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唐朝杰出将领郭子仪逝世

2.郭子仪有哪些高情商的故事?

3.功高盖主的郭子仪,为何他最后还能获得善终?

4.汾阳王郭子仪拜寿的故事

5.再造大唐的功臣郭子仪为什么要绑着儿子给唐代宗请罪

唐朝杰出将领郭子仪逝世

郭子仪七子八婿-郭子仪七子八婿祝寿

唐朝杰出将领郭子仪(697—781年7月9日),汉族,祖籍山西汾阳。公元697年阴历十二月十二日(一说是中秋节)生于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唐代著名的军事家。武举出身,高七尺三寸,勇武不凡。

大历四年(768),代宗听取元载的建议,改命郭子仪镇守邠州。八年(773),吐蕃十万众人寇,被郭子仪击退,保护了关中和京城免遭吐蕃洗劫。十四年 (779)五月,代宗病卒,遗诏命郭子仪在治丧期间代理朝政。

郭子仪

德宗即位,建中元年(780),郭子仪为中书令,加封太尉,尊为“尚父”,罢所任各军职。从此,征战一生的郭子仪结束了戎马生涯,在朝为相。建中二年(781),郭子仪病重去世,时年85岁。德宗皇帝为之废朝五日,文武百官前往吊唁。安葬之日,德宗率朝臣到安福门送别。朝野上下为失去一位中兴名将而痛惜。

郭子仪时,历史上评他一生道:“天下以其身为安危殆三十年。功盖天下而主不疑,位极人臣而众不疾,穷奢极欲而人不非之,年八十五而终。其将佐致大官、为 名臣者甚众。”

这几句评语突出地描绘了一个善于团结各种力量的巨人的形象:皇帝不疑忌他的大功,同僚们不厌恶他做大官,一般人并不反对他生活享受的过分; 同时,他善于提拔与培养人材,所以他属下的干部有许多人都成为国家的重要官员。在历史上,郭子仪是许多人的理想,出将入相,既宫贵亦寿考,”七子八婿,皆 为朝廷显官。”

据说他做寿那天,家人拜寿时把朝笏(朝见皇帝时捧在手中的那块板)放在床上,竟致堆满。一床,可见家中大官之多,所以演出《打金伎》这剧目 的京剧又叫做《宫贵寿考》或《满床笏》。

郭子仪少年从武,戎马一生,为巩固唐王朝的统治,也为了保障国家的统一和安定,东征西战二十数年,他的雄才胆略在人民和军队中享有很高的声誉。

他虽战功卓著,官高富显,但为人处事十分谨慎,不居功自傲,不以势压人;虽手握重兵,能服从皇帝命令,不拥兵自立;虽屡遭奸佞诬陷,甚至鱼朝恩派人挖了他的祖坟,仍 能以国事为重;他遵守朝廷法纪,严教子孙,不徇私情。因此,终未因功致祸,立于不败之地。

无论是,河北诸郡之战、还是收复两京之战、邺城之战等重大作战,郭子仪都始终为大唐江山而奔走效力,全无片刻的称帝之心。史书称他“再造王室,勋高一代”。

郭子仪有哪些高情商的故事?

在小说《红楼梦》里有《好了歌注》这首诗,诗的开头是这样说的:“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笏是大臣上朝奏事的笏板。“满床笏”是一个著名的民间典故,人们把“满床笏”视为家门福禄昌盛的象征。相传唐朝的汾阳王郭子仪过60大寿时,在朝为官的七子八婿下班之后都来贺寿,15块笏板铺满大床。此时的郭子仪儿孙满堂、宾客如云,门庭热闹非凡。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收藏的清康熙五彩郭子仪拜寿纹棒槌瓶可以买下北京后海的好几套四合院。

郭子仪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五福名人,首先他是治世之能臣;平定安史之乱后为唐朝续命。其二情商高,不拥兵自重;一般握有军权的开国大将99%的人都被皇帝因猜忌而兔狗烹。其三是子秀孝顺,共育7个儿子、8个女儿,皆是人中龙凤。其四寿命长,唐朝时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医疗技术都并不高,而且郭子仪是行伍出身,常年在外风餐露宿又与敌人厮杀,身上自然刀伤不数,但郭子仪活了84岁的高龄,一生享尽荣耀富贵。喜欢读史的郭德纲便把小儿子的名字取名郭汾暘,寓意儿子的命运能像汾阳王郭子仪一样纵情畅达。

郭子仪在平定安史之乱后威望极高,以他手中的兵马可以自立为王,也可以学曹操那样“挟天子而令诸侯”。但郭子仪却依然拥立李氏皇子为皇帝,皇帝为了稳定地位便与郭家搞了政治联姻,将女儿升平公主嫁给了郭子仪的七子郭暧。相传郭子仪过生日时全家仅有小儿媳升平公主未到,郭暧酒后大怒打了公主并说:“没我爹,你爹啥玩意儿都不是!”公主跑到皇帝面前哭诉,皇帝笑道:“郭暧是实在孩子,把实话都说了。”郭子仪知道“家暴公主”是重罪,为了挽回局面,他将郭暧捆到皇宫里听候皇帝发落,皇帝说夫妻没有隔夜仇,就没有责难郭家。

情商高的人控制情绪的能力超强。郭子仪在外杀敌遭遇职场小人太监鱼朝恩的算计,鱼朝恩嫉妒郭子仪的大红大紫,为破坏郭家的风水龙脉,命人把郭子仪的祖坟刨了。郭子仪知道后依旧在边塞御敌,班师回朝后也没找鱼朝恩的麻烦。这样让鱼朝恩心生狐疑,遂请郭子仪到家吃饭,来一场鸿门宴。郭子仪居然真的到了,鱼朝恩问:“你为何只身前来?”郭子仪说:“鱼公公是老夫的恩人,这次打仗如此顺利,全靠您在皇上面前美言。”鱼朝恩感慨到:“汾阳王的胸襟果真宽广。”便对郭子仪心生敬畏之情。

晚年的郭子仪为了表示自己没有反心,将府中大门敞开,让过往的人都可以看到自己在做什么。郭子仪在院中为妻妾女儿梳头扎辫,丝毫没有官架子。一天下人禀报说:卢杞求见。郭子仪脸色大变,命众人退下不要露面,不然有杀身之祸。妻妾不解的说:“卢杞不过一个小小的官,你为什么那么怕他?”郭子仪说:”卢杞貌丑若鬼,你们见他之后必有嫌弃的表情。他小心眼儿,发达之后会加害你们。”郭子仪后卢杞成为宰相,大肆加害忠良,唯独郭子仪的家人逃过此劫。

郭子仪一生辅佐3位皇帝,而且和小皇帝的关系亲近,完全没有功高盖主的表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相权在他手里掌握四十余年,关键郭子仪还是武将并没有多少文化,居然可以做到宦海无波,可以说郭子仪的职场智慧是现代人学习的真实教材。

郭子仪:丁酉己酉戊寅戊午,大运:戊申丁未丙午乙巳甲辰

八字伤官格,伤官吐露,性格外向活泼,喜欢到处跑,所以郭子仪常年在外行军打仗。伤官佩印,名扬天下。地支寅午半合火局,郭子仪做事内秀细腻,擅长为别人考虑,大运一路火土,贵人朋友多,在职场上八面玲珑。子女宫为正印,子女个人成就大,晚年安享富贵人生。

功高盖主的郭子仪,为何他最后还能获得善终?

郭子仪真正做到了功高盖世权倾天下,而且历经七朝恩宠不衰,这让我们不能不对郭子仪的为人处世方式写一个大大的“赞”字。

收复了河东、河北之地,然后收复了长安和洛阳,可说是天大的功劳,也受封国公;因兵败罢兵,而后因太原兵变,封王平定兵变,后又卸任兵权;然后吐蕃趁唐军阀割据初成,外敌匈奴已经被打得远遁漠北,完全是狡兔,走狗烹的剧本,而且以汉武帝晚年的所作所为,他也是个多疑寡恩的帝王,卫青在生前却从未让汉武帝有过半点猜忌,

个你在忠诚也要看皇帝的人品 只能说遇到了一个还皇帝 像朱元璋赵匡胤刘邦这么多跟他出生入的兄弟他却有猜疑,这个还是要看皇帝人品,卫青六战六捷皇帝对他也是非常相信。尽管郭子仪也曾遭宵小陷害,但仍安如磐石。史官称他权倾天下,朝不加忌,功盖一世,主不加疑。

是一位福德兼全,哀荣始终之人。他位极人臣,富甲天下,子孙满堂;七子八婿皆为朝廷高官,其故部将佐多为名臣,霍光做事极为严谨,并非一日之功,是生平养成的可惯。曾有宫内禁军暗中观察,霍光从宫门进大殿的步数从不多一步或少一步,仅其一斑即可窥全貌。

李光地说打下太晚之后怎么办。食物,衣服,百废待兴,总之后勤等等。目光之长远我等不及也。有人说说,只想失败怎么办。唐代宗却是劝慰了事,事后郭子仪为了惩戒郭暧怒打了郭暧几十大板了事,这场战争直接导致了唐朝由盛转衰,唐玄宗仓皇南逃,而唐帝国的首都长安更是多次被攻破。在这场中,郭子仪横空出世,他平定多地,在皇帝皇后劝慰下升平公主与郭暧和好如初,并且再不以公主身份不尊重公婆了。

汾阳王郭子仪拜寿的故事

郭子仪拜寿

郭子仪经历了唐朝四代,两度担任宰相,被称为“中兴名将”。在郭子仪成为节度使后到他去世,26年间他成为了唐朝转危为安的中流砥柱。郭子仪与皇帝是亲家,与同僚关系友好,用爱心来对待属下,那么郭子仪的七十大寿应该是万众瞩目。

郭子仪拜寿

现在有不少以郭子仪拜寿为内容的作品,明代仇英就画过一幅郭子仪拜寿图,其中场面宏大,人物众多。不过想来也是,单是郭子仪的嫡亲就有七子八婿,各个在朝为官,前来庆寿,更不要说是旁系亲属了。郭子仪一生子孙众多,孙子有好几十,郭子仪端坐在正中,看着自己这么多的孙子孙女,有好多都叫不出名字。郭府算上郭子仪家人和奴仆,共计三千多人,让寿宴场面显得热闹非凡。

后世人作郭子仪拜寿图主要是借图比喻为国立功、家庭和睦的祥和景象。殊不知在这景象后头,还发生了一件差点让郭府株连九族的大事。

郭子仪六子郭暧娶了升平公主为妻,夫妻俩当时年纪都比较轻。升平公主平时受到代宗宠爱,时间久了任性妄为。郭子仪大寿当天,升平公主称身体不舒服推脱不去祝寿,郭暧大发脾气,不仅打了升平还说升平仗着自己是公主,自己父亲郭子仪只是不屑做天子,要不然哪有升平任性的份。升平受了委屈,跑进宫去向代宗告状,郭子仪听闻郭暧说了如此大逆不道的话,也抓着儿子前往宫中领罪。幸亏代宗信任郭子仪,甚至认为郭暧说的对,对其不降反升。后夫妻俩重归于好,共同前往郭府祝寿,郭家合府欢腾。

郭子仪封王

郭子仪赫赫军功被封为代国公,后被晋封为汾阳郡王。现在的人都用汾阳王代称郭子仪,可见“汾阳王”代表着不同寻常的荣誉。关于封号的由来,没有明确记载,猜测是以封地得名,因郭子仪的封地在汾阳,就被封为“汾阳郡王”。

郭子仪像

《旧唐书?郭子仪传》提到因河中军乱,皇帝进封郭子仪为汾阳郡王镇压绛州。郭子仪到了绛州之后擒杀李国贞,让在河东作乱的恶人都伏了法。以上说明了郭子仪的战绩,但是为什么封为汾阳郡王却没有得到解释。参照太宗的诏书发现唐朝的刺史就跟古时的诸侯一样,唐代的封号来源于封地。那么肃宗时代依旧依照古训吗?由肃宗以前给予封号的习惯来看,封号同样来自封地,与自己的姓没有关系。

那么古时的汾阳现在在哪里呢?唐宋文献中指出郭子仪的封地就是汾州。如今汾州有关于郭子仪的民间传说与之相吻合,一是提到郭子仪曾带领乡亲共同退敌,二是水马村是郭子仪当时的养马地。查看郭氏家谱,上面明确的写着汾阳是郭家的迁出地和世居地,汾阳也有很多关于郭家的记载。杜牧不仅去过汾阳还写过郭子仪,因此杜牧的《云梦泽》也是很好的历史证据。因此,如今的汾阳是郭子仪的封地可信度极高。

郭子仪以国事为重

武则天在执政时期提出“忘战必危”,兴起尚武精神,武举应运而生。郭子仪就是在那时候通过武艺和军事理论的选拔成为了一名地方军官。唐玄宗时期,郭子仪升为朔方军节度使。安史之乱是他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如果没有这场战乱,郭子仪这个英雄不会这么快出现。

郭子仪以国事为重

安史之乱爆发后,安禄山势如破竹挺近洛阳。当时有很多官员跟着变节投降,不少武将趁机向唐玄宗提要求,非得玄宗满足要求后才上战场。身为朔方军节度使的郭子仪被寄予厚望,没想到他二话不说奔赴战场。为了国家,郭子仪勇担重任。郭子仪分析了整个战争形式,派兵直捣敌人老巢,扼住了咽喉之地。史思明回到大本营进行防守,不料节节败退,差点被活捉。唐军的气焰高涨了起来,收复失地的信心开始建立。

正面战场的失利造成潼关失守。唐玄宗带着杨贵妃来到了马嵬坡,肃宗却与父亲分道扬镳在宁夏为王。当时的肃宗身边只有一些文臣,他急需郭子仪的人马前来护卫。当时的郭子仪占领了河北井陉关这战略要地,为了肃宗的安危,郭子仪牺牲个人甚至军队的胜利,派人迎接肃宗,自己也立马赶到宁夏。郭子仪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让唐朝能够存留。

在郭子仪打下潼关后,收复河东郡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郭子仪为了与郡中的原唐朝官员联系,亲自潜入河东策反,后非常顺利的收复了河东,解决了侧面威胁。郭子仪为了国家,不顾个人安危。一切的一切,都说明郭子仪以国事为重。

唤声亲翁郭子仪

《唤声亲翁郭子仪》是豫剧《打金枝》中的一个选段。那时升平公主与郭暧起了争执,郭暧动手打了升平公主,驸马打公主的事情在之前从来没有发生过。升平公主受了委屈,进宫向代宗告状。郭子仪绑了郭暧来到宫中谢罪。代宗唱出了这一选段,表明夫妻俩吵架是很正常的事情,家长们不需要过多干涉。

唤声亲翁郭子仪选段

代宗唤了郭子仪一声“亲翁”,称不应该为了夫妻俩吵架的气话让郭暧白白送了命。郭暧年纪还不大,是个孩子,遇事难免考虑不完全,两个人吵架也是常有的事情。俗话说的好,清官难断家务事,你一个长辈何必去管他们少年夫妻的事情?不要说你代替我想处罚郭暧,你们想处罚他我还不依呢。现在看着郭暧跪在金銮殿中,之前肯定遭到了你不少的打骂。让我来给我的女婿加官进爵吧,赐你官位再上三级。我把代表天子的宝剑赐给你,你能管理满朝文武。既然汾阳王仗着是你父亲欺压了你,我就给你也封个王。这样在地位上你们就处于平级,不会受他欺负了。只要郭暧成了王,宫里宫外、殿上殿下,随你去哪里。不要说满朝的文武百官管不了你,你的父亲如今跟你平起平坐也不会把你怎么样。

代宗为什么对郭暧打升平的事情不计较呢,其实郭子仪在其中占了很重要的原因。郭子仪本身担心因为功高盖主受到皇帝猜忌,平日经常与皇帝回想以前的种种经历,以真诚打动皇帝。

郭子仪鱼朝恩

郭子仪是唐朝一位名将,有勇有谋,英勇善战,为国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鱼朝恩则是唐朝的一位擅权宦官,曾已太监入宫深受唐肃宗的信任,后来任内务总管。当时郭子仪与鱼朝恩都是朝中非常重要的人物,两人中间也发生过很多事情。

郭子仪像

郭子仪是一名武将,善于领兵打仗,所以他手中掌握了朝中兵力大权。他在平定安史之乱的时候皇帝担心他有谋逆之心,鱼朝恩则毛遂自荐前往当监军。郭子仪对朝廷忠心耿耿,此消息传到军队之后,将士们都十分气愤。鱼朝恩压根就不懂得兵法,他仗着皇帝的宠爱在军队当中胡乱指挥。当时已经收复的失地又重新沦陷,士兵们要求郭子仪将鱼朝恩诛杀,郭子仪却没有那样做。后来皇帝也意识到国家不保,才把鱼朝恩调回京城,军队交回了郭子仪。

鱼朝恩回京之后,不但没有回改之意,他还认为是郭子仪在后面使坏。于是又向唐肃宗进谗言,将郭子仪的祖坟挖了。当时军队士兵听到这则消息之后,个个截然大怒,要求起兵回京。而郭子仪认为,如果现在回京,叛军肯定会卷土重来,还是要先安定国家叛乱为重。安史之乱平定之后,郭子仪率领军队回朝,朝中大臣个个为之不平。

唐肃宗见郭子仪十分惭愧,祖坟之事已无法挽回,让郭子仪提条件尽量满足他。郭子仪则说,此次叛乱能够成功是皇帝的福气,是士兵英勇善战的功劳。至于祖坟之事,不能责怪任何人,自己在外面打仗不知挖了多少百姓的祖坟,是上天对自己的报应。当时文武百官听了之后都十分敬佩他,没想到郭子仪尽有如此的心胸。

再造大唐的功臣郭子仪为什么要绑着儿子给唐代宗请罪

在北宋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眼睛里,中唐名将郭子仪「 ”德完道粹,功盖于唐。宜享世泽,流如海长。”王安石一生都致力于为社会人生开处方的人物,他不满意当时保守势力的老一套,想用自己的拳拳之心感动皇帝,打通社会人生的大通道。王安石特立独行者,不人云亦云,总是睁大眼睛看世界。在他心中,郭子仪简直就是一个完美无缺、大行德广的奇才了。 的确,郭子仪为国谋、为民计的情怀还真是让历史动容。今天,我们说说他的子女教育问题。 明代著名画家仇英有一副著名的画作《郭子仪拜寿图》,这幅绘画作品场面壮阔,人物各具情态、栩栩如生,是明代绘画中的上品。作品描绘的就是中唐名将郭子仪七十寿辰时,七子八婿前来为老人家祝寿庆生的场景。图中郭子仪夫妻二人端坐中间,儿子儿媳、女儿女婿拱手跪拜。 说起郭子仪的这次过寿,其中有一个很有味道的故事。 这次生日聚会,郭子仪的儿子儿媳、女儿女婿都来了,唯独第六个儿子媳妇李君蕊缺席,这对声名如日中天的郭子仪一家来说多少有些扫兴。李君蕊是当朝皇帝唐代宗李豫的女儿,平时任性惯了,动不动就使点小脾气。郭子仪过寿,儿媳妇李君蕊觉得自己是公主身份,没有必要给老公公祝寿。这让郭子仪的六儿子郭暖很是没有面子,心里憋着一股子火气。等寿宴结束后,郭暖回宫质问妻子李君蕊。我是公主之身,凭什么要拜你的父亲呢?李君蕊的话一出口,郭暖的血气就上来了,挥拳打了上去。怒斥道:你凭着你父亲的皇帝身份就瞧不起我父亲,你要明白,如果我父亲想当皇帝,哪有你老爸什么事? 郭暖说得很有道理。如果郭子仪有了二心,大唐的旗帜恐怕早就改了颜色,一个陷入泥潭的王朝还能有什么反手之力呢。 但是,郭暖这一打,事情出来了。公主李君蕊哪里受得了这样的委屈。她跑到父亲跟前告状。好在代宗李豫还不糊涂,他给女儿说,如果郭子仪有了当皇帝的心思,哪有我们李家什么事啊。随后,他佯装生气,说要杀了驸马郭暖。 听说要杀了自己的男人,公主反倒害怕起来,后悔自己的言行。 知道自己儿子的暴行之后,郭子仪很是生气。他立即把儿子郭暖五花大绑,押到了代宗面前请求治罪。 「 ”不痴不聋,不做家翁。”没想到代宗李豫反倒劝开了郭子仪。是呀,李豫说得没错,要当好老公公,就得装聋作哑。 郭子仪做得也非常得体。子不教、父之过。儿子打了媳妇,自己绑着儿子去给亲家道歉,合情合理。 这件事情对郭暖和李君蕊都有教育,从此,小两口恩恩爱爱。 有了严父,才有了正子。郭子仪的儿子们很是出息,女婿也是地位显赫。他经历四朝,深得皇帝信赖,子孙多数和李唐皇室结为亲家,受尽尊宠。 他的大儿子郭曜能征善战,一身虎胆。在疆场上建功立业,被封为太原郡公。在郭子仪游走征战期间,郭曜把家务管理得像模像样,和弟弟妹妹们友好相处。郭子仪的家教一时间传遍朝廷内外。 四朝为将,郭子仪受到皇帝的赏赐无以计数。临终前,他要求儿子郭曜把所有接受的奇珍异宝全部献给朝廷。唐德宗李适看到郭子仪的大行,深为感动。他下令又把这些宝物给了郭曜。郭曜明白大义,把这些东西又分给了兄弟姐妹。 就是那个被郭子仪绑上朝廷的六儿子郭暧,从严教育自己的子女,后人中有五个娶了皇帝的女儿,还有一个女儿成了唐宪宗的皇后。年幼的唐穆宗继位后(唐宪宗之子),郭太后汲取武则天临朝称制的教训,一心让贤相辅国,不给儿子制造麻烦。 郭子仪从严治家,成为千古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