六艺的范围之中。”
原文 子曰:“自行 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译文 孔子说:“只要自愿拿着十余干肉为礼来见我的人,我从来没有不给他教诲的。”
原文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 隅反,则不复也。”
译文 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一个方面的东西,他却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个方面的东西,那就不再教他了。”
评析 在《雍也》一篇第21章中, 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这一章继续谈他的教育方法问题。在这里,他提出了“启发式”教学的思想。从教学方面而言,他反对“填鸭式”、“ 满堂灌”的作法。要求学生能够“ 举一反三”,在学生充分进行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对他们进行启发、开导,这是符合教学基本规律的,而且具有深远的影响,在今天教学过程中仍可以加以借鉴。
原文 7·9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译文 孔子在有丧事的人旁边吃饭,不曾吃饱过。
原文 7·10 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译文 孔子在这一天为吊丧而哭泣,就不再唱歌。
原文 7·11 子谓 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1),惟我与尔有是夫(2)!” 子路曰:“子行三军(3),则谁与(4)?”子曰:“ 暴虎(5) 冯河(6), 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7)。好谋而成者也。”
译文 孔子对 颜渊说:“用我呢,我就去干;不用我,我就隐藏起来,只有我和你才能做到这样吧!” 子路问 孔子说:“老师您如果统帅三军,那么您和谁在一起共事呢?”孔子说:“赤手空拳和老虎搏斗,徒步涉水过河,了都不会后悔的人,我是不会和他在一起共事的。我要找的,一定要是遇事小心谨慎,善于谋划而能完成任务的人。”
评析 孔子在本章提出不与“ 暴虎冯河, 而无悔”的人在一起去统帅军队。因为在他看来,这种人虽然视如归,但 有勇无谋,是不能成就大事的。“勇”是 孔子道德范畴中的一个德目,但勇不是蛮干,而是“临事而惧, 好谋而成”的人,这种人智勇兼有,符合“勇”的规定。
原文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译文 孔子说“富裕如果真的是可以求得到的话,虽然是给人执鞭的下等差事,我也愿意去做。如果富贵不合于道就不必去追求,那就还是按我的爱好去干事。”
原文 子之所慎:齐、战、疾。
译文 孔子所 谨慎小心对待的是斋戒、战争和疾病这三件事。
原文 子在齐闻《韶》, 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译文 孔子在 齐国听到了《韶》乐,有很长时间尝不出肉的滋味,他说,“想不到《韶》乐的美达到了这样迷人的地步。”
原文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 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 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译文 冉有(问 子贡)说:“老师会帮助卫国的国君吗?”子贡说:“嗯,我去问他。”于是就进去问 孔子:“伯夷、 叔齐是什么样的人呢?”( 孔子)说:“古代的贤人。”( 子贡又)问:“他们有怨恨吗?”( 孔子)说:“他们求仁而得到了仁,为什么又怨恨呢?”(子贡)出来(对 冉有)说:“老师不会帮助卫君。”
原文 子曰:“饭 疏食饮水, 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文 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原文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译文 孔子说:“再给我几年时间,到五十岁学习《易》,我便可以没有大的过错了。”
原文 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译文 孔子有时讲 雅言,读《诗》、念《书》、赞礼时,用的都是雅言。
原文 叶公问 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译文 叶公向 子路问 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子路不答。 孔子(对 子路)说:“你为什么不样说,他这个人,发愤用功,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
原文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译文 孔子说:“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爱好古代的东西,勤奋敏捷地去求得知识的人。”
原文 ?子不语怪、力、乱、神。
译文 孔子不谈论怪异、暴力、变乱、鬼神。
原文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 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品德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地方就作为借鉴,改掉自己的缺点。”
原文 ?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译文 孔子说:“上天把德赋予了我,桓魋能把我怎么样?”
原文 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译文 孔子说:“学生们,你们以为我对你们有什么隐瞒的吗?我是丝毫没有隐瞒的。我没有什么事不是和你们一起干的。我孔丘就是这样的人。”
原文 子以四教:文(1)、行(2)、忠(3)、信(4)。
注释 (1)文:文献、古籍等。 (2)行:指德行,也指社会实践方面的内容。 (3)忠:尽己之谓忠,对人尽心竭力的意思。 (4)信:以实之谓信。诚实的意思。
译文 孔子以文、行、忠、信四项内容教授学生。
原文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译文 孔子说:“圣人我是不可能看到了,能看到君子,这就可以了。” 孔子又说:“善人我不可能看到了,能见到始终如一(保持好的品德的)人,这也就可以了。没有却装作有,空虚却装作充实,穷困却装作富足,这样的人是难于有恒心(保持好的品德)的。”
原文 子钓而 不纲,弋不射宿。
译文 孔子只用(有一个鱼钩)的钓竿钓鱼,而不用(有许多鱼钩的)大绳钓鱼。只射飞鸟,不射巢中歇宿的鸟。
原文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译文 孔子说:“有这样一种人,可能他什么都不懂却在那里凭空创造,我却没有这样做过。多听,选择其中好的来学习;多看,然后记在心里,这是次一等的智慧。”
原文 ?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译文 ( 孔子认为)很难与互乡那个地方的人谈话,但互乡的一个童子却受到了 孔子的接见,学生们都感到迷惑不解。 孔子说:“我是肯定他的进步,不是肯定他的倒退。何必做得太过分呢?人家改正了错误以求进步,我们肯定他改正错误,不要抓住他的过去不放。”
原文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译文 孔子说:“仁难道离我们很远吗?只要我想达到仁,仁就来了。”
原文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 孔子曰:“知礼。” 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译文 陈司败问:“鲁昭公懂得礼吗?” 孔子说:“懂得礼。” 孔子出来后,陈司败向巫马其作了个揖,请他走近自己,对他说:“我听说,君子是没有偏私的,难道君子还包庇别人吗?鲁君在 吴国娶了一个同姓的女子为做夫人,是国君的同姓,称她为吴孟子。如果鲁君算是知礼,还有谁不知礼呢?”巫马期把这句话告诉了 孔子。孔子说:“我真是幸运。如果有错,人家一定会知道。”
原文 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译文 孔子与别人一起唱歌,如果唱得好,一定要请他再唱一遍,然后和他一起唱。
原文 子曰:“文,莫吾 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译文 孔子说:“就书本知识来说,大约我和别人差不多,做一个身体力行的君子,那我还没有做到。”
原文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 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译文 孔子说:“如果说到圣与仁,那我怎么敢当!不过(向圣与仁的方向)努力而不感厌烦地做,教诲别人也从不感觉疲倦,则可以这样说的。”公西华说:“这正是我们学不到的。”
原文 子疾病, 子路 请祷。子曰:“有诸?” 子路对曰:“有之。《诔》(4)曰:‘祷尔于上下神祇。’”子曰:“丘之祷久矣。”
译文 孔子病情严重, 子路向鬼神祈祷。孔子说:“有这回事吗?” 子路说:“有的。《诔》文上说:‘为你向天地神灵祈祷。’” 孔子说:“我很久以来就在祈祷了。”
原文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
译文 孔子说:“奢侈了就会越礼,节俭了就会寒酸。与其越礼,宁可寒酸。
原文 子曰:“君子坦荡荡, 小人长戚戚。”
译文 孔子说:“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
原文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译文 孔子温和而又严厉,威严而不凶猛,庄重而又安详。
孔子
孔子(前551 ——前479 ),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儒家学派创始人, 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孔子的祖先本来是宋国的贵族,后因避宫廷祸乱而迁居鲁国。 孔子的父亲是一名武士,虽跻身于贵族之列,但地位很低。 孔子三岁时,父亲便去了,他跟着母亲过着贫困的生活。孔于年轻时做过“委吏”(管理仓库)、“乘田”(掌管牛羊畜牧)一类的小官,鲁定公时, 孔子曾任中都宰、大司寇(主管司法,与司徒、司马、司空三卿并列),鲁定公十二年(公元前498 年),孔子“由大司寇行摄相事”,“与闻国政”(《史记·孔子世家》),政治生涯到了顶峰。由于与当时主宰鲁国政权的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家政治观点不和, 孔子离开鲁国去周游列国,希望在别的国家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先后到了卫、宋、陈、蔡、楚等国,都没有受到重用。晚年回到鲁国一心一意讲学和整理古代文献资料,曾整理删定《诗经》、《尚书》等,并根据鲁国史官所记《 春秋》加以删修,使之成为 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 孔子讲学,学生多达三千人,其中著名的有七十二人。
论语
《论语》成书于 春秋战国之际,是 孔子的学生及其再传学生所记录整理。到汉代时,有《鲁 论语》(20篇)、《齐 论语》(22篇)、《古文论语》(21篇)三种《论语》版本流传。东汉末年,郑玄以《鲁 论语》为底本,参考《齐论语》和《古文论语》编校成一个新的本子,并加以注释。郑玄的注本流传后,《齐 论语》和《古文论语》便逐渐亡佚了。以后各代注释《 论语》的版本主要有:三国时魏国何晏《论语集解》,南北朝梁代皇侃《论语义疏》,宋代邢晏《论语注疏》、朱熹《论语集注》,清代刘宝楠《论语正义》等。
《 论语》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在表达上,《 论语》语言精炼而形象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在编排上,《 论语》没有严格的编纂体例,每一条就是一章,集章为篇,篇、章之间并无紧密联系,只是大致归类,并有重复章节出现。
作者简介
《 论语》是 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 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 主,记录了 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与《大学》、《中庸》、《孟子》、《 诗经》、《 尚书》、《礼记》、《易经》、《 春秋》并称“ 四书五经”。通行本《 论语》共二十篇
慈禧临前向大臣说了哪些无耻的话?
慈禧前安排好自己的身后事和遗言,而她对大臣说了三句话却成了千古笑话。
慈禧到底说了什么呢?第一句话,后宫女人不得干政。女人不得干政是老祖宗遗留下来的千古遗训,而慈禧自己却控制了大半个世纪的清朝,毒害光绪帝,自己掌握权力参与政事,导致清朝越发衰败。可能有人会觉得她临时才幡然醒悟,一个染指了大半个世纪的人你觉得她现在才觉悟吗?只不过是临时前说点好话洗白自己,不至于留下千古骂名,这是所有皇帝后都不希望发生的事,而慈禧说的这话恰恰打脸。
第二句话是宦官不得弄权,说到宦官,而慈禧任用自己的师傅李莲英,过分宠信,官至二品,突破雍正帝留下规定太监不能越过四品,就是防范宦官弄权,干预朝野。说着这么正的话,光明正大做着与祖训不相符的事情,真是厚颜无耻,世人耻笑她又有何见怪呢?如果前代皇帝知道都要气得从棺材底爬起来了。
第三句话,立溥仪为新皇帝,这句话完全打脸,且矛盾。前面规定了女人不得干政,那么为何没有预备立储呢?这种情况下光绪帝也是最好的人选,然而慈禧非要反其道而行之,前还要带走光绪帝,留下一位三岁小孩来把持朝政,这不是打自己脸吗?活了大半个世纪的人就这点脑子?
其实,慈禧说不说这三句话,都已经奠定了她的千古骂名,女人从古至今都不得干政,武则天是女性皇帝中的第一人,而慈禧就是国家祸水的第一人 ,临前还不忘洗白自己,就连洗白的话也让人觉得漏洞百出,慈禧说的三句话真的是愚蠢到底,让人耻笑。
重读经典|谈《庄子》生观
? 先秦时期是一个社会动荡、百姓苦难的时期,虽然我们距离那个时期很遥远,而且经过了几千年的文明发展,我们似乎比当时的人们增加了许多的知识和智慧,但是关于生问题,依旧是更接近于蛮荒时期的先秦智者们理解的更加透彻。在那个时期,各个国家的混战、各种残酷的刑罚,使得诸子们对于人及万物的生产生了他们自己的见解和思考。在先秦诸子之中,庄子是比较特殊的一位,他的身份是平民,而且没有做官的想法,也许是出于对统治者的绝望心理。他生活贫困,却不以为耻,有着儒家“君子固穷”的品质。在诸子们都亟不可待的将自己的观念推荐给君王的时候,庄子的思想重心却是在人民这里,这也是由于庄子出身下层平民的关系。庄子的著作也是和其他诸子有着很大的不同,其他人都是直接抒发自己对于人和国家的想法,而庄子是通过寓言故事,有些寓言故事在明确的写出了某一个道理的同时,也抒发了庄子自己的一种心态和理念。《庄子》一书是先秦诸子著作中谈论生问题最多的,书中通过寓言及议论来诉说庄子的哲学理念,而在这些叙事议论中我们可以窥视庄子对待生命和亡的看法。《庄子》在开篇就讲了大鹏的故事,“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大鹏的形体极大,飞行的时候所用的时间极长,此处的大鹏是超越时间和空间的,我认为庄子在此处不仅是想表现大鹏与蜩、学鸠之间的大小差异,还想表现的是大鹏是自由的。大鹏扶摇而上,纵横天地,遨游四海的旷达也正是庄子想要追求和实践的。庄子正是以这样的视野和胸怀来直面生,所以在《庄子》一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不同于其他诸子的一些特殊观点。因为庄子渴望自由,所以在对待生观念的时候他有着不同于他人的旷达胸怀。《庄子》中出现了许多关于生和时间的一些故事和词语,如《养生主》中的“终其天年”,《大宗师》中的“不生不”,《田子方》中的“日改月化”,《知北游》中的“白驹过隙”,《庚桑楚》中的“日计不足、岁计有余”等等,也是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庄子对于生观念的一种探索和重视。本人认为庄子的生观念可以分为逐层递进的三类。第一类是认识并接受生及的“不畏生,不惧”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庄子把生与看作平等的两个方面,认为人是自然的一个部分,生与都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无需担心畏惧。第二类是“方生方,方方生”阶段,人们无需畏惧生的原因是生与本是一体,由生而、由而生是两个可以互相转化的过程,这个过程以“气”为媒介,阴阳二气聚合而成人,人又化为阴阳二气,这是一个无限循环的过程。第三类是“超越生”的阶段,人与万物本是一体,在万物形成的初始阶段本没有生之别,在得“道”之后也拥有了这种“物我合一”的境界,所以生与便失去意义,便是真正的超越了生。在做这些阐述的时候,庄子始终提及“道”这个概念,“道”是贯穿庄子生观始终的纽带。
1. 不畏生,不惧
? 对于“生”,可以看出庄子是重视生命的。对于生者,庄子在“养神”和“保命”方面给出了意见。《刻意》中庄子提出“形劳而不休则弊,精用而不已则劳,劳则竭。水之性,不杂则清,莫动则平,郁闭而不流,亦不能清,天德之象也。故曰,纯粹而不杂,静一而不变,惔而无为,动而以天行,此养神之道也。”,人的“精”与“神”和水一样,都需要平静的保养才能达到最好的状态。关于“保命”这个概念,庄子在《养生主》中写道 “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提出这样的观点是告诉人们如何在乱世中得以生存,也体现了庄子对于生命的珍视。对于“”,庄子并不避讳畏惧。在《养生主》中,庄子写了这样一个故事:老聃去世了,他的朋友秦失去吊丧,当老子弟子质问秦失为什么哭几声就走了的时候,秦失解释说“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县解”。要顺应自然的轮回,生来无畏、来无惧,在不能改变的命运面前才能用旷达的心态来平静的生活和去。《大宗师》中子祀、子舆、子犁、子来四人的约定“孰能以无为首,以生为脊,以为尻,孰知生存亡之一体者,吾与之友矣。”,这里是以寓言故事的形式写出庄子本人对于生的态度,而四人的“相视而笑,莫逆于心”是庄子对这个态度的更加的肯定。在子舆生病了之后,他并没有因此伤心,反而要“浸假而化予之左臂以为鸡,予因以求时夜;浸假而化予之右臂以为弹,予因以求鸮炙。浸假而化予之尻以为轮,以神为马,予因以乘之,岂更驾哉”,因为“得者,时也,失者,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庄子借寓言故事中的人物之口,说出了生无需哀乐的道理,这也正是庄子提倡并想要广泛传播的生观念。人应该尊重自然并顺应自然,所以在生及的阐释上,庄子认同的是“顺从”,当生命到来的时候不应该为之喜,而当生命结束的时候,不应该抗拒,不要以之悲。庄子在《大宗师》中写道“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也”庄子在这里以平等的视角来看待生,身体在人活着的时候是受到苦楚的,而在常人看起来最痛苦的亡可能是这些苦楚的终结,如果存在是一件好事,那么亡也会是一件好事。《达生》中“养形必先之以物,物有余而形不养者有之矣;有生必先无离形,形不离而生亡者有之矣。生之来不能却,其去不能止”,“弃世则形不劳,遗生则精不亏。夫形全精复,与天为一。”生命的来去都是非人为的,我们无法去改变和阻止这个进程,我们所能做到的是顺应自然、正视生,在不可改变的整个过程中拥有相对多的自由度。只有正视这一切,才能正确的看待人世,才能看淡人世的无常,才能做到真正的“达生”,即通晓生命的意义。
2. 方生方,方方生
? 我认为庄子关于这一点的认知开始于他的“梦蝶”。“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在这里,庄子模糊了自己的身体,直接用意识来阐释梦,所以会不知自己是庄周还是蝴蝶。庄子从此处开始了他的视角转换,有些人把这种观念看做是不可知论,但这样的方法的确给出了一种后来用于解释生的途径。之后《秋水》中的“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此句中从三个视角出发,对同一个事物进行阐释,虽然并没有得出让人十分信服的结果,但是庄子以此开发出了一种以不同角度看事物的方法。庄子经常做这样的视角转换,为他之后的“方生方,方方生”的对于生的视角转换做了准备。庄子的妻子后,庄子“鼓盆而歌”并解释为“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在这里,庄子认为人的生与四季的循环是一样的,都是一个轮回的圆圈,生不是尽头,也不是尽头,所以自己的妻子了并不一定是坏事,她离开了这个痛苦的人世,回到了产生她的最原始的“气”,然后再经历下一个轮回。也是因为这样的一个观点,在庄子将要离世的时候没有让学生厚葬他,而是“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的,足可以看出在对于生的态度上庄子的通达。庄子对于“气”的概念源自老子的“道”,不同的是“道”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气”是一种有实体的具象。《知北游》中“生也之徒,也生之始,孰知其纪!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若生之徒,吾又何患!故万物一也,是其所美者为神奇,其所恶着为臭腐;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气耳’”,庄子用“气”来解释生命,生是由“气”变化而来,后又化作了“气”,又进入了另一个循环,所以以“气”为媒介,生与相互连接、相互转化。庄子在《达生》中又做了这样的叙述:“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合则成体,散则成始。形精不亏,是谓能移;精而又精,反以相天。”,阴阳二气的结合形成了生命,而亡使有形的生命又回归到了无形的阴阳二气。活着的时候要与自然相一致,这样才能保证身形达到最高的统一,反之亦然,只有精神汇集达到了很高的程度,才能和自然相辅相成。庄子从老子“贵生重”的浅显的朴素的生观发展到生与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方生方,方方生”,这是对道家理论的完善,也是庄子本人对于人世生探究的结果。
3. 超越生,“心”为大
? 庄子对于生问题的探究,在老子的基础上更进了一个层次。老子的著作的读者群体是各个国家的君王,所以其中所写的多是如何治国和成为圣人的,他的侧重点多是关于生者的。庄子作为一位平民思想家,所抒发的是自己最纯粹的个人想法,因此在《庄子》书中对于生的这个问题进行了多方位多角度的阐释。也可以说成是老子执着于生者,而庄子超越了生的界限。人,无论生,终究只是一个个体,人之后,化为气,便看不见摸不到了。怎么样才能逃过这个过程,使人的精神、思想得到永生,怎样才能超越生?《田子方》中庄子借仲尼之口给出了答案:“夫哀莫大于心,而人亦次之”,换句话说,只要“心”不,真正的亡便不会来临。《庄子》中对于“心”这个概念描写得略少,我认为“心”与庄子所说的“气”是可以等同的,庄子的“气”源自老子的“道”,如果可以得“道”,便可达到超越生的境界。《大宗师》中女偊诉说自己得“道”的经过“吾犹守而告之,参日而后能外天下;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后能外物;已外物矣,吾又守之,九日而后能外生;已外生矣,而后能朝彻;朝彻,而后能见独;见独,而后能无古今;无古今,而后能入于不不生。”,得“道”之后便能达到无所谓生无所谓的境界,“道”便是超越生的钥匙。把一切事物道理都向回推,让世界回到万物的最初始的状态,“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始也者。有有也者,有无也者,有未始有无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无也者。俄而有无矣,而未知有无之果孰有孰无也。”,在这个时候,一切都归于虚无,也就没有生的区分。想要得“道”便是要进入万物初始的混沌状态,使“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让身体与万物相融,精神脱离身体这个枷锁,与万物共生并存,生也就“无谓”了。庄子在《寓言》篇中也说到了得“道”的过程:“自吾闻子之言,一年而野,二年而从,三年而通,四年而物,五年而来,六年而鬼入,七年而天成,八年而不知、不知生,九年而大妙”,“道”是不能通过教学来传授的,所以只能靠自己的天赋和悟性,才能达到忘却生,物我合一的境界。
? 从前读《庄子》的时候只是观其表面,这次又重读时才略窥其中的一些哲理。庄子一生追求自由,不想被束缚,无论是“水击三千里,扶摇而上”的大鹏,还是《山木》中“浮游于万物之祖,物物而不物于物”的主张。他把这一理念贯彻到了他的整体思想之中,所以庄子的生观念也带有这种超脱物外的洒脱。孔子说:“未知生,焉知?”,老子说:“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两位哲人对于“生”都是异常重视的,但是到了庄子这里,他不止重视“生”,而且重视“”,他把前辈的哲理发展得更加的完善,从大家都看得到的“生”拓展到了人们认为神秘且未知的“”。他参悟出了生与本没有区别,相反是一个完整的循环。这一点仿佛又与佛家的生轮回相似,但是他们的相似之处也就只限于这一个方面。佛家在于教化,他所重视的是来生的苦乐,而道家讲求的是现世的保身。庄子从现世出发,在以“养神”和“保命”为主的重“生”的同时,也阐释了无畏“”的看法。生轮回,没有尽头,身体了,只要精神境界还在就不算真正的亡。老子“不失其所者久,而不亡者寿”所阐述的便是这样一个观念。庄子把生从一种正常的自然生理现象上升到了一种哲学上的概念,让生这种概念与其书中的其他概念,诸如“道”、“气”等一同组成了庄子整体的哲学体系。现在学界都认同《庄子》一书并非庄子一人所写,而且由多人执笔,我认为此书的中心理念没有被偏离,想表达的诸多概念都没有前后矛盾,比如生观,是一个逐层递进的概念,所以我把《庄子》一书当做一个整体来分析,并没有只分析其中的某些部分。总体说来,庄子的生观念是以庄子的自由思想为前提,顺接了老子的重“生”意识,使“生”、“”处于等同的地位,以“道”的无欲无求的状态来最终达到超越生的境界。
style="font-size: 18px;font-weight: bold;border-left: 4px solid #a10d00;margin: 10px 0px 15px 0px;padding: 10px 0 10px 20px;background: #f1dada;">《黄帝四经·十大经·2观》诗解1行法循道法天则地
《黄帝四经·十大经·2观》诗解1行法循道法天则地
题文诗:
帝令力黑.浸行伏匿,周流四国,以观有无,
恒善法则.力黑视象,见黑则黑,见白则白,
奖善罚恶,黑白分明.地得则善,天刑则恶,
人视镜鉴,人静则静,人作则作.力黑也已,
布制建极,正民以则,力黑归曰:天地已成,
而民之生,逆顺无纪,德虐无常,静作无时,
先后无名.今吾欲得,逆顺之纪,善恶之则,
正名定分,以立静一,为天下正,静作以时,
因而勒之,为之若何.黄帝答曰:羣羣沌沌,
窈窈冥冥,浑为一囷,无晦无明,未有阴阳.
阴阳未定,未有以名.始判为两,分为阴阳,
离为四时,刚柔相成,万物乃生,扬善惩恶,
因以为常,明者为法,惟道是行.行法循道,
是为牝牡,牝牡相求,会刚与柔,柔刚相成,
牝牡若形.下会于地,上会于天.得天之微,
若时者时,而恒者恒,地因养之,恃地气发,
乃萌者萌,而滋者滋,天因成之.弗因不成,
弗养不生.夫民之生,规规矩矩,生食与继,
不会不继,无与守地;不食不人,无与守天.
原文
(黄帝)令力黑浸行伏匿,周留(流)四国,以观(有)无恒善之法则。力黑视象,见黑则黑,见白则白。地之所德则善,天之所刑则亚(恶)人则视竞(兢)人静则静,人作则作。力黑已布制建极, 而正之力黑曰天地已成,而民生,逆顺无纪,德疟(虐)无刑(常),静作无时,先后无名。今吾欲得逆顺之纪,名分之定以为天下正,静作之时,因而勒之,为之若何。
黄帝曰羣羣沌沌,窈窈冥冥为一囷,无晦无明,未有阴阳。阴阳未定,吾未有以名。今始判为两,分为阴阳。离为四时,刚柔相成,万物乃生德虐之刑因以为常,其明者以为法而微道是行。行法循道,是为牝牡,牝牡相求,会刚与柔,柔刚相成,牝牡若刑(形)。下会于地,上会于天。得天之微,时若(若时)者时而恒者恒,地因而养之寺(恃)地气之发也,乃梦(萌)者梦(萌)而兹(滋)者兹(滋),天因而成之。弗因则不成,(弗)养则不生。夫民生也规规生食与继。不会不继,无与守地;不食不人,无与守天。?
译文1
黄帝委派大臣力黑微服出访,巡视各国,考察人们品德上有否不合规范的地方,并为之制定准则。力黑仔细考察各种事物现象,发现丑恶的品行便加以惩罚,发现善良的品行便加以褒奖。凡属天道所养护的便善待之,属天道所诛伐的则唾弃之。对于人们所显示出的取舍好恶则用以作为借鉴参照。人们冬闲时需要静息则听其自便,农忙时需要劳作便任其自为。当力黑已建立并颁布了各项规章制度要以此顺正民情时,便对黄帝说:大自然已经形成,人类也随之诞生,但此时 是非善恶尚无区分的标准,奖赏惩罚也因之没有定则,闲息忙作尚缺乏规律性,贵贱尊卑还没有确定的名分。现在我想使这些都变得恰当得体,使是非善恶能有分界,使奖赏惩罚能有准度,闲息忙作能有规律,贵贱尊卑有确定的名分,使之成为矫正天下的范式,并以此来规范人们的行为。这样做怎么样呢?
? 黄帝说:天地未生之前,先天一气,看去混混沌沌,窈窈冥冥,浑聚昏暗,如一谷仓。此时阴气阳气未分,无所谓明暗昼夜。阴气阳气聚散未定,所以一切都无法称名。现在天地既分,阴阳有别,离析而为春、夏、秋、冬四季,刚柔的相互更迭推衍便有了万物的生成,因此奖惩赏罚须兼行并举,并要将其作为一项制度确定下来,而奖惩赏罚的施行,要取法自然规律,二者须相互配合。顺行取法自然规律,遵循天道,这便是阴阳的全部道理。阴阳聚合,刚柔相济;刚柔的相辅相成,阴阳的融会贯通,便成就了万物。轻清的阳气向下与重浊的阴气合会于地而生就了五谷草木,重浊的阴气向上与轻清的阳气会合于天而生成了日月星辰。因为得到了天气的精微,于是该合时序的便合时序,该孳长的便孳长了,万事因此得到了上天的成就。不因循天道万事便不会成功,没有地道的养护万物便不会生长。人类刚一降生,便本能地懂得饮食生育的道理。不婚娶交配人类便得不到繁衍,这样也就谈不上持守地道;无饮食来源人便不重养育,这样也就谈不上持守天道。
注释1
? “黄帝令力黑行伏匿,周留四国,以观无恒,善之法则”:“”:同“浸”义通“潜”。对人的行为而言,“浸行”就是“潜行”,不声张不作势,悄悄地行动。《论语·颜渊》:“浸润之潜。”《诗·小雅·白华》:“浸彼稻田。”“伏”:本义趴下身子。此处义隐蔽隐藏,不造势,减小目标。不能像县太爷出巡,警车开道,前呼后拥,招摇过市。《释名》:“伏,覆也。”《广雅》:“伏,藏也。”《国语·晋语》:“物莫伏於蛊。”《左传·庄公十年》:“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也。”“匿”:此处义隐藏,躲避,不直接现身。《说文》:“匿,亡也。”《广雅》:“匿,藏也。”《左传·宣公十五年》:“瑾瑜匿瑕。”《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而知匿其昵。”“留”:义有停止,缓慢,流动和治理多重意思。《说文》:“留,止也。”《国语·吴语》:“一日惕,一日留。”《庄子·天地》:“留动而生物。”《国语·楚语》:“举国留之。”还有长久义。《尔雅》:“留,久也。”《礼记·儒行》:“悉数之乃留。”“无恒”:此处义就是不正常的现象,不规矩的事件。“善”:此处义完善,改善。此节义即:黄帝安排派遣力黑作为特命全权大臣,暗访巡察四方邦国,要不声张不作秀,不侵扰百姓,不打草惊蛇。普遍周密,依实行事,行止自便。以达观察发现不正常的现象,不规矩的行为。以便改善完善相关法规准。
“力黑视象,见黑则黑,见白则白。地之所德则善,天之所则亚”:“视象”:此处义就是,观察发现现实的景象情状。“德”:此处义通“得”,就是从地上有收入;又可以看作是地对人的恩德。这自然是好事和好现象,还是各邦国做得好。“亚”:熊春锦本音e。古通“恶”故音e。今音ya。此处义为不“善”的,次等的。因为既然为“自然”即“天”的惩罚,当然是不善的。又比起“地之所德”者,自然是次等的。《说文》:“亚,丑也。”《尔雅》:“亚,次也。”《礼记·士虞礼》:“龟亚之。”《左传·文公六年》:“为亚卿焉。”《史记·项羽本纪》:“亚父南向坐。”此节义为:力黑很客观地看待各种现象,实事求是的评估评判,是黑的就说黑,是白的就说白。凡是土地丰收,人民享受了土地的恩德而有得益,那地方就管理得好,管理的方法和制度就好。凡是人为的受到自然即“天”的惩罚的地方,就差,就是次等而需要改革即“善之法则”的了。
“人则视兢,人静则静,人作则作。力黑已布制建极,而正之”:“人”:这里三个人字,第一个当是指个人,某个人,后两个指普遍的人,大家。“兢”:熊春锦本此字为上“主”下“兄”,字库没有。在金文中正是“兢”的半边,且从“兢”。此处义敬业有上进心,谨慎有戒惧心,而又努力工作。《说文》:“竸也,从二兄,从丰声,读若矜。一曰兢,敬也。”《尔雅》:“兢兢,戒也。”《玉篇》:“戒慎也。”《正韵》:“不自然貌。”《书·皋陶谟》:“兢兢业业,一日二日万几。”《诗·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诗·小雅·无羊》:“尔羊来思,矜矜兢兢,不蹇不崩。”“布”:金文形,上如手持梭,下为巾。本义织布,此处义为铺开,安排,布置。《说文》:“布,织也。”《广雅》:“布,班也。布,施也。”《国语·晋语》:“布币行礼。”《左传·昭公十六年》:“敢私布之。”《韩非子·难三》:“法者···设之於官府,而布之於百姓者也。”“极”:此处义为顶点,极限;限度,如今之所谓底线。《孟子·梁惠王上》:“何使我至于此极也。”《诗·周颂·思文》:“莫匪尔极。”《史记·货殖列传》:“至治之极。”此节义即对于某个人,就看他对所从事的事有无敬畏戒慎之心,是否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是否只有在大家都无事休息时才会休息,只要别人一开始工作,他就立即工作。关于以上这些,力黑都做了安排布置,制定了规则,定出最高标准,划出了底线。
“力黑曰:天地已成,而民生逆顺无纪,德疟无(常),静作无时,先后无命名”:“天地”:此处义指天下地上就是社会、民间。“成”:此处义仍如前篇,义为调停平息而有了平静的秩序。“民生”:此处义为人民百姓在生产生活中。“疟”:本义疟疾,一种或冷或热,寒热往来的时疾,现在已普遍被控制少有发病。此处义像疟疾一样的不正常,形不成习性。“无时”:此处义为没有时间观念和限制。此节义为:力黑回来汇报说:天地之间的人事已经摆平,一时相安无事,但是黎民百姓在生产生活中的违法乱纪,和遵纪守法,还没有更明确的纪律制度,人的德性品行如像疟疾一样时冷时热不正常,还没有一定的刑罚惩处。对无事静息和适时劳作没有时间观念和作息制度。对工作中的先进和落后没有指定的利益奖惩。
“今吾欲得逆顺之纪,无无象,以立静一,以为天下正。静作之时。因而勒之,为之若何”:“无象”:本义没有具体形象,形迹。此处义没有公之於众的明确的法律文本依据。“象”即所谓的“象魏”,宫廷门外的阙门,当时政府颁布的法令一般都是悬挂在上面向民众公布,因此又引申为成文的法令法律。“无无象”就是消除“无象”的现象。《国语·齐语》:“设象以为民纪,式权以相应。”《庄子·小匡》:“设象以为民纪,设券以相应。”“静一”:此处义为专一不变的,不是随意的甚或朝令夕改的。《庄子·刻意》:“纯粹不杂,静一而不变。”“勒”:本义为马的有嚼子的笼头。此处义为刻划如“勒石”即刻之石头上一样有文本,再是约束,控制治理。《说文》:“马头络衔也。”《楚辞·九章·思人》:“勒骐骥而更驾兮,造父为之。”《礼记·月令》:“孟冬,命工师效功。物勒工名,以考其诚。”此节义为:现在我想得到关于违法乱纪和遵纪守法的相关法纪,消除以前没有明确文本依据的,可以任性的自由裁量的现象,以达专一而不可擅变。这样作为治理天下的准确正确的保证,使作息都能依四时,适季节。因此刻文以为约束依据。这样做怎么样呢。
“黄帝曰:羣羣沌沌、窈窈冥冥为一囷,无晦无明,未有阴阳”:“羣羣”:此处指像群羊一样混杂团在一起。“沌沌”:此处义为像翻滚的浑水一样分不清层次。“窈窈冥冥”:此处义为昏暗迷茫,说不清道不明。《庄子·在宥》:“至道之精,窈窈冥冥。”《淮南子·精神训》:“惟像无形,窈窈冥冥。”《素问·徵四失论》:“窈窈冥冥,孰知其道。”“囷”:本义为圆形谷仓,此处义像统统装进谷仓一样混在一起。《说文》:“囷,廪之圆者。”《礼记·月令》:“修囷仓。”《韩非子·初见秦》:“今天下之府库不盈,囷仓空虚。”“阴阳”:此处义不是指“明三定二”中说的五行阴阳,指不分彼此,不明缓急,不辨短长的混杂在一起,不能条分缕析。此节义即黄帝回答说:像群羊一样合在一起,像浑水一样搅在一块,昏暗迷茫,说不清道不明的都统统装在一个谷仓里一样,不明不暗,不分彼此,不分轻重缓急,难辨阴阳正反。
“阴阳未定,吾未有以名。今始判为两,分为阴阳”:此节义是:在以前连什么是阴什么是阳,也就是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好什么是坏的概念都还没有确定,我就还没有依据给他定出明确的名分。现在好了,开始给他一分为二,分成阴和阳,对和错,好和坏
? “离为时,刚柔相成,万物乃生。德疟之行畜未系,因以为常,亓明者以为法而微道是行”:“离”:甲骨文形似一只鸟在巢上展翅,像要飞起的样子。有分离分开义,此处义指将如阴阳的对错好坏明确地一分为二,凡事有了对立统一的两方面,两种可能。《玉篇》:“两也。”《论语·季氏》:“邦分崩离析而不可守也。”《礼记·曲礼》:“离坐离立”《注》:“离,两也。两相丽谓之离。”《公羊传·桓公五年》:“离不言会。”“畜”:本义牲畜,此处义蓄养,蓄积,就是说长期养成集累的习惯。《说文》:“虚,田畜也。”《左传·昭公二十三年》:“家养谓之畜,野生谓之兽。”《荀子·天论》:“畜积收藏于秋冬。”《韩非子·五蠹》:“既畜王资而成故国之畔。”“系”:今简体已是“系”“系”“系”的合一,在古代,有区别又常被混用。此处义约束,羁绊。《说文》:“系,约束也。”“系,系束也。”“系,系也。”《荀子·劝学》:“系之苇召。”《国语·越语》:“系妻孥。”《周礼·天官·大宰》:“以九两系邦国之民。”“微道”:本义为隐蔽的小道,此处义为不公开不通行的做法,道理。此节义为:把事物一分为二地分析处置的时候,相互统一而又对立的强弱双方,就能相互平衡,这样多种物色选择就得以产生,而那德性像疟疾一样冷热不定的德行,是在没有约束羁绊的情况下养成又集累的,因而形成不良习性。有些明白的人虽然说是为法依法,却像走隐蔽小路一样习以为行。微通惟。
“行法循道,是为牝牡,牝牡相求,会刚与柔。柔刚相成,牝牡若”:“循道”:此处义为遵循自然的法则和路径。“牝牡”:本义指禽兽的雌雄性即公母,又是古天文学的概念。此处指事物的强弱,胜负等相对的物性。《荀子·非相》:“夫禽兽有父子而无父子之亲,有牝牡而无男女之别。”《史记·龟策列传》:“禽兽有牝牡,置之山原。”《史记·天官书》:“金在南曰牝牡。”《晋书·天文志》:“太白在南,岁星在北,名曰牝牡,年谷大熟。”此节义为:行事的做法与遵循法则路径,就是一对像禽兽的公母一样的关系,公与母相互恋求,虽有刚柔强弱之分却能相合,即可相互调停平衡。使得牝牡相互之间就像刑罚一样,相互制约
? “下会於地,上会於天。得天之微,时若时而恒者恒,地因而养之”:“会”:此处义相合,符合,一致。“微”:此处义精微,精妙。指天地自然运行的必然规律和路径。《广韵》:“微,妙也。”《礼记·礼运》:“德产之致也精微。”《荀子·议兵》:“诸侯有能,微妙以节。”《礼记·儒行》:“其过可微辨,而不可面数也。”“时”:此处义如春夏秋冬的每个时节。“恒”:此处义指恒常永久的运行规律,更替路径。“之”:此处指代地所养育的各种东西。此节义为:这样上与天相符合,下与地相一致。契合自然运行的精妙的规律路径,也就是像春夏秋冬的每个时节一样,都符合各自的特点特征,而恒常的不可逆转的更替规律,也永恒地运行。即时节像时节,规律是规律。大地才能因应而养育地上的一切.
“寺地气之发也,乃梦者梦而兹者兹,天因而成之”:“寺”:本义古指官署,即衙门,官员办公的地方。又指近身的小臣。此处义指像小臣那样被动地听任,等候。《说文》:“寺,廷也。有法度者也。”《周礼·天官·冢宰》:“寺人,掌王之内人。”《诗·秦风·车邻》:“未见君子,寺人之令。”《诗·大雅·瞻仰》:“匪教匪诲,时维妇寺。”“地气”:天有天气,天气指风雨晦明,地气当指生长化育,即地的自然功能。《左传·昭公元年》:“天有六气···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礼记·月令》:“以达秋气。”《礼记·乐记》:“夫土者气之体,有土斯有气。”“梦”:此处指人的做梦。“兹”:此处义指草席,睡觉时身下的垫子。义为与人的做梦是两不相干的东西。《尔雅》:“蓐谓之兹。”《公羊传·桓公十六年》:“属负兹舍不即罪尔。”《注》:“诸侯有疾称负兹”《史记·周本纪》:“毛叔郑奉明水,卫康叔封布兹。”此节义为:像官宦身边小臣只知被动行令那样,等候土地的生长化育自然功能的发挥,就是像做梦的做梦,草席是草席那样,两不相干了。天道自然也就是因此才须调停摆平他。
? “弗因则不成,弗养则不生。夫民之生也,规规生食与继”:“因”:此处就是指上面所说的地对“时若时而恒者恒”,也就是时节像时节,规律是规律的依顺凭借;以及天对“梦者梦而兹者兹”,也就是一事是一事,严格区分的法则的依顺凭借。“规规”:“规”本指规矩法度,“规规”就是指拘谨严格的样子。《说文》:“规,有法度也。”《庄子·秋水》:“子乃规规然而求之以察,索之以辩,是直用管窥天,用锥指地,不亦小弗。”此节义为:不依顺凭借梦归梦席归席的并行不悖的自然规律,就不可能调停摆平。没有这样的自然规律的养育就不会有众多东西的生出。而黎民百姓的生活与生存,就要规规矩矩谨慎地,依凭自然规律生产吃的食物,和使其可持续不断绝。
? “不会不继,无与守地;不食不人,无与守天”:此节义为:但是,不融合会聚自然规律的方方面面,就不可能保证地的产出持续不断绝,也就没有可以凭借以守住地的养育万物的功能;没有吃的也就是不吃就不会有人生存,也就没有或说无所谓可遵守天的自然规律的问题了
有谁知道大学语文的《论语》十二章 翻译? 谢谢
《论语》十二章的翻译:
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
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做事才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做老师了。”
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疑惑。”
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竹篮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孔子说:“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孔子说:“我整天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做枕头,也自得其乐。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我把它看作天上的浮云。”
孔子说:“多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孔子在河边感叹道:“时光像流水一样消逝, 日夜不停。”
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通人的志气却不可改变。”
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论语》十二章的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此文出自春秋末期·孔子所写的《论语》
扩展资料写作背景: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主要以语录和对话文体的形式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审美、道德伦理和功利等价值思想。《论语》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
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其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因此称为“论”;《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
清朝赵翼解释说:“语者,圣人之语言,论者,诸儒之讨论也。”其实,“论”又有纂的意思,所谓《论语》,是指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记载下来编纂成书。现存《论语》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
作者简介: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
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一度成为和中国祖先神祭祀同等级别的“大祀”。
老子二则文言文翻译
1. 老子写的文言文和译文
《老子》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 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 无欲。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译文 不崇尚贤才异能,使人民不至于炫技逞能而争名逐利。不看重稀贵之物,使人民不做盗贼。
不显露足以引起贪欲的物事,使人民的心思不至于被扰乱。因此,圣人治理天下的原则是:排弃充斥于人民心中的各种成见,满足人民的温饱需求,软化人民的犟执趋求,提高人民的自立自足能力。
通常使人民不执成见、不生贪欲,使那些"智者"不敢为所欲为。从事于无所成为的作为,即可以得到全面的治理。
《老子》第四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
吾不 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译文 道是虚无的,但它的作用却似乎无穷无尽。
它是那样的幽深莫测,像是一切存在的本源依归。它消磨了锋角,排解了纠纷,柔和了光芒,浑同于尘俗。
它无形无迹呵,像是很不确定的存在。我不知道在它之上还能有什么更本源的存在,只觉得它存在于天帝之前。
《老子》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译文 天地无所谓仁爱之心,把万物都当作"刍狗"来看待;圣人也不执求仁爱之心,把百姓也当作"刍狗"来看待。
天地之间,不正像是气囊或空管那样的大空泡吗?它虽空虚但却不会塌缩,运行之中生化不息。孜孜于仗名立言往往行不通,不如持守空虚而顺任自然。
《老子》第六章 谷神不,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绵绵若存,用之 不勤。 译文: 虚神永远存在,可以称它为无比幽深的生殖之源。
通向这个无比幽深的生殖之源的门径,就是这个天地世界的根本。它绵延存在而又若有若无,它施展的作用无穷无尽。
《老子》第七章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译文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够长久,是因为它们不去强求一种非其不可的状况维持,所以能够长久。
因此,圣人把自己的切身利益置后,反而成了人群的首领;把自己的身家性命置之度外,反而更好地保护了自己的身家性命。不正是因为他对自己很无所谓吗?这样反而可以更好地成就他自己。
《老子》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译文 上好的行为典范就像水一样。水,善于利导万物而不与之争,处守于众人所不愿处的低下处,所以,接近于道。
水,居处善于择下而居,存心幽深而明澈,交游共处谐和相亲,言行表里如一,公共关系易于清静太平,办事能干,行动善于应机顺势而行。正因为水总是利导万物而不与之争,所以,它很少患过失。
《老子》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译文 执持盈满,不如适可而止。
锋芒毕露,难以长久。金玉满堂,谁能守藏?富贵而骄横,自埋祸殃。
功成身退,是最应该奉行的行为准则。 《老子》第十章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涤除玄鉴,能如疵乎? 爱国治民,能无为乎?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译文 保持神魂与体魄的谐和统一,能不崩解离散吗?圆融气质以致柔顺随和,能像婴儿一样吗?清理幽深而明澈的自体,能没有任何瑕疵吗?爱民治国,能不执着于名而顺任自然吗?在展身作为、功成身退的循环中,能像雌母一样吗?明于道而"发光"行进于一切领域,都能无须向显学成见"借光"吗?生它,养它,生了它并不拘系自有,成就了什么并不执为仗恃,虽获取较高的资格权能却不肆行宰制,这就叫做无限深得于道的"玄德"。
2. 老子《五章》文言文翻译是什么原发布者:af1e00
《老子》五章翻译
《老子》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译文
道是可以阐述解说的,但并非等同于浑然一体,永恒存在,而有运动不息的那个大道。
道名也是可以命名的,但并非等同于浑然一体,永恒存在,而有运动不息的道之名。
无,天地的本初。
由道而产生的万物,万物的本生。
因此,从常无中,将以观察道的微妙;从常中有,将以观察道的边际。
这无、有二者,同出于道而名称不同,都可以谓玄妙幽深。玄妙而又玄妙,正是天地变化的总源头。
《老子》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于是就有了令人嫌恶的丑;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于是就有了反面的不善。所以,"有"与"无"相互突显,"难"与"易"相互促成,"长"与"短"相互显现,"高"与"下"相依而存,"音"与"声"相互陪衬,"前"与"后"相互照应——这些"名"相反而相成,迁延不居而不独立自足
3. 急译文:
老子是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姓李,名耳,字聃,做过周朝掌管藏书室的史官。
孔子前往周都,想向老子请教礼的学问。老子说:“你所说的礼,倡导它的人和骨头都已经腐烂了,只有他的言论还在。况且君子时运来了就驾着车出去做官,生不逢时,就像蓬草一样随风飘转。我听说,善于经商的人把货物隐藏起来,好像什么东西也没有,君子具有高尚的的品德,他的容貌谦虚得像愚钝的人。抛弃您的骄气和过多的欲望,抛弃您做作的情态神色和过大的志向,这些对于您自身都是没有好处的。我能告诉您的,就这些罢了。”孔子离去以后,对弟子们说:“鸟,我知道它能飞;鱼,我知道它能游;兽,我知道它能跑。会跑的可以织网捕获它,会游的可制成丝线去钓它,会飞的可以用箭去射它。至于龙,我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它是驾着风而飞腾升天的。我今天见到的老子,大概就是龙吧!”。
老子研究道德学问,他的学说以隐匿声迹,不求闻达为宗旨。他在周都住了很久,见周朝衰微了,于是就离开周都。到了函谷关,关令尹喜对他说:“您就要隐居了,勉力为我们写一本书吧。”于是老子就撰写了本书,分上下两篇,阐述了道德的本意,共五千多字,然后才离去,没有人知道他的下落。有的人说:老子也是楚国人,著书十五篇,阐述的是道家的作用,和孔子是同一时代的人。
据说老子活了一百六十多岁,也有的人说活了二百多岁,这是因为他能修道养心而长寿的啊。
孔子后一百二十九年,史书记载周太史儋会见秦献公时,曾预言说:“当初秦国与周朝合在一起,合了五百年而又分开了,分开七十年之后,就会有称霸称王的人出现。”有的人说太史儋就是老子,也有的人说不是,世上没有人知道哪种说法正确。总之,老子是一位隐君子。老子的儿子叫李宗,做过魏国的将军,封地在段干。李宗的儿子叫李注,李注的儿子叫李宫,李宫的玄孙叫李假,李假在汉文帝时做过官。而李假的儿子李解担任过胶西王刘昂的太傅,因此,李氏就定居在齐地。
社会上信奉老子学说的人就贬斥儒学,信奉儒家学说的人也贬斥老子学说“主张不同的人,彼此说不到一块去”,难道就是说的这种情况吗?老子认为,无为而治,百姓自然趋于“化”;清静不挠,百姓自然会归于“正”。
4. 求老子 这一章的古文翻译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夫为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故之所为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权而归之。
译:委屈反而可以保全,弯曲反而可以伸直,底下反而可以盈满,破旧反而可以更新,少了反而可以得到,多了反而变得疑惑。 所以圣人守道,以作为天下的法则。
不自我表现,反而更凸显,不自以为是,反而更显着,不自夸邀功,反而有功劳;不自大自满,反而能够长久。 正因为不和人争,所以全天下没有人能和他争。
古时候所谓“委曲求全”这样的话,难道是假的么!实在应该维护遵守并此为方向才对。
5. 庄子 文言文 翻译庄子 全文译注
"老庄"的道家思想对中国文化影响至深,成为古代主流儒家思想的重要补充.老子传世一部《道德经》,庄子传世之作即名《庄子》
庄子(约前369-前286)。战国时哲学家,庄氏,名周,(一说子沐)。汉族,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一说今安徽蒙城县)人。做过蒙地方的漆园吏。庄子是我国先秦(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原系楚国公族,楚庄王后裔,后因乱迁至宋国蒙,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然文采更胜老子。代表作《庄子》并被尊崇者演绎出多种版本,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
《庄子》
《庄子》共三十三篇,分“内篇”、“外篇”、“杂篇”三个部分,一般认为“内篇”的七篇文字肯定是庄子所写的,“外篇”十五篇一般认为是庄子的弟子们所写,或者说是庄子与他的弟子一起合作写成的,它反映的是庄子真实的思想;“杂篇”十一篇的情形就要复杂些,应当是庄子学派或者后来的学者所写,有一些篇幅就认为肯定不是庄子学派所有的思想,如《盗跖》、《说剑》等。内篇最集中表现庄子哲学的是《齐物论》、《逍遥游》、《大宗师》等。
6. 老子 的古文翻译原文: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不相往来。
译文:
国家要小,人民要少。即使有效率高达十倍百倍的机械也不使用;使人民爱惜生命,不向远方迁徙。虽然有船和车,却没有地方要乘坐它;虽然有武器装备,却没有地方去陈列它。使人民再用结绳的方法来记事。使人民对他们的吃食感到香甜,对他们的穿戴感到漂亮,对他们的住宅感到安适,对他们的习俗感到满意。邻近的国家互相望得见,鸡鸣狗叫的声音互相听得见,而人民直到老也不相往来。
7. 求《庄子》或《老子》中的超短文言文 含译文道理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
子墨子闻之,起于齐,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藉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千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
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 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 公输盘曰:“诺。” 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 王曰:“必为有窃疾矣。”
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为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
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于是见公输盘。
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问其故。 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
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虽杀臣,不能绝也。” 楚王曰:“善哉。
吾请无攻宋矣。” [编辑本段]译文 公输盘给楚国制造云梯这种器械,制成后,将要用它去攻打宋国。
墨子先生听到这个消息,从齐国出发,走了十天十夜,到达郢都,去见公输盘。 公输盘说:“先生有什么教导吗?” 墨子说:“北方有欺侮我的人,希望凭借您杀掉他。”
公输盘不高兴了。 墨子说:“请允许我献给你千金。”
公输盘说:“我是讲道义的人,绝不能平白无故。” 墨子站起来,拜了两拜,说:“请让我说几句话。
我在北方听说您造了云梯,要去攻打宋国。宋国有什么罪呢?楚国有的是土地,缺少的是民众,如今去牺牲自己缺少的民众而争夺自己并不缺少的土地,不能说是聪明;宋国并没有罪而要去攻打它,不能说是仁爱;懂得这个道理,却不据理力争,不能说是忠诚;争论而达不到目的,不能说是强大;自己说讲道义,杀少量人还懂得不合理,却要去杀众多的人,不能说是明白事理。”
公输盘被说服了。 墨子说:“(既然)这样,为什么不停止呢?” 公输盘说:“不行,我已经向楚王说过了。”
墨子说:“为什么不向楚王引见我呢?” 公输盘说:“好吧。” 墨子见了楚王,说:“现在这里有个人,舍弃自己装饰华美的车子,邻居有破车就想去偷;舍弃自己华美的衣服,邻居有粗布衣服就想去偷;舍弃好饭好菜,邻居有粗劣饭菜就想去偷。
这是什么样的人呢?” 楚王说:“一定是有偷窃毛病吧。” 墨子说:“楚国的土地方圆五千里,宋国的土地方圆五百里。
这就好像华丽的车子和破车子相比。楚国有云梦这样的大河,犀兕麋鹿到处都是,长江汉水里的鱼鳖鼋鼍多得天下无比,宋国正如人们所说是连小兔小鱼都没有的地方。
这就好像好饭好菜和糟糠粗劣饭菜相比。楚国有松梓楩楠樟这样的名贵木材,宋国却连多余的木材都没有。
这就好像华美的衣服和粗布衣服相比。我认为大王派官吏攻打宋国,就和上面所说的行为一样。
" 楚王说:“好呀!虽然如此,公输盘为我制造云梯,我一定要攻打宋国。” 于是,召见公输盘。
墨子解下衣带当作城,用木片当器械。公输盘多次用了攻城的巧妙战术,墨子多次抵挡了他。
公输盘的攻城器械用完了,墨子的守卫方法还有很多。 公输盘理屈了,但他说:“我知道用来抵挡你的方法了,我不说。”
墨子也说:“我知道你用来抵挡我的方法,我也不说。” 楚王问他原因。
墨子说:“公输盘的意思,不过是想要杀我。杀了我,宋国守不住就可以攻下。
可是我的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经拿着我守城的器械,在宋国城墙上等待楚国进攻。即使杀了我,也不能杀尽宋国的抵抗者。”
楚王说:“好吧。那么我不攻打宋国了。”
8. 请帮忙翻译文言文《 一则》不知道你要那一章,我就随便自己翻一章了。
老子道德经第七十四章
原文:
民不畏 奈何以惧之
若使民常畏
而为奇者 吾得执而杀之 孰敢
常有司杀者杀
夫代司杀者杀 是谓代大匠辶
夫代大匠辶者 希有不伤其手矣
* 辶(砍,音:浊)。
解释:
如果人民都不怕,那就无法以杀戮来使人民恐惧。
假使人民都怕,那麽凡是作坏事的人,我们就抓来杀掉他,
那麽就没有人敢作恶了。
自然界中本来就有法则,它掌握了万物的生杀大权;
如果有人扮演天地的职司去的话,
就好比普通人代替技术高明的伐木者砍树。
外行的伐木者去做大匠的事,很少有不伤到自己的手的事情发生。
9. 文言文翻译 老子道德经第二十四章 [原文]企①者不立,跨②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译文]踮起脚跟想要站得高,反而站立不住;迈起大步想要前进得快,反而不能远行。自逞已见的反而得不到彰明;自以为是的反而得不到显昭;自我夸耀的建立不起功勋;自高自大的不能做众人之长。
从道的角度看,以上这些急躁炫耀的行为,只能说是剩饭赘瘤。因为它们是令人厌恶的东西,所以有道的人决不这样做。
[注释]1、企:一本作“支”,意为举起脚跟,脚尖着地。2、跨:跃、越过,阔步而行。
3、赘形:多余的形体,因饱食而使身上长出多余的肉。 [引语]在本章里,老子用“企者不立,跨者不行”作比喻,说“自见”、“自我”、“自矜”的后果都是不好的,不足取的。
这些轻浮、急躁的举动都是反自然的,短暂而不能持久。急躁冒进,自我炫耀,反而达不到自己的目的。
本章不仅说明急躁冒进、自我炫耀的行为不可恃,也喻示着雷厉风行的政举将不被人们所普遍接受。[评析]在帛书甲、乙本中,这一章都抄写在二十二章前面,因为此章与二十一章内容相一致,叙述用的语气、语言也是一种风格。
这样的排列顺序,或许是有道理的。本章所具体阐述的问题,仍然是有关社会政治及其得失的内容,同时还包含有辩证法的观点。
即“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这些表现及其结果往往是对立的、相互矛盾的。
这是老子思想中极富精义的部分。不过在这其中仍然贯穿着以退为进和所谓“委曲求全”的处世哲学。
这种观点、这种态度绝不是无条件的、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采用的,而仅是对现实斗争中某种情况下可以采用的策略,这虽然说不上是在逃避现实的政治斗争,但表面上给人的印象却是消极退守、防御。当然,这是老子哲学思想的一贯主张。
不过在现实生活中一定要灵活运用,它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