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义灭亲的故事

2.大义灭亲的成语故事及解释

3.“大义灭亲”这个成语是怎么来的?

4.大义灭亲是什么意思简易

大义灭亲的故事

大义灭亲是成语吗?-大义灭亲成语典故

关于大义灭亲的故事1

 春秋时期,卫庄公去世后,由大公子继承王位。这位新的卫王性情懦弱,而他的弟弟州吁却骄傲自大,野心勃勃,总想夺取兄长的王位。

 有一天,卫王出访,州吁偷偷在途中刺了兄长,却向大臣和百姓说:“卫王害急病了,由我继承王位。”

 州吁当上卫王后,便要攻打邻国,大臣和百姓都反对。州吁忙与他的亲信石厚商量。石厚说:“我的父亲石碏德高望重。如果大王请他出山,大臣和百姓们就不敢乱动了。”

 石碏对儿子石厚助纣为虐、欺凌百姓的行为十分不满。见儿子奉州吁之命来请,就坚决推辞了。石厚无奈,再三请教安抚民心之策。石碏对石厚说:“诸侯国的王登位要得到周天子的允许。如果州吁得到周天子的公开承认,百姓就会服从。这样吧,周天子最信任陈王,你和州吁去拜望陈王,请他说说情吧。”

 其实石碏早已写好一封信,差人暗地送给陈王,信里说:“卫国不幸,出了两个大逆不道的贼子。但我年纪大了,没有力量惩治他们。请为我主持正义,帮我除掉这两个恶人吧!”

 州吁和石厚到了陈国。陈王就派人拿出石碏的信件大声宣读一遍。这时候州吁和石厚才知道上了石碏的`当,只好低头认罪了。石碏为了国家利益,不徇私情,惩罚州吁和石厚,这种大义灭亲的故事,流传千古。

 这就是大义灭亲的由来,你都了解了吗?

关于大义灭亲的故事2

 大义灭亲的成语故事说的是春秋时,庄公后卫桓公即位,州吁与石碏之子石厚密谋桓公篡位,为确保王位坐稳,派石厚去请教石碏。石碏恨儿子大逆不道,设计让陈国陈桓公除掉了州吁与石厚。

  1 大义灭亲的故事

 春秋前期,朝歌(今淇县城)为卫国都。

 石碏,春秋时卫国大夫。卫庄公有三个子,大姬完、次姬晋、三州吁。州吁最受庄公宠爱,养成残忍暴戾的性格,无恶不作,成为朝歌大害。

 当时,老臣石碏,为人耿直,体恤百姓疾苦。他几次劝庄公管教。约束州吁,但庄公不听,州吁作恶日甚,且享受过程。

 碏子石厚,常与州吁并车出猎,为非作歹。石碏大怒,用鞭子抽打他五十下,锁入房内。石厚越窗逃出,住州吁府内。不回家,仍天天跟着州吁胡作非为,祸害百姓。

 庄公后,姬完继位,称卫桓公,石碏见他生性懦弱无为,告老还乡,不参朝政。此时,州吁更加横行霸道。

 公元前719年,州吁听计石厚,害桓公夺位。州吁、石厚为制服国人,立威邻国,就贿赂鲁、陈、蔡、宋待国,大征青壮年去打郑国,弄得劳民伤财。当时,朝歌有民谣云:“一雄毙,一雄尖,歌舞变刀兵,何时见太平?”

 州吁见百姓不拥戴自己,甚忧。石厚又让州吁去请其父石碏出来共掌国政。州吁派大臣带白壁一双、白粟五百钟去请。石碏拒收礼品,推说病重回绝,石厚亲自回家请。

 石碏早想除掉祸根,为国为民除害。他趁石厚请他参政,假意献计说,新主即位,能见周王,得到周王赐封,国人才肯服贴。陈国国君忠顺周王,周王很赏识他,你应该和新主一同去陈国,请陈桓公朝周王说情,周王便会见之。石厚十分高兴,便备厚礼赴陈,求陈向周王通融。

 见此,石碏割破手指,写下血书,派人事先送到陈国。血书写道:“我们卫国民不聊生,固是州吁所为,但我逆子石厚助纣为虐,罪恶深重。二逆不诛,百姓难活。我年老体衰,力不从心。现二贼已驱车前往贵国,实老夫之谋。望贵国将二贼处,此乃卫国之大幸!”

 陈国大夫子针,与石碏有深交,见血书,奏陈桓公,桓公命将州吁、石厚抓住,正要斩首,群臣奏:“石厚为石碏亲子,应慎重行事,请卫国自己来问罪”。

 石碏知二贼被捉,急派人去邢国接姬晋(州吁之兄)就位(即卫宣公),又请大臣议事。众臣皆曰:“州吁首恶应杀,石厚从犯可免。”石碏正色道:“州吁罪,皆我不肖子酿成,从轻发落他,难道使我徇私情,抛大义吗?”从默然,石碏家臣羊肩说:“国老不必怒,我即赴陈办理此事”。

 羊肩到陈杀石厚,石厚说:“我是该杀。请将我囚回卫国,见父后再。”羊肩说:“我奉你父命诛逆子,想见你父,我把你的头带回去见吧!”遂诛之。

  2 大义灭亲的材料

 注音dà yì miè qīn

 出处《左传·隐公四年》:“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

 解释大义:正义,正道;亲:亲属。为了维护正义,对犯罪的亲属不循私情,使受到应得的惩罚。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指维护正义。

 近义词大公无私、不徇私情、铁面无私

 反义词徇情枉法、徇私舞弊、认贼作父

 年代古代

 例句这位局长在处理儿子犯罪的案件时~,受到了人们的赞扬。

  3 大义灭亲的点评

 人们大多难以割舍亲情,难以脱出天性这条强大的纽带,常常宁可让社会、道德、理性法则屈从于天性和自然法则。这样,像石碏那样的人,就显出了与众不同,显出了伟大和高尚,让人景仰。在这种情况下的灭亲是理所当然的正义之举,可歌可颂。

大义灭亲的成语故事及解释

大义灭亲

[读音][dà yì miè qīn]

[解释]《左传 隐公 四年》记载,卫国大夫石碏的儿子石厚与公子州吁同谋弑桓公,后来石碏杀掉石厚,《左传》称赞石碏 的行动为“大义灭亲”。后泛指为了维护正义,对为非作恶的亲属不徇私情,使受到应得的制 裁。

[出处]《左传·隐公四年》:“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

[近义]天公地道不徇私情秉公灭私六亲不认大公无私铁面无私

[反义]里通外国认贼作父徇情枉法徇私舞弊

“大义灭亲”这个成语是怎么来的?

《释名?释言语》注:“义,宜也。裁制事物使合宜也。”“义”的本义为“道义”。“大义灭亲”是指为了维护正义,对犯罪的亲属不徇私情,绳之以法。用来形容正直无私,为了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对犯罪的亲人不徇私情,使其受到应有惩罚的人。

语出《左传?隐公四年》的古代父杀孽子的故事。

春秋时代,卫庄公在位时,十分溺爱小儿子州吁,因此州吁骄横无理。大夫石碏奉劝庄公说:“我听说疼爱孩子应当正确地教导他,不让他走上邪路。骄横、奢侈、*乱、放纵是导致邪恶的原因。这四种恶习就是因为孩子太被长辈溺爱而产生的。”但庄公并没把石碏的话放在心上,后来还任命州吁为将军。石碏的儿子石厚与州吁关系甚好,两人狼狈为奸,搅得卫都鸡犬不宁。

庄公后,桓公即位。公元前719年,石厚跟随州吁刺杀了桓公,篡夺了王位。州吁自立为国君,封石厚为上大夫。两人非常得意,但卫国人对这个国君并不认可。州吁见无法安定卫国的民心,于是通过石厚向石碏请教安定君位的方法。石碏说:“如能朝见周天子,州吁的君位就能稳定了。”石厚问:“怎样才能朝见周天子呢?”石碏答道:“陈桓公现在正受周天子宠信,陈国和卫国的关系又和睦,如果去朝见陈桓公,求他向周天子请命,就一定能办到。”石厚马上跟州吁去了陈国。石碏先一步派人告诉陈国说:第“卫国地方狭小,我已年迈,没有什么作为了。去贵国的两个人正是我们国君的凶手,敢请贵国趁机设法处置他们。”陈国人等州吁和石厚一到陈国便将他们抓住,并到卫国请人来处置。卫国派遣右宰丑前去,在濮地杀了州吁。石碏又派自己的家臣羊肩前去陈国杀石厚。石厚说:“我是罪该万贝,请将我用囚车载回卫国,见父亲一面,然后再处我。”羊肩说:“我奉你父亲之命,来诛杀你。你想见你父亲,就让我把你的头带回去见吧。”百于是羊肩将石厚诛杀。从此便有了“大义灭亲”这个成语。

大义灭亲是什么意思简易

大义灭亲的意思是:为了维护正义或人民的利益,对违法犯罪的亲人也不徇私情,使之受到应有的惩处。

大义灭亲,是汉语中一则源自历史典故的成语,出自左传隐公四年。这个成语的意思是,为了维护正义,对犯罪的亲属不徇私情,使受到应得的惩罚。其结构为偏正式,在句子中可充当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大义灭亲的造句

1、他坚信他的父亲犯了罪,所以毅然决定大义灭亲,报警举报。

2、为了揭发公司内部的腐败行为,他选择大义灭亲,向监察机构提供了内部信息。

3、那位勇敢的记者为了揭露政府的腐败,毅然大义灭亲,将证据公之于众。

4、她为了保护受害者,不得不大义灭亲,与自己的兄弟决裂。

5、这位军人为了保卫国家,毅然大义灭亲,投身战场。

6、在这部小说中,主人公不惜大义灭亲,最终揭示了家族的黑暗秘密。

7、他的朋友选择大义灭亲,告发了他的非法活动,以保护社会的利益。

8、为了保护证人的生命,警方决定大义灭亲,将证人搬离家人。

9、为了维护公司的声誉,董事会不得不大义灭亲,解雇了董事长的亲属。

10、那位政治家为了支持一项公益法案,不惜大义灭亲,与反对派成员发生激烈冲突。

11、为了维护法律的公正,法官必须在审判中坚守大义灭亲的原则。

12、那位医生为了遵循伦理规范,不得不大义灭亲,拒绝了他的家人的不道德要求。

13、他为了揭露公司内部的腐败,毅然大义灭亲,将公司机密提供给了媒体。

14、这位警察在面对腐败同事时,决定大义灭亲,协助调查。

15、那位律师为了捍卫客户的权益,不惜大义灭亲,与对方的亲属对抗。

16、在这部**中,主人公因为大义灭亲,成为了正义的代表。

17、为了曝光政府的腐败行为,那名举报人决定大义灭亲,与家人切断联系。

18、这位教育家为了坚守原则,毅然大义灭亲,解雇了自己的亲戚。

19、那位商人不惜大义灭亲,与一名不道德的合作伙伴解除了合同。

20、在这个故事中,主人公为了维护正义,选择了大义灭亲,与自己的亲人反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