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合欢蠲忿,萱草忘忧,是什么意思

2.请问这句诗的意思。南朝 梁简文帝 《听夜妓》:合欢蠲忿叶,萱草忘忧条。 等。谢谢。

3.当为花中之萱草;毋为鸟中之杜鹃。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

合欢蠲忿,萱草忘忧,是什么意思

萱草忘忧合欢蠲忿拼音-萱草忘忧

合欢蠲忿,萱草忘忧”一语,出自西晋·嵇康《养生论》,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萱草、合欢条曾两次引用,其中萱草条下是这样转引的:“嵇康养生论:‘神农经言中药养性,故合欢蠲忿,萱草忘忧。’亦谓食之也。” 合欢与萱草,一木一草,基原不同,功用有别,本来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种药物,却怎么会被嵇康硬扯到一起呢?原来,二者都可以治疗情志不遂,令人“欢乐无忧”。

请问这句诗的意思。南朝 梁简文帝 《听夜妓》:合欢蠲忿叶,萱草忘忧条。 等。谢谢。

南朝梁简文帝的《听夜妓》是一首典型的宫体诗,描述了一个夜晚听歌观舞的场景。其中,“合欢蠲忿叶,萱草忘忧条”这两句诗的意思是:

合欢树叶能够让人消除愤怒,萱草枝条可以使人忘却忧愁。

在这两句诗中,“合欢”和“萱草”都被赋予了某种象征意义,它们被视为能够消除人们的负面情绪和烦恼的象征。其中,“合欢”作为一种植物,其叶子呈现出一种对称美,能够引发人们内心的愉悦和宁静,因此被视为一种能够消除愤怒和矛盾的象征。而“萱草”则是一种具有芳香气味的植物,被视为一种能够让人忘却忧愁、消除烦恼的象征。

通过这两句诗,诗人表达了希望通过欣赏音乐和舞蹈来消除内心的愤怒和忧愁,达到愉悦和宁静的境界。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植物的热爱和敬仰之情。

当为花中之萱草;毋为鸟中之杜鹃。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

分类: 文化/艺术 >> 文学 >> 小说

解析:

出自张潮《幽梦影》

当为花中之萱草,毋为鸟中之杜鹃。

[原评]

袁翔甫补评曰:萱草忘忧,杜鹃啼血。悲欢哀乐,何去何从?

[评析]

人有许多生存的痛苦和无奈,忧愁总是人们难以消除的生活阴影。特别是在封建专制时代,人们或以政治高压有履冰之危,或以人情浇薄、世态险恶而生恐忧之心。忧愁之多,令人有如重负在身,心方交瘁。而解脱苦境,从忧虑之中走出,为人们神往心驰。萱草,又名忘忧,传说能解人忧愁,于是,种植此花,成了罹忧者的想寄托;而吟咏此花,成了诗人企图排解忧愁的一种手段。张潮所说的“当为花中之萱草”表达人们的共同心声:过一种无忧无虑

的自在生活。

张潮所以说不做鸟中杜鹃,缘于杜鹃恰与萱草相反。萱草使人忘忧,杜鹃则增人哀感。据《文选。蜀都赋》刘渊林注引《蜀记》:“昔有人姓杜名宇,王蜀,号曰望帝。宇,俗说云:宇化为子规。子规,鸟名也。蜀人闻子规鸣,皆曰:望帝也。”又《尔雅翼。释鸟二》说:“子仑出蜀中,今所在有之,其大如鸠。以春分先鸣,至夏尤甚,日夜号深林中,口为流血。”杜鹃啼声,在历来诗人的笔下,都是一种哀愁凄楚的意象。如唐代诗人杜甫《杜鹃》中说:“杜鹃暮春至,哀哀叫其间。”吴融《子规》诗中说:“他山叫处花成血,旧苑春来草似烟。……湘江日暮声凄切,愁杀行人归去船。”宋词人辛弃疾《定风波·百紫千红过了春》词中说:“百紫千红过了春,杜鹃声苦不堪闻。”子夜鹃啼令人增忧,正是“毋为鸟中之杜鹃”的命意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