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逸待劳三十六计-以逸待劳三十六计主要故事内容50字
1.如何记忆三十六计
2.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完整解释是什么?
3.三十六计中第几计是以逸待劳?
如何记忆三十六计
三十六计记忆方法,联想记忆
1.瞒天过海:1铅笔,我用铅笔打天堵上,骑上铅笔过海。
2.围魏救赵:2鸭子,鸭子围着围裙,向着火的灯笼泼水。
3.借刀:3山,我给山神一把刀,让他去杀山贼。
4.以逸待劳:4帆船,船上的水手用衣服来捕老虎。
5.趁火打劫:5屋子,一坏蛋坐上飞火轮到公安局打劫。
6.声东击西:6柳树,柳树东边站着一个白胡子神仙,西边的叶子上长着很多西瓜,神仙想吃西瓜。
7.无中生有:7拐棍,一个老头拿着拐棍从墙里头伸到墙外面的油缸里。
8.暗渡陈仓:8葫芦,我息了葫芦灯笼里的蜡烛,偷偷地跑进放着坏米的仓库里放了把火。
9.隔岸观火,9酒,我吃着酒,坐在岸边看对岸的篝火晚会。
10.笑里藏刀:10十字架,杀手想杀神父,因为有神的保护,不敢明拿刀,就把刀藏在衣服里面,对神父边笑边取刀子杀他。
11.李代桃僵:11筷子,我用筷子把李子夹进袋子里,用缰绳把桃子放进去。
12.顺手牵羊:12婴儿,我家的羊顺手就牵走了隔壁家的婴儿。
13.打草惊蛇:13医生,医生为了蛇胆,拿着一米长的注射器向草丛里的眼镜蛇打针。
.借尸还魂:14钥匙,一个灵魂马上就要魂飞魄散了,就跑进一具尸体里面才活过来。
15.调虎离山:15鹦鹉,鹦鹉牵着老虎的鼻子离开的山林。
16.欲擒故纵:16石榴,鱼咬着石榴,让渔夫来钓它,没想到,渔夫为了石榴跳进海里让鱼给吃了。
17.抛砖引玉:17麻将,我把石头麻将扔出去,来换玉麻将。
18.擒贼擒王:18尾巴,战场上我捉住了敌军统帅的尾巴,就这样当我的战俘。
19.釜底抽薪:19救护车,救护车里的电原来是用一口锅烧水才发出来。
20.浑水摸鱼:20耳环,哪叱拿着两只风火轮在洪水里捞鱼。
21.金蝉脱壳:21鳄鱼,树上的蝉把壳一退,露出了鳄鱼脑袋。
22.关门捉贼:22鸳鸯,小偷在公园里偷了东西要跑,一对鸳鸯关上了门捉住了他。
23.远交近攻:23骆驼,骆驼的脚特别地长,可以伸得很远,想走短一点的距离,就得滚着去。
24耗子,美国耗子拿着纸糊的假刀伐树,结果被树枝给缠住了勒了。
25.偷梁换柱:25二胡,小偷把学校的房梁拿来做琴弦,把自己的弦拿去做柱子。
26.指桑骂槐:26溜冰鞋,我用桑树的果子做了一只溜冰鞋的轮子,拿马的蹄子做了另一只轮子。
27.假痴不颠:27耳机,戴着耳机的人吃饭,从不挑捡。
28.上屋抽梯:28荷花,小偷想用上楼,没想到那是莲藕做的,一下就断了。
29.树上开花:29恶狗,一只公狗为了讨母狗的喜欢,到树上摘花。
30沙石,猪嗑瓜子,结果瓜子里面没仁,是石子。
31.美人计:31鲨鱼,美人鱼原来是鲨鱼变的,来引诱人们上当。
32.空城计:32嫦娥,诸葛亮没有兵可派了,就叫嫦娥去引诱司马懿让他退兵。
33.反间计:33扇子,铁扇公主拿扇子扇走了美国的舰艇,因为它上面挂的帆太大了。
34.苦肉计:34绅士,众妖精们以为肉很好吃,结果发现竟然是苦的。
35珊瑚,日本为了用珊瑚多在太平洋上圈地,就一个劲地画。
36.走为上,36山鹿,长颈鹿可以走着上几百米高的树。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完整解释是什么?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完整解释如下:
1、胜战计
第一计:瞒天过海。
第二计:围魏救赵。
第三计:借刀。
第四计:以逸待劳。
第五计:趁火打劫。
第六计:声东击西。
2.敌战计
第七计:无中生有。
第八计:暗渡陈仓。
第九计:隔岸观火。
第十计:笑里藏刀。
第十一计:李代桃僵。
第十二计:顺手牵羊。
3.攻战计
第十三计:打草惊蛇。
第十四计:借尸还魂。
第十五计:调虎离山。
第十六计:欲擒故纵。
第十七计:抛砖引玉。
第十八计:擒贼擒王。
4.混战计
第十九计:釜底抽薪。
第二十计:混水摸鱼。
第二十一计:金蝉脱壳。
第二十二计:关门捉贼。
第二十三计:远交近攻。
第二十四计:假道伐虢。
5.并战计
第二十五计:偷梁换柱。
第二十六计:指桑骂槐。
第二十七计:假痴不癫。
第二十八计:上屋抽梯。
第二十九计:树上开花。
第三十计:反客为主。
6.败战计
第三十一计:美人计,以美女诱人的计策。
第三十二计:空城计,指掩饰自己力量空虚、迷惑对方的策略。
第三十三计:反间计。
第三十四计:苦肉计,故意毁伤身体以骗取对方信任,从而进行反间的计谋。
第三十五计:连环计。
第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作品简介:
孙子《孙子兵法》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兵书,历来备受推崇,研习者辈出。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吴孙子兵法”八十二篇,司马迁《史记》有记载,(孙武)以兵法见於吴王阖闾。
阖闾曰:“子之十三篇,吾尽观之矣,可以小试勒兵乎?”《孙子兵法》被誉为“兵学圣典”和“古代第一兵书”。它在我国古代军事学术和战争实践中,都起过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
三十六计中第几计是以逸待劳?
第四计 以逸待劳
困敌之势①,不以战;损刚益柔②。
①困敌之势:迫使敌入处于围顿的境地。
②损刚益柔:语出《易经. 损》。“刚”、“柔”是两个相对的事物现象,在
一定的条件下相对的两方有可相互转化。“损”,卦名。本卦为异卦相叠(兑下艮
上)。上卦为艮,艮为山,下卦为兑,兑为泽。上山下泽,意为大泽浸蚀山根之象,
也就说有水浸润着山,抑损着山,故卦名叫损”。“损刚益柔”是根据此卦象讲述
“刚柔相推, 而主变化” 的普遍道理和法则。此计正是根据“损”卦的道理,以
“刚”喻敌,以“柔”喻已,意谓困敌可用积极防御,逐渐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
使之由强变弱,而我因势利导又可使自己变被动为主动,不一定要用直接进攻的方
法,同样可以制胜。
古人按语说:此即致敌之法也。兵书云:“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
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孙子.虚实篇》)兵书论敌,此
为论势,则其旨非择地以待敌;面在以简驭繁,以不变应变,以小变应大变,以不
动应动以小动应大动,以枢应环也。如管仲寓军令于内政,实而备之。(《史记》
卷六二《管晏列传》);孙膑于马陵道伏击庞涓(《史记》)卷六五《孙子吴起列
传》;李牧守雁门,久而不战,而实备之,战而大破匈奴(《史记》卷八—《廉颇
蔺相如列传》)。
古按语举了管仲治国备战,孙膑马陵道伏击庞涓,李牧大破匈奴的事实,来证
明调敌就范,以逸待劳,是“无有不胜”,法。强调用中心枢纽,即关键性的条件,
来对付无穷无尽、变化多端的“环”,即广大四周的情况。掌握战争的主动权是本
计关键。谁人不知,两个拳师放对,聪明的拳师往往退让一步,蠢人则其势汹汹,
劈头就使出全副本领.结果往往被退让者打倒。《水浒传》上的洪教头,在柴进家
中要打林冲,连唤几个“来来”,结果却是退让的林冲看出洪教头的破绽,一脚踢
翻了洪教头。
以逸待劳,语出于《孙子·军争篇》:故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是故朝气
锐,昼气惰,暮气归。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
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以佚(同逸)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
又,《孙子·虚实篇》:“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同逸),后处战地而趋战
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原意是说,凡是先到战场面等待敌人的,就
从容、主动,后到达战场的只能仓促应战,一定会疲劳、被动。所以,善于指挥作
战的人,总是调动敌人,而决不会被敌人调动。
战国末期,秦国少年将军李信率二十万军队攻打楚国,开始时,秦军连克数城,
锐不可挡。不久,李信中了楚将项燕伏兵之计,丢盔弃甲,狼狈而逃,秦军损失数
万。后来,秦王又起用已告老还乡的王翦。王翦率领六十万军队,陈兵于楚国边境。
楚军立即发重兵抗敌。老将王翦毫无进攻之意,只是专心修筑城池,摆出一派坚壁
固守的姿态。两军对垒,战争一触即发。楚军急于击退秦军,相持年余。王翦在军
中鼓励将士养精蓄锐,吃饱喝足,休养生息。秦军将士人人身强力壮,精力充沛,
平时操练,技艺精进,王翦心中十分高兴。一年后,楚军绷紧的弦早已松懈,将士
已无斗志,认为秦军的确防守自保,于是决定东撤。王翦见时机已到,下令追击正
在撤退的楚军。秦军将士人人如猛虎下山,只杀得楚军溃不成军。秦军乘胜追击,
势不可挡,公元前223年,秦灭楚。
此计强调:放敌方处于困难局面,不一定只用进攻之法。关键在于掌握主动权,
待机而动,以不变应万变,以静对动,积极调动敌人,创造战机,不让敌人调动自
已,而要努力牵着敌人的鼻子走。所以,不可把以逸待劳的“待”字理解为消极被
动的等待。
三国时,吴国杀了关羽,刘备怒不可遏,亲自率领七十万大军伐吴。蜀军从长
江上游顺流进击,居高临下,势如破竹。举兵东下,连胜十余阵,锐气正盛,直至
彝陵,哮亭一带,深入吴国腹地五六百里。孙权命青年将领陆逊为大都督,率五万
人迎战。陆逊深谙兵法,正确地分析了形势,认为刘备锐气始盛,并且居高临下,
吴军难以进攻。于是决定实行战略退却,以观其变。吴军完全撤出山地,这样,蜀
军在五六百里的山地一带难以展开,反而处于被动地位,欲战不能,兵疲意阻。相
持半年,蜀军斗志松懈。陆逊看到蜀军战线绵延数百里,首尾难顾,在山林安营扎
寨,犯了兵家之忌。时机成熟,陆逊下令全面反攻,打得蜀军措手不及。陆逊—把
火,烧毁蜀军七百里连营,蜀军大乱,伤亡惨重,慌忙撤退。陆逊创造了战争史上
以少胜多、后发制人的著名战例。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