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炎附势之人什么意思-趋炎附势人情之常
1.道家经典语录
2.真正的聪明人,往往不跟这三种人深交,最好敬而远之
3.关于人情的词语
4.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是什么意思 揭露了人性的丑恶
5.人情的其它相关
道家经典语录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肯定对各类语录都很熟悉吧,语录具有语言简洁朴素、生动形象、明白易懂的`特点。那什么样的语录才算得上是经典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道家经典语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道家经典语录101、弄权一时,凄凉万古
02、抱朴守拙,涉世之道
03、心事宜明,才华须韫
04、出污泥而不染,明机巧而不用
05、良药苦口,忠言逆耳
06、和气致祥,喜神多瑞
07、淡中知真味,常里识英奇
08、闲时吃紧,忙里悠闲
09、静中观心,真妄毕见
10、得意须早回头,拂心莫便放手
11、淡泊明志,肥甘丧节
12、眼前放得宽大,后恩泽悠长
13、路要让一步,味须减三分
14、脱俗成名,超凡入圣
15、义侠交友,纯心做人
16、德在人先,利居人后
17、退即是进,与即是得
18、骄矜无功,忏悔灭罪
19、完名让人全身远害,归咎于己韬光养德
20、天道忌盈,卦终未济
21、人能诚心和气,胜于调息观心
22、动静合宜,道之真体
23、攻人毋太严,教人毋过高
24、净从秽生,明从暗出
25、客气伏而正气神,妄心杀而真心现
26、事悟而痴除,性定而动正
27、轩冕客志在林泉,山林士胸怀廊庙
28、无过便是功,无怨便是德
29、做事勿太苦,待人勿太枯
30、原谅失败者之初心,注意成功者之末路
31、富者应多施舍,智者宜不炫耀
32、居安思危,处乱思治
33、人能放得心下,即可入圣超凡
34、我见害于心,聪明障于道
35、知退一步之法,加让三分之功
36、对小人不恶,待君子有礼
37、留正气给天地,遗清名于乾坤
38、伏魔先伏自心,驭横先平此气
39、种田地须除草艾,教弟子严谨交游
40、欲路上勿染指,理路上勿退步
41、不流于浓艳,不陷于枯寂
42、超越天地之外,不入名利之中
43、立身要高一步,处世须退一步
44、修德须忘功名,读书定要深心
45、真伪之道,只在一念
46、道者应有木石心,名相须具云水趣
47、善人和气一团,恶人杀气腾腾
48、欲无祸于昭昭,勿得罪于冥冥
49、多心招祸,少事为福
50、处世要方圆自在,待人要宽严得宜
51、忘功不忘过,忘怨不忘恩
52、无求之施一粒万钟,有求之施万金无功
53、推己及人,方便法门
54、恶人读书,适以济恶
55、崇俭养廉,守拙全真
56、读书希圣讲学躬行,居官爱民立业重德
57、读心中之名文,听本真之妙
58、苦中有乐,乐中有苦
59、无胜于有德行之行为
60、无劣于有权力之名誉
61、人留名,豹留皮
62、宽严得宜,勿偏一方
63、大智若愚,大巧似拙
64、谦虚受益,满盈招损
65、名利总堕庸俗,意气终归剩技
66、心地须要光明,念头不可暗昧
67、勿羡贵显,勿虑饥饿
68、阴恶之恶大,显善之善小
69、君子居安思危,天亦无用其伎
70、中和为福,偏激为灾
71、多喜养福,去杀远祸
72、谨言慎行,君子之道
73、杀气寒薄,和气福厚
74、正义路广,欲情道狭
75、磨练之福久,参勘之知真
76、虚心明义理,实心却物欲
77、厚德载物,雅量容人
78、忧劳兴国,逸豫亡身
79、一念私贪,万劫不复
80、心公不昧,六贼无踪
81、勉励现前之业,图谋未来之功
82、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
83、不著色相,不留名声
84、君子德行,其道中庸
85、君子穷当益工,勿失风雅气度
86、未雨绸缪,有备无患
87、临崖勒马,起回生
88、宁静淡泊,观心之道
89、动中静是真静,苦中乐是真乐
90、舍己毋处疑,施恩勿望报
91、厚德以积福,逸心以补劳,修道以解厄
92、天福无欲之贞士,而祸避祸之人
93、人生重结果,种田看收成
94、多种功德,勿贪权位
95、当念积累之难,常思倾覆之易
96、只畏伪君子,不怕真小人
97、春风解冻,和气消冰
98、能彻见心性,则天下平隐
99、操履不可少变,锋芒不可太露
100、顺境不足喜,逆境不足忧
101、富贵而恣势弄权,乃自取灭亡之道
102、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103、文章极处无奇巧,人品极处只本然
104、明世相之本体,负天下之重任
105、凡事当留余地,五分便无殃悔
106、忠恕待人,养德远害
107、持身不可轻,用心不可重
108、人生无常,不可虚度
109、德怨两忘,恩仇俱泯
110、持盈履满,君子兢兢
111、却私扶公,修身种德
112、勿犯公论,勿谄权门
113、直躬不畏人忌,无恶不惧人毁
114、从容处家族之变,剀切规朋友之失
115、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116、爱重反为仇,薄极反成喜
117、藏巧于拙,寓清于浊
118、盛极必衰,剥极必复
119、奇异无远识,独行无恒操
120、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121、毋偏信自任,毋自满嫉人
122、毋以短攻短,毋以顽济顽
123、对阴险者勿推心,遇高傲者勿多口
124、震聋启聩,临深履薄
125、君子之心,雨过天晴
126、有识有力,魔鬼无踪
127、大量能容,不动声色
128、困苦穷乏,锻炼身心
129、人乃天地之缩图,天地乃人之父母
130、戒疏于虑,警伤于察
131、辨别是非,认识天体
132、亲近善人须知机杜谗
133、铲除恶人应保密防祸
134、节义来自暗室不欺,经纶缲出临深履薄
135、伦常本乎天性,不可认德怀恩
136、不夸妍好洁,无丑污之辱
137、富贵多炎凉,骨肉多妒忌
138、功过不容少混,恩仇不可过明
139、位盛危至,德高谤兴
140、阴恶祸深,阳善功小
141、应以德御才,勿恃才败德
142、穷寇勿追,投鼠忌器
143、过归己任,功让他人
144、警世救人,功德无量
145、趋炎附势,人情之常
146、须冷眼观物,勿轻动刚肠
147、量弘识高,功德日进
148、人生惟危,道心惟微
149、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150、功名一时,气节千载
151、自然造化之妙,智巧所不能及
152、真诚为人,圆转涉世
153、云去而本觉之月现,尘拂而真如之镜明
154、一念能动鬼神,一行克动天地
155、情急招损,严厉生恨
156、不能养德,终归末节
157、急流勇退,与世无争
158、慎德于小事,施恩于无缘
159、文华不如简素,读今不如述古
160、修身种德,事业之基
161、心善而子孙盛,根固而枝叶荣
162、勿妄自菲薄,勿自夸自傲
163、道乃公正无私,学当随时警惕
164、信人示己之诚,疑人显己之诈
165、春风育物,朔雪杀生
166、善根暗长,恶损潜消
167、厚待故交,礼遇衰朽
168、君子以勤俭立德,小人以勤俭图利
169、学贵有恒,道在悟真
170、律己宜严,待人宜宽
171、为奇不为异,求清不求激
172、恩宜自薄而厚,威须先严后宽
173、心虚意净,明心见性
174、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175、慈悲之心,生生之机
176、勿为欲情所系,便与本体相合
177、无事寂寂以照惺惺,有事惺惺以主寂寂
178、明利害之情,忘利害之虑
179、操持严明,守正不阿
180、浑然和气,处事珍宝
181、诚心和气陶冶暴恶,名义气节激砺邪曲
182、和气致祥瑞,洁白留清名
183、庸德庸行,和平之基
184、忍得住耐得过,则得自在之境
185、心体莹然,不失本真
186、忙里偷闲,闹中取静
187、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子孙造福
188、为官公廉,居家恕俭
189、处富知贫,居安思危
190、清浊并包,善恶兼容
191、勿仇小人,勿媚君子
192、疾病易医,魔障难除
193、金须百炼,矢不轻发
194、宁为小人所毁,勿为君子所容
195、好利者害显而浅,好名者害隐而深
196、忘恩报怨,刻薄之尤
197、谗言如云蔽日,甘言如风侵肌
198、戒高绝之行,忌褊急之衷
199、虚圆立业,偾事失机
200、处世要道,不即不离
201、老当益壮,大器晚成
202、藏才隐智,任重致远
203、过俭者吝啬,过让者卑曲
204、喜忧安危,勿介于心
205、宴乐、声乐、名位,三者不可过贪
206、乐极生悲,苦尽甘来
207、过满则溢,过刚则折
208、冷静观人,理智处世
209、量宽福厚,器小禄薄
210、恶不可即就,善不可即亲
211、躁性偾事,和平徼福
212、酷则失善人,滥则招恶友
213、急处站得稳,高处看得准
214、危险径地早回头
215、和衷以济节义,谦德以承功名
216、居官有节度,居乡敦旧交
217、事上敬谨,待下宽仁
218、处逆境时比于下,心怠荒时思于上
219、不轻诺,不生嗔,不多事,不倦怠
220、读书读到乐处,观物观入化境
221、勿逞所长以形人之短
222、勿恃所有以凌人之贫
223、上智下愚可与论学,中才之人难与下手
224、守口须密,防意须严
225、责人宜宽,责己宜苛
226、幼不学,不成器
227、不忧患难,不畏权豪
228、浓夭淡久,大器晚成
229、静中见真境,淡中识本然
230、言者多不顾行,谈者未必真知
231、无为无作,优游清逸
232、春色为人间之装饰,秋气见天地之真吾
233、世间之广狭,皆由于自造
234、乐贵自然真趣,景物不在多远
235、心静而本体现,水清而月影明
236、天地万物,皆是实相
237、观形不如观心,神用胜过迹用
238、心无物欲乾坤静,坐有琴书便是仙
239、欢乐极兮哀情多,兴味浓后感索然
240、知机其神乎,会趣明道矣
241、万象皆空幻,达人须达观
242、泡沫人生,何争名利
243、极端空寂,过犹不及
244、得好休时便好休,如不休时终无休
245、冷静观世事,忙中去偷闲
246、不亲富贵,不溺酒食
247、恬淡适己,身心自在
248、广狭长短,由于心念
249、栽花种竹,心境无我
250、知足则仙凡异路,善用则生杀自殊
251、守正安分,远祸之道
252、与闲云为友,以风月为家
253、存道心,消幻业
254、退后一步,宽平一步
255、修养定静工夫,临变方不
256、隐者无荣辱,道义无炎凉
257、去思苦亦乐,随心热亦凉
258、居安思危,处进思退
259、贫得者虽富亦贫,知足者虽贫亦富
260、隐者高明,省事平安
261、超越喧寂,悠然自适
262、得道无牵系,静躁两无关
263、浓处味短,淡中趣长
264、理出于易,道不在远
265、动静合宜,出入无碍
266、执着是苦海,解脱是仙乡
267、躁极则昏,静极则明
268、卧云弄月,绝俗超尘
269、鄙俗不及风雅,淡泊反胜浓厚
270、出世在涉世,了心在尽心
271、身放闲处,心在静中
272、云中世界,静里乾坤
273、不希荣达,不畏权势
274、圣境之下,调心养神
275、春之繁华,不若秋之清爽
276、得诗家真趣,悟禅教玄机
277、相由心生,相随心灭
278、来去自如,融通自在
279、忧喜取舍之情,皆是形气用事
280、梦幻空华,真如之月
281、欲心生邪念,虚心生正念
282、富者多忧,贵者多险
283、读易松间,谈经竹下
284、人为乏生趣,天机在自然
285、烦恼由我起,嗜好自心生
286、以失意之思,制得意之念
287、世态变化无极,万事必须达观
288、闹日取静,冷处热心
289、世间原无绝对,安乐只是寻常
290、接近自然风光,物我归于一如
291、生成败,一任自然
292、处世流水落花,身心皆得自在
293、勘破乾坤妙趣,识见天地文章
294、猛兽易服,人心难制
295、心地能平稳安静,触处皆青山绿水
296、生活自适其性,贵人不若平民
297、处世忘世,超物乐天
298、人生本无常,盛衰何可恃
299、宠辱不惊,去留无意
300、苦海茫茫,回头是岸
301、求心内之佛,却心外之法
302、以冷情当事,如汤之消雪
303、彻见真性,自达圣境
304、心月开朗,水月无碍
305、野趣丰处,诗兴自涌
306、见微知著,守正待时
307、森罗万象,梦幻泡影
308、在世出世,真空不空
309、欲望虽有尊卑,贪争并无二致
310、毁誉褒贬,一任世情
311、不为念想囚系,凡事皆要随缘
312、自然得真机,造作减趣味
313、彻见自性,不必谈禅
314、心境恬淡,绝虑忘忧
315、真不离幻,雅不离俗
316、凡俗差别观,道心一体观
317、布茅蔬淡,颐养天和
318、万心悟性,俗即是僧
319、断绝思虑,光风霁月
320、机神触事,应物而发
321、操持身心,收放自如
322、自然人心,融和一体
323、不弄技巧,以拙为进
324、以我转物,逍遥自在
325、形影皆去,心境皆空
道家经典语录21、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2、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3、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4、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5、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吾将以为教父。
6、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7、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8、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9、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10、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道家经典语录31、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2、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3、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4、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5、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6、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7、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8、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9、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10、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吾将以为教父。
道家经典语录41、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2、清静处于,虚以待之,无为无求,而百川自为来也。
3、人之生也柔弱,其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也枯槁。故坚强者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4、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复,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
5、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6、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
7、正身直行,众邪自息。
8、待西施、毛嫱而为配,则终身不家矣。
9、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10、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道家经典语录5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恒无欲以观其妙。
2.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3.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4.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6.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7.日极则仄,月满则亏。
8.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
9.兵强则灭,木强则折;革固则裂,齿坚于舌而先敝。
10.君子不谓小善不足为也而舍之,小善积而为大善;不谓小不善为无伤也而为之,小不善积而为大不善。
11.人有盗而富者,富者未必盗;有廉而贫者,贫者未必廉。
12.天地之道,极则反,盈则损。
13.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
14.同道者相爱,同艺者相嫉;同与者相爱,同取者相嫉;同病者相爱,同壮者相嫉。
15.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16.多言多败,多事多害。
17.察见渊鱼者不详,智料隐匿者有殃。
18.日极则仄,月满则亏。物极则反,命曰环流。
19.不谓小善不足为也而舍之,小善积而为大善;不谓小不善为无伤也而为之,小不善积而为大不善。
20.常胜之道曰柔,常不胜之道曰强。善游者溺,善骑者堕,各以其所好,反之为祸。
真正的聪明人,往往不跟这三种人深交,最好敬而远之
话不能全听,因为真假难分;人不能全信,因为人心难测。鬼谷子曾经教导四大弟子孙膑、庞涓、张仪、苏秦,与人相处,交情只是表面,最重要是交心;为人处世,不能凡事算计,但要留个心眼。
羊见到狼就开始奔跑,人受过伤才知道防备。世上有真情也有假意,身边有君子也有小人,真正的聪明人,往往不跟这三种人有交情,敬而远之是上策。
一、利欲熏心的人
利欲熏心的人,特点是把利益看得很重,而且只在乎自己的利益,而不管别人的好坏。遇事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利益,宁愿牺牲别人,也要维护自己。
人一旦变得利欲熏心,就再也回不了头,贪婪一旦开始,便是无法抑制的欲望。人情冷暖,利欲熏心,让人心变得越来越凉薄。这样的人会为了利益和你在一起,也会为了利益出卖你,不要和这种人有交情,敬而远之是上策!
2、薄情寡义的人
薄情寡义的人,特点是不念别人的恩情,把别人为他做的事情当成理所应当,丝毫不记别人的好,反而在利益抉择的时候,还会以怨报德。
亦舒曾经说过:有情人终成眷属,没情人数不胜数;痴情人风雨无阻,薄情人如狼似虎。薄情寡义的人,为他做再多事情,也不会有回报,不要和这种人有交情,敬而远之是上策。
3、趋炎附势的人
趋炎附势的人,特点是待人接物非常势利,遇到比自己强的人就逢迎拍马,见到不如自己的人就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凡是趋炎附势的人,不能与其共患难。
汪国真在《势利》这首诗中说:一个非常势利的人,很难不趋炎附势;一个趋炎附势的人,很难不丧失良知;一个丧失良知的人,则是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的。趋炎附势的人,饥则附,饱则扬,燠则趋,寒则弃,没有人情味,千万不要和这种人有交情,敬而远之是上策!
关于人情的词语
礼顺人情 指礼是顺乎人之常情,人与人共处必须遵守的规范。
人情之常 通常情况下人们共有的情理或态度。
人情汹汹 形容人心动荡不安。
人情汹汹 见“人情汹汹”。
人情世态 人世间的情态。多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情分。
人情冷暖 人情:指社会上的人情世故;冷:冷淡;暖:亲热。泛指人情的变化。指在别人得势时就奉承巴结,失势时就不理不睬。
世道人情 〖解释〗泛指社会的道德风尚和人们的思想情感等。同“世道人心”。
天理人情 天然的道理和人的常情。
人情练达 人情:人情世故;练达:熟悉通达。指通晓待人处世的经验。
顺水人情(顺水人情) 利用机会顺便给人的好处。也指不费力的人情。
世态人情 社会风尚和为人处世之道。亦作“世道人情”。
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是什么意思 揭露了人性的丑恶
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此话出自巜增广贤文》,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是什么意思?语言简洁,意思明了,短短十四个字却揭露了人性的丑恶,道出了世间的无情。穷困潦倒在街头,尽管是最近的亲戚也装作路人,不耻询问,更无论帮扶。但如是显赫富贵即使是远居深山之中,也有那攀枝附亲之人上门找寻。多么鲜明的对比,又是多么残酷的现实啊!
虽然生活在繁华的城市,出身贫穷也会被冷落,如果财力雄厚,即使生活在深山老林,也会被许多人挂念。反应了生活中人们的现实眼光。
趋利避害是人的天性,也可以说是所有生物的本能。穷在闹市无人问是避害,富在深山有远亲是趋利。
我们可以感叹,但很难批判。摸着良心问问自己是不是也如此?虽然我们嘴上不愿承认,但大概绝大多数人都是如此吧!
我们趋的是什么?避的又什么呢?假设你虽然在社会阶层上依旧算是个穷人,但你衣食无忧,无病无灾,生活稳定,家庭幸福,有自己的兴趣爱,精神世界充实,只是没有额外的经济能力去过奢侈的生活。那你还需要去巴结有钱的亲戚么?
我想大部分人是不需要的,因为这时的你有足够清晰的自我认知和自尊水平,不需要借助外力来满足生活需要,也就不会特别在乎你那个有钱亲戚。你的有钱亲戚和你没利益上的牵绊也就没必要躲着你。
这时候?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也就难以成立了
生存能力决定了我们看问题的方式最终还是生存能力决定了我们看问题的方式,而不是所谓的道德或善恶。
这个世界哪有那么多非黑即白?无非是动物本能在驱使我们的行为。我们再把这些行为根据需要描绘成黑或白。
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意思是说穷苦潦倒时候,即便是住在闹市里,也是冷冷清清少有亲戚朋友往来。当你富有时候,即便是远在山林深处,亦是门厅热闹,亲戚朋友络绎不绝。
这也充分揭示了人的本性。我们不用抱怨人的冷漠实在。当别人在你身上无利益可图时候,自然而然就会疏离你即便是多么好的朋友,以及有些亲戚。好比吃饭敬酒一样,都是敬那些有钱有势的。又比如有些人开始大富大贵天天有一帮人围着打转,破产衰落够一个都躲开如不少港星。没有人喜欢和一穷二白的人交朋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跟富人交往可以潜移默化的提升自己,走出困境,走向成功。
现在社会,不仅仅穷人朋友稀少,不上进的也会慢慢失去朋友。没有人想退步,想被人扯后腿。只有不断学习,做好人生规划。努力提升自己才能结交到朋友,把亲戚朋友紧紧聚到一起。
今天也许你还有很多朋友,明天你落后了就会成为没有朋友的孤家寡人。不信可看聚会喝酒,杯杯先敬富贵人。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说出了真理,道出了人的本性。谢谢
穷居闹市无人问的人,主要是他们从年轻时开始就从来不会关心别人,从来不会尊重别人,又是自私自利的人,从来不会处人处事,所以这样的人再穷也无人问。
我是居住小城市的,年年都有人打电话问家庭成员的身体情况,遇逢年过节或杀猪吃都有不少的人请。每年的腊肉自己不买也吃不完,因为有农村的亲戚,还包括不少不是亲戚的人员也会送来给,即使我家不要他们拿来,但是他们偏要送来,我们只有分给自己的各家子女吃些。
对于深山里的富人有远亲,说明他们会做人,会处人处事,他们对远亲的亲情影响很深,由此远亲不会忘记他们;他们和隔壁左邻右舍的大多数人相处友好。
小时候,听爸爸说过这句话,后来也常常听老人讲这句话?
字面意思不用多说了,都明白啦。相信这句话含义谁都有过体会吧,人的本性昭然若揭。
那我们生活在这样世界上怎么去面对吧,既不能谴责、抱怨、诋毁,也不能趋炎附势,为名利而活着呢?
古代这样句子很多,如:有酒有肉多兄弟,急难何曾见一人?;尊卑由金钱来决定,不信但看筵中酒,杯杯先劝有钱人?;法律和正义为金钱所操纵,衙门八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人性被利益扭曲,山中有直树,世上无直人?;世故导致人心叵测,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人言善恶难辨,入山不怕伤人虎,只怕人情两面刀?。我们知道就行了?
当然,如今,通过自己一生的智慧勤劳善良朴实的拼搏,钱来的阳光,干净,满足家庭开支需要,热衷公益事业,是最值得尊敬的人?
趋炎附势,人之常情!
试想谁不想有门有实力好亲戚,好朋友呢?尽管是俗了点儿,但现实就是那样,谁也无法改变,谁都想借光,占便宜!趋吉避害,这是国人的正常想法!
穷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这句话恐怕大衣哥朱之文最有体会!
在他未成名前,乡里乡亲并不太待见他,找人借钱,人家怕他还不上!
而星光大道成名之后,有钱之后,远亲近邻蜂拥而至,不是借钱,就是蹭知名度,挤破大衣哥的家门,让大衣哥苦不堪言,众乡亲拿大衣哥当摇钱树,当免费的银行,过度索取,让本来热心助乡亲的大衣哥高兴不起来,甚至有成名的烦恼!
本来助人为乐是好事,是善事,可对于大衣哥来说,却被道德,帮助别人在一些人眼中是必须完成的任务!
富在深山,让原先并不太亲,太近,甚至八杆子打不着的人,拚命挤进来,严重影响大衣哥的正常生活!
穷居闹市无人问,
秦琼卖马方知真,
富在深山有远亲,
不信看看朱之文!
名贤集上的这句话流传了数千年,可以说具有一定的哲理性。生活岁月也告诉我,人生在世,就如舞台一样,有不同情趣的乐章。当然,在经济举旗的今天,这句话更显得如此正确。虽然现在有无数个举义之士,但实际生活中那种无人问和有远亲还是存在的,因此我赞同此言,谁让生活如此现实呢?
平常这句话,只是做了人情冷暖?的附加词。真的是这样吗?不是的。
假如,仔细思考,反向推论。甚至可以把逻辑,拿来套用一下。
首先确定:穷就是穷。什么都没有,叫穷。不是相对穷。更不是你看着有点穷。
闹市就是闹市,人很多的地方叫闹市。不是有几个人走过的街,就可以叫闹市。
所有前提都有了,那么,推论开始:
有没把这个问题反过来思考?为什么穷居闹市无人问?为什么又富在深山有远亲?
先说为什么会穷居闹市?穷居?和闹市?可是有着明显的反差的。一般推论,你都在闹市了,为什么还会穷居?
那么问题来了:是闹市让你穷的吗?显然不是。因为闹市?这个地点,已经基本具备了,让你富起来客观条件。这是客观存在的先天条件。
有了客观条件,那么还差主观富起来的条件。就此可以推论出:一定是你的主观条件,不具备富起来。
再说你的主观条件缺失,有两种。一种是身体上的,比如:老弱病残。另一种是思想上的:懒。
除此没有第三种了。
那么再来做排除:如果你是,老弱病残。那么能不能不穷??答案是可以的。为什么呢?因为:有闹市的客观条件,可以让你不穷,哪怕你是,老弱病残。
你在闹市?。看清楚了,是闹市?。那么可以理解为现在的黄金地段?。试想一下,面对如此的人流量,哪怕你老弱病残,随便搞一点摊点?,搞一些佘货的无本买卖,只要你活着坐在那里,哪怕是躺着,看看摊点。就不会穷。
还别说搞一点什么摊位出租?或房屋租赁。躺着就可以做个包租公?。
哪怕你的居所没有临街,也可以给人歇脚,喝茶,存货?(什么?高楼和地下室?有这句话的时候,没有这些个层次。)
那么,所有问题排除!可是你就是穷。而且就居住在闹市。那么就只有一个答案了:特么太懒了!
如此的好吃懒做,那么再想想?又会有谁会来,慰问你呢?来了又咋样?还是穷嘛!来不来也没有意义,所以就不会来了。
再说,你又给过别人,慰问你的理由了吗?你都不给别人理由,别人又怎么好意思来过问慰问你?
还有下一句,富在深山有远亲。?其实同理,只要反过来推论,也是一样的。就不多费口舌了。
人情的其它相关
1、人情有轻重之分,重的人情“亏欠感”愈强,轻的人情亏欠感相对较弱。一般重的人情是涉及到人生大事,比如接生——传统上对“接生婆”的人情亏欠是很重的,不仅是接生婆挽救了两个人的生命,更重要的是它使主家的香火得以延续,所以要两辈人(父辈和儿子家庭)去还这个人情。
2、“日常性人情”与“仪式性人情”在人情的功能、范围和深度上都有差别。日常性人情指的是人们在村落生活、生产和交往中人情亏欠与偿付,仪式性人情则是指红白喜事之类的大型仪式与活动中的人情往来。
日常性人情讲究的是在村庄中的小事情上的人情记忆、亏欠和偿还,生活中人们的每一个举动、每一个言谈都富含深刻的人情内涵。日常性人情使人们的生活能够充分而富余弹性,使人们的交往除了檐边谈话、串门、门楼打牌、饭场等公共生活外,还有许多私人性(人数、家庭不限)的互助、合作、帮忙、转借、搭伙、劝架、探事、壁脚、围观、点拨、开导、调解、撮合、杈开等等密集的交往方式,使人们被这样的细小琐碎的人情交织在一张网内,一人之事即网络之事。
仪式性人情能搅动更大的范围,有时甚至将整个村落都调动起来,它较日常性人情要广、深刻,但频度不太大,带有很强的间歇性(日常性人情则时时处处发生)。 人情是根据需要而来的。不论是男人需要女人或是女人需要男人时,都会以勇敢或温存等对方喜欢的方式向对方展示自己的魅力,这种行为叫“示好”,也叫“施情”,由于“施情”的原因,赢得对方喜欢并接受你的施情 后,对方又会来一个反施情,回报你的需要,从而形成一种最初的人情关系。以金丝猴为例,考察发现,在雄猴家长身边,多数时间围绕的是那几只漂亮温柔的雌猴,雄猴家长亦对它们宠爱有加。失宠的雌猴则会左顾右盼,心有不安。金丝猴的交配专家们用了“邀配”一词,即雌猴在邀配时,前肢跪地,身体下伏,额头低垂,肢体轻微颤栗,雄猴即向前趴跨,光天化日,一切都发生在众猴眼前,无所顾忌。金丝猴的邀配事实上也是一种“施情”方式,雄猴的宠爱及趴跨前交,也是一种反“施情”。
事实上,在社会生活中,常常是,谁最能“示好”(施情),谁就能得到能给你好处者的好处,从而达到自己的需要。人情的这种起源,从男女发展到人与人,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套人情世故。当人情世故在社会上一旦形成,就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约定俗成的行为规则,走进社会的知识范畴,这时候,人情也就成了一种学问。元)刘壎《隐居通议·世情》中说:“盖趋时附势,人情则然,古今所同也,何责於薄俗哉!谚曰:世情看冷暖,人面逐高低。”(元)高明《琵琶记·庐墓》文中说:“多谢深恩怎敢违,开怀宽解免伤悲。休道世情看冷暖,果然人面逐高低。”《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五亦有:“世情看冷煖,人面逐高低。见你这般时势,那个朋友肯将银子与你结会?”于是,就连趋炎附势,也成了世人的人之常情。又于是,“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不仅是人情世故的真实写照,而且成了古人总结出来的一句名言,世代被传唱。 最初的人情有一种群体性和连结性,用一句老话说就是有来有往,“有来无往非礼也”。这是人情建立的基础,也是人情的群体表现。体现在这种来往上,主要表现在:互相帮助、随份子、经常往来等。
“互相帮助”就是你有事时我帮你,我有事时你帮我,通过这种互补关系建立起一种人情结,并保持下去;“随份子”体现出群体中一人帮大家、大家帮一人的意思,比如谁家有了红、白事儿,此时,这家人正需要人帮的时候,周围的人就采取随份子的方式,给以帮助,解决这家人眼前的实际问题;“经常往来”则是指相关的人之间经常有走动,时不时在一起坐一坐,说说话,交交心,保持一种亲近的关系,这种关系建立后,不管是那一方有事,就是不用吱声,另一方也会主动上门给以帮助;要是“老不相往来”,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互相帮助、随份子、经常往来等,这种人情关系似乎是建立在经济不以达、生活条件相对不太好、智能还不高的情形下,多表现为物质性的;而经济发达后,加上一些人从人情关系中悟出了它的可利用性,原先的人情关系随之也发生了重要变化——用金钱取代了物质。这种变化是:有一些人是看准了人情中人们通常不会驳面子的心理,为了敛财,利用一切可能的时机,办事时采取卡的办法,从而使要办事人得出了“那不交油那不转”结论;或者利用孩子上学、生日、搬迁等,通知他手下人参加,参加者必须是慷慨解囊。为了表示虔诚,随礼数额越来越大,很多人承受不了,但又人情难却,从而发生一些不该发生的事;一些人为要求得他人给予的好处——利益、工作等,有意识、有目的的通过金钱等方式,去建立一种所谓的人情关系(网),即所谓“先铺路”。为此,人情变味成了人们的一种债务。至于一些官员们索贿受贿,则构成了社会的一种病态。
当人们越来越考虑人情中的机会成本时,人情就越发淡化,人们的来往就越来越稀少。在一个熟人社会的圈子里,人们之间在清晰地算计利害得失,人情味没有了,人情的淡化意味着自己人的“外化”,自己人越来越紧缩为一个狭小的圈子,比如联合家庭,乃至核心家庭。而这个放在村庄熟人圈中,则是熟人社会的“陌生化”。不管是自己人也好,还是熟人社会也好,都得有个机制来维持和强化这样一种状态,“人情”的亏欠与偿还正是这样一种长远预期的、多次博弈的社会搅动机,它把相关人等都搅和在一起,使每个人都亏欠人家,又不断的去偿还人家,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螺旋链条,每个人都被永久地栓在这条链条之中而不得脱离,这样“自己人”的认同、村庄熟人社会的生活才能延续。村庄社会是个人情社会,它由人情这个链条将人们凝结在一起,人们所有的人情成本和收益都在这条链中化解——今世没有偿还清人家的人情,由子嗣来完成,今世没有接受人家的偿还,这个收益会落在子嗣身上,从而使子嗣又进入了这样一个由前辈建立的人情链条,这样村庄的人情链条就会不断的延续,村庄生活也就会生生不惜,永焕活力。可以毫不夸张地讲,村庄共同体是由人情在维系和巩固的,“自己人”的范围和界线也因人情而更加明晰。
贺雪峰教授在《人情的性质》一文中谈到当前农村“人情”严重的“名实”分离现象,即仪式性人情越办规格越高、次数越频繁,一户人家一年要赶近20次人情,总花费在3000元以上,“赶人情”成为农村的一项负担,人们谈“人情”色变,寻找各种理由规避人情,却又总是不断地被这样的人情网络着。原本密切的人情往来能够增进人们的社会性关联和社会资本,生产适合共同体在伦理和功能上维系的基本共识、规范和价值。但当仪式性人情“名实”分离之后,人情却成了村庄的一种分离力量,成为人们捞取钱财、收回成本的经营性事物,缺少了原本的“人情味”,人情越来越功利化。同时,仪式性人情的功利化又割裂村庄的日常性人情,人们逐渐退出日常性的人情往来。
趋炎附势古今同,人情练达皆学问,讲情重义本是人性之美,理应不为人所反感。真正让人反感的是某些官场行径败坏了人性中美好的东西,某些官场中人也顺势在“人情”的幌子下迷失自我,心安理得地收受贿赂。或许有的官员受贿的“起点”只是一条烟、两瓶酒、些许人情而已,但发展下去却可能勾勒出一幅长长的职务犯罪演化图。
实际上,收“人情礼金”早就成了不少贪官敛财的重要手段。说它不是腐败,显然不符合事实,只是不够“典型”而已。这种“非典型腐败”即便是常态,也毕竟属于潜规则,只能繁衍在阴暗的灰色地带。迎来送往表面上是人情,名日拜年,过节慰问之类,实际上拜年者、慰问者都是冲着权力去的。再说了,人情关系讲究的是礼尚往来,对刻意巴结权力的人来说,送礼等于是肉包子打狗,那么他们送出的就不是“礼”,而是贿赂了。当然,贿赂的花样在不断翻新。比方说,有花巨资给装修房子的,象征性地收一点“材料费”,有用考察的名义请出国旅游的,还有请打麻将的,赢家是谁自然不言而喻,还有请题字、写文章然后送润笔费的,此类“办法”不一而足,总之变着法子打着人情的幌子行贿赂之实。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