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瞻远瞩和果断决策——如何成为驾驭全局的“统帅型”企业领袖

2.审时度势,高瞻远瞩,求真务实的决策思想

3.六大思维是什么

高瞻远瞩和果断决策——如何成为驾驭全局的“统帅型”企业领袖

统揽全局高屋建瓴-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善于把握

三国时的官渡之战,对于曹操来说是一次真正确立霸主地位的战役,经此一战,袁绍拱手让出了北方霸权,本来,袁绍是完全有机会赢取这场胜利的,那么袁绍究竟输在哪里?陈寿的《三国志》认为曹操取胜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他善于用人,或者说是善于激励人才。

曹操很早就预见到,要想在汉末乱世时代成就一番霸业, 人才是关键,有了人才就有了最关键性资源, 所以曹操曾连续三次颁布求贤令,提出了 ”唯才是举” 的口号,这个惊世骇俗的举动几乎颠覆了当时人们的传统用人观。 他知人善任,”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如作风正派、清正廉洁的崔琰和毛玠,曹操就让他们去主管选拔官员的工作,结果他们推荐上来的干部都是德才兼备的;如做事任劳任怨的枣祗和任峻,曹操就让他们去屯田,结果屯田制得到了很好的贯彻执行。还有一个叫文聘的,原是刘琮的部下,赤壁之战前刘琮投降了曹操,当时他劝文聘一起投降,但文聘不肯,一直苦守着工作岗位,一直到曹操南下过了汉水,文聘才去见曹操。曹操跟他开玩笑说,你怎么来得这么晚呢?他非常严肃地说,我原来是跟随刘表报效国家的人,现在我没有做到这一点非常惭愧,因此我只想守住这个地方,做到既无愧于地下九泉的人(刘表),也无愧于他托给我的孤儿(刘琮),我是万般无奈才落到今天这个地步来见你的,哪有心思和脸面早早地来见你呢?说完号啕大哭。曹操一听,肃然起敬,赞扬文聘是个忠臣,派他去做了江夏太守。文聘在江夏太守的任上一干就是几十年,由关内侯、亭侯、乡侯到县侯,爵位上去了,但他一直在做江夏太守,替曹操守住了这个咽喉要地,最终击败了关羽和孙权,为曹操的统一霸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曹操用人的方略,只要是人才,都可为我所用、量才而用,以相互信任和科学的激励机制架起了与人才沟通的最佳桥梁,因此曹操手下人才的能力得到了最大的发挥。

所以曹操往往在失败的边缘能够与众将士齐心协力,共渡难关,尤其是在一个尔虞我诈的乱世,这更显示出了曹操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高超的驭人之术。曹操以这样的一种胸襟和作风广纳贤才,到曹操去世前,聚集在他身边的文臣武将就有几百名,光是重要谋士就有102人,这种人才兴旺的局面最终帮助曹家完成了统一大业。

我们再来看一看曹操的决策,曹操的决策体现为:机心似海,当机立断。

作为领导者可以做错决策,但不能不作决策;可以独断专行,但不能犹豫不决。 比如,2009年末,给自己入主白宫到现在做了一个总结。他说:“我对自己第一年的工作表现并不满意,但我起码证明了,面对艰难决策,包括那些不受人欢迎的决策,我是敢拍板的!”

当今很多企业主在面对艰难决策时,往往犹豫不决,拖到后来干脆不做决策,他想反正我是老板,我不决策,你们又拿我怎样?殊不知,分崩离析的危险正悄悄靠近。

** 曹操的正确及时决策首先表现在他“挟天子以令诸侯”争取政治主动这件事上。**

以曹操为首的魏国是鼎立三国中势力最强的一国。魏国势力强大,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曹操凭自己的努力,无数次刀光剑影的战争中拼打出来的。

当时董卓打着诛灭宦官的旗号,率师进京后,就把持朝政,废除少帝刘辩,立刘协为帝,就是后来的汉献帝,把大权掌握在自己手里,从而在政治上占据主动。这一切曹操都看在眼里,只是当时自己实力不够,难与争锋。公元192年,王允用计杀董卓,卓将李傕、郭汜等联军攻破长安,汉献帝就落进他们手中。后来掌控汉献帝者又几次易手。曹操在公元195年击败吕布,接着又在建安元年(公元196年)二月,击败汝南颖川一带的黄巾农民军,攻下许县(今河南许昌),势力更大大地扩展起来。这时汉献帝已回到洛阳,曹操的谋士荀彧首先向曹操建议,”太祖遂至洛阳,奉迎天子都许”。并告诫曹操:”若不时定,使豪杰生心,后虽为虑,亦无及矣。”曹操于是立即派心腹大将曹洪引兵先行,接着又亲自赶到洛阳,朝见汉献帝,借口洛阳残破,并用汉献帝的名义任命荀彧为侍中,守尚书令,使自己出外征战时,中枢的大政可由荀彧来调度。汉献帝从此就成为曹操手掌中的傀儡了。自从曹操迎取汉献帝定都许州后,“挟天子以令诸侯”,在政治上掌握了主动权,不仅使自己的地位高出于一切文臣武将,而且此后发号施令或是讨伐其他政治军事强势集团,都用汉献帝名义,名正言顺,在不明真相的百姓和官员及军队中造就自己的正统地位,给自己的行动带来极大的方便。

官渡之战前,袁绍与曹操双方力量对比,明显是袁强曹弱。袁绍占有冀、青、幽、并四州,地广,兵多,粮食比较充足。曹操只有豫、兖二州,地狭,兵少,粮食不足。从表面上看,曹操不如袁绍,但从内在的深层次的优势看,袁绍却不如曹操。也就是说硬件曹操不如袁绍,但软件曹操却比袁绍强。正如荀彧分析的那样,曹操有“度胜”、“谋胜”、“武胜”、“德胜”的优势,要打败强大的敌人袁绍是完全可能的。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曹操才敢于以弱抗强。

当时,两军对峙官渡,正是人困粮缺的时候,曹操感到难以支撑下去,准备撤军,在荀彧的劝阻下,才又苦苦坚持,等待转机的出现。结果转机真的出现了。这就是袁绍的谋士许攸在自己的正确意见多次得不到采纳时,而且又赶上家人在邺城犯法被捕,为防受到诛连,他才投奔了老朋友曹操。许攸的到来,使处在绝望海洋中的曹操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许攸告诉曹操,袁绍的辎重万余车储备在乌巢一带,屯军守备不严,若派轻兵突袭,焚烧他的粮食和其他物资,不出三天,袁氏自然溃败。 正是听到许攸的真实情报和真诚的劝告,曹操才转弱为强,反败为胜,创造了中国军事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

另外,曹操从缴获袁绍的书信中,查出许昌和军中的人与袁绍暗中联络的书信,当经办人员请示曹操如何处理时,曹操大度地说统统烧掉,这让那些写信的人原本提心吊胆的心一块石头落了地。曹操是深通心理学的人,他豁达地说:“当绍之强,孤犹不能自保,况众人乎。”这样做就消除了众人的疑虑,安定了人心,使部下更心塌地地为他卖命。

从上面几次关键决策中,我们可以看出曹操是比较注意吸收正确意见的人,能分析利弊,择善而从。

曹操广泛屯田最直接最明显的结果,是他的军队开始摆脱缺粮的威胁,使他有可能壮大自己的力量,战胜对手,统一北方,进而为统一中国打下良好的基础。

以上部分内容摘自网络

审时度势,高瞻远瞩,求真务实的决策思想

审时度势,高瞻远瞩,求真务实的决策思想

诸葛亮决策思想和决策活动的显著特点是审时度势,既重视历史经验,又从现实出发,高瞻远瞩,注重调查研究,谨慎周密,总揽全局,富有战略远见。

1.胸怀全局的战略决策思想

诸葛亮早在出山前,就为刘备提出了统一中国、兴复汉室的战略决策。他在全面考察了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后,要刘备先夺取荆、益二州,建立基业,“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积蓄力量,以观其变,抓住机遇,北伐中原,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公元214年,诸葛亮主持蜀中政务,对于如何治理国家,与刘备的另一位谋士法正有不同意见。法正主张应效法刘邦入关中,废除苛法,减轻刑罚,以争取人心。诸葛亮指出:“君知其一,不知其二。”“刘璋暗弱”, “德政不修,威刑不严”,以致“蜀土人土,专权自恣,君臣之道,渐以陵替;宠之以位,位极则贱,顺之以恩,恩竭则慢。所以致弊,实由于此”。诸葛亮认为“吾今威之以法,法行则知恩,限之以爵,爵加则荣,恩荣并济,上下有节。为政之要,于斯而著。”(《诸葛亮文集》,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75页,以下只注页数)刘璋对地方豪强过于放纵,法纪松弛,轻视官爵赏赐,领导失去权威,人心涣散,故而诸葛亮建议采取健全法制,有功授爵,有罪必罚,建立上下级之间的正常秩序恢复领导权威。公元229年,孙权称帝,蜀国许多大臣主张绝盟讨伐,诸葛亮根据当时政治军事形势,从长远战考虑,认为应当维持盟友关系,服从整个战略利益。

2.全面了解情况,谨慎周密,抓住主要矛盾,顺人心,依人力的决策思想

诸葛亮在军事政治决策中,总揽全局,紧紧抓住主要矛盾,全面了解主客观形势,决不贸然行事。他提出:“明君治其纲纪,政治当有先后;先理纲,后理纪。”(第275页)也就是抓根本,管大局,把握主要环节。全面了解情况,掌握充分信息,是决策的客观基础,诸葛亮指出:“古之善斗者,必先控敌情而后图之。”(第349页)信息必须准、全、及时,他说,信息不准确,就等于眼不见耳不闻。

审时度势,就是不拘泥陈规旧俗,从实际出发,灵活变通。诸葛亮说:“智者不逆天,亦不逆时,也不逆人也。”(第313页)任何决策必须依据客观规律,从时代的特征出发,从人民的愿望和利益出发。他说:“夫因人之势以伐恶,则黄帝不能与争威矣。因人之力以决胜,则汤武不能与之争功矣。”(第332页)他认为,只要是正义的事业,只要是反映大多数人的心愿和利益,并且紧紧依靠人民的力量去战胜邪恶,就一定能胜利。诸葛亮的决策活动,始终抓住时代的特征,立足现实,重视人心和人的力量等几个关键问题。

诸葛亮立身处世,谨慎周密,“诸葛一生唯谨慎”,后世对他的这个评价是中肯的。他说:“夫国之大务,莫先于戒备。若夫失之毫厘,则差若千里,复军杀将,势不逾息,可不惧哉。”(第319页)“无备,虽众不可持也。故曰:有备无患。”(第319页)怎样做到有备无患?首先要有战略观念,“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研究决定问题,要从正反两方面比较分析,权衡利弊,“故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欲思其成,必虑其败”(第286页)。要分析各种可能性,并有预备方案和应急措施。在决策的实施中,要善于观察把握进程,要有见微知著的洞察力,他说:“夫危生于安,亡生于存,乱生于治。君子视微知著,见始知终,祸从无起,此思虑之政也。”(第286页)领导者任何时候都要头脑清醒,要有急迫感、危机感,同时,又要有全力去争取事业必胜的坚定信心。

3.虚心求谏,集思广益,发挥智囊作用的决策思想

诸葛亮在《前出师表》中说:“诚宜开张圣听……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第22页)开导刘禅要树雄心,立大志,广开言路,虑心纳谏。这也是诸葛亮决策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原则。他说:“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若远小嫌,难相违复。旷阙损矣。违复而得中,犹弃弊而获珠玉。”(第127页)领导决策要集思广益,如果顾虑避嫌不同意见而不敢让大家反复研究讨论,不能人尽其言,言尽其意,就难以做出正确的决策。就不能经过充分讨论、反复比较得出正确的结论。对此,诸葛亮十分感慨地说:“然人心苦不能尽。”(同上)他诚恳要求下属,只要“有忠于国”,积极提出建议和意见“则亮可少过矣”。诸葛亮在失街亭后,认真总结经验教训,要求人们“自今以后,诸有忠虑于国,但勤攻吾阙”(第131页)。如此坦诚要人们指出自己的缺点错误,勇于接受批评意见,做好工作,报效国家,这在当时,实在难能可贵。

诸葛亮主张广泛听取下层意见,“视听之政,谓视微形,听细声”, “故为政之道,务于多闻,是以听察采纳众下之言,谋及庶士,则万物当其因,众音佐其耳”, “多见为智,多闻为神”(第235页)。

重大的军事政治决策,应有“奇谋不测,博闻广见,多艺多才”的幕僚智囊集团参与,使之“群议得失,以资将用”(第339页)。

六大思维是什么

1、辩证思维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永恒发展的,内在的矛盾运动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必须坚持用全面、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在信息化、全球化的今天,世界已经成为地球村,国内外各种矛盾相互交织,新问题层出不穷,如果孤立、静止、片面地看问题,一定会寸步难行。

2、系统思维

系统具有鲜明的整体性、关联性、层次结构性、动态平衡性、开放性和时序性特征,领导干部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运用系统思维。要有全局意识、协同意识,要注重改革措施整体效果,聚合各项改革协调推进的正能量。

对涉及面广的改革,应在基本确定主要改革举措基础上,深入研究各领域改革的关联性和各项改革举措的耦合性,同时推进配套改革,使各项改革举措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实际成效上相得益彰。

3、战略思维

战略思维是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善于把握事物发展总体趋势和方向的思维方法,展示的是看问题的高度和深度。当前各级领导干部有没有战略思维、具有什么样的战略思维,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全面深化改革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能登多高、能走多远、将抵达何处。

4、法治思维

法律是对社会行为的基本约束,也是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古代明君贤臣无不儒法并用、德法并施以开创盛世。依法治国是党***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5、底线思维

底线是不可逾越的警戒线、是事物质变的临界点。一旦突破底线,就会出无法接受的坏结果。底线思维注重对危机和风险等负面因素进行管控,而不是降低标准、无所作为。善于运用底线思维,防患于未然,才能赢得工作的主动权。

6、精准思维

精准思维是一种非常务实的思维方式,它强调具体和准确,要求动作精准到位、在一个个具体的点上解决问题,排斥大而化之、笼而统之地抓工作。现实矛盾都是由一系列具体问题累积起来的,化解矛盾、推进工作必须养成精准思维,从一个个具体问题入手,积小胜为大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