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踏入江湖下一句接什么

2.孙子兵法里面的“形”“势”“虚实”详细解释。

3.孔子的名人名言

4.孔子的经典故事

踏入江湖下一句接什么

任重而道远上一句怎么接-任重而道远怎么接下一句

具体如下:

1、湖路远,侠义长存!

2、江湖路远,莫问归期。

3、江湖路远,有幸相识,有缘再见。

4、江湖路远,同去同归。

5、江湖路远,山高水长,任重而道远。

6、江湖路远,后会有期。

7、江湖路远,一路行走一路酒。

8、江湖路远,重逢仍是少年。

9、江湖路远,仗剑天涯。

10、江湖路远,山高水长,我们就此别过。

11、江湖路远,不如相忘于江湖。

孙子兵法里面的“形”“势”“虚实”详细解释。

一.形势定义

在《孙子兵法》中,第四篇名曰《军形篇》,第五篇名曰《兵势篇》,孙子兵法包罗军事各方面,全书不过十三篇,形势共占两篇,由此可见形势在我国古代军事理论中的重要性。《军形篇》篇最后一句就是孙子为“形”下的定义:胜者之战民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者, 形也。《兵势篇》亦然: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若将形势定义作为高考题,此上两句可以作为标准答案了。除孙子外,辛弃疾在献给皇帝陈述抗金救国、收复失地的《美芹十论》的第一论,《审势》中,开头第一句便是“用兵之道,形与势二。不知而一之,则沮于形、眩于势,而胜不可图,且坐受毙矣。”将形势之道上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接着便写道“何谓形?小大是也。何谓势?虚实是也。土地之广,财赋之多,士马之众,此形也,非势也。形可举以示威,不可用以必胜。譬如转嵌岩于千仞之山,轰然其声,巍然其形,非不大可畏也;然而堑留木柜,未容于直,遂有能迂回而避御之,至力杀形禁,则人得跨而逾之矣。若夫势则不然,有器必可用,有用必可济。譬如注矢石于高墉之上,操纵自我,不系于人,有轶而过者,抨击中射惟意所向,此实之可虑也。”

笔者认为从军事上来说,“形”是一支军队的人数,装备,等客观上的力量,是相对静止,短期内不易发生变化的,可以量化的;“势”就是军队在某一特定的时间地点所能发挥的直接作用,这种作用由代表实力的“形”所决定,但很容易受如士气,地形,天气,后勤,以及战术,敌我双方作战样式的巨大影响,是随时变化,不可量化的。上升到哲学上来说,“形”是指事物的表面现象以及具体情况,一般来说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势”是指事物的趋向性,看不见摸不着,但确实存在。

举个例子,在棋盘上,我还有多少棋子,是车是马还是炮,这就是形,但棋手对弈之间并不是棋子多者就稳胜不输的,为什么呢?下过象棋的都知道,那是因为,棋子没摆到该摆的位置,自然也就发挥不出作用,空有车马炮士象,也只能眼睁睁看着老将被人追杀。棋子若是摆到了适当的位置,便造成了势,在不会下象棋的人眼中,棋盘上还是那么些棋子,没什么变化,而实际上,高手博弈最激烈处全在造势之中,因为能直接产生作用的,是势而非形,表现在棋局上,棋子再多,车马炮再全(形)也无济于事,因为你没摆到适当的位置上(势)表现在战局上,战争中即使再雄厚的兵力,再先进的武器(形)也不能对局势直接产生什么作用,只有将兵力部署到适当的地方,以正确的方式使用高精尖武器(势),才会对对手产生打击作用。正如辛弃疾所说:“形可举以示威,不可用以必胜。”

二.形势转化

形势的定义决定了形可化为势,势可化为形,万事发展皆在于形势相互转化中完成,古往今来以弱克强,以少胜多的战例,也大都是在形势相互转化过程中作文章。

(1)形化势

上文提到,势是由代表实力的形所决定的,这不难理解,说白了就是军队的实力越强就越容易取胜。但问题就是在于,不是形越强,势越强,如果真是这样的话,世界上就不会再有战争了,只需将双方军力数据一对比,胜负立判。历史上那些以弱胜强,以少胜多,引一军驰骋天下,横刀万里,难觅对手的军事家的用兵奥秘在于:如何利用士气,地形,天气,后勤,以及战术,敌我双方作战样式等因素,使己方的有限的军队实力,在战场上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以及如何利用上述因素,使敌方有限的军队实力,在战场上无法发挥作用。即强我之势,弱敌之势。如在“三皇会战中拿破仑指挥法军主力对联军南翼3个军的翼侧和侧后实施最后的突击,将俄奥联军的万余人压缩到了扎钱湖和莫尼茨湖之间的沼泽地带。这部分联军虽有上万之多,人马车炮俱全(形强),却被赶到了刚刚结冰的湖面上,拥挤不堪,(空有其形,却无法转化为势),法军炮兵乘机向湖面进行猛烈轰击,顷刻之间,冰层破碎,人员纷纷落水,几千人葬身湖底。在这样完全被动挨打的情况下,联军士兵无可奈何,纷纷地放下武器,当了俘虏。

(2)势化形

当战争获取胜利,军威大增之时,势便可转化为形,官渡之战前,曹操总兵力不过2万余人,击败袁绍后,挟大胜之势,征服乌桓,统一北方,及至赤壁之战前,曹操又以南征之势,得荆州降兵5万余人,总兵力达20万人,其形之所以扩大十倍,乃挟官渡之势矣。

三.形势运用

在我国传统军事学说的熏陶下,许多中国将领都将形势应用于战争指挥之中。如“军神”元帅军旅生涯的必求之术就是“强势缩节” 。1938年3月,八路军一二九师的神头岭一战,是追求强势缩节的典型战例之一。在这次战斗中,他以一个营奇袭日军兵站集结地黎城,吸引了潞城之敌来援;与此同时,他以3个团的兵力作为主攻部队,在黎城、潞城之间的神头岭三面设伏,对援敌形成较大数量优势(强势),而其中一个营埋伏在废弃工事内,距敌行进道路只有25米,(缩节)。结果是,敌一〇八师团、十六师团各一部共1500人,在不意、不备中只支持了2个小时就全部被歼。这一强势缩节、“以碫投卵”的歼灭战,被侵华日军称之为“第一流的游击战术”

四.形势意义

中国古代兵法中的形势,实质上是一种观察战争乃至世界的哲学方法。了解形势的内涵对我们来说有重要的意义。它告诉我们强者不等于胜利者,弱者不等于失败者。当我们强大时,不可恃强凌弱,同样,当我们受到强大的敌人的侵犯时,不可失去信心,丧失斗志。在看待事物方面,不能拘泥于表面的一些现象,思考问题要全面,要将对结果产生影响的方方面面考虑进去。

我常见一些网友将我军与外军作对比,悲观者认为我军装备落后,战术保守,高精尖武器水平与欧美强国差距很大,几乎不堪一击:乐观者认为我军人数众多,士兵吃苦耐劳,作战勇猛,先进武器的研发工作进展迅速,只要国家一声令下,即可立即收复藏南,南海,钓鱼岛,甚至屠韩灭日,与美军分庭抗礼。以上两种观点,皆犯了只见形,不知势的错误。离开国家的战略环境空谈战术装备,不谋全局而谋一域,必将在面红耳赤的争吵谩骂中除了一肚子的气而一无所获。

在我看来,我军目前实力,在“国土防御”的战略前提下,无疑是优秀的,建国以来无宵小之辈胆敢对我国本土发动大规模进攻足以证明这点。然而在保卫我国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利益的前提下,我军目前状况实在不容乐观,虽然不断有歼20,瓦良格等高精尖武器研制成功,但从整个体系来说,我军信息化进程才刚刚起步,且进步缓慢,最为关键的军队编制体制上的改革还遥遥无期,没有动静。这仍是一支没有远征能力的军队,仍是一支停留在机械化战争时代的军队。改革开放三十年后,面对着某些国家对我海外利益的蚕食 ,对我国家尊严的挑衅,解放军的境况无比尴尬。

愿我军冲破束缚,大刀阔斧地进行全方位改革,立足现况,放眼未来,蓄势而待发。相信祖国会日益强大,迎来民族复兴。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论语》中的话:“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与诸君共勉!

孔子的名人名言

一、孔子名言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4、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7、道不同,不相为谋。

8、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9、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10、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11、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12、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13、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4、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二、孔子人生名言:

1、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2、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3、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4、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5、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6、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7、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8、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9、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10、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11、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12、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13、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14、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15、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16、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17、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18、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9、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20、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21、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22、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23、放于利而行,多怨。

24、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25、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6、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27、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

28、(“撰”去提手)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29、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30、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31、士而怀居,不足为士矣!

三、孔子做人名言

1、不学礼,无以立。

2、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3、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5、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7、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8、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9、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10、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11、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12、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1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14、过,则匆惮改。

15、不迁怒,不二过。

1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7、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8、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19、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而后己,不亦远乎?

20、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21、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22、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23、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24、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25、巧言乱德。

26、巧言令色,鲜矣仁。

27、刚、毅、木、讷近仁。

28、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29、听其言而观其行。

30、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31、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32、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33、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34、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35、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

36、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37、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38、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39、礼之用,和为贵。

40、放于利而行,多怨。

四、孔子劝学名言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

3、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4、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5、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7、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8、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9、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10、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11、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3、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1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5、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16、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17、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8、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

19、不学诗,无以言。

20、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21、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22、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23、有教无类。

24、自行束侑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五、孔子政治名言

1、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2、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3、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4、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

5、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6、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7、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8、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9、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10、苟正其身,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11、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12、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1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14、居是邦,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15、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16、君子之行也,度于礼。

17、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

18、君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19、……因民之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

20、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

21、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

22、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23、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故为政在人。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24、子路问事君。子日:"勿欺也,而犯之。”

25、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26、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27、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

28、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

29、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30、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

31、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32、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33、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孔子的经典故事

公元前521年春,孔子得知他的学生宫敬叔奉鲁国国君之命,要前往周朝京都洛阳去朝拜天子,觉得这是个向周朝守藏史老子请教“礼制”学识的好机会,于是征得鲁昭公的同意后,与宫敬叔同行。到达京都的第二天,孔子便徒步前往守藏史府去拜望老子。正在书写《道德经》的老子听说誉满天下的孔丘前来求教,赶忙放下手中刀笔,整顿衣冠出迎。孔子见大门里出来一位年逾古稀、精神矍铄的老人,料想便是老子,急趋向前,恭恭敬敬地向老子行了弟子礼。进入大厅后,孔子再拜后才坐下来。老子问孔子为何事而来,孔子离座回答:“我学识浅薄,对古代的‘礼制’一无所知,特地向老师请教。”老子见孔子这样诚恳,便详细地抒发了自己的见解。

回到鲁国后,孔子的学生们请求他讲解老子的学识。孔子说:“老子博古通今,通礼乐之源,明道德之归,确实是我的好老师。”同时还打比方赞扬老子,他说:“鸟儿,我知道它能飞;鱼儿,我知道它能游;野兽,我知道它能跑。善跑的野兽我可以结网来逮住它,会游的鱼儿我可以用丝条缚在鱼钩来钓到它,高飞的鸟儿我可以用良箭把它射下来。至于龙,我却不能够知道它是如何乘风云而上

磐对问项橐

昔仲尼,师项橐;

古圣贤,尚好学。

司马迁《史记》有云:“孔子居陈三岁,会晋、楚争强,更伐陈。”公元前489年,楚、吴两国陈兵陈国,两军对峙、剑拔弩张,大有一触即发之势,负函(今河南信阳)成为前线。居于负函的孔子师徒不得不告别于对他们礼遇有加、勤于问政的楚大夫叶公,接受楚昭王之聘,准备前往楚国都城郢都。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麦浪翻滚,稻谷金黄。孔子带着子路、子贡、颜回等高足,沿大别山经邾国准备前往郢都。他们乘着马车,奔驰在古栈道上。沿途风光,饱览无余:农夫在田间荷锄劳作,牧童在山间牧牛牧羊。一条条河流弯延曲折,清澈见底;一行行树林绿荫遮日,一片片竹林随风摇曳;一座座村庄紧密相连,阡陌交通,鸡犬之声相间,间或听到悠扬的笛声在空中回荡。天黑了,他们便寄居在附近的村庄,或者找村民了解当时的历史掌故、风俗人情,搜集民歌、民谣,或者举办讲坛,探讨宣讲高深的“仁、义、礼、智、信”之道。有时也在某个村落驻足二、三天以采风。

一天,伴随着阵阵蹄声,漫漫尘烟,他们来到了新洲道观河南面的旧街境内。只见大崎山似美女横卧于蓝天白云之下,风高林茂;沙河漪澜清清流水潺潺;狮子岩如猛狮踞伏,气吞日月。这里山色迷蒙,湖光潋艳,鸟语花香,好一片人间仙境。走出街南不远,车夫突然勒住缰绳,马儿长啸一声,车子停下了。

孔子问道:“何故停车?”

车夫答道:“前面有一群小孩挡道,夫子。”

“让他们让道。”

“小孩,你们见马车来了,为什么还不让道?”子贡跳下车,没好气地说。

“凭什么要我们让道,你们不能走其它的道吗?“一个似乎是领头的小孩答道。

子贡怒目圆睁地吼道:“你知道这是谁的车吗?告诉你,这是孔夫子的车!”

听到子贡与小孩发生争执,孔子无奈只得亲自下车瞧个究竟。见到仪表堂堂、儒衫飘逸\举止优雅的一位长者,小孩们毫无惧色,不以为然,继续用石块垒筑他们的“城池”。

孔子抚摸着一个俊俏的小男孩的头,和颜悦色地说:“小公子,请你们将石块搬开,让我们过去行吗?”

小孩仰望着孔子说:“我们正在筑城,恕难从命。”

“那好,我出一个问题,如果你答不出来,你就给我们让道。”孔子思忖,要以“礼”服人,对小孩一视同仁。

“你出吧,”这个小孩心想,我是东周守藏史老子的高足,你还能难倒我?

“你听好了,”孔子问:“父母与夫妻熟亲?”

“夫妻亲。”小孩答道。

“不对,父母亲。没有父母哪有后代!”

“夫妻亲,没有夫妻,哪有父母!”

他们各执一理,谁也说服不了谁。“父母亲”、“夫妻亲”反复了二遍。

子曰:父母者,衣食也。父母从小抚育儿女,衣食住行、吃喝拉撤、教育成人、传道授业,那样不操心!父母当然亲。

项橐还之以颜色:夫妻也,恩恩爱爱,男耕女织,同眠共枕,相濡以沫,爱意绵长,白头偕老,永不分离。一日夫妻还白日恩呢!当然夫妻亲。

……。

孔子想,我孔丘名闻天下,称圣华夏,今天还说服不了一个小孩,“是可忍,熟不可忍!”转念一想,“君子无所争”,我气度如海,有容乃大,不与小孩一般见识。便拿掉大儒的身价,搭躬施礼道:“神童在上,老夫有礼了。我们有要事在身,万望高抬贵手,给我们借道。”

小孩理直气壮地说:“请问先生,自古以来,是城应让车,还是车应让城?”

子路说:“你这是什么城池,只是小孩的游戏!”

“就是城池!”

缰持了一会儿。小孩自知理亏,便问道:“你们有什么要事吗?”

“周游列国,传道授业啊。”孔子说。

“传道授业就得有一套本事和才学,那您知道一些什么呀?”

孔子答道:“不是老夫夸口,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什么事我都略知一、二。”

小孩说:“天文地理无所不知。那我问您,您有多少根眉毛?”

孔子说道:“眉毛本人又看不见,怎么能知道有多少根呢?”

小孩灵机一动,接着问:“嫌看不风,天上的星星能看见,您说有多少颗?”

“天上的星星浩如烟海、多如牛毛,怎么数得过来呢?”孔子为难地说。

小孩笑道:“啊,您又嫌多,那太阳只有一个,早晨像冰盘,晌午赛玉环,什么时候离我们近?什么时候离我们远?”

孔子想了半天,喃喃地说:“这个,这个……还真不知道。你乃神童,惟楚有才!还望多多指教。”

小孩说:“指教不敢,我现在正忙着呢,咱们后会有期。”

这时弟子们都在嚷道:“师傅,咱们走吧!”孔子只得朝小孩躬躬首:“后会有期!”心里想着,这些知识还真没好好研究过呢!随即令车夫调转车头,绕道而行。

不料,行进约一公里后,因刚才转弯过急,车轱辘折断了。孔子无奈,让子路到前边的村庄去借一把斧子修理。

子路急步来到前边的村庄,见一位中年妇女正在屋里织布。子路恭敬地说:“大婶,请向你借一件东西。”那女子还未等子路把话说完,已转身从里屋拿出一把锃亮的斧子,“给你!”子路惊呀不已,她怎么知道这是要借用斧子!妇人微笑着说道:“你不是要借一个“东西”吗?‘东’是东方甲乙木,‘西’是西方庚辛金,斧柄是木做的,斧子是铁做的,‘金’乃铁也。你是要借斧子吧!”子路拿着斧子跑回停车处,并将刚才的事情诉与孔子。

孔子听后,慨叹不已。刚才遇一聪颖孩童,现又遇一村妇,不仅乐于助人,还十分聪敏。不禁赞曰:楚乃藏龙卧虎之地也!

那个难倒孔圣人的小孩乃是项橐。《战国策?秦策》云:“甘罗曰:项橐七岁为孔子师。”俗文学作品《孔子项橐相问语》流传神州大地,也在很早的时候就传到了日本、朝鲜、越南、俄罗斯等国。《三字经》中亦载:“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好学。”

因之,孔子与项橐对问系千古美谈。因湖北鄂东方言言某人喜欢巧舌争辩为磨嘴皮子 故将孔项对问之地命名为磨嘴磐将孔子绕道修车的地方称为回车埠,以纪其事。

2、孔子使子路问津

问津遗迹今尤在, 镌得丰碑立古岑。

约一个小时后,马车修好了。带着“惟楚有才,楚地藏龙卧虎” 的喟叹,孔子师徒一行继续往旧街的东南方向驰行。约走了3公里,前边一条山谷河流挡住了去道。河流水深岸阔,不知津口在哪儿。孔子一行踌躇岸边,忽见河的上游有两名身材高大颀硕的男子正在田间并头而耕,便叫子路去问渡口之处。

子路来到那两人的身旁,恭敬地揖揖手,问道:“先生,请问这条河流的渡口在何处?”

一农夫答非所问,反问道:“车上坐着的执辔的人是谁呀?”

“是孔丘。” “是鲁国的孔丘吗?” “是。” “那么,他应该知道渡口在何处。” 另一农夫又问道:“你又是谁呢?” “我是子路。” “是孔丘的徒弟?” “是。”

农夫说:“你看,天下哪儿都是一样的动荡不安,谁可以改变它呢?你与其跟着这种避人之人四处奔波,不如跟着我们这种避世之人还更安逸自在。”

子路不仅未问到津口,反而还遭一番奚落、教训,沮丧地回告孔子。孔子听说后,怅然长叹。说道:“人是应该有社会责任的,怎么能够隐居山林,置天下的黎民苍生于不顾,而终日与鸟兽为伍呢?如果天下太平的话,那也用不着我孔丘四处奔波了。”

这两位在田间耕作的农夫便是当时有名的隐者长沮和桀溺。人各有志,儒家一直主张入世,匡时济世,“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隐者认为天下大乱,已无可救药,只能自保。因为孔子曾在此地使子路问津于长沮与桀溺,人们便将那条挡住孔子去路的河流称作孔子河。在河流的两旁,长沮、桀溺耕种过的那片呈梯形的田垄,一边称之为长沮冲,一边称之不桀溺畈。

《论语》、《史记》对子路问津均有记载。

《论语?微子》载:“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史记》载:“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以为隐者,使子路问津焉。”并进行了一番对话:“桀溺曰:‘悠悠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与易之?且与其从辟人之士,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而不辍。子路以告孔子,孔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据钱穆《论语新解》注:“长沮、桀溺两隐者,姓名不传。沮,沮洳。溺,淖溺。以其在水边,故取以名之。桀,健义,亦高大义。一人颀然而长,一人高大而健。”

孔子是否在新洲使子路问津于长沮、桀溺,众说不一。河南新蔡城南二十余里的关津,亦传说是当年子路问津处;罗山县有子路村,拓城县、叶县亦传说有子路问津处,山东鱼台亦有此说。子路到底在何处问津,无史籍记载。《史记》记载孔子自叶返蔡,见沮、溺耦耕使子路问津,其在叶在蔡,还是在新洲,也未详细道明。《圣贤冢墓记》载:“黄城山即沮溺所耕处,下有东流,子路所问津处也。”明万历《黄州府志》云:“按史记孔子自蔡如叶,注云,叶有黄城山……古志载,县以北十里有永安城,为楚所筑,楚因当都之矣。今淋山河(今团风县地,与孔子河村南北毗邻)正当官道,亦有黄山。”清光绪《问津院志》云:“黄山,在孔子河北,一名黄山铺,一名黄林墅。”按府志之说,叶有黄城山,而孔子河这个地方也有叫黄山的地名。黄城山、黄山仅一字之差,也许是后来简称之,且附近又有楚城,本地又是官道,孔子由此到楚似在情理之中。明《统一志》、清《湖广通志》均载:“相传孔子自陈蔡适楚,至此问津。”

据史料记载,约于西汉文帝十六年(前164年)至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年)间,邑人在孔子山旁挖掘出“孔子使子路问津处” 石碑,淮南王刘安为纪其事,遂在当地建亭立碑,修孔子庙,以供人祭祀,并征召学士在庙内讲学著书。石碑仍在,虽经年历月,字迹依昭然,明代进士、书院主持人萧继忠有诗云:“雾暗秦碑涩,云生汉殿荒。”由此推断,问津碑为秦时所立。原碑不知毁于何时,现仅存明人书写的同文碑一块。

3. 渡河落水山间晒

一时风欺竹,

连江雨送秋。

鱼游浪影沉,

晒书佚事留。

长沮、桀溺虽归隐山林,但并不闭目塞听,他们知道:鲁哀公曾问过孔子:“鲁国之乱,源于季氏,大家都明白,然而,为何越明白越乱呢?”请孔子指点“迷津”。 孔子当时答道,“因为你只是明白一国、一人,而不明白天下。”可见孔子是知而不迷。长沮的话中隐语:孔子既知鲁之“迷津”, 也必知楚之“迷津”, 故不以渡口相告。孔子一行只好找别人打听。他们来到渡口,见有一老翁在摆渡。子路说:“船夫,请将我们渡过河。”

“行,请驾好马车,都上船。”船夫用竹杆吃力地撑着,马儿在水中随着木船过河,马儿会游泳。

船到河心,突然大风骤起,木船在波涛中颠簸摇晃,船儿忽高忽低,象一个醉汉似地立不稳,一船人都失去了重心。整船人和马车经不住这种颠簸,伴着风吹浪涌,船一歪,就翻落到河中。孔子师徒等人众都成了落汤鸡,掉入水中,衣服全湿透了。人落水问题还不太严重,这时的南方还不冷。可惜了我的那些书,孔子喊道:“快救我那些书!”

民间有谚:孔夫子搬家?全是书。孔子一生发奋好学,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走到哪儿都携带着很多书。

古时的书,其实都是一些竹简上刻或书写的篆字,东汉蔡伦发明造纸,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都在其以后许多年。

在众人的一番折腾下,马车被推上了岸,书也被捞上来了。但是,那些书全被水浸湿了。孔子心中焦急,四处张望,欲找一个晒书之所。还是颜回年轻,眼尖,“瞧!对岸有一座山丘。”那座山有300多米高,四面无倚,独凸而立,顶部平坦洁净,足有二亩见方。孔子憋皱的眉头舒展了,此时秋高气爽,阳光直照山头,很好晒书。弟子们很快将被打湿的书搬到山顶,铺开晾晒起来。周边也没有什么人,子路、子贡、颜回也不顾斯文,脱掉长衫,拧干晾晒。

经历了刚才的一番折腾,孔子站在山顶,俯瞰潺潺流水,不禁仰天长叹道:“美哉水,洋洋乎!可惜的是这儿没有桥,此处要是有一座桥就好了,过往行人就不会如我等受涉水之苦了!”

随后,孔子师徒落坐于两丈多长的长石上,稍事休息,以等书晒干。子路回想起近段的行程,种种不幸,不禁发起牢骚,口里念叨:在宋国的一棵大树下习礼时,宋司马桓魑欲杀师傅;在于野被陈蔡大夫围困三日,粒米未进,很多人都饿病了;上午在旧街让项橐毛孩戏弄,下午又人车落水,真是不幸,可谓“风刀剑树严相逼”。

孔子宽解道:“天降大任于我等,实现周礼,天下归仁,任重而道远。忍饥挨饿,受苦受难,在所难免。我们必须坚韧弘毅,矢志不移,而后已。”

孔子师徒当年晒书的山就在今问津书院的后边,山势平坦,有茂林修竹,茵茵庄稼,被称之为晒书山。孔子当年坐过的那块长石被称为“坐石”,周边还有后来他们驻足讲学时供研墨行文之用的墨池、砚石。墨池即离坐石不远处的小溪,溪边石黝如墨,故名墨池。临池石刻上刻有“墨池” 两字,尽管年代久远,仍依稀可辨。池边一石,形如砚台,如天作之合。每遇天气变化,即有“墨水” 浸出,池水久旱不涸。

4.千年一叹孔叹桥

气节如山,千秋仰止宫桥近;

文章似海,百代渊源俎豆磬。

公元前489年,孔子站在孔子河岸边,望水兴叹,说此处若有一座桥就好了。孔子后来被称之为圣人,但圣人不是神仙,孔子也不信神。“敬鬼神而远之”(《论语。雍也》),“未知生,焉知?”(《论语。先进》)孔子不言“乱、力、鬼、神” 即是证明,神可以点石成金(当然,神是不存在的)。就当时的生产力水平而言,建一座象样的桥是不容易的。

孔子河发源于大别山东南支的五云山 是一条绵长十多公里的山间小河 周边山岗林立 林茂竹密 松涛阵阵 鸟语声声 田垄纵横 村庄聚落。她流经清清沙河、举水,汇入万里长江,奔向无涯大海。千百万年来,流水潺潺,不舍昼夜,从上古流过春秋,又从春秋流到如今。她因为曾留下孔子的足迹,因孔子发出过千年一叹,而更加令人神奇向往,而承载着更加深厚的文化底蕴。

一千八百多年后,孔子的夙愿,以及世世代代一河两岸民众的期盼变成了现实。明万历年间,孔子及儒学思想的崇拜者、归安进士、黄冈知县茅瑞徵遂孔圣人之愿,在此修筑了一座大桥,并命名为孔叹桥。茅瑞徵是一位较有作为的知县,县志称他“于水利、邮传备极经画,有大功于民”。

茅瑞徵及孔子河周边的民众慷慨捐资,请来最好的工匠准备动工,促成此义举。四百年前,钢筋、水泥等建筑材料还未发明,从哪儿去弄上好的建筑材料呢?这里又发生了一个神奇的故事。

就在众人踌躇之际,一位白发飘飘、有仙风道骨的长者来到了村庄。他对村民指点迷津道:“要修成此桥,非用龙骨不可。”村民诧异,“从哪儿找龙骨呢?”只见他拿起罗盘依地而卦,随即指着南方一块长形垄岗说:“此地似龙形,必可得龙骨。”众人依言,来到垄岗,掘地一瞧,果见一块块的青石,天然生成,坚硬硕长,每根长逾十米,重约万斤。抬出地面后,一数,共十六根。

据当地的村民讲,垄岗就是现在的麻石山,离此有十来里远。当时既没有拖拉机,更无起重机,要将十米长、五吨重一根的石块搬运到工地,并使其不受损,谈何容易!修桥补路,行善积德,附近的年轻后生踊跃来到垄岗,个个虎背熊腰,身强力壮,都是干重活的好手,一点数,正好有三十二人。

十六根石块,三十二个壮汉,也是一种天缘的巧合,再多一个人则嫌拥挤,再少一人则嫌力量不足。说来也怪,其中有一根石头,众人使出浑身力气怎么也搬挪不动。这时,地仙又飘然而至,向众人解释道:“此乃龙脊,不可妄动。”众人依言而行,留下龙骨,重新填埋好,将其余的十五根抬走,而此桥的造型为四墩三孔,每孔上面铺陈五根石梁,正好只需十五根。

大桥修筑告竣,孔子之愿遂矣。乡民因此得益,再也不用涉足过河,再也不用摆渡了。至今,村民们还说,孔叹桥托圣人之福、沾龙体之光,故持有神灵,失足和落水者很少,就是偶有人失水,也未见摔伤和溺者。

如果你沿着当年孔子的足迹,来到孔叹桥游览观光,你会为400年前的工程而惊叹。

整座桥全为青石垒砌而成,块块青石,棱角分明,大而沉,稳而牢。长22.8米宽2.25米高2.52米.其造型为四墩三孔每孔之间铺装五根石梁一共十五根。令人称奇的是这根根石梁每根都是一整块硕长厚实修凿整齐。以当时的科技水平和设备搬运和起吊最令人不可思议也是一个谜。可以想象当时的工匠的智慧是很高的桥的质量是超凡的历经几百年承载过几多人和物她依然巍然耸立。

传说归传说,无神论者只相信科学。旧街本身建材资源丰富,有大理石厂。建设京九铁路新洲段,石材都是就地取材。风水学中也有科学的成份,只是用古老的方法作过一些勘探罢了,外加一些神玄。就当时的搬运设备而言,重达5000公斤的石块,应是集众人之力,并辅之以马车、人力车之类的设备而一块块搬运到工地。中华民族是文明古国,长城、故宫、都江堰等浩大工程都体现了先人的杰出智慧,孔叹桥也是其中一例。

5、之乎也者之字山

一望穹窿气象殊,辙环曾此暂驰驱。

苍松夜撼蛟龙影,怪石朝蹲虎豹躯。

气压东山堪小鲁,灵通泰岱可观吴。

登临不尽中秋兴,到处春风是舞雩。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仁者静,仁者寿”(《论语?雍也》)。仁者爱人,“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其出发点和归宿,也是他一生为之奋斗的理想。他在推行其学说和思想的同时,也十分热爱大自然,寄情山水。立志以仁,寄情以山,怡情以水,要象高山那样崇高伟岸,象水那样悠然安详,洗涤着世间的污浊。孔子在新洲度留期间,就曾多次流连于山水之间,思考着匡时济世的伟业,欣赏着风光无限的美景。

一天早晨七、八点钟,孔子师徒来到晒书山散步,他们一边哼着美妙的韶乐,一边欣赏着周边的景致:近看孔子河流水潺潺,白浪直挂。秀丽的村姑在河边挥舞着木杵,有节奏的捣衣声和着哗哗的流水声,仿佛在演奏着一曲动人的乐声;四溅的水花,在阳光的照射下象晶萤惕透的珍珠自天而降。远看阡陌人家,鸡犬之声相闻,吹烟四起,直入云霄。往东边的山脉一瞧,只见青翠的山峦自北向南,绵延千里,透着一种灵气,恰似一个“之” 字,美中不足的是,缺少上面的一“点”。

孔子念叨:“之、乎、也、者、矣、焉、哉,缺点不为之,缺之不成文。”就地掬起一捧泥土扔向那个山头,只见那捧泥土飞向空中,越变越大,飘落在那座山顶上,形成了之字的一点。子路等人惊叫道,“这下就似一个完整的之字了。”

之字山的传说,美妙而神奇。汉字是象形文字,大自然又鬼斧神工,山形地势,似牛、似马,象文、象字,充满着美感。亲临其境,登高眺望,揣摩揣摩,你就会顿悟之字山的奥妙与神奇。

十月上旬的一天上午,孔子在孔子河畔的孔子山讲经台上讲学,听者有五、六十人,众学子正听得入迷。孔子吟道:

伐木丁丁,

鸟鸣嘤嘤。

出自幽谷,

迁于乔木;

嘤其鸣矣,

求其友声。

……。

突然,一辆马车驰来,从车上下来两名信使,他们径直来到孔子面前。孔子见官差来到,便停止了讲学。官差带来了叶公的信函。孔子拿着阅读,函云:

孔夫子敬启:吾国国君不幸于昨日崩殁,楚国政局有变,前昭王聘书不便践约,深祈海涵。特遣使以告,并顺送旅资五千,万望笑纳。

夫子高深学问,道德文章,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吾辈将永远尊崇。

后会有期,他日定当觐见拜教。

即颂时祺!

楚人沈诸梁顿首

楚昭王二十七年十月八日

其实,楚国的失约,昭王逝世是原因之一,主要是楚令尹子西嫉贤妒能,从中作梗之故。读罢叶公的信函,孔子深感悲痛和惋惜。他一直视楚昭王为明君,泱泱楚国,若能有楚昭王推行仁政,以拯救乱世的民众,将是天之大幸。为了谒见楚昭王,他们师徒长途跋涉,历尽艰辛,在陈国居住了四年。未曾想,郢都未至,知遇之君却已仙逝,已成故人。

未久,孔子师徒结束了在新洲的旅程,辞别楚国,来到了卫国,在卫国又居住了三年,为卫出公参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