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十六计中的《擒贼擒王》成语故事1oo字

2.什么是擒贼擒王?

3.从历史看,三十六计中擒贼先擒王是不是最强而且胜率最高的?

4.擒贼先擒王的近义词

5.擒贼擒王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三十六计中的《擒贼擒王》成语故事1oo字

擒贼擒王是成语吗-擒贼擒王

明英宗宠幸太监王振,王振是个奸邪之徒,侍宠专权,朝廷内外,没有人不害

怕他。当时北方瓦刺逐渐强大起来,有觊觎中原的野心。王振拒绝了大臣们在瓦刺

通往南方的要道上设防的建议,千方百计讨好瓦刺首领也先。公元1449年,也先亲

自率领大军攻打大同,进犯明朝。明英宗决定御驾亲征,命王振为统帅。粮草没有

准备充分,五十万大军仓促北上。一路上,又连降大雨,道路泥泞,行军缓慢。也

先闻报,满心欢喜,认为这正是捉拿英宗平定中原的大好时机。等明朝大军抵达大

同的时候,也先命令大队人马向后撤退。王振认为瓦刺军是害怕明朝的大部队,畏

缩而迅,于是下令追击瓦刺军。也先早已料到,已派骑兵精锐分两路从两侧包围明

军。明军先锋朱瑛、先晃,遭到瓦刺军伏击,全军覆没。明英宗无可奈何,只得下

今班师回京。明军撤退到土木堡,已是黄昏时分。大臣们建议,部队再前行二十里,到怀来城凭险拒守,以待援军。王振以千辆辎重未到为理由,坚持在土木堡等待,也先深怕明军进驻怀来,拒城固守,所以下令急追不舍。在明军抵达土木堡的第二天,就趁势包围土木堡。土木堡是一高地,缺乏水源。瓦刺军控制当地唯一水深—一土木堡两侧的一条小河。明军人马断水两天,军心不稳。也先又施—计,派人送信王振,建议两军议和。王振误以为这正是突围的好时机,他急令部队往怀来城方向突围。这一下正中也先诱敌之计,明军离开土木堡不到四里地,瓦刺军从四面包围。明英宗在乱军中,由几名亲兵保护,几番突围不成,终于被也先生擒。王振在仓皇逃命时,被护卫将军樊忠一锤打。明军没有了指挥中心,溃不成军,五十万大军全军覆没

什么是擒贼擒王?

正确的写法是欲擒故纵,意思是:想要捉住他,故意先放开他,使他放松戒备。比喻为了达到进一步控制的目的,故意先放松一步。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无如作者要作这等欲擒故纵的文章,令读者猜一猜。”

例句:公安局这次释放了一名盗匪,只不过是采用欲擒故纵的手法,以便把他们一网打尽。

近义词

诱敌深入 [ yòu dí shēn rù ]?

释义:把敌人引进来,使它处于孤立而又不易逃跑的不利地位。

出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第五章第三节:“如果说诱敌深入在以前是有用的,那末在堡垒主义的第五次‘围剿’是无用的。对付第五次‘围剿’,只能用分兵抵御和短促突击的方法。”

从历史看,三十六计中擒贼先擒王是不是最强而且胜率最高的?

关于擒贼擒王的议论,最为著名的莫过于唐代大诗人杜甫的《前出塞》。诗中写道:“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此外民间“打蛇要打七寸”的说法说的也是这个意思。此计用于军事上,即指打垮敌军主力、擒拿敌军首领,使敌军彻底瓦解的谋略!

擒贼擒王其实也属三十六计中第十八计,对于擒贼擒王的解释刚刚已经说得很明确了,但是难道擒贼擒王仅仅只能直接运用吗?其实不然,历史上,大将王世充就曾运用傀儡计将擒贼擒王的道理体现得淋漓尽致!擒贼擒王还有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就是要认准对的“王”!下面看看王世充的故事!

王世充出生于西域一带,自幼聪明伶俐、才智过人,得到了隋文帝和隋炀帝的重用。隋朝末年,天下大乱,烽烟四起,李密率领的瓦岗起义军一呼百应,成为朝廷的心腹大患。有一次,王世充奉命和李密率领的起义军决战。决战前,王世充找到一个和李密长得很像的人,把他藏在军中。当两军打拼到最激烈的时候,王世充派人把假李密绑到两军阵前,让士兵大声喊道:“李密投降了!李密投降了!”王世充的士兵见对方敌首被捉,立刻士气高涨,而李密的士兵看到“李密”被捉,马上群龙无首,成了一盘散沙。王世充直率军队乘胜追击,打败敌军!

王世充巧妙地运用了擒贼擒王之计。虽然只用了假王,但是却达到了和抓到了真的统帅一样使敌人军心涣散的效果!所以每一个计谋并不是固定不变、板不通的,它可以是每一个方面的应用!

擒贼擒王之计,古往今来,亘古不变的是它的计谋特点,古代历史上更多的是于其与军事上的妙用,而现代的社会生活中,更多的是于其与商业争斗、政权争夺相关的运用,这便是三十六计的博大精深之处,不仅在古代有着出乎意料的奇招之妙,在现代也有着许多借鉴意义!每一个计谋讲述的就是一段曲折迷离的故事,展现的也是一场尔虞我诈的争斗,不论是现代还是曾经,人类的本性终究不会发生改变,从茹毛饮血到你争我斗,从刚学会走到相互追逐,我们在不断进步!追溯历史的征程,王世充的例子给了我们现代人很好的借鉴意义,正所谓“前车之鉴,后车之师”!

以小见大,我们会看到不一样的世界!从王世充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到擒贼擒王背后的精妙绝伦,从擒贼擒王之中,我们又能看到现在的一切争斗的本质,这便是三十六计带给我们的非凡体验,所以说确实“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完《三十六计》,你不必花费过多时间,但是你收获的却是古人毕生的心血结晶,古代与现代就是一个相互交织而又互相远离的过程,擒贼擒王只不过是这无边的历史长河中的沧海一粟!

擒贼先擒王的近义词

在两军对战中,如果把敌人的主帅擒获或者击毙,其余的兵马则不战自败。比喻在解决事情上抓住关键,解决主要矛盾,其他的细节便可以迎刃而解。

擒贼擒王:

擒:抓,捉。指作战要先抓主要敌手。。

唐代杜甫诗之六:“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示例

所谓~,这就是办事的诀窍。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四十四回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比喻做事先要抓关键

近义词

擒贼先擒王

擒贼擒王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擒贼擒王的近义词有打蛇打七寸、攻其要害;反义词有放虎归山、养虎为患、除恶务本等。

1、打蛇打七寸的意思是,在打击蛇的时候,要打它的要害部位,即七寸,才能使蛇无法反抗或攻击。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比喻在解决问题或打击敌人时,要找到关键所在,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或击败敌人。

2、攻其要害则是指在攻击敌人时,要攻击敌人的要害部位或关键所在,从而使敌人的战斗力或作战能力受到严重削弱。这个成语也可以用来比喻在解决问题时,要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然后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

3、放虎归山意思是把老虎放回山去,比喻把敌人放走,留下后患无穷。

4、养虎为患则是指养育老虎,将给自己带来祸害。

5、除恶务本则是指要彻底清除恶势力或坏势力,不留后患。

擒贼擒王历史典故:

擒贼擒王这个成语的历史典故可以追溯到唐朝时期。当时,唐玄宗为了维护边境安全,派遣军队前去征讨反叛的南诏国。其中有一场战斗,唐军面对敌人的围攻,陷入了困境。此时,一位名叫张守圭的将军主动请缨,要求亲自率领一支精锐部队,深入敌后捉拿敌军首领。唐军统帅批准了他的计划,并且给他增派了几个勇士作为助手。

张守圭率领着这支小部队,趁着夜色突袭了敌军后方,迅速地打败了敌军的守卫部队。最终,他们成功地擒获了敌军首领,并且押回了唐军大营。唐军士气大振,张军反败为胜。唐玄宗听闻胜利的消息后非常高兴,立即提拔张守圭为右骁卫将军。

这个故事成为了后世广为流传的典故,被人们比喻为在解决问题或打击敌人时,必须抓住关键所在,一击中的,才能更容易地获得胜利。在战争中,打击敌人的指挥中枢和精锐部队,摧毁敌军的斗志和指挥系统,是非常有效的战术手段。同样地,在解决问题时,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它,也是非常关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