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教版小学文言文阅读理解及答案

2.谁有七年级下学期七科的期末试卷(人教版)

3.薛潭学讴

4.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最好是2011年的

5.《书林纪事》文言文阅读

人教版小学文言文阅读理解及答案

响遏行云让我明白了什么道理-响遏行云阅读理解答案

1.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1

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伯牙绝弦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子期,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zhuó)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2. 需要十篇课外文言文阅读题(除人教版初中有的所有文言文)

(一)文征明习字《书林纪事》 原文 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

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译文 文征明监贴写《文字文》,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书法就迅速进步起来。

他平生对于写字,从来也不马虎草率。有时给人回信,稍微有一点不全意,一定三番五次改写过它,不怕麻烦。

因此他的书法越到老年,越发精致美好。 阅读训练 1.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书遂大进 ②平生于书 ③文征明临写《千字文》 ④或答人简札 2. 将“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译成现代汉语。

译文 3. 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 答: (二)薛谭学讴 原文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

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射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译文 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学完秦青的技艺,就以为学尽了,于是就告辞回家。秦青没有劝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给他饯行,秦青打着拍节,高唱悲歌。

歌声振动了林木,那音响止住了行云。薛谭于是向秦青道歉,要求回来继续学习。

从此以后,他一辈子也不敢再说要回家。 阅读训练 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秦青弗止。 ②响遏行云。

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用法、意义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C.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3.翻译:谭乃高压求反。 译文: 4. 个故事给你以怎样的启示? 答: 5. 薛谭身上有无可取之处?如果有,是什么? 答: (三)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原文 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

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

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译文 范仲淹两岁的时候就失去父亲,家中贫困无依。

他年轻时就有远大的志向,常常用冷水冲头洗脸。经常连饭也吃不上,就吃粥坚持读书。

做官以后,常常谈论天下大事,奋不顾身。以至于有人说坏话被贬官,由参知政事降职作邓州太守。

范仲淹刻苦磨炼自己,吃东西不多吃肉,妻子和孩子的衣食仅自保养罢了。他经常朗诵自己作品中的两句话:“读书人应当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阅读训练 1. 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并释义。 ①啖粥而读 音: 义: ②辄以水沃面 音: 义: ③食不给 音: 义: ④乃至被谗受贬 音: 义: 2.“每以天下为己任”的正确译句是( ) A. 每天把天下大事作为自己的责任。

B. 常常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 C. 常常把天下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任务。

D.每天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 3.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②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4.这段文字的层次已在文中划出,请简要归纳层意。 ① ② ③ 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所作《岳阳楼记》中的名句,与该文一样,此句在本文中起了 的作用。

(四)司马光好学《三朝名臣言行录》 原文 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

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译文 司马光幼年时,担心自己记诵诗书以备应答的能力不如别人。

大家在一起学习讨论,别的兄弟已经会背诵了,去玩耍休息了;(司马光却)独自苦读,像董仲舒和孔子读书时那样专心和刻苦,一直到能够熟练地背诵为止,(由于)读书时下的力气多,收获就长远,他所精读和背诵过的书,就能终身不忘。司马光曾经说:“读书不能不背诵,在骑马走路的时候,在半夜睡不着觉的时候,吟咏读过的文章,想想它的意思,收获就多了!” 阅读训练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患记问不若人 ②迨能倍诵乃止 ③迨能倍诵乃止 ④咏其文 2.与“迨能倍诵乃止”中“倍”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B.才美不外见 C.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 D.京中有善口技者 3.本文中概括主旨的句子是:( ) A. 用力多者收功远。 B. 其所精通乃终身不忘。

C. 书不可不成诵。 D.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4.文中“独下帷绝编”意思是只有司马光徇自苦读。我们学过一个类似的成语也是形容读书勤奋,这个成语是 (五)欧阳修苦读《欧阳公事迹》 原文 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

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

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

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译文 欧阳修先生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

太夫人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

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接着进行抄写。就。

3.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课文言文练习

关于文言文阅读的教学,高中新课标有两方面的要求.一是要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二是体会作品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这就是说,文言文的教学,首先要克服语言上的障碍.因此,掌握文言文常用词语,理解词义和句式,始终是文言文阅读教学的重点.而朗读、背诵和词义、句式的归纳对比练习以及古文今译练习,是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重要手段. 根据必修课教材的整体安排,本单元还要学习提要钩玄的读书方法.概括要点,提取精要,是阅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概括段意,概括中心,在小学、初中的阅读教学中就训练过.高中阶段,课文的难度增大了,阅读理解的要求提高了,不仅仅是概括段意或概括中心了.对一句话或几句话、一段话或几段话以及对有关的某部分内容,都要能够根据需要,正确而熟练地进行概括. 概括要点必须在理解文章思想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认真阅读,理清思路,是恰当概括的前提;把握住关键语句,对保证概括的准确性也具有重要意义.对内容要点的概括,离不开一定的分析.要分清事情的梗概和细节,善于把握住相关事物的联系、把握住它们的相同点或不同点.文章内容的分析,则离不开对背景知识的掌握,也离不开对表达方式的理解.。

4. 八年级(上)语文(人教版)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

晋太和中,广陵人杨生,养一狗,甚爱怜之,行止与俱。后,生饮酒醉,行大泽草中,眠不能动。时方冬月燎原,风势极盛。狗乃周章①号唤,生醉不觉。前有一坑水,狗便走往水中,还,以身洒生左右草上。如此数次,周旋跬步②,草皆沾湿,火至,免焚。生醒,方见之。 尔后,生因暗行,堕于空井中。狗 *** 彻晓。有人经过,怪此狗向井号,往视,见生。生曰:“君可出我,当有厚报。”人曰:“以此狗见与,便当相出。”生曰:“此狗曾活我已,不得相与。余即无惜。”人曰:“若尔,便不相出。”狗因下头目井。生知其意,乃语路人云,“以狗相与”。人即出之,系之而去。却后五日,狗夜走归。`

晋太和年间,广陵有个姓杨的人,养了一条狗。他特别爱这条狗,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带着这狗。一次,这个人喝醉酒后走到。生饮酒醉,往视。狗叫了整整一个晚上,乃语路人云。就这样反复来回了很多次,广陵人杨生,狗夜走归,便不相出。一次,把狗栓上带走了。有人经过。人即出之晋太和中。我活不要紧,这个姓杨的人仍旧大醉不醒。 尔后:“若尔。”狗因下头目井,周旋跬步②。生曰,狗便走往水中,如果你把你的狗送给我:“以此狗见与,养了一条狗。后,发现了这个姓杨的。`

晋太和年间,行大泽草中。当火燃烧到的时候,于是走到坑里。

后来又有一次,风势极盛。他特别爱这条狗:“君可出我。后来姓杨的人醒来。狗看到这个人前面有一坑水,火至,这个人因为在天黑赶路,主人躲过了被火烧的大难,生因暗行。狗 *** 彻晓。却后五日。那个人说,这个人喝醉酒后走到一个水洼附近的草地后,很纳闷为什么狗冲着井号叫。”生曰,既然这样,堕于空井中。杨生说。生醒,广陵有个姓杨的人,眠不能动,不能赠给你啊,当时风很大,杨生明白了狗的意思,甚爱怜之。那个人说。那个人于是马上救出了杨生,于是给那个路人说,过去一看。生知其意,我就救你出来,无法赶路,用自己的身体沾了水后然后抖落在主人身边的草上。

过了五天,“以狗相与”。狗乃周章①号唤。如此数次,还。当时正赶上冬天有人放火烧荒,草皆沾湿。”人曰。”人曰。这时狗低头看了看井里,养一狗:“此狗曾活我已,因为草湿没有燃烧起来,免焚,当有厚报,就倒地睡着了,这个狗救过我的命。有人从这里过,我一定会好好报答你的,那只狗夜里逃跑回杨生家来了,方见之。时方冬月燎原。前有一坑水,我愿意把狗送给你,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带着这狗,生醉不觉,不小心掉到一空井里,不得相与,行止与俱,怪此狗向井号,那我就不救你了,你救了我,见生,便当相出,以身洒生左右草上。杨生说,系之而去。于是狗反复不停的叫唤,才发现,狗一点点一点点的移动步子把主人身边的草全都弄湿了。余即无惜

谁有七年级下学期七科的期末试卷(人教版)

历史

七年级历史期末模拟卷

姓名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

考试形式:开卷 试卷共三大题 卷面分数:100分 考试时限:45分钟

出卷人:潘海燕 2005.6

一、 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0分,共50分)

选 择 题 答 案 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答案

1. 隋朝大运河,连接淮河和长江的一段是

A.永济渠 B.江南河 C.通济渠 D.邗沟

2. 以善于用人和重视纳谏而著称的皇帝是

A.隋文帝 B.唐太宗 C.唐高祖 D.唐玄宗

3. 哪位皇帝的统治被现代史学家郭沬若称赞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A.隋文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4.唐代哪个省下设六部,分管具体政务

A.中书省 B.尚书省 C.门下省 D.内史省

5.下列史实能体现唐朝较为开放的社会风气的是

①武则天登基成为皇帝 ②唐三彩的生产

③妇女以穿男装、戎装为时尚 ④允许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参加科举考试和做官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6.假如你是唐初的一位管理少数民族事务的大臣,会经常处理下列哪些少数民族的事务?①吐蕃 ②回鹘 ③突厥 ④靺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7.唐朝称天竺是指

A.印度半岛各国 B.朝鲜半岛各国 C.阿拉伯半岛各国 D.马来半岛各国

8.“世上创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这是郭沫若称赞下列哪位诗人的对联

A.王维 B.李白 C.杜甫 D.白居易

9.与宋朝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有

①辽 ②西夏 ③金 ④海东盛国

A.①② B.①②④ C.②③ D.①②③

10.郾城大战的交战双方是

A.金与南宋 B.辽与北宋 C.金与北宋 D.辽与南宋

11.宋朝人的书中记载说;昔汴都(即北宋都城东京)数百万家, 尽仰(依靠)石炭(古时称煤为石炭),无一家燃薪(柴)者。该材料与下列内容对应的是:

A、丝织业 B.制瓷业 C.冶铁业 D.采煤业

12.在广州等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的朝代是

A.隋 B.唐 C.两宋 D.元

13.写下“人生自古谁无,留取丹心照汗青”名句的是

A.李白 B.杜甫 C.寇准 D.文天祥

14.元朝时,开始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是

A.畏兀儿 B.蒙古族 C.回族 D.女真族

15.我国四大发明中在北宋时候发明的是

A.造纸术和火药 B.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

C.火药和指南针 D.指南针和造纸术

16.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是:

A.司马迁的《史记》 B.司马光的《资治通鉴》 C.班固的《汉书》 D.孔子的《春秋》

17.“时京官入朝,必与妻子诀,若无事则相庆,以为又多活一日”的记载可能和哪些史实有关

①胡蓝之狱的株连 ②廷杖制度的严酷 ③锦衣卫的无孔不入 ④文字狱的无中生有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②③④

18.戚继光和郑成功的共同之处是

A.抗击了当时世界上头号殖民帝国 B.维护了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

C.巩固了明朝的统治秩序 D.台湾回到了祖国怀抱

19.清初,为了维护国家统一,御驾亲征,平定准噶尔部叛乱的皇帝是

A.顺治 B.康熙 C.雍正 D.乾隆

20.下列哪些是清朝在民族政策方面的措施

①平定准噶尔部、会部贵族叛乱

②规定喇嘛教活佛转世的人选,必须用中央规定的金本巴瓶抽签决定

③对少数民族地区一般实行减免赋税等优惠政策

④通过会盟联姻等方式加强联系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1.下面没有修过长城的一朝是

A.秦朝 B. 汉朝 C.元朝 D.明朝

22.16---17世纪入侵中国的西方侵略者有

①荷兰 ②沙俄 ③葡萄牙 ④英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3.下列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 郑和七次下西洋 ②戚继光抗倭 ③葡萄牙攫取澳门 ④清军入关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①③②④ D.②③①④

24.中俄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是

A.《爱珲条约》 B.《尼布楚条约》 C.《北京条约》 D.《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25.马克思说:“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这里的“与外界隔绝”是指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题,第26小题10 分,第27小题12 分,共 20 分)

26.材料:“自永乐三年奉使西洋,迄今七次,所历……三十余固,涉沧溟十万余里,观失海洋洪涛接天,巨涛如山,视诸夷域,回隔于烟霞飘渺之间。而我之云帆高涨,昼夜星驰,涉仁狂澜,若履通衙者……

⑴材料反映了哪一桩历史事件?它的最远航线到达什么地方? 4分

⑵此事件发生在哪个皇帝时期?2分

⑶材料反映出一种什么精神?有何历史意义? 6分

27.材料一:“今之海寇,动计数万,借托言倭奴,而其实处于日本者不过数千,其余皆中国之赤字无赖者入而附之耳。”——(明)胡宗宪

材料二:“寇与商同是人,市通则寇转而为商,市禁则商转而为盗。”

——谢杰

“滨海细民,以海禁过严,生理(活)日促(艰难),转而从盗。”

——(明)赵文华语

材料三:“明穆宗、神宗时实行较开放灵活的政策,由于海禁开放,刺激了海上贸易的发展,私人海上贸易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所谓的‘倭患’就烟消云散。”

——樊树志《国史概要》

⑴结合课本与材料一,你所认为所谓的“倭患”由什么人构成?材料一中认为倭寇中占主要地位的是什么人?(4分)

⑵材料二中认为造成倭患严重的根源是什么?(4分)

⑶结合所学的知识和材料三,你认为根除倭患的原因有哪些?(4分)

三、问答题(本大题共2题,第28小题14 分,第29小题12分,共26分)

28.科举制是选拔官吏的制度,在我国历史上存在了一千多年。请回答:

⑴科举制开始于什么朝代?(2分)其主要特点是什么?(2分)

⑵与魏晋南北朝时期根据门第高低选拔官员的“九品中正制”比,科举制有何优点?(6分)

⑶为什么明清以后,科举制度受到人们的猛烈抨击?(4分)

29.明清时期中国军民在反抗外来侵略、维护祖国主权方面做出了哪些努力?

2004-2005学年度第二学期

七年级历史期末模拟卷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0分,共50分)

选 择 题 答 案 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D B C B C D A C D A D C D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C B B A B B D C A A B D

二、材料解析题

26.⑴郑和七次下西洋; 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⑵明成祖朱棣时期

⑶郑和精神:郑和勇于探索、不畏艰难的胆识,忠贞爱国和热爱和平的精神。

郑和下西洋的意义:促进了中国人民同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增强了政府间和人民间的友谊;郑和下西洋推动华侨移居南洋;促进了南洋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27.⑴ 倭寇由一些日本的武士、商人和中国的一些奸商、生活困难的百姓勾结而成。材料中认为倭寇中占主导地位的是中国沿海的一些商人。

⑵材料中认为倭患严重的根源是明朝实行严厉的海禁制度,造成海上贸易受阻,一些商人和百姓失去生财之道。

⑶根除倭患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戚继光等人的武力清剿,荡平了倭寇的势力,使倭寇难以继续作恶;二是明朝后期实行较开发灵活的政策,刺激了海上贸易的发展,使沿海的商人和百姓从正常的贸易中获取利益,无须再冒险抢劫。

三、问答题

28.⑴隋朝 ;通过考试,按才能选拔官吏。

⑵扩大了选官范围,有利于人才的选拔;(2分)有利于提高国家机构的活力和办事效率;(2分)为读书人提供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2分)

⑶明清采取八股文取士制度,使科举考试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和才智。

29.⑴戚继光抗倭 ;⑵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⑶清朝康熙帝时取得两次雅克萨自卫反击战的胜利,遏制了沙俄在我国黑龙江流域的侵略; ⑷签订了《尼布楚条约》,划定了中俄东段边界。

生物

七年级下册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题号 一(60) 二(20) 三(20) 总

得分

一、选择题 (每题2分,共60分)

1、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 ( )

A、长臂猿 B、北京猿人 C、森林古猿 D、类人猿

2、血红蛋白的特性是 ( )

A、易与氧结合,也易与氧分离 B、不易与氧结合,也不易与氧分离

C、易与氧结合,不易与氧分离 D、不易与氧结合,易与氧分离

3、消化系统中,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 ( )

A、胃 B、小肠和大肠 C、大肠 D、小肠

4、下列反射活动中,属于通过长期生活经验积累而形成的是… ( )

A、缩手反射 B、排尿反射 C、眨眼反射 D、望梅止渴

5、一个人的生命开始于 ( )

A、受精卵 B、婴儿的出生 C、卵子和精子 D、胚胎

6、与右心室相连通的血管是 ( )

A、肺动脉 B、肺静脉 C、上、下腔静脉 D、主动脉

7、有关动脉血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动脉血是动脉内流动的血液 B、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血液

C、动脉血是含养料丰富的血液 D、动脉血是对人体有益的血液,而静脉血是对人体有害的血液

8、心脏瓣膜保证血液流动的方向是 ( )

A、心房→心室→静脉 B、心房→心室→动脉

C、心室→心房→静脉 D、心室→心房→动脉

9、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的血液中,至少通过的细胞膜层数是( )

A、l层 B、2层 C、3层 D、4层

10、密闭的沼气池及堆肥都能产生什么,将病菌和虫卵杀。 ( )

A、毒气 B、高温 C、病毒 D、有机物

11、形成听觉的部位是 ( )

A、耳蜗 B、前庭 C、半规管 D、听觉中枢

12、下列叙述中,除哪一项以外,都是农家肥料的优点 ( )

A、来源广,成本低 B、养分全,肥效持久

C、能够改良土壤 D、使用方便、简单

13、某成年演员身高只有80厘米,其原因是 ( )

A、胰岛色素分泌不足 B、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

C、幼年生长激素分泌不足 D、成年生长激素分泌不足

14、下列活动不属于排泄的是 ( )

A、排出尿液 B、呼出二氧化碳 C、排出汗液 D、排出粪便

15、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

A、肾小球 B、肾小囊 C、肾小管 D、肾单位

16、视觉形成过程中,形成图像和形成视觉的部位分别是 ( )

A、视网膜、视网膜 B、大脑皮层、大脑皮层C、视网膜、大脑皮层 D、大脑皮层、视网膜

17、左心室的心壁比右心室的心壁厚的原因是 ( )

A、左心室比右心室输出的血量多 B、主动脉口比肺动脉口小

C、左心室输送血液的距离比右心室的长 D、右心室比左心室大

18、某人正在看书,远处有人叫他,他戴上眼镜看清此人面孔,请问这个人戴的是( )

A、凸透镜 B、凹透镜 C、平面镜 D、太阳镜

19、下列血管内流动的血液为动脉血的是 ( )

A、上腔静脉 B、下腔静脉 C、肺静脉 D、肺动脉

20、在反射弧结构中,产生神经冲动的是 ( )

A、传入神经 B、传出神经 C、效应器 D、感受器

21、组成脑的三部分结构是 ( )

A、大脑、中脑、小脑 B、大脑、小脑、脑干

C、大脑、小脑、脑桥 D、大脑、小脑、间脑

22、在科学研究和社会调查中,常采用五点取样法,正确的五点取样法是( )

23、预防近视要做到 ( )

A、“三要”和“三不看” B、“四要”和“三不看”

C、“四要”和“四不看” D、“三要”和“四不看”

24、某人喝醉了酒,走路摇晃,站立不稳,说明酒精麻痹了脑的哪一个部位( )

A、大脑 B、小脑 C、脑干 D、脑神经

25、下列反射活动中,属于简单反射的是 ( )

A、望梅止渴 B、谈虎色变 C、排尿反射 D、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26、治疗糖尿病,可以通过注射 ( )

A、生长激素 B、胰岛素 C、甲状腺素 D、肾上腺素

27、手指被扎痛,痛觉形成的部位是 ( )

A、感受器 B、效应器 C、指尖 D、大脑皮层

28、一位运动员在跳马比赛中,不幸摔倒而造成下肢截瘫,可能摔伤的部位是:( )

A、大脑 B、小脑 C、脊髓 D、下肢骨骼

29、既能分泌激素,又能分泌消化液的是 ( )

A、垂体 B、甲状腺 C、胰 D、性腺

30、下列腺体中,除哪一个外,其余腺体的分泌物均直接进入血液中? ( )

A、肾上腺 B、垂体 C、胰岛 D、肠腺

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9分)

31、血液由 和血细胞组成。

32、反射是通过 ,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

33、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

34、人体生命活动中会产生许多废物,这些废物通过排泄和 两种方式排出体外。

35、输尿管上接 ,下连 。

36、 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 神经系统。

37、近视的眼球前后径过 ,或者晶状体的曲度过大,远处物体反射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所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 方。近视眼可以配戴 透镜矫正。

38、按照神经冲动的传递方向顺序反射弧结构依次包括感受器→ →

→传出神经→ 。

39小红看到老师从远处走来,当眼望着他由远至近走来时,眼球的变化是由于

的调节,使 的曲度变 了。

40、人体生命活动主要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到 调节的影响。

三、探究实验题(共21分)

41、取某健康人肾动脉中的血浆、肾小囊中的液体和尿液进行分析得到如下数据。请分析这些数据,回答问题。(共4分)

主要成分 血浆中(克/100毫升) 肾小囊中(克/100毫升) 尿液中(克/100毫升)

水 90 98 96

蛋白质 8、00 0、03 0、00

葡萄糖 0、10 0、10 0、00

无机盐 0、72 0、72 1、10

尿 素 0、03 0、03 1、80

① 你认为尿主要排出哪些物质 、无机盐和 。

② 血浆和肾小囊中液体成分的变化,说明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有 作用

③ 在肾小囊中出现葡萄糖而在尿液中并没有,这说明肾小管有 作用。

42、做“酸雨对生物的影响”探究实验时,提出的问题是:酸雨对种子的萌发有影响吗?作出的假设是:酸雨使种子不能萌发。有名同学用食醋和清水配置成了“模拟酸雨”,他把pH控制在4、0以下。他设计的实验方案是:(共4分)

①在培养皿底部垫上几层吸水纸,加入少量的水使纸湿润,在纸上放10粒大豆种子,在种子上面覆盖潮湿的纱布,把培养皿放在温暖的地方培养。

②每天在纱布上淋几次“模拟酸雨”。 ③观察大豆种子的发芽状况。

④换用其他几种植物的种子进行同样的实验。

⑴如果这些种子都没发芽(不考虑种子的自身条件、休眠等),就能说明是受

的影响。

⑵设计一组对照实验,其他条件与上述实验相同,所不同之处是在第 步中每天在纱布上淋几次 ,而不是 。

43、图为人眼结构和照相机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4分)

⑴ 如果把眼睛比喻成心灵的窗户,那么图中①就是窗户上那明亮的玻璃。请写出①的名称 。

⑵ 如果人的眼球比喻成一架照相机,那么,结构示意图中的③相当于照相机结构示意图中的标号 。

⑶ 结构(视神经)是属于传人神经还是传出神经? 。

⑷ 人眼球结构示意图②的名称叫瞳孔,人能通调节瞳孔的大小使自己在明处和暗处都能看清物体,请问瞳孔相当于显微镜的哪一构造( )

A、目镜 B、物镜 C、光圈 D、镜座

44、右图是人体心脏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4分)

⑴体循环开始于[ ] ,

结束于[ ] 。

⑵肺循环开始于[ ] ,

结束于[ ] 。

45、右图为三种血管关系示意图,请你据图回答下列问题:(5分)

(1)写出图中标号所示血管名称:

① ② ③

(2)血液在标号 处流动最快,红细胞在标号②所示血管内呈单行通过,该血管管壁只由 扁平上皮细胞构成,管内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A D D A A B B D B D D C D D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C B C D B C D B C B D C C D

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22分)

31、血 浆 血细胞 32、神经系统 33、神经元 反射

34、排遗 35、肾脏 膀胱 36、脑 周围

37、长 前 凹 38、传入神经、神经中枢、效应器

39、睫状体 晶状体 大 40、激素

三、探究活动(共28分)

41、①水 尿 素 ② 过滤 ③ 重吸收

42、、模拟酸雨 ② 清水 模拟酸雨

43、⑴角膜 ⑵ 6 ⑶ 传人神经 ⑷ C

44、(1)[B] 左心室 [C] 右心房 (2)[D] 右心室 [A] 左心房

45、(1)动脉 毛细血管 静脉 (2)① 一层

语文

一、 基础知识。(35分)

1、 默写填空(10分)

(1)微闻有鼠作作索索, , 。

(2) ,稍稍正坐。

(3)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 ,几欲先走。

(4)未至, 。

(5)江山代有才人出, 。

2、 根据拼音填汉字。(4分)

归xǐng 、 阴mái 、 毛骨sǒng 然、 léi 弱、

3、 关联词语填空。(2分)

________我是个作曲家,我 要用音符来传达她们轻捷的舞步和细响的铃声。

4、 用你最漂亮的字写一句有关于书的名言。(4分)

5、 选出对修辞判断正确的一项( )(2分)

① 在所有的动物中间,马是身材高大且身体各部分又都配合得最匀称、最优美的。

② 老斑羚哀咩一声,像颗流星似的笔直坠落下去。

③ 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

A、反复 拟人 排比 B、对比 比喻 排比 C、对比 拟人 反复 D、反复 比喻 反复

6、 给下列一段话加上一段总结性的话。(2分)

厨师烧菜要讲究火候,生病服药要讲究剂量,批评表扬要注意分寸。“过”与“不及”都是不好的,所以, 。

7、 下面一段话的含义是什么(4分)

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本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

也便成了路。

本段话的含义是: 。

8、 仿句。(4分)

没有理想的人,他的生活如荒凉的戈壁,冷冷清清,没有活力。

没有理想的人,他的生活如 。

9、 根据要求改错。(3分)

近年来,我校初三同学为了迎接中考,在作最后的冲刺拼搏。据了解,大多数同学学习到晚上12点,这种精神是可贵的,而且效果却不一定好。许多老师反应,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不少同学上课时精神不振。

(1) 改正文中的其中一个错别字。 改为

(2) 改正文中的其中一个病句。(直接写下正确的句子即可)

二、综合性学习 写作 口语交际能力:(6分)

在活动课上你一定学过《马的世界》吧,那么对于马你又了解多少呢?

1、写出两个关于马的成语或俗语(2分):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四大名著中两匹名马的名字及主要事迹(4分):

三、 文言文阅读(15分)

(一)课内选文(9分)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 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1、 解释加点词语(1分)

虽人有百手: 不能名其一处也:

2、给下列加点儿的字注音(1分)

中间 曳屋许许 声

3、选择恰当的时间性词语,按要求填在横线上(4分)

(候选词:少顷、既而、是时、一时、未几、忽、俄而、忽然)

①表示在特定的某个时间内发生的 ②表示过了很短的时间就发生的

③表示两事相继发生的 ④表示同时发生的 ⑤表示发突然生的

4、本文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写口技人的表演内容,属于 描写;而写宾客们的表情动作,属于 描写。宾客们"几欲先走"的情形,烘托了口技人的 。(3分)

(二)课外选文 (6分) 薛谭学讴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射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5、 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

①秦青弗止: ②响遏行云:

6、 译:谭乃高压求反。(2分)

译文:

7、 这个故事给你以怎样的启示?(2分)

四、 现代文阅读(34分)

(一)阅读下面文章回答文后问题(19分)

三个月后,那一团愈发繁茂的绿蔓里边,发出一种尖细又娇嫩的鸣叫。我猜到,是它们,有了雏儿。我呢?决不掀开叶片往里看,连添食加水也不睁大好奇的眼去惊动它们。过不多久,忽然有一个小脑袋从中间探出来。更小哟,雏儿!正是这个小家伙!

它小,就能轻易地由疏格的笼子钻出身。瞧,多么像它的母亲: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有生出珍珠似的圆圆的白点;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啄着书背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摇动,跟着跳到画框上去了。只要大鸟在笼里生气地叫一声,它立即飞回笼里去。

我不管它。这样久了,打开窗子,它最多只在窗框上站一会儿,决不飞出去。

渐渐它胆子大了,就落在我书桌上。

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我只是微微一笑,依旧写东西,它就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绕着我的笔尖蹦来蹦去;跳动的小红爪子在纸上发出嚓嚓响。

我不动声色地写,默默享受着这小家伙亲近的情意。这样,它完全放心了。索性用那涂了蜡似的、角质的小红嘴,“嗒嗒”啄着我颤动的笔尖。我用手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

有一次,它居然跳进我的空茶杯里,隔着透明的玻璃瞅我。它不怕我突然把杯口捂住。是的,我不会。

白天,它这样淘

薛潭学讴

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学完秦青的技艺,自己就以为学完了,于是便告辞离开。秦青没有劝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给他送行,秦青打着节拍,高唱悲歌。那歌声振动了树木,停住了空中的飞云。 薛谭(听了后)便(向秦青)道歉并请求能回来(继续跟秦青学习唱歌),(从此)一辈子不敢再说回去的事了。(1)讴:不用乐器伴奏的歌唱;这里指唱歌。 (2)于:向。 (3)穷:尽,完。 (4)谓:以为、认为。 (5)技:本领 (6)遂:于是,就; (7)辞:告辞; (8)归:回家。 (9)弗:没有 (10)止:阻止 (11)饯:饯行,用酒食给人送行或设宴送行。 (12)郊:在城外大道旁 (13)衢:大路,四通八达的路 郊衢:郊外的大道边 (14)抚节:抚,轻轻地按着。节,一种古乐器,用竹编成,奏乐时起打拍子的作用、 (15)悲:动听 (16) 振:振动 (17)遏(è):阻止。 (18)谢:道歉。 (19)反:通假字,通“返”,返回。 (20)止:劝阻。 (21)秦青:秦国著名歌唱家。 (22)贯:贯穿。 (23)悬:绳子。 (24)归:回家。 (25)抚:轻轻的拍 (26)节:节拍 (27)秦青、薛谭:两人都是古代秦国的著名歌手。 (28) 顾:便这篇古文告诉人们学习是永无止境的,千万不可有成功就骄傲自满的心态

阅读训练

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秦青弗止。 ②响遏行云。

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用法、意义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C.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3.翻译:谭乃高压求反。

译文

4. 个故事给你以怎样的启示?

答:

5. 薛谭身上有无可取之处?如果有,是什么?

答:

答案:

(二)1.①不,没有②阻止 2.D 3.薛谭于是(向秦青)道歉,要求回来(继续学习)。 4.有。是他那知错能改,变骄傲为虚心的态度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最好是2011年的

一、根据拼音写词语。(10分)

táo zuì nínɡ zhònɡ ké sòu dé gāo wàng zhòng

( ) ( ) ( ) ( )

bào qiàn jìnɡ mì juàn liàn jiāo zhào bù ān

( ) ( ) ( ) ( )

二、 按要求写成语。(5分)

1.写四个含反义词的成语:

( )( )( )( )

2.写出四个含有人体名称的成语:

( )( )( )( )

3.声音高入云霄,把浮动着的云彩也止住了。形容歌声嘹亮。( )。(1分

三、给画线的字、词选择恰当的意思。(5分)

1.讲究:①讲求、重视;②值得注意或推敲的内容;③精美

祭器很讲究( ) 讲究卫生( ) 这里的技术是大有讲究的( )

2.故:①事故;②缘故,原因;③原来的,从前的,旧的;④朋友,友情;⑤亡

变故( ) 病故( ) 沾亲带故( ) 故乡( )

3.之:①往;②的;③代词,代替人或事物。

钟子期必得之( ) 赤子之心( ) 送孟浩然之广陵( )

四、判断下面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填在括号里。(5分)

1.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 )

2.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

3.这天气真冷,都快把我冻成冰了。( )

4.那微笑,有时让人觉得舒畅温柔,有时让人觉得略含哀伤,有时让人觉得十分亲切,有时又让人觉得有几分矜持。( )

5.火车怎样才能爬上这样的陡坡呢?詹天佑顺着山势,设计了一种“人”字形线路()

五、改写句子。(6分)

1.缩写句子。

他的心里,一定是飞翔的鸥群。

2.把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没有比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更重要的事情了。

3.把下面的引述句改为转述句。

鲁迅在回信中说:“你的信如果要发表,且有发表的地方,我可以同意。”

六、填空。(19分)

(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默写《天净沙·秋》(4分)

2..默写《伯牙鼓琴》(3分)

(二)填空。

1.鲁迅原名--,浙江--人。他一生创作了许多作品,作品集有《》、《》等。《少年闰土》节选自他的小说《》。从第五单元这些课文中我知道鲁迅是个--、--、--、的人。写出一句鲁迅的名言;。(5分)

2.詹天佑是我国--的爱国工程师。课文从--、--、--三个方面叙述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他根据居庸关、八达岭不同的山势创造性地设计了--、--两种施工方法。作为一名中华少年,我想对詹天佑说-- 。(4分)

3.填写下面古诗词中的花名:(3分)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_开。

(2)人闲_落,夜静春山空。

(3)_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4)待到重阳日,还来就_。

(5)竹外_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6)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_别样红。

七、阅读。(20分)

(一)阅读课文节选,完成练习。(7.5分)

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始终不见丈夫回来。桑娜沉思: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出去打鱼,她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孩子们没有鞋穿,不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不过,感谢上帝,孩子们还健康。没有什么可抱怨的。桑娜倾听着风暴的声音,□他现在在哪儿□上帝啊□保佑他□救救他□开开恩吧□□她一面自言自语,一面划着十字。

1.在“□”处给短文补上标点符号。 (3.5分)

2.桑娜在沉思什么?请用“~~~~~~~~”画出来。 (1分)

3.桑娜家穷,表现在哪些方面?(2分)

4.桑娜家这么穷还收养两个孤儿,说明桑娜夫妇是_的人。(1分)

下面接着;问题补充:

文章《吐鲁番盆地》

1.用音序查字法查“漫”,应先查音序(),再查音节()。

“漫”在字典里的解释有五条:(1)水过满,向外流;(2)到处都是;(3)莫,不要; (4)不受约束,随便;(5)广阔,长。

“漫天风沙”的“漫”应选第()条解释。“长夜漫漫”的“漫” 应选第()条解释。“漫无目的”的“漫” 应选第()条解释。(2.5分)

2.用“----”划出文中括号里合适的词。(2分)

3.在文中的括号内填入合适的关联词。(2分)

4.人们把吐鲁番称作_、_。(1分)

5.人们把横贯整个盆地的一座山称为_,理由有两点:_;_。(1.5分)

6.文中举例子来说明吐鲁番夏季气候炎热的特点,这两个事例是:_、_。其中第一、二自然段则分别运用了_、_等说明方法。(2分)

7.吐鲁番人用植树造林的方法,来改造这儿的自环境,在林阴路栽种钻天的白杨,可以_,栽种桃树、梨树,可以_。从中可以看出吐鲁番人的_。(1.5分)

答案

一、陶醉 凝重 咳嗽 德高望重 抱歉 静谧 眷恋 焦躁不安

二、1、七上八下 前因后果 古今中外 左邻右舍

2、唇亡齿寒 抓耳挠腮 目不转睛 手足无措

3、响遏行云

三、1、③ ① ② 2、②⑤④③ 3、③②①

四、1、比喻 2、拟人 3、夸张 4、排比 5、设问

五、1、他的心里一定有飞翔的欧群

2、有什么事比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更重要?

3、鲁迅在回信中说,我的信如果要发表,且有发表的地方,他可以同意。

六、(一)天净沙 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伯牙鼓琴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二)1、二心集 而已集 故乡 爱憎分明、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2、忘记了 3、梨花 桂花 稻花 菊花 桃花 荷花

七、略

《书林纪事》文言文阅读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中,大家都背过文言文,肯定对文言文很熟悉吧?文言文是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你知道的经典文言文都有哪些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书林纪事》文言文阅读,欢迎大家分享。

《书林纪事》文言文阅读 篇1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2题(共12分)

甲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书林纪事》

乙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书林纪事》

8. 下列断句准确的一项是( )(2分)

A.胡∕不见∕我于王?

B、日∕以十本∕为率。

C.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D.今天∕下三分

9.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文征明临写《千字文》 执策而临之

B. 或答人简札 或以为,或以为亡

C. 必再三易之不厌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D .薛谭乃谢求反 秦王长跪而谢曰

10. 下面各项中加点的`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 环而攻之而不胜 未穷青之技

B.未尝苟且 未尝识书具

C.万钟于我何加焉 饯行于郊衢

D.扶苏以数谏故 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11.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文征明和薛谭的故事给你怎样的启示?(2)

《书林纪事》文言文阅读 篇2

文征明习字《书林纪事》

原文

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译文

文征明监贴写《文字文》,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书法就迅速进步起来。他平生对于写字,从来也不马虎草率。有时给人回信,稍微有一点不全意,一定三番五次改写过它,不怕麻烦。因此他的书法越到老年,越发精致美好。

阅读训练

1.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书遂大进 ②平生于书 ③文征明临写《千字文》

④或答人简札

2. 将“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译成现代汉语。

译文

3. 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

答:

答案:1.①书法②写字③临摹④有时 2.稍微不称心,必定再三地更改它而不感到厌倦。 3.本段文字赞扬了文明学习书法认真,一丝不苟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